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崇焕为什么敢说五年平辽?

谈文论史


1、明朝人口有1亿,满清(后金)人口才50万,人口对比,资源对比,火器对比,差距悬殊,只要好好组织,是完全可以战胜后金,五年平辽的。

袁崇焕领兵先后取得宁远大捷宁锦大捷,信心倍增,提出五年复辽的措施。那时后金兵虽然说野战能力强,但人家又不是三头六臂,身高体重跟汉人还不是差不多。假以袁崇焕一定的时间,完全能训练出一支十几万的精兵,敢于与其野战,凭借兵力优势(后金骑兵最多五万)就能战胜后金。明军攻城又有红衣大炮,沈阳不难攻取。故袁崇焕五年复辽完全有可能实现。后来的广渠门之战,关宁军九千骑兵战胜后金左四旗加蒙古兵一旗。由此推理,给袁足够时间,再训练出9千骑兵,足以对抗八旗全军,如果训练出5万多骑兵,岂不碾压后金了?

2、《明史》袁崇焕许誉卿对话,袁说五年平辽是“聊慰上意”,这一段是伪史。

如果袁说过这句话,那是确确实实的欺君,后来给袁崇焕所定罪名中就应该有“大言欺君”之类的罪名,但是给袁罗织的罪名中没有这一条,由此可知“聊慰上意”是用来抹黑袁的伪史:①实际上许誉卿本就是什么人都敢弹劾的言官,后来还曾弹劾温体仁。袁大言欺君不见许弹劾,也没见后来有人弹劾许知情不纠,当为袁同党的证据。②袁死前就已出炉的黑袁捧毛小说《镇海春秋》有崇祯平台召对袁崇焕,袁提出五年复辽的方略,但没有袁许对话。如果有袁许对话,黑袁小说岂能省略?③袁崇焕几个月后回应御史毛羽健质疑五年复辽能否实现时,奏疏里有“边事熟筹之,孰敢漫无成算大言欺皇上哉”等语。以上种种,说明袁许对话根本不存在,是后来为黑袁而编造。清修《明史》采用这一伪史无非是借以宣扬满清不可战胜而已。

3、己巳之变实是重创皇太极的极好时机。

崇祯二年(己巳),后金十万重兵,绕过袁崇焕防区进攻北京,袁崇焕千里驰援,以九千骑兵对后金兵二万,取得广渠门大捷。虽然说取胜,但有些侥幸,这是因为皇太极在北京城下必须分兵对付其他明军,导致兵力分散。在皇太极来说,速战速决对其是有利的。而明军各地兵力前来勤王,战斗力本来也不高,所以应避免与其决战。坚壁清野是个好办法。后来的拿破仑进攻俄罗斯,俄罗斯采取坚壁清野的战术最终战胜了此前战无不胜的拿破仑。

袁崇焕也是想采取这种战术的。可惜,此时崇祯皇帝中了反间计,将袁崇焕下狱,任命满桂为武经略,催促其出兵,与清军决战。满桂兵才三万,而皇太极的后金兵是十万(也有推测后金兵实际四到五万,但战斗力相当于一般明军十万是没什么问题的),结果可想而知,一战尽殁。从此后金兵肆意抢掠,满载而回。

如果当时避免决战,坚壁清野。皇太极十万兵力所需粮草是个大问题,其要么通过攻城解决,但守城易,攻城难,明军守城,以逸待劳;要么后金分散兵力,各处野外抢掠,但这就容易被明军各个击破了。实际上,袁下狱后,后金兵连一些县城都攻不下来。

顺便说一下有些人提出的围魏救赵之策,就是皇太极绕道入侵之时,袁崇焕的关宁军趁机进攻沈阳,以迫使皇太极回救,这样就解了京城之围。这种想法:虽好,但不适用。原因是后勤困难,而沈阳比宁远更坚固,努尔哈赤数万雄兵都攻不下宁远,明军更不可能一举攻下沈阳。皇太极也不会回救。所以围魏救赵之策根本行不通(由此可知,即使毛文龙还在,攻取沈阳也是不可能的。关宁军都牵制不了皇太极,毛文龙更不可能牵制。)

所以袁崇焕当时的策略是对的,背靠后方,坚壁清野,不浪战,只在有利条件下与敌决战。若袁不下狱,己已之变可以重创皇太极,形成全控局面以后借助红衣大炮,攻取沈阳。五年复辽甚至可以提前实现。


古海游


邀请我好几次,我都没有回答关于袁督师的一些问题。因为我不想给一群没有血性的懦夫们去讨论问题。

五年平辽很艰巨吗?对于一群无能鼠辈来说,难比登天,所以他们就认为袁督师是吹牛,是欺君。他们两股战战,是被后金吓破胆的一群懦夫。永远也理解不了,英雄的气魄与智慧。

后金与大明实力对比,后金就是个渣渣。怎么五年平辽就成了吹牛了?难道大明所有人都是懦夫?而且把懦夫的血统传到了现在?

国民党800多万军队,还有美国的支持。毛爷爷只用了三年,就统一了中国。这不是一群懦夫可以理解的。所以他们不愿意承认自己的无能,只能去诋毁比他们有能力也更有魄力的英雄。





白耀亮


当时朱明的人口、经济能力、士兵的数量,是后金的百倍以上。仅能整合朱明朝在辽东的力量,也远胜于后金!后金总人口不到五十万,五年平辽,还是很保守的设想!

军事上:一、筑城步步推进,挤压后金的生存空间。二、训练出一支能与清军骑兵在野外决战的重装骑兵。三、用经济手段引诱东蒙古,拆散满蒙联盟。这三点,有五年足矣!

清朝以满人总人口几十万,能入主中原,只能说朱明朝是个渣渣!连袁崇焕五年平辽的设想也敢质疑的人,爆发了恐清神经病!


安平144796971


当时的八旗兵赠送给大明朝的军队,也就是咱们汉族军人一个非常响亮的称号:

“披甲之懦夫!”

为什么会这样称呼呢?来源于一个真实的历史事件。


在努尔哈赤时期,明朝有一支部队驻扎在朝鲜国的皮岛上,号称有二十万之众。主将是毛文龙。这个毛文龙被当时的明朝朝廷和现在一些粉丝寄予莫名其妙的厚望,梦想能够对后金起到所谓的“牵制”作用。

这支部队几乎所有的战绩都是靠幻想作家来编写完成,然后制成报表上交朝廷,从明朝那个愚蠢的皇帝那里骗点钱粮。

据我考证,这个毛文龙或许与天启和崇祯有很深的血缘关系。人家在皮岛上生意做得很好,国际贸易搞得热火朝天,毛文龙每天抱着花枝招展的朝鲜小姑娘穿着貂皮,吃着人参,想让他为明朝尽忠,不是亲爹哪肯去卖命与努尔哈赤和皇太极作对,还断了自家财路?

毛文龙在向明朝讨要军饷那是带兵去的,浩浩荡荡的水军船队吓得明朝官员们屁滚尿流。毛文龙给崇祯的奏折中还像爹骂儿子一样,充斥威吓之词,吓唬崇祯,说要到朱元璋的坟头上去放马。

对于任何一个有尊严的皇帝,这肯定不能忍的,但崇祯忍了。明朝皇帝就这特点,你对他忠顺,他杀你头,你要抽丫的,他反而像爹一般供着你。



有一天,这个毛文龙向后金派出一支部队,准备去搞点劫掠,据说毛文龙的士兵战斗力很强,这支部队有三百人之众,还是挺吓人的。

这支部队进入后金统治区的一个村庄,恰好,这个村庄里的男人都去开会了,村子里只剩下妇女和老人小孩。

有个妇女是青佳努的妻子,不知道青佳努是个什么人,但他老婆确实很不好惹。

青佳努之妻带着另外两个妇女拿着砍柴刀翻墙而上,就和毛文龙的部队打起来了。

确实是悍妇,下手十分凶狠。而毛文龙这三百人的部队居然被三个满族妇女击溃了。

从此后,后金军民就把汉族军人称之为“披甲之懦夫”。

我以前曾经发文,说一个清军士兵能打三十个明朝士兵,还有很多人骂我。今天我必须道歉,收回我的话。实际上,一个满族妇女就能打败一百个明朝士兵,如果是八旗正规士兵,应该能打三百个。

袁崇焕这个人不信我的话,他是这样认为的:

明朝的疆土远胜于对方,军队的数量是敌方的数十倍,国民总人口是对方的数百倍,经济总量更是天壤之别,各种火炮枪铳的数量是敌方远远不能相比的。在这样碾压式的优势下,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如果连“五年平辽”都不敢想,不敢说,这是个多么饭桶的一个国家,多么窝囊废的一个民族?

像这样的民族,还有何面目生存于天地之间?每走一步都是在浪费土地,每活一天都是在浪费粮食,每一次呼吸都是在浪费空气!

袁崇焕认为我们这个民族还是有勇气的,还是有羞耻心的,所以就提出了“五年平辽”,要夺回被努尔哈赤占领的辽东。

真是个逗逼。


如果朝鲜国有近亿的人口,百万军队,红衣大炮,他们说要五年平辽,完全有可能,因为朝鲜族有自尊心,有理想,有李舜臣这样的英雄。

如果蒙古人有近亿的人口,百万军队,红衣大炮,他们说要五年平辽,那是小菜一碟,横行天下也不是问题,因为蒙古族有自尊心,有理想,有林丹汗这样的英雄。

但要说明朝有近亿的人口,百万军队,红衣大炮,说要五年平辽,只能是令人捧腹的笑话。


袁崇焕最大的错误就是把笑话当真了。他还组织骑兵,还修城墙,还搞据点,还派间谍,还收买蒙古人,还整合皮岛那群“披甲之懦夫”,军令归一,当成是正事办了。也不知道他是脑子不够用,还是太狂妄了。

也有人认为,汉族军人的战斗力并不差,就是君主和朝廷的水平太次。比如岳飞就很能打,但赵构太孬种了;袁崇焕也很能打,但崇祯和明朝政府是垃圾;在委员长领导下,我们被倭寇平推,而在主席的带领下,我们以弱敌强,反而能平推十六国联军。


到底是崇祯皇帝和明朝政府太混蛋呢,还是整个汉民族太饭桶呢?对这个问题的解答,就能区别两个阵营。

我属于“满遗”,我认为是明朝皇帝和明朝政府太混蛋了。


馋嘴肥猫铲史官


袁崇焕在见到崇祯皇帝后,对他做了一个“五年平辽”的承诺。后来,崇祯皇帝在处死袁崇焕的时候,这就成了他的一个罪名,说他“大言欺君”。那么,袁崇焕究竟该不该说这句话呢?

(袁崇焕剧照)

很多人认为,袁崇焕这个话说得不对。不对的原因,是因为五年内根本实现不了“平辽”的目标。因为之前的李成梁、熊廷弼、孙承宗等人,都先后领导过平辽的事业,都没能取得成功。之后的祖大寿、洪承畴、吴三桂更没有成功。因此,袁崇焕显然是成功不了的。所以他说那个话是夸海口。

不过,就算之前之后的将领没有人取得平辽成功,但并不能因此就证明袁崇焕不能取得成功。

首先,袁崇焕说的是五年平辽,但是,崇祯并没有给够五年的时间。从1628年7月,袁崇焕立下军令状,到1629年11月,袁崇焕被抓起来,才一年多一点时间。到1630年8月,袁崇焕被凌迟处死,才两年的时间。这点时间,袁崇焕能够证明什么呢?

有人可能会说,袁崇焕没有接受任务,皇太极还在关在打。袁崇焕接受任务后,皇太极已经打到北京城下。这说明袁崇焕不行。

其实,皇太极打到北京城下,只是非常偶然的因素。而且皇太极还不是突破了袁崇焕的防线,是突破了别人的防线。再说了,就算打到北京城下,又能说明什么,袁崇焕还不是轻而易举就把皇太极打跑了。而且,如果袁崇焕当时不是入京勤王,是直捣皇太极的老巢。可能不用解北京之围,皇太极就逃掉了。总之,不能用这次事件,来检验袁崇焕平辽的效果。

(皇太极剧照)

崇祯仅仅给了袁崇焕一年的时间,就把他抓起来处死,能以此证明袁崇焕说的是大话吗?

其次,袁崇焕讲“五年平辽”这个话,是有条件的。他的条件有三个:一是要给他权力,让他在排兵布阵调兵遣将上要有话语权。二是各部门要协调配合,在粮草、武器、人力等方面,都要及时到位。尤其是朝廷大臣之间,不要彼此拆台。对于这个问题,袁崇焕是有清醒认识的,所以两次给崇祯皇帝上书,讲了这个话。三是君王要信任,也就是崇祯皇帝要相信他。只有相信他,才能够干成事。

那么,崇祯皇帝达没达到袁崇焕的这个要求呢?

刚开始的时候,崇祯皇帝对袁崇焕的要求是满口答应的。而且还给了袁崇焕尚方宝剑。另外,崇祯皇帝还把户部、工部、吏部、兵部都找来,让他们都必须要按照袁崇焕说的来办。

但实际上是不是这样的呢?显然并不是的。崇祯皇帝并没有给袁崇焕权力。袁崇焕为了打击地方军阀,杀了毛文龙。这实际上是整顿军队的一项重要措施,可是,这却成了崇祯皇帝最终杀袁崇焕的理由。

袁崇焕讲的第二条和第三条,他也没有获得。实际上,正是因为朝中大臣们构陷袁崇焕,而崇祯皇帝又不信任袁崇焕,因此,在袁崇焕不顾自己安危,长途奔袭回京勤王的时候,崇祯皇帝却反而在这个当口把袁崇焕抓起来了。

由此可见,袁崇焕讲的三个条件,崇祯皇帝一个也没达到。没达到,袁崇焕怎么会取得成功呢?

(崇祯剧照)

现在我们再来看看,就算袁崇焕不能实现“五年平辽”的目的。他该不该说那个话?

我认为,就算袁崇焕不能实现“五年平辽”这个目的,他说这个话也是没错的。为什么呢?

因为当时崇祯皇帝新上任,同时刚扳倒魏忠贤。要知道,早期的平辽任务,其实都掌控在魏忠贤手里。崇祯皇帝为了独掌权力,扳倒了魏忠贤,因此他对平辽一事是没有信心,非常焦虑的。袁崇焕在这时候站出来,其实最重要一点,就是给崇祯皇帝以信心。

这样的例子,在历史上是非常多的,辽国大军压境的时候,很多人都建议宋真宗赶紧往南逃。只有寇准说,应该把那些说往南逃的人砍了!同时他认为,北宋虽弱,但仍然能够战胜辽国。并且,为了表现出镇定,还在澶州城上喝酒。如果按照崇祯皇帝的看法,寇准就是欺君之罪,而且还在战场上喝酒,实在该杀。但是宋真宗并没有杀他,当时朝中很多人也认为,这是寇准镇定自若的表现。

袁崇焕说“五年平辽”,其实也是给崇祯皇帝信心。就算五年内实现不了,目标应该定一个,又有什么错呢?现在我们都在订五年规划。难道最终可能实现不了,就说我们不该定这个规划吗?

由此可见,袁崇焕说这个话,一点儿也没错。


张生全精彩历史


袁崇焕对着崇祯说五年平辽,对着其他人说这是聊慰上意,也就是他自己都不信能够五年平辽,但是这不是袁崇焕找死么?他敢这样耍弄皇帝?

如果真给袁崇焕五年,照着袁崇焕在辽东的经营,崇祯很可能奈何不了袁崇焕了,时间才过去多久呢,袁崇焕平辽平的辽东都不听中央号令了,袁崇焕刚一下狱,辽东军自己跑了,怎么喊也没有用,还得圆嘟嘟出马才行?这还是朝廷的军队么?平辽就平出个军阀来?


七个名字真不容易


吹的,不这么说皇帝不让他干,这皇帝太急了,你跟他说要用30年他就不用你,这其实就是明军以后一直失败的主要原因。对付后金最优的策略就是打消耗战,拖死后金,但这样打自身经济损失也很大,皇帝不接受,必须要速胜。皇帝崔着将军们去送死,不去送死的就是不忠,袁崇焕其实就是先稳住皇上再说,这就象现在找银行贷款你上去说要贷1亿不贷给你,先贷个5000万再说,等投入后再追加,不追加投入就得破产,一分也还不了,再贷给5000万,5年后一个亿就能一起还一个意思,先绑上船再说。


海中岩haha


袁崇焕五年平辽的计划完全可以实现。万历天启年间,辽东边患日渐严重,辽东督师换了几届都不见成效。崇祯元年,正直热血的文臣袁崇焕自荐平辽,五年之内平定边患,保境安民。崇祯任命袁崇焕为蓟辽总督,赐尚方剑。袁崇焕经过一系列改革,训练关宁铁骑,造大量火炮,把不听调谴的皮岛总兵毛文龙用尚方剑斩首。后金苦寒之地,一心只想中原,在关宁被袁崇焕打得大败,努尔哈赤受伤死了。皇太极从蒙古奇袭北京,袁崇焕领兵救援,皇太极不战自走,崇祯疑似袁崇焕私通后金。做为几万大军的蓟辽督师,人家都打到皇城来了,要你何用,加之忌妒袁崇焕的人扇风点火,崇祯将袁崇焕革职查办。不是袁崇焕没有能力,辽东的防御改革举措非常有效,后金对辽东的防御体系望而叹息。只是皇太极的一招瞒天过海,从蒙古国偷越长城,奇袭北京,袁崇焕始料未及。因此获罪。崇祯生性多疑,不能明察秋毫,不给袁崇焕时间,他又怎能在五年中平辽呢?


刘坤忠120


明朝头号抗金名将、民族英雄袁崇焕在1628年8月提出五年平辽,是完全有可能实现的,但崇祯帝只给袁崇焕一年五个月的时间,1629年12月就把袁崇焕逮捕下狱。

在这一年五个月的时间里,袁崇焕收复了松山杏山等城堡,在广宁修筑城堡,铲除了与皇太极勾结企图夹攻明朝的军阀毛文龙,准备从关宁锦与海上夹攻后金,更重要的是袁崇焕与西洋火炮专家孙元化等聘请了几百名葡萄牙火炮教官,打造六万关宁铁骑与车炮装甲部队,假以时日,袁崇焕孙元化等率领关宁铁骑与车炮装甲部队完全可以打垮后金,收复沈阳辽阳等城市。

北京保卫战,袁崇焕率领九千关宁铁骑击退皇太极的十万后金军主力,证明袁崇焕打造关宁铁骑已经初见成效,可惜崇祯帝中了皇太极一伙反间计,把民族英雄袁崇焕逮捕下狱,并把关宁铁骑弄得四分五裂,破坏了抗击后金的大好局面。


厚德载物49847


按照后来袁崇焕的下流作为,估计他是准备再搞个城下之盟,他当秦桧,崇祯成赵构。

结果哪知道,崇祯是个梗脖子,不吃那一套,最后审了他八个月,证据确凿,卖国求荣,当然要千刀万剐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