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4 这碗“毒面条”不知害了多少孩子,作为家长,请别涂上爱的砒霜

这碗“毒面条”不知害了多少孩子,作为家长,请别涂上爱的砒霜

溺爱是一剂裹着"关爱"外衣的毒药,让身边被溺爱的孩子逐渐毒根深种。作为家长要慎重给予孩子关爱,让孩子体会到爱与被爱的温暖,而不是把别人的关爱当成唾手可得廉价物品,最终让给予关爱的人心寒。

中国人爱吃面食,尤其是北方人的食谱里面试是一道主菜。王先生一家就是土生土长的北方人,平时爱吃面。这天王先生去一家老字号面馆吃饭,刚点好面坐下,就听到邻座的孩子大声嚷嚷起来,说爷爷坏,偷吃他的牛肉。


这孩子四五岁的样子,家人给收拾得非常时髦。王先生看了坐在孙子旁边的爷爷,是一个再朴实不过的老人,一脸的慈祥笑容。面对孙子的责问,爷爷只是让孩子先吃,说一会再帮孙子要一碗。

然而一直把这件事看在眼里的老板却说,不会再给这孩子做面了,还说你爷爷自己不吃肉,全都在你的碗里,你却没有考虑过爷爷吃了什么。然而这孩子却一直大喊,也不听老板说什么。最后爷爷生气地带着孩子离开了,自始至终这位爷爷没有认为自己的孙子有什么不对的地方。

原来这爷孙俩也是这里的常客,爷爷总是习惯性的把碗里的那份牛肉挑给孙子吃,很多家长都会这样表达爱。但是这天老人为了更方便,就直接让厨师把肉全部放在一个碗里,让自己的小孙子吃,看似非常省事的一个举动,却让孙子的极为不满。

王先生惋惜,本来是对孩子深切的爱,却变成了毒药,这碗"毒面条",不知害了多少孩子,作为家长,请别涂上爱的砒霜。

溺爱并不是真正对孩子的爱孩子,爱孩子本身是一件好事,可是太过度,就会变成毒药,伤害孩子的健康成长,影响孩子的未来。

那么,家长该如何纠正自己的教育方式?

1、不要以孩子为中心

很多父母往往自己节衣缩食,也要给孩子买最好的,用最好的,造成了对孩子多度宠爱,让孩子不能健康成长。因此父母要纠正这种做法,首先不再以孩子为中心,让孩子跟家里的每个成员的待遇都一样,从生活的物质上到精神上,都不再对孩子行使特权。

2、不再包办孩子的事情

很多孩子长的人高马大却不会最基础的自生活自理能力,甚至有的还要父母喂着吃,帮忙穿衣服,这样的孩子往往在遇到困难的时候会一点承受能力也没有,容易被生活淘汰,父母要学会放手,让孩子尝试着学会自己打理自己的生活以及最基础的一些家务。

3、有原则

很多父母在面临孩子的时候总是无条件满足孩子的任何要求,没有一点的原则和威信,这样会让孩子没有界限感,不懂尊重别人。因此父母要对孩子,有原则。当孩子做犯了错的时候,父母应该严肃的批评孩子,严厉的禁止孩子。

4、自己照顾孩子

都说老人是隔代疼,因此老人都非常疼爱自己的孙子或者孙女,往往不舍得孙子或不舍得孩子哭,只要孩子哭闹去满足孩子,并且会私下里给孩子钱财等等无限度的宠爱孩子。这样会让孩子变得骄纵任性,因此父母应该更多的自己照顾孩子,这样可以,避免孩子被溺爱宠坏,同时也能避免与老人发生育儿方面的矛盾。

5、不过分保护孩子

很多父母往往自己不舍得在孩子犯错的时候批评孩子,更难以接受别人来教育孩子,当孩子犯错时有人教育孩子,父母往往第一个站出来袒护孩子,让孩子知道有空有机可乘,不会正确看待自己的错误,往往造成了孩子错失改正错误的最佳时间,导致成长和未来出现严重的问题

6、陪伴孩子不以物质来补偿孩子

因为现在年轻的父母们工作都非常忙碌,因此会很少陪伴孩子,出于一种补偿心理,对孩子的要求往往是有求必应,甚至经常主动给予孩子一些物质作为补偿,其实再多的物质也补偿不了父母的陪伴,父母还是应该尽量规划自己的时间,更多的陪伴,引导孩子,而不要用物质来代替,什么都取代不了父母的爱。

想要孩子健康的成长,父母一定要对孩子适当的关心和关怀,不要过度的溺爱孩子,这不仅对孩子没好处,反而大大的伤害了孩子,抑制了孩子的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