易中天、陈寿和唐朝李靖,谁更有资格评价诸葛亮?

天局


史料详实方面应该是陈寿,人家几乎可以说和诸葛亮是同时代的人,老爹虽然说官职不大,但毕竟和诸葛亮不断见面、打交道,回到家以后不会不讲有关诸葛亮的事情;并且陈寿的立场也比较客观。

军事用兵方面应该是李靖,李靖是打仗的高手,行家。俗话说"隔行如隔山”,"外行看热闹,内行看门道",我们评价"行"与"不行"往往从结果来判断,而人家李靖可能就会从双方的政治、军事、将帅、地形甚至天气等诸多方面进行综合评价。

文化方面应该是易中天。人家毕竟史料详实,挖掘得也深透,对多家评断分析对比,而后得出自己的结论。至于说在讲解中用了一些"帅哥"之类的现代词语,无非是为了增加趣味性,不是毛病。那一段时间人人说三国,不能不说是人家易中天的功劳。


夕阳飞鹤1


我觉得是易中天教授更合适,评价历史人物难免会困于时代潮流和个人喜好的窠臼,虽然陈寿离诸葛亮生活年代最贴近,掌握的资料也可能是最全面准确而丰富多彩的,但是陈寿作为蜀汉亡臣在历史写作上不得不向当权者低头,他必然还是要奉曹魏、晋朝为正朔,所以在人物品评上多少会受政治朝局的羁绊,李靖不如易中天教授合适的原因也大同小异,毕竟要为封建政治服务,对历史人物的评价多少都会围绕统治者统治阶级的利益去自圆其说,而历史总是放远了看,也许更显清晰,易中天教授相对能够站在一个更客观更理性的角度去看待和请假诸葛亮


奋斗的筱竹


回答这个问题的前置条件是要对诸葛亮有个公认的评价及该问题所列三个人所处的历史时代、研究方向作个了解。

诸葛亮(181-234),三国时杰出政治家、军事家、战略家、散文家、外交家。千百年来,诸葛亮成为智慧的化身,其传奇性故事为世人传诵。他首先是个政治家,这个是公认的。据此,我们再分析三位评论员。

首先,易中天为当代史学家,因与诸葛亮所处的历史时代相距1780多年,故对其评价有时代局性,因而,不是最有资格的评论员。

其次,唐朝卫国景武公李靖(571年-649年7月2日),隋末唐初将领,唐肃宗把李靖列为历史上十大名将之一,他治军、作战积累了一套成功的经验,丰富和发展了中国的军事思想和理论。他写有《李靖六军镜》等多部兵书,大都已经失传,后人编辑了《唐太宗李卫公问对》,在北宋时期列入《武经七书》,是古代兵学的代表著作。是军事家。由他评价历史人物诸葛亮有其专业方面的局限性。因而,他也不是评价诸葛亮最有资格的人选。

最后,陈寿(233年-297年),字承祚。巴西郡安汉县(今四川南充)人。三国时蜀汉及西晋时著名史学家。陈寿是蜀汉时的卫将军主簿、东观秘书郎、观阁令史、散骑黄门侍郎等职。蜀降晋后,他又历任著作郎、长广太守、治书待御史、太子中庶子等职。太康元年(280年),晋灭吴结束了分裂局面后,陈寿历经十年艰辛,完成了纪传体史学巨著《三国志》。此书完整地记叙了自汉末至晋初近百年间中国由分裂走向统一的历史全貌,与《史记》《汉书》《后汉书》并称“前四史。他几乎是诸葛亮同时代的人,经历了三国战乱到西晋建国的整个过程。因而,我认为他的经历及文学修养、历史学识,成为他是最有资格评价诸葛亮的人。


相公相国


最有资格评论诸葛亮的人,当然是陈寿。

诸葛亮军事才能如何,只需看他打仗如何,他的的确确乏善可陈。诸葛亮不善于打仗,却穷兵黩武耗尽蜀国民力民心,直至蜀国败亡。

诸葛亮做人如何,看他为人处事如何,他害关羽、刘封、刘备、李严、魏延、刘禅、廖立就可以洞如观火了。


张铁军158


网友留言,陈寿可参考,李靖可采纳,易中天可欣赏。很赞同这一精炼总结。

三人当中,陈寿无疑是最有资格的。

陈寿少时就以才学而出众,作为一个在蜀国成长的小官,后又归于晋国出任史官,他一直是那个伟大时代的亲历者,感受最直观。

他所著《三国志》在295或297年完成,而公元263年蜀灭,晋统一于280年,290年司马炎已经死了。由这么长的时间跨度来看,陈寿著述态度是十分审慎端正的。三国志列入二十四史,与晋史同,本身就是一项伟大的成就。

当然陈寿的三国志也不是完美无瑕,主要诟病在三点(一)是过于简略,遗漏未记处和语焉不详处比较多(二)是陈寿个人品格被房玄龄等质疑(晋书陈寿传)被认为曾索要财物方帮人写传入史,被认为曾和诸葛亮及后人诸葛瞻有过冲突不快(三)是立场,陈寿在蜀晋两处为官,又是降人,不可能不受时局及权力一定左右,但以上都在可以理解范畴之内。

(个人意见,当时之三国以孙吴历战争洗劫最少,江南数大世家治学气氛也是最浓的,包括艰深的易经研究都有很大突破,造船手工农耕都取得了巨大进步,他们和魏晋都配史官,尤其魏蜀之争,史料记载也站在更近于中立旁观角度,具有相当的信度。)

李靖字药师,唐代兵部尚书,著名军事统帅,近乎百战百胜的一代战争伟人,也是受过良好文化教育的世家弟子。

他的历史名声并不算太显赫,但了解的人,应该会认为他有点近似唐代版孙武,他的言谈对话,也被后人集结成册,出过一本《武经》,由此可见李靖既是一位军事实战大师,又是有韬略的军事理论家。

陈寿是文人,要说从军事的角度评价诸葛亮的话,李靖元帅的眼光肯定是有更高战略指导意义的,因而也极具价值。

我们现代人显然并不像古人那样,真切深入地了解冷兵器战争之种种,尤其他是站在一个古代超级军事家的高度,去回顾战争人物战争史,所以可谓难得史料。而且隋唐离三国相对近,三百余年信息失真度也较小些。

易中天本人并不是学史而是学文的,不能以史学家标准来看待,要求其言必信达,实际他和于丹,陈果类型差不多,通过百家讲坛或视频平台,用比较吸引人眼球的方式解读古代著述。客观地说,他们都对古典文化普及起到了积极促进作用,帮助老百姓对历史及文化经典产生兴趣,这颇有点像传媒时代的说书人。

当然,如果你读的书已经足够多,或思维习惯严谨周密,就会逐渐意识到他们深度的不足及整体知识结构的匮乏。但那时,他们也已经算是起到过引导作用了,所以个人认为还是积极的。对他们给出的判断,不妨用轻松的心态去欣赏,会更恰当一些。

答自刘羽舟和萧铭珏


刘羽舟和萧铭珏



老闲同志


李靖最有资格,因为李靖是唐朝最有名的军事家,不是自吹哦,他对诸葛亮评价独到。


高美鹤


陈寿和易中天只不过是一介文人而已,要是说有评价资格的话,肯定是李靖,李靖是大唐开国的擎天白玉柱,李靖善于用兵长于谋略,平定王世充,窦建德,东突厥和匈奴,为大唐江山立下汗马功劳是著名的军事家


又见半瓶醋


只要法律没有特殊规定,任何人都有权利有资格评价历史和历史人物。我说了,怎么啦?


东方红2321


当然是李靖!因为对于诸葛亮的评价,除了军事方面的原因,其它方面的评价都是基本一致的!诸葛亮的理政,外交,文化,发明等等诸多方面的能力,不仅在当世广为好评,而且后世对之也是推崇备至!惟一对诸葛亮有争议的问题,就是在军事方面——有人因其北伐中原未能成功,因而贬低诸葛亮的军事才能!甚至于有人还认为诸葛亮不是军事家——他们也不想想:“武庙十哲”岂是浪得虚名?大唐李靖——世所公认的军事家,他对诸葛亮的评价,难道还不如那些不知兵要的无知之辈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