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6.11 「趣谈历史」“咏絮之才”谢道韫,竟然嫁给这么一个糊涂虫

“朱雀桥边野草花,乌衣巷口夕阳斜。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 东晋时期的乌衣巷,是王谢两大豪门世族的宅第所在。乌衣巷门庭若市,冠盖云集,走出了王导、王敦、谢安等权倾朝野的重臣,也走出了王羲之、王献之、谢灵运等文化巨匠。

乌衣巷谢家大才女

东晋三大才女之一谢道韫(yùn)就出身乌衣巷谢家,而后嫁入乌衣巷王家。谢道韫的伯父是当朝宰相谢安,谢安多才多艺,善行书,通音乐,隐居在家负担着谢家子弟的教育大事。后来谢氏家族在朝中之人大多去世,谢安只好出山,带领东晋打赢淝水之战,谢家一跃成为能与当初号称“王与马共天下”的王家并起并坐的东晋第二大世族。谢道韫与众多谢家兄弟,自幼就由谢安教导,谢道韫尤其得到谢安的欣赏和喜爱。

有一次,谢安考教这位冰雪聪明的侄女:“《毛诗》中哪个句子说得最妙?”谢道韫回答:“诗经三百篇,莫属《大雅·嵩高篇》的‘吉甫作颂,穆如清风。仲山甫永怀,以慰其心’这句最好。”谢安听了大为赞叹。

还有一回,谢安召集众多谢家子弟,谈论文章。不一会儿天空飘起了雪花,谢安兴致大起,想考考孩子们,就指着纷纷扬扬的大雪问:“白雪纷纷何所似(这纷飞的大雪像什么呢)?”谢安的侄子谢郎立即答道:“撒盐空中差可拟。”意思是说可以用空中撒盐来比喻。谢道韫则说:“未若柳絮因风起。”意思是不如用柳絮因风而起比喻更为恰当。谢安听了非常高兴,简简单单七个字,就给鹅毛大雪赋予了诗意,让人想想都觉得如痴如醉。此后,“咏絮之才”就成了称赞才女之言。

王谢结亲,未必幸福如意

谢道韫这般聪慧有才,深得谢家上下喜爱,谢家为了她的婚事更是下了一番心思。东晋“王谢桓庾”是士族中地位最高的四大家族,尤以王谢两家最为显耀。谢安在进入仕途之前,喜好游山玩水,与“书圣”王羲之的关系非常要好,他们曾一起为后世留下了兰亭集会曲水流觞的千古佳话。王羲之是琅琊王氏的代表性人物,书法举世闻名,且有七个儿子。因此,谢安就想从老朋友王羲之的儿子中,给侄女谢道韫物色夫婿。

起初,谢安看中的是王羲之第五子王徽之,但王徽之不拘小节,谢安怕侄女受委屈,最终将侄女许配给了王羲之的次子王凝之。谢安聪明一世糊涂一时,王羲之的儿子们各个出色,唯独王凝之比较平庸。他不像五弟王徽之那样潇洒不羁,风流之名广传天下,也不像七弟王献之那样,深得父亲书法真传,能与父亲并称“二王”,王凝之不但没多少才情,甚至有点迂腐糊涂。

谢道韫与王凝之的婚后生活,并没有想象中吟诗作赋、琴瑟和鸣那么幸福。成亲不久,谢道韫回到娘家,整天闷闷不乐。谢安很奇怪,就问她:“王郎(王凝之)是逸少(王羲之字逸少)的儿子,不是庸才,你还有什么不开心呢?”谢道韫回答:“我谢家一族中,叔父辈有您和二叔,兄弟们这一辈中有谢韶、谢朗、谢玄、谢渊,个个都很出色。可没想到天地之间,还有王凝之这样的人!”谢家男子都那么有名气,却偏偏出了王凝之这么一个女婿,言下之意,谢道韫对她丈夫失望无比。

她文武双全,丈夫却是糊涂虫

王凝之虽靠家族之力做了江州刺史、左将军、会稽内史等官职,但也没有多大作为,反而因过于糊涂在任职期间丢了性命。

谢道韫晚年时,东晋王朝气数已尽,爆发了孙恩、卢循等人领导的起义。孙恩家族世代信奉五斗米道,王凝之也是其中资深信徒。当时,王凝之担任会稽太守,他不相信同样信仰五斗米教的孙恩会谋反,不听手下进言提前对伺机叛乱的孙恩设防。更诡异的是,等孙恩率领部众起事逼近会稽城时,王凝之仍不积极组织军队抵御,而是踏着星步斗,拜神起乩祷告,说是能请来“鬼兵”助阵。不久,孙恩大军长驱直入会稽城,王凝之和儿子们都死于叛军之手。

谢道韫听说丈夫和孩子们蒙难,她带着家中女眷奋起杀贼,她手持兵器,亲手杀了几人,但终因寡不敌众被俘。叛军想杀害谢道韫年仅几岁的外孙刘涛,谢道韫对孙恩厉声喊道:“这是王家人的事,与别的家族无关。要杀他,就先杀我!”孙恩此前听说过谢道韫的才名,今日又见她这般勇敢,顿生敬仰之情,就没有杀她和孙涛。

从此谢道韫寡居会稽,等孙恩之乱被平定后,新任郡守刘柳前来拜访她。刘柳与谢道韫畅谈一番,事后,刘柳逢人就称赞谢道韫:“从来没见过这么优秀的女子,她的言谈气度,让人佩服得五体投地。”

谢道韫文武兼备,有才学有胆略,为当时名流所称赞敬仰,一生中更是留下不少诗文和佳话,流传后世。奈何这样一位才女,却嫁了一个糊涂虫,可惜可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