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29 天下第一行书《兰亭集序》中,是否也有不美的字?

用户68044589


《兰亭序》中也有写得不太精彩的字,但与王羲之无关,因为《兰亭序》原作已经失传,传下来的都是勾摹复制品,无法得知真迹究竟有多精彩。从最好的摹本神龙兰亭来分析,有个别字写得较差,可能与勾摹多次有关。

如“者”字字形过长,笔画生硬,一个短竖直插上天,两根直棍夹成尖角,右下日字过于方正少变化,整个字笔画均排,气韵不生。右军地下有知,自当摇头不已:吾书时真大醉也!



王乃栋说书画


(一)在我眼里《兰亭序》是没有缺憾的,或者说缺憾也是极美的,用对立辩证的观点来说正因为缺憾那些美的地方才更美,那些不足的地方才更自然,才更真性情,看久了我觉得之所以叫天下第一,就因为这个审美高度。

(二)兰亭学习方法心得

《兰亭序》是王羲之早年的书法作品,天真烂漫,三十几岁精力旺盛,不像晚年那么追求自然平淡。

(1)临摹

之所以羲之能这样千变万化,可以说羲之是擅长学习,并能通达其中的规律的。

羲之书法是倡导临帖的,在写给王献之的《书笔论十二章·创临章第一》就开篇提出来要反复临摹,一遍正手脚,二遍稍得形势,三遍微微似本···最后达到滑健——熟练掌握字帖,而且要反复不已。临帖是一个借力的过程,不论谁都要借力而行。

(2)规律抽象

我学二王从智永千字文入手,然后学习羲之圣教序,黄庭经,以及羲之手札,同时旁参米芾,欧阳询,杨凝式,董其昌等人。

兰亭序的结字符合九宫布点画的规律,接近于黄金分割,是字内轮廓的收与外轮廓的放,是立与破的结合,或者说这个轮廓要注意立住字的四维——东西南北四角,这是字的大势交汇点,掌握了大的规律字就可以通过临摹进而自由发挥了,具体临摹可以参考圣教序、或者杨凝式韭花帖、智永千字文来理解,所以在这个大的方法之下,可以说既自然变化又合乎规

所以说羲之既能勤于临帖而又掌握规律,三十几岁就能写出来这样的佳作,值得借鉴。











法永禅师


文无第一,武无第二,萝卜白菜各有所爱,每个人都有不同的观点。假如找专业的书法家来评判,也不一定会一致,所以说美不美,得看个人喜好。但它能称之为天下第一,是因为他的文采,书法等各俱特色,受到晋以后历朝历代的推崇,特别是唐朝。

我还是个门外汉的时候看《兰亭序》还不如村里的老大爷写的字,在众多书法家里更数不上他,但你研究起来,就知道它的美了。



曦之吻


处处精彩就是不精彩!书圣写不好字?



塞外之春


行书不是楷书,要笔笔精准,整体章法、笔法更重要。单字看确有不好的,比如夫人二字的捺同外放,第一欣字,犹不的不,虚字等,但在整体里并未妨碍,算是自然天成的。据说王本人,过后也想追求完美,重写了几回,去没了当时状态下那种浑然天成的感觉。就只得做罢。


靈谿


唉😔


用户3054077897006


第一个永字就不太好!太过死板,用笔也不太好,有些僵。和字也不太理想,九字也不好。年子更不好。岁字还好。



丑书学


300多字的兰亭序中,说没有一个不美的字也不太现实,自我感觉以下四字结体欠佳:“丑、初、宙、事”,不过行书与楷书不同,一幅作品中有几处败笔当属寻常,甚至败笔成为不可或缺。


阚新民书法诗词


我觉得后人不能这样“鸡蛋里头挑骨头“。几千年来,没有一位书法大家来挑剔《兰亭序》,因为能称为“天下第一行书“,应该去学习,不能用吹毛求疵的眼光来对待,即使有败笔之处,但也暇不掩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