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或许正在启蒙一个物业运营新时代

这是一个艰难的时刻,我们都揪着心,为那些熟悉或陌生、身边或远方的人而祈祷祝福。

但一切都是未知数。

满怀希望的我们,在不断增长的确诊数字里,在暂停键下的长沙楼市中,无力感扩散到身上的每一个细胞。

总觉得我们能做点什么,百无聊奈,无所适从,往往更容易出现“预言家”。

最近,围绕“房价”出现了两种截然不同的声音:

一派认为,疫情引发楼市消费积压,开工与供应冻结,开仓之后房价该迎来一波上扬;另一个观点是,疫情对整体经济有负面影响,楼市行情本就不乐观,再加上楼市存货量渐高,楼市降价有较大的可能。

似乎各说各有理,但我们不擅长占卜之术,对此不作预测,静等时间的答案。

何况,我们今天的话题,是物业。

1.

疫情,给了一个和解的契机

物业,在声势浩大的防疫战役中,正扮演着一个关键角色。

业主对物业的各项工作,也有了一个新的认识。

门岗,不再是“看门的”,化身为阻断病毒的一道铁闸;巡岗,不再是“走过场”,变成探户巡疑的主力军;保洁,不再是“扫地的”,升级为消杀病毒的卫士;管家,不再是“催费的”,变身为防疫宣传的天使……


以前的物业人员可能是心累,而今更多的是身疲。这根关系到千家万户的弦一直紧绷,随着疫情的发展还在不断地加码。

甚至,连电梯间用来按键的卫生纸,都有被酒精面棉签取而代之的趋势。

病毒就可能就藏匿在某个不起眼的犄角旮旯,物业当下最紧要的任务,是将它们隔离、消灭,用事无巨细来形容一点也不夸张。

所以,生活在这座城里的每个人,不仅要致敬那些纵身于防疫一线的医务工作者,也应该感谢那些在大后方为我们保驾护航的物业从业人员。

哪有什么岁月静好,不过是有人替我们负重前行。

于是,我们在社区群里面看到几乎是物业行业有史以来最和谐的一面,“谢谢”有之,“点赞”者众。


或许,这正在为业主和物业之间普遍存在的矛盾提供了一个和解契机。

物业的付出被业主看在眼里,收获的,是新认识下的合作关系。因为在“新型冠状病毒”这个公敌面前,大家忽然发现,原来,物业才是安全的最大的保障体系。

病毒虽毒,但它为业主与物业间带来一种正向的化学反应。在物业端看,是责任;在业主端想,叫信任。

2.

物业,新型运营模式或许正在开启

当然,我们在感激物业动作的同时,也应该明白,他们的这些付出,多少有些“行政命令”的成分。

毕竟,长沙住建委等部门的文件摆在那里。当下长沙各社区物业的操作,也基本上没有超出政府文件的工作范畴。


但是,业主们的生活需求,显然不止如此。

城市社区不像农村,比如瓜果蔬菜、柴米油盐能自行生产,随着时间的推移,生活物资补给显然成为一个麻烦问题。

尤其是全市各药店N95口罩等必备防疫物资较为短缺的情况下,外出购买显然面临一些尴尬,缺少必要的防护,扎进超市、菜场等人群聚集场所,不合时宜且有风险。

另一方面,社区团购等渠道也受疫情影响而逐渐关闭。比如,我家社区的两个社区团购平台——兴盛优选与新佳宜均先后歇馆。

当然,解决吃饭问题并不是物业公司的责任,但这也为物业酝酿着新的机遇。或许重庆的一个消息,能给我们一个启示。

据网易新闻报道,龙湖优选蔬菜服务站于2020年2月2日—2月9日营业,承诺“不打烊、平物价,柴米油盐酱醋茶、蔬菜瓜果送到家”。业主当日16:00前下单,次日16:00左右就可以在物业指定提货点取菜。

值得一提的是,为了减少面对面接触,保障业主在收菜环节的安全,龙湖物业在试点小区还推出了“无接触配送”。菜品送到园区内固定位置,业主自行来取,居家隔离、空巢老人等个别情况,会由物业人员做好安全防护送货上门。


“战时”的应急措施如延续到平时,这是一个标准的直采销售模型,在“上班族”居主的社区(与当下“禁足”一样,时间与空间并不算自由),显然是一个与消费习惯高度匹配。

再进一步,如果将果蔬阵营扩大到教育、健康、娱乐、维修……在关系融洽的环境下,有可靠的渠道,有优质资源背书,将是怎样的光景。

也就是说,物业,当下主流的运营管理型,可以朝着运营服务转变,并且有着较好的消费需求。


所以我们曾说,当下的物业是捧着金饭碗讨饭。与其与业主们在广告位、停车费等收入来源上博弈,不如与之互助共生。


近几年,各个行业都在绞尽脑汁“进社区”,又有哪个资源比物业公司更“近水楼台”?

去年底中建信和做过一项调查显示,45%的家庭对泳池、健身房、棋牌室、培训课程等社区公共服务有较急切需求,其中20%的业主认可为此支付额外的费用。

意味着,社区内部的公共服务购买意识正在苏醒。

这是病毒带给我们的启示,重庆已在启蒙,那么长沙还有多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