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6.05 16岁嫁给皇太极,因海兰珠受尽冷落,多年后被雍正和乾隆加封

努尔哈赤为了加强与明朝的斗争,与蒙古科尔沁贝勒莽古思进行联姻。起初莽古思和努尔哈赤的关系并不好,莽古思曾和弟弟明安、叔伯兄弟翁果岱,海西女真的叶赫等部落组成“九部联军”,合攻努尔哈赤,但没能成功。

后来,随着建州女真的日益强盛,再加上努尔哈赤一直向莽古思示好,莽古思终于答应与其结盟修好。就这样,莽古思将自己十六岁的女儿哲哲嫁到女真,成为四贝勒皇太极的福晋。

万历四十二年(1614年),哲哲出嫁那天,努尔哈赤让皇太极亲自出城迎接。皇太极一行人,北行三百余里,到达奇山城。皇太极在这里杀牛宰羊,举行了隆重的迎亲仪式和结婚仪式。婚后,二人相处得很好,唯一的遗憾是哲哲未能给皇太极生下一子。

天命十一年(1626年),努尔哈赤去世,经过激烈斗争,皇太极成为后金大汗,哲哲也成为他的正宫福晋。此后,经过皇太极十年的努力,后金强大数倍,在崇德元年(1636年)称帝,定国号为“大清”,改女真为满洲。皇太极称帝后,效仿明朝制度钦定后妃名号,封哲哲为皇后,赐其册文、金印。哲哲也由此成为大清第一位皇后。

由于自己没能为皇太极生下一子(生了三个女儿),科尔沁部又先后将她的两位侄女(布木布泰、海兰珠)嫁给皇太极。面对姑侄三人同侍一夫的场景,哲哲用自己的大度化解了一切,和自己的两个侄女相处的很好。

那会的皇太极独宠海兰珠,哲哲受尽冷落,但在他心中哲哲始终是正妻的位置。或许是出于愧疚,皇太极对她的家人十分照顾。

崇德二年(1637年),哲哲母亲科尔沁大妃来朝,皇太极举行了隆重的宴会招待她,对科尔沁家族进行了封赠,封哲哲母亲为和硕福妃,追封哲哲已故的父亲莽古思为和硕福亲王。

哲哲当皇后期间,也是尽心尽力。当时,满蒙联姻较为频繁,蒙古各地纳贡朝贺、订立盟约、送女出嫁、迎娶公主,哲哲率领众后妃迎来送往,所有环节都诚意满满,让远道儿来的人们尽兴而归。正是因为哲哲的事无巨细,皇太极即使再宠海兰珠,也还是让哲哲稳居后位。

由于哲哲的后位稳固,她的家族也备受礼遇,她的母亲科尔沁太妃多次来朝,皇太极都用盛大的礼节迎送,还赐大量金银珠宝,让其每次都是满载而归。

崇德八年(1643年),皇太极因海兰珠的去世太过伤心,走完了自己南征北战的一生。她的侄女布木布泰(孝庄)想立自己的儿子福临为帝。孝庄利用哲哲的仁厚,说服皇长子豪格放弃皇位,并取得了大贝勒代善的支持。

同年,福临即位,改年号为顺治,哲哲和孝庄都被尊为皇太后。明朝灭亡后,清廷将都城迁往北京,哲哲也跟随顺治到了北京。

顺治六年(1649年),哲哲病逝,时年五十一岁,顺治为她举行了隆重的葬礼。第二年,顺治将她的梓棺运回盛京,与皇太极合葬在昭陵。

哲哲的一生虽然短暂,与皇太极的爱情也是稍纵即逝,但她始终平淡如水,赢得了皇太极的尊重、家族的荣耀。在她死后多年,雍正和乾隆被她的故事打动,在她的谥号后面分别加了“哲顺”和“慈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