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治通鉴系列:「三家分晋」告诉我们什么道理?

三家分晋

1

​统治晋国的智宣子想要确立智瑶为继承人,这时候族人智果跳出来反对:

『智瑶不如智宵,智瑶相对智宵来说有五项长处,只有一项短处。第一,有漂亮的头发,高大的身材;第二,智瑶善于骑马射箭;第三,智瑶才艺双全,第四,能够写漂亮的文章,也能言善辩;第五,足够坚强有毅力,果断勇敢。但缺点却很明显,心地不仁厚。如果他发挥这五项长处来制服别人,做不仁义的事情,谁能和他和睦相处?如果真的确立智瑶作为继承人,那姓智最后肯定会灭族。』但是智宣子不这样认为。智果赶紧脱离了家族,将姓改掉了。

智宣子去世之后,智瑶上位执政。智瑶和晋国的两位大夫韩康子、魏桓子一起组了一个饭局,在吃饭的时候智瑶戏弄了韩康子,并且侮辱韩康子的家相段规。

智瑶的家臣听到智瑶这样做之后,就告诫智瑶:

『主公你不提防灾祸,那灾祸就会降临了!』

智瑶满不在乎:

『我掌握人的生死大权,我不给他们灾祸,他们已经烧高香了!』

智国不以为然:『这话说得不对。《夏书》里面说到,「一个人屡次三番犯错误,结下的仇怨怎么会摆在明面上,应该在仇怨没有表现的时候就提防。」贤德的人能够谨慎地处理小事,所以不会惹来大灾难。现在您吃一次饭就得罪了人家的主君和臣子,又不戒备,反而说「他们不敢兴风作浪的。」这不好吧?蚊子、蚂蚁、蜜蜂、蝎子都能害人,更何况一国之君呢!』

然而智瑶还是满不在乎。

2

智瑶信心满满,向韩康子要地,但韩康子并不想给。韩康子的大臣段规劝韩康子:『智瑶这个人贪财好利,又刚愎自用,不给他的话他肯定会过来打我们,不如先给他。他拿到之后肯定会更加狂妄,一定会向更多人要的;这时候别人如果不给他的话,他肯定会向别人动手,这样我们就可以躲过灾祸,伺机而动了。』

韩康子一听,好主意,于是就派使者向智瑶送上有一万户居民的领地。

智瑶拿到地之后非常开心,然后又跟魏桓子要地,但魏桓子也不想给,然后魏桓子的大臣任章问:『为什么不给?』

魏桓子说,『无缘无故就问我要地,肯定不给啊!』

任章就说:『智瑶无缘无故就向别人要地,肯定会引起别人恐慌的,我们先给他,他一定会更加骄傲。他骄傲轻敌,我们害怕就能和其他人一起抱团,就能葬送智家了。《周书》说「要打败敌人,必须暂时先听他的;要夺取敌人的利益,就先要给他一点好处。」您不如先答应他,让他骄傲自满,然后我们可以选择盟友共同图谋,为什么现在就当智瑶的靶子呢?』

魏桓子觉得太对了,然后也给智瑶送去了一个有万户居民的封地。

智瑶果然贪得无厌,故技重施,向赵襄子要两块地。这回碰上硬茬子,赵襄子拒绝了。这智瑶一向要风得风要雨得雨,哪能承受这样的侮辱?于是叫韩康子、魏桓子带上部队攻打赵襄子。赵襄子肯定打不过三家联军,就逃往晋阳。

3

智瑶、韩康子、魏桓子一直追到晋阳,把晋阳里三层外三层地围起来了,然后引水灌城。水势之大,把晋阳里的锅灶给泡塌了,鱼和青蛙也长出来了,水还差多版就淹没了晋阳的城墙,但晋阳人民还是没背叛赵襄子。

智瑶亲自视察水势,让魏桓子帮他驾车,而韩康子站在旁边护卫。智瑶看到水势之猛,不由得感叹道:『哎,我今天才见识到,原来水也是可以让一个国家灭亡的呀!』

言者无心听者有意,这时魏桓子用胳膊碰了碰韩康子,韩康子也用脚踩了踩魏桓子,两人都感到了一丝寒意。魏桓子都城安邑靠近汾水,韩康子都城平阳靠近绛水,要是智瑶要灭亡魏桓子和韩康子,岂不是很容易?

智瑶的谋士絺疵意识到了魏桓子、韩康子的心思,就私下跟智瑶说:『魏韩这两家肯定会谋反。』智瑶就问道:『你咋知道?』絺疵就说:『这只不过是人之常情而已。我们让魏韩两家一起来围攻赵襄子,赵襄子这次灭亡了,下一次肯定轮到魏韩两家。我们之前跟他们两个谈妥,赵襄子覆灭之后,就一起分割赵襄子的封地;但是他俩却一点都不高兴,反而有点担忧,这不是肯定会谋反,那又会是怎么样呢?』

这时候智瑶骚操作就来了:第二天智瑶就把絺疵的话告诉了魏韩他俩,魏韩肯定斩钉截铁一致否认:『这肯定是离间小人想来离间我俩和您的关系,好让赵襄子缓一口气,我们两个放着赵襄子的封地不要,还去干那么危险的事情干嘛?』

魏韩前脚刚走,絺疵就走进来跟智瑶说:『您为什么要把我的话告诉他俩呢?』

智瑶吃了一惊:『你咋知道的?』

絺疵回答说:『我看到他们审视了我之后就脚步匆忙快速离开了,知道了我看穿了他们的心思。』

智瑶仍然是不改。然后絺疵请求智瑶,让智瑶放他去出使齐国。

4

赵襄子夜里派张孟来见魏韩两人,劝说他俩:『我听说唇亡齿寒。现在智瑶让你俩来围攻我们,我们灭亡了,就该轮到你们了。』

魏韩俩人不能再赞同了:『这我也知道啊!但是我怕事情没办好,计划就先泄露出去,那就大祸临头了。』

张孟回答:『计谋出自两位主公之口,只进入我的耳朵,又有什么伤害呢?』于是三个人就商量好了起事的方案。

起事当天,赵襄子派人杀掉智瑶守卫堤坝的官兵,让大水反灌智瑶的军队,智瑶军队顿时乱成一团。赵襄子趁机迎击智瑶军队,魏韩两家两翼夹击,最后把智瑶杀掉了,并诛灭了智氏家族。

5

司马光将这个故事列为《资治通鉴》第一个故事,表明他认为这是后世礼崩乐坏的开始。我们作为后人,对这个故事里面的人物、行为不妨作为一个评判。

段规、任章这两个臣子,看人看事非常透彻,非常有谋略。他们看得出来智瑶是一个贪得无厌的人,所以不会只向一个人要封地,如果拒绝智瑶,那就会给智瑶出兵的口实,遭殃的会是自己;如果应承了智瑶,那自己不会成为靶子,还会将炸弹转嫁到别人身上。总而言之,智瑶就像是一个炸弹,碰了一次就会炸掉,因此不要将炸弹炸在自己的手上,把自己弄残。赵襄子这方面做得最差了。

智果、絺疵也算是非常聪明了。如果智瑶被灭亡了,那按当时的规矩来说,肯定是要被灭族的,还不如赶紧撇清关系,那最后发生灾祸就肯定要被灭族了;而魏韩如果把智果给灭了,接下来肯定会找絺疵算账,絺疵难逃一劫,那么絺疵就得抓住时间逃命。另外絺疵的观察能力也非常厉害,通过观察人的脸色就能读懂一个人的心思。

如段规所言,智瑶是一个非常刚愎自用,贪得无厌的人。他首先过高地估计了自己的控制能力,认为可以翻手为云覆手为雨,下面的臣子诸侯不会与之作对,甚至能将絺疵告诫他的话直接说给魏韩听;他对于别人的意见嗤之以鼻,不以为然,因此即使身边有大臣辅助出主意,也不会采用;他想要一块又一块的封地,可谓是贪无止境了。这种人最后肯定会自取灭亡。

就选人用人而言,应该要根据这个位置要求的核心品格,来选拔合适的人。智瑶有那么多优点,但是这些优点并不能帮他做好一国之君,管好一国之百姓,让手下驯服,因为这些优点没一个是他这个位置所要求的核心品格。所以,一个人优点多并不一定代表他能够做好一个位置。在这一点上,智果比智宣子上好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