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操究竟盗取了谁的墓,能养活军队三年?

姒莞萱


曹操是我国历史上著名的军事家,政治家,谋略家,文学家,诗人。然而除此之外,曹操还有一个非常特殊的身份,那就是盗墓界的祖师爷。



那么一代奸雄曹操又是如何成了盗墓贼的祖师爷了呢?据传他曾盗过一个人的陵墓,所得财宝足以养活军队三年,下面我们来看这件事的来龙去脉…

建安五年(公元200年)官渡之战爆发,大战爆发之前,袁绍请当时有名的学士,“建安七子”之一的陈琳撰写一篇讨伐曹操的檄文,这篇檄文名叫《为袁绍檄豫州文》,在这篇檄文里,陈琳不仅酣畅淋漓的痛骂了曹操,他的父亲和爷爷,甚至还详细说了一件令天下人都为之一惊的大事,那就是曹操曾盗挖了西汉梁孝王刘武的陵墓!

原文是:

又梁孝王,先帝母昆,坟陵尊显;桑梓松柏,犹宜肃恭。而操帅将吏士,亲临发掘,破棺裸尸,掠取金宝。至令圣朝流涕,士民伤怀!操又特置发丘中郎将、摸金校尉,所过隳突,无骸不露。

从中我们可以看出,陈琳指责曹操当年特意在军中设立了“发丘中郎将”和“摸金校尉”的官职,用以盗挖梁孝王之墓,不仅如此,曹操的军队还到处抢劫,很多坟墓都被他洗劫一空。总之陈琳笔下的曹操绝对是一个十恶不赦之人。

陈琳这篇檄文中关于曹操盗挖梁孝王陵墓的记载在后来也得到了另一位史学家的认可,他就是南北朝时期南朝著名史学家裴松之,裴松之当时被南朝宋文帝刘义隆任用,为《三国志》作注,在补注中裴松之就引入了陈琳的观点,将曹操盗挖梁孝王陵墓一事加了进去,这就更加令人相信这件事是真的了。

梁孝王刘武是窦太后的小儿子,汉景帝的亲弟弟,七国之乱时曾立下天大的功劳再加上母亲窦太后的宠爱,所以刘武的地位非常高,其家产也非常丰厚,《史记》记载:“其未死时,财以聚万计,不可胜数,及死藏府余黄金四十余万金”,而且他和王后的陵墓面积非常大,所以陵墓内陪葬的财宝肯定非常巨大,因而假如曹操当年真的挖了梁孝王的陵墓,那养活军队几年根本不是问题。

但问题就在于,曹操到底有没有挖过梁孝王的陵墓?我个人认为没有,三点原因:

1,《三国志》作为记录三国时期的正史,其原文里并没有关于这件事的任何记载,所谓的盗挖一事只见于补注,要知道“补注”时间与三国时间相差两百多年,作者仅凭陈琳的一道檄文便妄下定论,这难以说服众人。

2,陈琳撰写檄文肯定是要极力的贬低曹操,不管是确定发生过的还是一些捕风捉影之事,他都会去极力加工渲染一番,这种不能以一个旁观者的中肯公平的态度写下来的话,又有多少可信度?

3,檄文写于官渡之战期间,但那时候曹操早就迎汉献帝于许昌,“挟天子以令诸侯”了!既然以“匡扶大汉”自居,又怎么会去盗挖汉朝皇族的陵墓以贻人口实呢?根本说不通。

所以最后总结一下,我个人认为曹操应该没有盗过梁孝王的陵墓,但应该盗过别的墓,只不过曹操盗墓这件事被陈琳等人夸大了而已,其实在乱世时期,盗墓筹集军费也是很常见的事情,所以曹操应该是背黑锅了。


咸鱼闲聊


曹操为了养活自己的军队,做了一件不光彩的“盗墓”之事。那么,他盗的是谁的墓?为什么会选择那个人来盗墓呢?还有,曹操既然能盗别人的墓,难道他就不怕被后人盗墓吗?

(曹操剧照)

关于曹操盗墓的行为,史书上有很多记载。

三国名士、“建安七子”之一的陈琳曾在《为袁绍檄豫州》中记载:“(操)特置发丘中郎将、摸金校尉,所过隳突,无骸不露。”

意思是说,曹操专门设置了两种盗墓的官职,分别叫做“发丘中郎将”和“摸金校尉”。他们不但掘人坟墓,盗取财宝,还把墓室里的尸骸随意践踏,弃尸荒野。

正史《三国志》中也有记载:“操引兵入砀,伐梁孝王冢,破棺收金宝万金。”

这段话,不但记载了曹操盗挖坟墓的行径,还清楚地交代了,他盗挖的是梁孝王的坟墓。在盗墓的过程中,曹操的军队不但撬坏了梁孝王的棺材,还收获了上万斤的金银财宝。

梁孝王是谁?曹操为何会盯上他的陵寝呢?

梁孝王刘武,是西汉开国皇帝刘邦的孙子、汉文帝的儿子、汉景帝刘启的胞弟。

七国之乱时,刘濞率领诸王叛军,打到刘武的梁国时,刘武以区区弹丸之地,阻击了数倍于己的吴王刘濞,成功地拖住了叛军。为周亚夫平定叛乱,赢得了宝贵的战略时间。

叛乱平息后,刘武成了朝野上下的红人,各种封赏接踵而至,圣恩优渥。除了刘启给予了弟弟各种赏赐外,窦太后更是对这个儿子大加奖赏。

(刘武剧照)

史书记载,由于赏赐太多,当时的刘武的富有程度,甚至超过了皇帝刘启,成为了富可敌国的王爷。刘武去世时,他所拥有的财富非常惊人,连仓库里都装不下了。

除了物资赏赐外,刘启还给了刘武很高的政治待遇。《资治通鉴》载:“(刘武)既至,宠幸无比,入则侍上同辇,出则同车,射猎上林中。”

刘武不但能和刘启同乘一辆车,刘启还亲自为他驾过一回车。这样逆天的殊荣,历史上都是罕见的。

甚至有一回,刘启在宴会上喝得酩酊大醉后,拉着刘武的手说,“千秋万岁后传于王”,窦太后听后也非常高兴。刘武嘴上虽百般推辞,可内心却欣喜若狂。

后来的刘武就有些骄横跋扈,还真把自己当成了天子接班人,不但逾越礼制,还参与储位争夺,擅杀袁盎等朝廷重臣。这些作为,终于惹怒了刘启,他诏令刘武不得踏入长安半步。

刘武从此备受冷落,郁郁寡欢,后来在一次打猎途中突发热病,随即暴毙而死。

刘武生前就把自己的陵寝修得恢弘气派,“斩山作廓,穿石为藏”,把一座山作为他的陵墓。同时,他还把自己一生的财宝,悉数葬入陵寝中。以刘武当时富可敌国的家产来看,他的陪葬品是何等的奢华。

(梁王墓中的随葬品)

对于几乎是白手起家的曹操来说,要想维系一支庞大的军队,在群雄并起的三国时代立足,最直接和快速的办法,就是盗墓。而刘武显赫的身世和墓中丰厚的殉葬品,自然成了曹操的首选。

陈琳在《为袁绍檄豫州》详细记载了曹操盗掘刘武墓的情景:“操帅将吏士,亲临发掘,破棺裸尸,掠取金宝。至令圣朝流涕,士民伤怀。”因为刘武把陵墓修建得异常坚固,每个墓室的封门达数千斤,曹操不得不动用大批军队,才将刘武墓洗劫一空,得到了数以万计的财宝。

正因为曹操深谙盗墓之道,因此在他临死前,提出了薄葬的观念。下令陵墓中,不得陪葬金银玉器等物贵重物品,陵墓上不封土,不植树,不大面积地修建陵园。

而且,据说曹操去世后,为迷惑世人,当然也是避免被盗,从邺城的四面城门中共抬出了72具棺椁,分别去往四面八方安葬。

至此,盗墓高手曹操给后世的盗墓者留下了一个不解之谜,真正的曹操墓葬在哪里?这个谜题直到2009年才被破解。曹操的陵墓,位于河南省安阳市的高陵。神奇的是,他的墓,确实没有被盗过。

虽然没有被盗过,却还是被开掘了出来。

(参考资料:《三国志》《资治通鉴》)


张生全精彩历史


无论是在什么时候盗墓,一般都被看作是十恶不赦的罪行。而封建社会为了防止盗墓的现象发生,统治者通常会制定严格的法律来限制盗墓者的行为。但是中国历史上从来不缺少的就是铤而走险的人。总有些人会为了墓葬中丰厚的陪葬品,干起偷坟掘墓的行当。

三国时期的一代枭雄曹操就曾经明目张胆的干过这种事。

曹操崛起于天下乱世之中。在刚刚起步,发展实力的时候,有一个问题一直困扰着曹操。兵马未动,粮草先行。即便曹操家族是大地主,那也不足以支撑曹操聚集一股强大的军事力量。怎么来筹措资金,发展队伍就成了一个大问题。

这个时候曹操手下有的谋士就向他献上一计——既然活人的钱不好敛,那就像死人下手。尤其是汉代流行厚葬的传统,墓葬中一般陪葬有大量丰富的随葬品。

为了筹集资金,曹操真的干起了盗墓的事,专门成立了一个叫做摸金校尉的机构,负责从死人手里拿钱。

曹操到底搞过哪些人的墓呢?《水经注疏》中记载:"操发兵入砀, 发梁孝王冢,破棺,收金室数万斤。"

也就是说曹操派人挖开了梁孝王的墓,从里面搞到了一大批随葬品,为自己起事增加了资本。


一盘拉条子


“东汉末年分三国,烽火连天不休”,讲起三国,曹操可谓是公认的一代枭雄,可是你可知道,曹操也有盗墓的经历?

梁孝王墓的主墓室《曹操别传》中记载着曹操一段盗墓的事迹:“(曹)操别入砀,发梁孝王冢,破棺,收金宝数万斤。”“梁孝王冢”是汉景帝弟弟刘武的陵墓,其墓葬是汉朝皇帝的规格。

《史记·梁孝王世家》记载:“财以聚万计,不可胜数,及死藏府余黄金尚四十余万斤。”梁孝王生前喜欢敛财,其封国管辖40多城,大多数是富庶之地,加上窦太后和汉景帝的封赏,一生积累的财富甚至和汉朝国库相差无几。

《水经注》中记载梁孝王墓“斩山作郭,穿石为藏”,梁孝王将积累的财富都放入自己的陵墓,其陵墓工程浩大,历时20多年才竣工。

修复的梁孝王金缕玉衣而在东汉末年,天下战乱,枭雄四起,人口锐减,税赋来源大为减少。曹操为了养活军队,起了盗墓的念想,设置了“发丘中郎将”和“摸金校尉”等官职,专司盗墓取财,贴补军饷。

鎏金青铜器据《水经注疏》中记载,曹操从梁孝王墓中盗掘的金银财宝多达70多船,能养活其手下的士兵10年之久。


灵闻档案


说曹操盗了一个墓,就能养活军队三年,十有八九是假的。

(影视剧里的曹操)

关于曹操的黑料,《曹瞒传》是第一大出处,但是这本书是吴国人写的,各种黑,可信度其实并不高。

然后就是著名的《讨曹操檄》,大才子陈琳写的。曹操盗墓这事儿,也是出自这里。按照里面的内容,曹操挖了梁孝王的墓,搞到了大批的金银财宝,赚大了。

梁孝王是谁呢?汉文帝的儿子,汉景帝的弟弟,有功劳有权势,死后葬于芒砀山,墓葬规模极大,应该有不少陪葬品。

按照陈琳所写的,“而操帅将吏士,亲临发掘,破棺裸尸,掠取金宝。至令圣朝流涕,士民伤怀! ”

曹操还亲自来到盗墓现场,弄走了不少金宝。这事儿让汉献帝非常难过,毕竟是自家祖宗的坟被人家刨了,所以痛哭流涕。

咱们不去刻意为曹操洗白,只是简单分析一下,这种可能性有多大。

(陈琳)

首先,陈琳的《讨曹操檄》是建安五年的作品,也就是说如果曹操真的挖了梁孝王的墓,肯定是在这之前。

建安五年之前曹操还没有和袁绍决战,虽然打败了黄巾军,得到精锐之师青州兵。但整体来说,军事实力和政治资本都不算强大。所以,曹操才会在建安元年迎接逃亡的汉献帝。

迎汉献帝这一招,明摆着是为了自己赚一些政治资本。此时的曹操,虽不能说是完全忠于汉室,但为了自己的“口碑”,不会明目张胆的干糊涂事儿。这时候,他会去刨汉献帝的祖坟?这不是明显招天下人骂,明显招汉室宗族恨么?

所以,就算是真的干了这事,也绝不会大张旗鼓,更不会亲临现场。

其次,金银财宝的作用有多大?

我们以现代人的眼光去看,觉得随便挖出来一件古董,一件美玉,一定能换很多钱,再加上无数的黄金,可以买好多好多粮食呢!

关键是,当时去哪里买粮食?黄巾军之所以闹这么大,就是因为天灾人祸,老百姓没有粮食,快饿死了才造反的。连年征战,再加上汉末的瘟疫横行,大片大片的荒地无人耕种,曹操拉着一大车的黄金,去哪买粮食?找袁绍买吗?当时袁绍军队都不见的够吃呢。

乱世之中,金银古董是最不值钱的。大家都饿着,有钱也买不到粮食。说曹操用挖出来的财宝养活了军队三年,不太可能。

那么,曹操靠什么养活军队呢?很简单,建安元年,曹操就开始了屯田制。

(黄巾军)

曹操收了大量的黄巾军,这些人之前都是普通农民,说不定打仗还带着农具呢。曹操直接划分了土地给他们,安心种地,生产粮食,才保证了这么多年的征战。光靠盗墓那些金银古董,大军早就都饿死了。

刘备逃亡的时候还带着老百姓,难道仅仅是因为善良?善良的话,找个地方安置老百姓,自己跑就是了。带着老百姓,那就是生产力,稳定了就可以种地,就有了军粮。那时候有人有地,比有钱要重要。

所以,曹操盗墓确实有可能,但是盗梁孝王的墓,可能性不大。而且靠盗墓养活军队三年,更是不可能。

陈琳写《讨曹操檄》,那是帮袁绍打舆论战,自然要努力黑曹操一把。也许就是听到了一些小道消息,就夸张成了这样。

当然,上面的内容也只是推理分析,不敢确定。因为三国时期的史料并不多,而且因为立场问题,很多记载可信度都不太高。

曹操盗梁孝王墓这事儿,还是需要讨论的。


七追风


东汉末年,年年争战,民不聊生,百姓流离失所,因为没有多少百姓种地,所以,军队的供养也就成为了军阀们比较头疼的问题。古代人讲究厚葬,特别是帝王和王公贵族,盗墓也就成为了来钱最快的方式了。

史上关于曹操盗墓的事,出处见于陈琳的《讨曹檄文》:

操欲迷夺时明,杜绝言路,擅收立杀,不俟报国。又梁孝王,先帝母昆,坟陵尊显;桑梓松柏,犹宜肃恭。而操帅将吏士,亲临发掘,破棺裸尸,掠取金宝。至令圣朝流涕,士民伤怀!操又特置发丘中郎将、摸金校尉,所过隳突,无骸不露。身处三公之位,而行桀虏之态,污国害民,毒施人鬼!

从中可知曹操当年盗的墓是梁孝王的墓,檄文中还特别提到曹操为盗墓还特意增设了发丘中郎将以及摸金校尉。看过《鬼吹灯》的朋友应该比较熟悉摸金校尉,摸金校尉的出处就在于此,曹操因为此举还被公认为盗墓界的鼻祖,当然了这是外话。

话说回来,梁孝王是何人呢?

梁孝王刘武,是文帝刘恒的次子,也是景帝刘启的亲弟弟,文帝初封刘武为代王,后改封淮阳王,梁王刘揖死后,由于其无子嗣,便让刘武继嗣梁王。景帝时,爆发了七国之乱,刘武作为刘启的亲弟弟,自然站在景帝这边,其带领梁国军队拼死抵抗吴楚联军,功劳极大,景帝给予他的赏赐之多无以计算,后太子刘荣被废,窦太后本打算立刘武为继承人,因群臣劝谏而作罢。后刘武因病去世。

刘武作为窦太后最宠爱的小儿子,不仅赏赐不计其数,连其封国也是大国,财富之多更是不言而喻,太史公曾在其著作《史记》中提到过刘武的家财:

其未死时,财以聚万计,不可胜数,及死藏府余黄金四十余万金。

从太史公的记载可见刘武是个实打实的大土豪。刘武陵寝位于芒砀山,面积达七百平米,而刘武此人又十分讲究排场,自然会厚葬,其陵寝里面的奇珍异宝是不计其数,曹操盗了他的墓养活军队三年、五年的自然不成问题。

读史使人明智,读史使人聪慧,我是混沌聊史,欢迎【关注】

混沌聊史


按陈琳的《为袁绍檄豫州文》记载,曹操盗掘了梁孝王刘武的墓。清末地理学家杨守敬,在他的《水经注疏》中说:“操引兵入砀,发梁孝王冢,破棺,收金宝数万斤。”所谓养活军队三年之说,一定是文学作品的说法。

据现代考古发现,刘武的墓确实被盗掘过,按照他的规模,其中的宝藏价值连城,无法估算。所以养活军队三年之说一点不夸张。不过,曹操盗墓一说是孤证,恐怕是硬扣在曹操头上的屎盆子,不足为信。

曹操盗掘梁孝王墓记载

民间一直流传,曹操为了筹集军饷,将目光盯在了汉皇(王)室的陵墓上,为此专门成立了盗墓机构摸金校尉,发丘中郎将就是这个机构的首领。曹操盗墓的记录,记载于陈琳的《为袁绍檄豫州文》:

“又梁孝王,先帝母昆,坟陵尊显;桑梓松柏,犹宜肃恭。而操帅将吏士,亲临发掘,破棺裸尸,掠取金宝。至令圣朝流涕,士民伤怀!操又特置发丘中郎将、摸金校尉,所过隳突,无骸不露。”

据说曹操当时头风病发作,正躺在床上疼得打滚,一读陈琳的檄文,顿时惊出一身冷汗,立马头不疼,一咕噜从床上跳起!

陈琳描述了曹操亲自上阵,挖掘陵墓的现场,很具体,据说汉献帝读了,不由痛哭流涕。可惜就是没有具体说,到底曹操挖到了什么宝贝,更没有题干所说的,养活了曹操的军队三年。

梁孝王刘武陵墓考古发现

梁孝王的墓里真的有宝贝吗?答案是肯定的!上世纪八十年代,我国考古学家,对梁孝王墓进行了抢救性挖掘,得出两个结论:一是该墓确实早就被盗掘,具体时间无法确认;二是刘武墓规模巨大,珍宝无数!

梁孝王是汉景帝的弟弟,窦太后的心头肉,也是平定吴楚七国之乱的最主要功臣。当年汉景帝为了拍老妈的马屁,放话自己百年之后,传位于弟弟刘武,把窦太后哄得心花怒放。可惜到了刘武也没等到哥哥的承诺,结果还因卷入朝争,差点被治罪。

不管怎么说,以刘武的地位,虽然得不到皇位,但荣华富贵是享尽了。本来梁国就富裕,加之窦太后的偏爱,以富可敌国形容刘武一点不夸张。

考古发现,刘武的墓穴是凿空山陵建成,整个建筑面积是明十三陵的四倍!刘武的墓穴面积650平方米,容积1367立方米,内部墓室、甬道、耳室、侧室、回廊、街区、河流应有尽有。如果不做标记,人走进去很容易迷路。

虽然刘武的墓早就被盗,但考古人员还是在他的墓室中,清理出两万多件文物,其中包括金缕玉衣等,许多无法估价的珍宝!

刘武的墓道石门,重达数千斤!显然能进入墓室的,绝非一般的盗墓贼,很可能是数量庞大的团队作案。在这种情况下,依然能留下价值连城的文物,说明刘武的墓中宝物,养活一支军队那是绰绰有余!

扣在曹操头上的屎盆子

可是,曹操盗墓的说法很值得怀疑!

首先同期的史料,除了陈琳的檄文,没有第二个证据佐证,曹操干过盗墓掘坟的缺德事。陈琳后来自己也承认,他当时这么写,纯粹是被袁绍逼的,而且檄文中编造的事比比皆是。所以,陈琳的檄文不可靠,不能作为证据。

假如曹操真的挖了汉墓,当时的政敌们,肯定不会放过他。事实上,包括刘备、孙权等,没有一个人说过这事。

汉墓确实是盗墓贼最垂涎的目标,考古界一直流出汉墓“十室九空”的说法,这可能跟西汉流行厚葬的习俗有关。

曹操是一个有抱负的政治家,不是孙殿英之类的土匪出身,盗墓挖坟的事,不大可能干得出来。

后人之所以一直误传,除了陈琳的“功劳”外,可能跟曹操提倡薄葬有关,他自己临终前遗令,以薄地安葬,随葬品只用瓦器。

后世说,曹操是看到太多的盗墓行为,不想自己重蹈覆辙。也许有关系,不过更主要的原因,还是在于曹操一贯的简朴作风。说曹操害怕,因为自己的盗墓行为,遭到报应,是典型的过度联想,不足为据!


寻根拜祖


说曹操盗墓,还是盗墓界的祖师,完全是在抹黑这位历史人物,小说为了好看可以这么设定,但是要是真的相信曹操是个盗墓贼,就缺乏历史常识了。


曹操在三国时代被人黑,是因为他的敌人要抹黑他来争取民心,最恶毒的抹黑当然是把曹操说成是盗墓贼最有效。毕竟在中国的传统文化里,挖人祖坟是最十恶不赦的事。


靠挖坟掘墓能养活军队吗?我们可以用脑子来想想,古代养活军队,在和平年代,当然是发放军饷最方便,军人可以自己拿钱去买粮食,而且盗墓挖出来的东西方便换成金银,这个逻辑是可以运转。


但是曹操所处的时代正好是个大乱世,在乱世里没人能安心种地生产,比如你的粮食可能刚刚成熟,就会被人抢光。乱世最珍贵的是能让人吃饱肚子的粮食,在乱世很多时候即使有金银也买不到粮食。

当时袁绍和曹操在北方争霸,袁绍家世好,又有钱,但他的军队只能饿肚子打仗,因为有钱也买不到能持续供应几万大军的粮食。


曹操能在北方群雄争霸中胜出,靠的是他一直坚定的实行屯田,靠盗墓养活军队,也就是小说里能编出来。即使把汉武帝的墓挖了,得到大把金银,也不可能买到粮食养活军队。

所谓的钱和宝物在乱世不好使,什么都比不上粮食和布匹。在沙漠里,给你一吨黄金和一瓶水让你选择,你也肯定会选水。


就是这个道理,而且盗墓这种事是很坏名声的,一旦曹操开始做,会成为全国军阀的讨伐对象,曹操的下场就和董卓一样,以曹操的聪明会干这样的蠢事吗?


所以任何说曹操盗墓的事,看完都呵呵一笑就行,不要当真。


西山讲历史


曹操是三国时期可以呼风唤雨式的人物,我们都知道他养了很多兵,尤其是在曹操早年的时候,他的家业并不丰厚,养兵是一件十分烧钱的事情。

曹操的祖上是太监,这并不是能让曹操炫耀的一件事。相反,很多人因为曹操是太监的后人,而看不起他。

也就是说,曹操并不像他的好哥们袁绍那样家大业大。袁绍和袁术可以靠着自己祖上积累的财富和声望,来养活大规模的部队。

但是,这一点曹操就不行。

可是,曹操也是一个热血男儿,他也想建功立业。

正是因为如此,所以,曹操不得不想别的办法,来养活庞大的军队。

那么,曹操想了一个什么办法,来解决部队吃饭的问题的呢?

没错,就是组织部队去盗墓,尤其是盗汉朝时期皇家的陵墓。毕竟,也只有皇家才有值钱的好东西。

话说,曹操盗了一个墓,三年多的时间,他不用担心军队吃饭的问题了。

那么,曹操盗的这个幕到底是谁的呢?究竟是谁,如此富有,陪葬的东西,能让一支庞大的军队,白吃白喝三年呢?

我们都知道,汉朝有一个非常著名的皇帝叫汉景帝,汉景帝有一个弟弟也就是粱王刘武。

曹操盗的墓正是粱王刘武的。

说到这个粱王刘武,那真的是可以用富可敌国来形容他。可以说在享受方面,汉景帝都没有他气派。

这又是为何呢?

要怪就只能怪,他们的母亲。要知道汉景帝和刘武的母亲,正是汉朝鼎鼎大名的窦太后。

窦太后又很喜爱小儿子,也就是粱王刘武。所以,为了不让母亲伤心,为了尽力做到孝顺,汉景帝对母亲袒护刘武的行为,也不加制止。

刘武也就更加的放荡和目无王法起来。

那时候刘武可以在自己的封地上随意盖豪宅别墅,宫殿园林,规格档次都是按照皇宫的标准来的。而且刘武的生活,也都是按照皇宫里的流程安排的。其奢华程度,令人难以想象。就是当时的汉景帝,都不能给刘武相比。

因为有母亲窦太后做后台,刘武就等于是得到源源不断的财富。窦太后赏赐给他的,还有汉景帝赏赐给他的,再加上他自己封国贡献给他的.......

他的财富,真的是数不胜数。

就这窦太后,还是觉得不爽,对刘武太亏欠了。干脆她竟然想让汉景帝百年之后,把皇位传给刘武。

汉景帝竟然答应了,当然了最终汉景帝并没有把皇位传给刘武,而是传给了自己的儿子刘彻汉武帝。

不过,通过这件事我们依然可以看出粱王刘武受宠的程度,这样的一个人,当然是富可敌国的一个存在了。

所以,曹操盗了他的一个墓,养活了部队三年,也就不难理解了。


笑口常开123


在古代三国时期,身为天下三大霸主之一的曹操,几乎是白手起家,虽说有夏侯家族的支持,但也是杯水车薪,于是曹操就把主意打到了盗墓上面,于是得到了大量的钱财,足足养活了自己的大军三年之久。哪么曹操到底是盗了谁的墓,居然这么富有呢?

说实话当初东汉马上崩盘的时候,天下的势力当中不论是袁家两兄弟,还是刘表与陶谦,都有自己的地盘和钱财,只有曹操独身一人从京城逃走,然后在陈留招兵买马。

这第一笔资金就是夏侯家族所出,虽说当时的夏侯家族实力也不弱,但是对于曹操的大军来说,只能算杯水车薪。

无奈之下,曹操只能另想他法,于是盗墓大军就出现了,什么摸金校尉等等行业,直接兴旺了起来。

这些人直接以掘人坟墓为主,把墓中所有财宝全部拿来供养曹操的大军。

说实话看似这些盗墓者不少,但是曹操的大军可不是一个小数目,再加上当时的情况一直处于战争时期。

可以说自古以前打仗就是比花钱,谁的钱财多,谁就可以得到最后的胜利。

原本曹操快要撑不下去的时候,自己的摸金校尉带来了好消息,直接搞了一个大场面。

可以说这一次盗出来的财宝直接可以养活曹操的大军三年之久。

其实曹操盗墓的时候也是有目的去盗,要知道曹操的祖上可是宫中的太监,虽然不亲生的,但是传承却是如此。

正是因为太监的身份,所以汉朝所有王爷们的墓地都有一定的了解,比如说汉朝的梁王刘武。

很多人可能不知道刘武是谁,但是他的母亲是窦太后,自己的哥哥是汉景帝,这样是不是大家就比较了解了。

原本在窦太后的想法当中,自己的儿子刘武才是自己理想当中的太子,可偏偏得到皇位的却是汉景帝,这让窦太后一直以为对刘武有所亏欠。

所以在窦太后活着的时候,一直逼着汉景帝给刘武各种的好处,反正当时的刘武所有的财富几乎跟汉朝的天子不相上下了。

主要是汉景帝太孝顺,自己母亲的话一直都很听从,所以就无限的迁就自己的弟弟刘武。

反正以自己老妈的话来讲,自己的皇位都是他的,只是自己运气好而已,只要窦太后不会当场逼着自己让位给刘武,一切都好说。

当然了窦太后还真这样想过,只是很多事情不可能全由着自己的想法来,所以这件事就没有实行,但是却又提出另外一种办法。

就是让汉景帝在自己百年之后,把自己的帝位传承给刘武,当时汉景帝就有点不爽了,可是为了不让自己的母亲伤心。

所以就硬着头皮答应下这件事,反正自己还年轻,怎么也能活过窦太后吧,大不了等以后再改口好了。

但是为了让窦太后安心,所以时不时的就赏点钱财给刘武,这一切都是为了让窦太后安心而已。

于是等到刘武死的时候,家中的财富有点过头了,这就相当于人死了,钱还在。

所以刘武快死的时候,很不甘心,一定让自己的后代给自己陪葬一些贵重的物品,最起码让自己在另一个世界也能过得如此富有。

然后富可敌国的刘武,在自己死后,墓地之中的财富几乎占了自己生前的大半。

至于刘武死后,有没有享受到这些荣华富贵就不知道了,但是曹操绝对好好的享受到了这些金银珠宝。

正是自己的摸金校尉直接挖到了这么大的宝藏,才会一夜之间暴富,从此成为三国当中的重要人物之一,直接将跟自己对抗的吕布打到落花流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