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治通鉴」为什么新上任的领导不爱用功臣?领导用人的心思

【摘自】「资治通鉴」第1卷 周纪一


【原文】魏置相,相田文。吴起不悦,谓田文曰:“请与子论功可乎?”田文曰:“可。”起曰:“将三军,使士卒乐死,敌国不敢谋,子孰与起?”文曰:“不如子。”起曰:“治百官,亲万民,实府库,子孰与起?”文曰:“不如子。”起曰:“此三者子皆出吾下,而位加吾上,何也?”文曰:“主库少国疑,大臣未附,百姓不信,方是之时,属之子乎,属之我乎?”起默使然良久,曰:“属之子矣。


【白文】魏国设置宰相,任命田文为相。吴起很不高兴,对田文说:“我们讨论一下各自对国家的贡献怎么样?”田文说:“可以。”吴起说:“统率三军,使士兵甘愿为国效命,让他国不敢与魏国为敌,你比起我怎么样?”田文说:“我比不上你。”吴起说:“整治百官,亲爱万民,充实府库,你比起我怎么样?”田文说:“我比不上你。”吴起说:“镇守西河使秦兵不敢东下侵犯,韩、赵依附于魏国,你比我怎么样?”田文说:“我比不上你。”吴起说:“这三件事你都比不上我,而爵位却比我高,这是为什么?”田文说:“现在主上年幼,国人多猜疑,大臣们尚不能齐心协力,百姓也不信服,在这个时候,宰相是给你做好,还是给我做好呢?”吴起沉默不语了很久,然后才说:“还是让你为相好!”


【解析】魏武侯设置宰相,吴起作为开国元勋,和老一辈董事长一起打江山,挣下基业,立下了汗马功劳。可是最后封的爵位还没有投靠过来的田文高,教人费解。其实魏武侯封爵背后有他的计算心思:

1.摆脱老员工的光环


吴起作为和老一辈董事长打江山的开国元勋,为国家挣下了基业,立下了汗马功劳。新上任的魏文侯之所以不重用,就是因为他的光环太大了。为什么呢?就像公司新来的领导,你作为该公司的老员工,之前建立了各种丰功伟绩。领导如果继续重用你,那么底下其他的员工都不会信服领导,无论领导做什么事情,取得什么样的成绩,别人都会觉得那是依靠那些老员工做的,没有他们,领导哪里能做到这些事,怀疑领导的实力。那作为领导,一直都要活在你的光环的阴影之下。


2.防止老员工造反


吴起统领了三军,整治了百官,充实了府库,百姓爱戴,如果这个时候。再赐予他更高的爵位,给他更多的权力,那么这样一个又有兵权,又有自己的派系,又掌握了财政,名望又这么高的人,对刚上位没有根基,地位还不稳的魏武侯来说,是一个极大的威胁。所以这个时候就要适当的压制他一下。这就好比在单位里,你作为元老,公司各种资源都被你把持着,下面的民意又都倾向于你,如果再给你过多的权力,那么即便你不想造反,但是你后面那一派人,都会逼你篡权。


3.树立自己的形象


为什么魏武侯要把投靠过来的田文封为魏国宰相呢?这其实是魏武侯给其他国家展示自己广纳贤才的正面形象。大家都知道,田文(孟尝君)身为齐国贵族,但由于田甲叛乱之事,被愍王怀疑,投奔到了魏国。魏文侯(魏击)把他封为魏国宰相也就是示意天下众人,魏国国君重用人才,你在别人那里得不到重用,但是到我这来,照样加官进爵,让更多的人觉得投靠魏国是有前途的。同时也是对齐国的一种制衡,齐国排斥走了孟尝君,却又在魏国执政,对齐国来说也是一种威胁,让齐国对魏国不敢轻举妄动。


一些人认为,领导用人都会用那些业绩好,功劳大的人。其实不然,能不能被重用,不仅仅是看你的功劳大不大,还要看是在什么阶段。特别是刚上任的新领导,如果你作为老员工,那么你的功劳越大,反而会影响到你的提拔。而被提拔的人,也要看提拔你,会带来什么更多的效益。有时候提拔你,也是为了给自己图个好名声,做一块好招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