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演义--刘备

刘备是三国之一蜀国开国君主。历史上对刘备的评价众多。   

《三国志》作者陈寿这样说道:“先主之弘毅宽厚,知人待士,盖有高祖之风,英雄之器焉。”

曹操曾说,今天下英雄,唯使君与操耳。本初之徒,不足数也。

诸葛亮说过,刘公雄才盖世,据有荆土,莫不归德,天人去就。


刘备父亲早亡,少儿时与母亲以织席贩履为业,生活艰苦。这段人生逆境磨砺了刘备的心志,也铸就了他与人为善的品格。刘备曾在荆州住了数年,见髀里肉生,悲伤流泪说:“我原先常年身不离马鞍,大腿内是不长髀肉的。现在不骑马了髀里生肉。日月如梭,可是自己不能建功立业,因此悲伤。” 因生肉长胖了而感慨流泪,几人有如此气概。


虽然号称中山靖王之后,但是汉末的宗室子弟何止百万,他不过是个织席贩履的底层人民而已,读书不多,之所以能成就三分天下的基业,全靠胸中的一股“英雄气”,才做到屌丝逆袭的壮举。《三国志》给他很高的评价:先主之弘毅宽厚,知人待士,盖有高祖之风,英雄之器焉。及其举国托孤于诸葛亮,而心神无贰,诚君臣之至公,古今之盛轨也。机权干略,不逮魏武,是以基宇亦狭。然折而不挠,终不为下者,抑揆彼之量必不容己,非唯竞利,且以避害云尔。

他曾过着颠沛流离的生活的,先后投靠过陶谦、吕布、曹操、袁绍等人,寄人篱下,手无寸铁,颠沛流离。


他一心以匡扶汉室恢复大汉荣光的理想,一次次被现实的冷水所浇灭,却又总是如打不死的小强一样,只要没死,就要干到底!

玄德的一生注定是悲情的,历史上真正的英雄往往都是悲情的。匡扶大汉,这是根本不可能的事,但英雄往往就是这样,明知不可为而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