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谈《长安十二时辰》的望楼,看看古代都有哪些“即时通讯”技术

《长安十二时辰》中最引人关注的应该就是望楼系统

,这个极具古代特色,又富含现代技术的“即时通讯”系统,将整部戏的情节都连贯起来。只要戏中望楼鼓声一响,气氛马上就变得紧张又刺激,特别是在追踪的时候配合响箭与黄烟,给古老的长安城增添了许多高科技的色彩。

趣谈《长安十二时辰》的望楼,看看古代都有哪些“即时通讯”技术

望楼系统

关于戏中的望楼系统,很多人都想知道是否真实存在于历史中。在这里我先给大家一个答案:那就是不存在。真实的唐朝没有这么先进的“即时通讯”系统,而且戏中的望楼系统也过于复杂,短时间内很难投入使用。

有人曾给望楼系统做过深度解析,将望楼窗口的信号转化成二进制数字,再结合对应的密码就可以翻译出望楼信号的内容。这种解释很合理,但从戏中使用望楼的情况来看,望楼系统传递的信息量相当庞大,如果要将这些信息内容全部编入密码本内,翻译起来会非常困难。

趣谈《长安十二时辰》的望楼,看看古代都有哪些“即时通讯”技术

望楼系统解析

我对《长安十二时辰》望楼系统的质疑

从戏中内容来分析,望楼系统是在靖安司成立之时才有的,靖安司又是专门针对狼卫事件而设立,整个过程也就只有短短的半年时间。

短时间内,有针对性的设立机构,设立望楼系统,那么所使用的传递信号也应该是有针对性的。望楼系统的密码本内包含词汇应该会有狼卫、长安街道名、长安坊名、参与办案人员的姓名等等,这些内容是望楼传递中必须要用到的,其余不相关的词汇可以剔除,尽可能的精简望楼系统密码词汇,这样望楼的工作人员才可以在最短的时间内记住这些信号。

趣谈《长安十二时辰》的望楼,看看古代都有哪些“即时通讯”技术

望楼系统

但是从戏中使用望楼的情况来看,望楼所传递的内容完全是不固定、不规律的,几乎就是传递口头语,对突发事件、新增人物,甚至是案件以外的词汇和字眼,都可以互相传递,从这样的传递量来看,望楼已经可以实现“远程聊天”功能了。

我们目前汉字的常用字有二千多个,如果望楼传递的内容是“无死角覆盖”,那就需要传递人员熟记二千多汉字,并记住与之相对应的二进制数,再转化成望楼信号。如此复杂的内容,都是在设立靖安司的半年时间内完成,显然不可能。

趣谈《长安十二时辰》的望楼,看看古代都有哪些“即时通讯”技术

望楼系统简图

望楼系统是虚构的,那么古代有没有“即时通讯”技术呢?

  • 先说古代军用的“即时通讯”技术

古代战场上少不了三样东西,那就是旗、鼓、金

旗,又分为号旗、令旗、将旗等等,不同的旗代表达的意思也不一样,比如说号旗,这是指挥士兵们冲锋的引路旗,号旗在何处,士兵们就攻向何处;令旗,属于行军调兵的一种旗,手握此期者可以对自己所管辖的士兵发号施令;将旗,是全军的灵魂,其作用是表明该队伍的归属性,也是全军士气所在,丢失此旗者将会受到最严厉的处罚。

趣谈《长安十二时辰》的望楼,看看古代都有哪些“即时通讯”技术

古代战旗

旗属于视觉上的通讯工具,大家只要看到对应的旗就会做对应的事。鼓和金属于听觉上得的通讯工具,鼓是前进冲锋的信号,金是撤退收兵的信号。《左传》关于鼓金的使用也有说明:“三军以利用也,金鼓以声气也。

战场上的信号必须要精简和突出,这样士兵们才能在第一时间准确执行命令。古代用鼓声作为战斗信号是很普遍的事,不过能够在史料中留下与鼓有关的战役却不多,其中最有名的应该是“战金山”。

韩世忠以八千余人成功击败了金兀术的十万大军,这样的战绩不亚于刘秀的“昆阳之战”。韩世忠的成功离不开他夫人的“桴鼓”相助:

“战将十合,梁夫人亲执桴鼓,金兵终不得渡。”

趣谈《长安十二时辰》的望楼,看看古代都有哪些“即时通讯”技术

古代战鼓

这就是《宋史》关于“梁红玉擂鼓战金山”的描写,短短十余字让人浮想联翩:

  • 有人认为梁红玉擂鼓是为了鼓舞士气,士兵们听到鼓声英勇奋战,最终抵挡住金兀术的猛烈攻击;
  • 有人认为梁红玉是用鼓声传递作战信号,指挥山下的士兵进行攻击。据民间传说,金兀术与韩世忠交战于镇江之上,战场上长满高高的芦苇,双方战士进去后几乎看不到周围的情况。梁红玉站在金山寺上,底下的情景尽入眼底,因此她可以用鼓声告诉自己的丈夫如何进攻,如何防守,最终取得胜利。

关于梁红玉战金山,我们暂且不管她是鼓舞士气还是指挥作战,最终她是用鼓声帮助丈夫打赢了这场战役,这也是利益于当时的“即时通讯”工具。

趣谈《长安十二时辰》的望楼,看看古代都有哪些“即时通讯”技术

梁红玉剧照

  • 古代防御通讯利器——烽火台

烽火台在古代边防工作上起到了非常大的作用,它可以用最快速的通讯方式向指挥中心传递一线军情。

烽火台历史悠久,最初是以“白天燃烟,晚上点火”的方式来传递信息,到了汉朝的时候增加紧张情况处理,就是当烽火台被围攻的时候可以使用“离合苣火”(将火炬聚拢后再分离)的方式告诉后方,这个烽火台已入险地。

宋朝开始,烽火台传递信息就不单是点火燃烟这么简单了,还需要告诉后方敌人的数量。比如敌人在五百以下的,烽火台放一炬;五百至三千放二炬,如此类推。这时候烽火台需要传递的信息就会多起来,为了更容易识别传递回来的信息,明朝开始还给烽火台增设了放炮的功能,用烽火信号加上炮声来传递敌人的数量,这样识别起来更加准确。

趣谈《长安十二时辰》的望楼,看看古代都有哪些“即时通讯”技术

古代烽火台信号

  • 再说古代民用的“即时通讯”技术

古代民用通讯用的不多,主要是用于打更、开市、警示等。这些通讯方式中,又以打更的要求较为严格。

打更是从晚上七点开始,即为“落更”,声音是先慢后快,连打三次。随后每隔两个小时打一次更,击打的声音也有不同,一直到凌晨三点(五更)即完成整晚的打更任务。也就是说古代打更需要记住的动作只有五种,对于打更人来说容易记,对于听更的老百姓来说也容易识别。

趣谈《长安十二时辰》的望楼,看看古代都有哪些“即时通讯”技术

清朝更夫形象

关于开市、警示之类的通讯方式就更为简单了,主要以鼓声为主,比如我们现在可以看到的一些鼓楼,就是古代用于传递这些信号用的。唐朝在长安城设置的鼓比较多,是在开市之时为开启城门而击,或者是有人聚众闹事的时候击鼓警示,所传递的信息也非常简单,并不像戏中望楼这么复杂。

古代的通讯方式还有飞鸽传书、快马加急等等,这些都不是即时的通讯方式,存在一定的延时性,但其传递的内容更为丰富,可以通过文字详细说明。相比之下,即时通讯只能采用简单的口令或者代号,而且中转的次数不能太多,否则每中转一次就增添一次出错的风险。

趣谈《长安十二时辰》的望楼,看看古代都有哪些“即时通讯”技术

古代飞鸽传书

如今我们可以通过各种高科技手段进行远程通讯,是因为电子设备在后台帮我们完成了编码、解码、转化等一系列的工作。古代没有这些设备,全部都要人工去完成,因此古代要进行即时通讯的时候,其内容就必须要简单易记,像《长安十二时辰》中的望楼系统显然过于复杂和繁琐,非人工所能完成。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