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南甘愿给"弱宋"进贡,为何要强硬抗元?敌人的敌人即是朋友

越南能成功抗元主要有两个方面的原因,一是当时越南内部由李氏、陈氏王朝的统治后,其经济及军事实力高度发达,二是越南人对于由少数民族蒙古人建立的元朝的极大不认可。

在这两个原因的驱使下,越南一边对于从中国逃难过去的宋人表示高度友好,一边对元朝的命令和措施坚持强硬态度,在元朝对越南发动的三次战争中,逃到越南的宋人也发挥了很多作用。

接下来,就李氏、陈氏所统治的中央高度集权,实力大幅增强的越南和越南对宋、元的几次战争来具体说明越南能成功抗元的原因。

一:高度集权的李陈氏王朝

1.李氏王朝。

李公蕴,前黎朝左亲卫殿前指挥使,公元1009年趁前黎朝国王黎龙铤死后篡夺皇位,成功建立李朝,改元为顺天。李朝从李太祖李公蕴直到公元1225年八岁的李昭皇被迫禅让给陈煚一共在越南统治了215年,是在越南的整个历史上统治时间最长的一个封建王朝。

在李朝统治期间,越南的经济民生高度发达。在政治上,他们积极效仿当时各行政机构已较为完善的中国封建王朝,巩固自己的官僚制度;在法律上,李朝颁布了越南第一部成文律书《刑书》,这一法令加强了中央统治者对于地方民众的管理。

在军事上,李朝效仿中国实行征兵制,大举征收壮丁服役,这些壮丁在战时必须应征入伍。这项举措为越南培养了大量的战争后备力量。

2.陈氏王朝。

公元1225年,陈守度强迫最后一任李朝皇帝李昭皇禅位给陈守度的侄子陈煚,自此建立陈氏王朝。陈氏王朝从陈太宗陈煚开始,直到1400年,外戚胡季嫠废掉陈朝末代皇帝陈安改国号为大虞为止,前后一共175年。

在陈朝统治阶段,越南进一步发展,让越南王朝进入了更为发达繁盛的封建统治时期。

陈朝的统治有一个很有意思的地方,他们实行

“上皇制”。什么叫“上皇制”呢?就是皇帝在自己还在盛年之时就将皇位传给自己的儿子,自己当太上皇。这一制度实行的主要原因就是为了防范元朝扣下越南皇帝做人质来要挟,在这种制度下,元朝就算扣下了“上皇”,越南也不至于太过被动。

陈氏王朝历来与宋交好,就算宋朝后期国力衰微也坚持向宋朝进贡,但对于后来强悍的元朝,他却采取了冷硬的态度,这其中的原因不仅与两朝时期越南的国力有关,也与宋、元两朝对越南的态度有关。

二:越南对于元朝统治的不认可

1.元宋对越不同政策。

宋朝历来不喜战争,宋朝对于经济民生要看得更重,是以,在宋太宗赵光义对交趾(越南旧称)出战失败后,开始对越南采取较为隐忍的羁縻政策。羁,就是为了更好驯养马匹套在马头上的马络头,縻,控制牛行动的牛靷,

羁縻政策即为古代中国对于难以攻下的少数民族采取的笼络政策。

在后来的宋朝统治期间,宋朝对于越南的态度一直很好,甚至在《宋史》中有记,“淳熙元年二月,进封天祚安南国王,……三年,赐安南国历日。”自此,古代中国正是确认了越南作为一个独立国家的地位,给予了越南极大的尊重。

但元朝则恰恰相反,因为本身的骁勇善战,元朝从一开始的执着于攻下越南到后来的坚持让越南作为藩属进贡,从头到尾都没有给予过越南足够尊重,是以,当时国力空前强大的越南自然就对元朝极度仇视。

忽必烈

2.越元之间的三次大战。

越元之间曾爆发过三次大战,且三次皆已越南成功守国而告终。第一次大战发生在公元1257年,陈太宗直接将元朝派来的劝归附使者扣押下后,不久,元朝便派军大肆南下入侵越南,然而越南对此早已做好准备,元朝只得了一座空城,当时天气非常炎热,人和马匹都受不住,元师只得匆匆返朝。

然而在返回时遇到大量越南军队,越南军队攻其不备,使得元朝军队遭受大创。第二次发生在1284年,和第一次很像,也是在开始时元朝军队节节胜利,然而到了后期,受天气影响,将士和牲畜支持不住,越南陈朝军队趁机反攻,使元朝军队损失惨重。

最后一次是1287年,与前两次情况相差无几,都是在最后,越南趁元朝士兵兵溃人乏之时大肆反攻而产生的胜利。

三:为何越南竟能成功抗元?

1.李陈氏统治下高度强盛的越南。

通过李氏陈氏的统治,越南的经济实力和军事实力大幅增强。得益于国力强盛和当时宋朝不愿大肆发动战争,越南的民族凝聚力也到了一个极高的地步,在中国正式承认越南是一个国家后,越南的民族自信心进一步壮大。

在国家实力与日俱增时,越南甚至开始认真研发本国的文字——喃字。喃字在陈朝时形成了较为完善的体系。拥有了自己文字的越南民族意识空前高涨,在这种情况下,陈朝太宗陈煚让翰林院学士黎文休编纂了一套《大越史记》。

这本书里曾记载李朝著名将领李常杰的一首诗:“南国山河南帝居,截然定分在天书。如何逆虏来侵犯?汝等行看取败虚。”

通过文字、政治、经济和军事等各方面的实力增强,

越南的民族自信心越发高涨,这一点在面对元朝军队入侵时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在《奉阳公主神道碑》中有写道陈朝皇室在元越战争中是保持着怎样的坚定意志:“甲申冬,北虏南寇,太师上船避贼,……此公主明于义勇也。”

文中“北虏”指的正是元朝入侵军队,甲申冬,即陈仁宗陈昑绍宝六年(公元1284年),当时正值元朝第二次发动元越战争,当时太师跑到公主船上避敌,半夜的时候船起火了,这时候太师正睡着,公主以为贼人来了,立刻警示其他人,同时做好了隐蔽工作。

从这一碑文能看出当时的陈氏皇族对于元朝军队所采取的政策——决不放弃,永不认输。

2.大量逃难宋人的暗中相助。

《越史通鉴纲目正编》有记载:“宋人衣宋衣,执弓矢以从者”。这些由宋人组成的“昭文鞑”军队也同样参与了抗元战争。

越南对于宋人的态度从《白鹤通圣观记》这一碑文中可见一斑:“甲申冬季,北寇来侵。时开国王镇守宣光诸路,同许宗道曾于乙酉上元,在白鹤江翦发立誓,与神为盟,尽以心忠,……仲夏中旬,鞑军败散。皆托神王之福荫也。”

甲申年即1284年,当时元军大举入侵越南,这个时候太宗第六子昭文王与宋人许宗道共御元军,到了1285夏季元军大败,大家都开心地说是神王的福荫。

《大越史记全书》曾记载:“夏四月……有宋人,衣宋衣,执弓矢以战。上皇恐诸军或不能辨,使人谕之曰:“此昭文鞑也,当审识之”……元人见之,皆惊曰“有宋人来助”因此败北。”

从文献中也可以看出,

当时宋人帮助昭文王反击元军,上皇即陈圣宗,他害怕越南军队无法分辨元军和宋人,叫人传下去说宋人是“昭文鞑”,你们要好好分辨,千万别打错了。元人看到了昭文鞑都惊讶的喊道越南有宋人来帮忙,于是就败逃了。

从这里能看出宋朝虽然被元朝取代了,但有很多的宋人非常讨厌元朝的统治,宁愿跑到越南去帮助他们抗击元军也不远归附元朝。这群人在元越大战中也起到了很大的作用。

3.宋元两国对于越南截然相反的态度。

宋朝重文轻武,国家的经济实力,工商业高度发达,但与此对应的,军事实力则不够强盛。因此对于外围属国,宋朝一般都采取忍气吞声的羁縻政策。

在这种政策下,越南得到了很大的休养生息机会,他们趁机掠夺了宋朝西南一侧的大片土地,与此同时,他们又对宋朝保持合适的宗藩礼仪,宋朝因为不想过多发起战争便对此睁一只眼闭一只眼了。

在经过软弱的宋朝之后,元朝的霸道让越南非常不能适应,在长期的壮胜国力后,越南拥有了空前的经济和军事实力,以及强大的民族自尊心,在这种情况下,他们面对元军的野蛮行径毫不犹豫地采取了强硬反抗,而三次元越战役也让越南的民族自尊心进一步得到了满足。

四:总结

没有永恒的敌人,只有永恒的利益。这一道理在元越战争中得到了淋漓尽致的体现。前期,宋朝迫于四面楚歌而对越南忍让,越南则趁机侵略了宋朝西南一侧大片领土。

后期元朝兴起,越南又和宋人联合起来共同抗元。虽然最后因为元朝的强硬实力,越南还是选择了继续和元朝维系宗藩关系,但因为三次元越战争的胜利,越南成功保持住了自身领土和大部分的自治权,这为越南后来的发展打下了坚实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