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表真的是庸碌无能的人吗?

天宇的文史情怀


答:在《三国演义》中,荆州牧刘表是个老实而迁腐的人。他的老实主要体现在对待刘备的态度上。在刘备最窘迫的时候,是刘表收留了刘备,还真把刘备当成了自己的兄弟,刘备屡次遇到危机的时候,刘表都直接或间接地出手相救。病重之时甚至托孤于刘备。刘表的腐,正如小说中在刘表病故之时特意加上的一首诗中所提到的“总为牝晨致家累”。被自己老婆给害惨了。因此,《三国演义》中的刘表自然也正如小说第二十一回中曹操所说的那样:“刘表虚名无实,非英雄也。”这个评价在三国爱好者之中已经是深入人心,可说是盖棺论定了。

不过,也有一些读者对小说中对刘表的描述产生了一定的怀疑:作为荆州的最高行政长官,自董卓乱政开始就已经执掌荆州,直到曹操南征之时,这中间的时间间隔也有近20年,如果刘表真的如小说中说的那么不济,岂不是早就被其他诸侯消灭了?历史上真实的刘表究竟是什么样子呢?

历史上的刘表,与《三国演义》中的形象有非常大的区别。首先,无论是在西晋陈寿的《三国志》里,还是在范晔的《后汉书》中,都有刘表的传记,这在汉末群雄中是比较罕见的。单凭这一点就可以证明刘表这个人一点都不简单。综合以上两部史书进行分析,刘表的故事大概是这样的:

刘表,字景升,山阳高平(今山东鱼台东北)人,生于公元142年,卒于公元208年。在汉末割据的诸侯之中是个非常特殊的人物,无论是身份、学识、名气、经历及结局,都与其他诸侯有不尽相同之处。论出身,他属于汉家皇室一族,汉景帝之子鲁恭王之后;论学识,他是汉末大儒王畅的弟子;论名气,他是汉末士人的代表人物之一,列“八俊”之内;论经历,他单人独骑就控制了原本局面复杂的荆州八郡;论结局,他也没有像大多数割据诸侯那样身首异处、死于非命。作为四战之地的荆州,刘表的统治维持了近20年,不但让荆州免遭战火蹂躏,而且吸引了大批难民和士人的涌入,对荆州政治、经济、文化的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刘表及其政治军事集团的发生、发展,无论是对于汉末诸侯争霸的局势,还是对于之后三国鼎立局面的形成,都具有不能低估的影响。

初平元年(190年),原荆州刺史王睿被孙坚杀死,刘表被朝廷任命为荆州刺史。当时荆州的形势相当复杂,不仅在荆州境内盗匪横行,而且近在鲁阳的袁术对于荆州也是虎视眈眈。而刘表上任的时候却是人单势孤、单人独骑。面对如此混乱的局面,刘表显得从容镇定、沉着冷静,并果断采取了一系列措施迅速稳定了局势。首先,他争取了当地具有很大影响力的蔡、蒯两大家族的信任和支持,一举歼灭了宗贼势力;后来他又夺取了襄阳、长沙、江陵等八郡,扭转了荆州的混乱局面,刘表自己也晋升为荆州牧、镇南将军。经过几年努力,刘表成为仅次于两袁兄弟的一股强大势力。史书上说到刘表的贡献时,用了以下的评语:“南收零、桂,北据汗川,地方数千里,带甲十余万。”由此可见,《三国演义》中曹操对于刘表“虚名无实”的评价是完全错误的。刘表有名有实,才能出众。不过,刘表对于荆州的贡献还远不止于此。

刘表控制荆州以后,对荆州的管理也是励精图治,有条不紊,体现出一个实干家的本色。首先,刘表正确处理与本地豪族的关系,维持了荆州地区政局的稳定。把之前“人情好扰,加以四方震骇,寇贼相扇,处处糜沸”的荆州,变成了“万里肃清”的乐土;其次,刘表招揽流民,积极发展荆州地区的经济。远的不说,大家最为熟悉的诸葛亮就是在这种大环境下来到了荆州。另外,刘表努力兴办教育,推动了荆州地区文化事业的发展,使荆州成为了汉末时期的文化学术中心由于政局稳定,各方人才纷纷从各地迁往荆州,人数数以千计,其中既有像水镜先生司马徽这样的名流,也有像徐庶、石广元等青年才俊。显然,如果是一个老实而迁腐的人物是不可能取得如此成就的。鲁肃就曾经对孙权这样评价荆州:“沃野千里、士民殷富。”这也算是对刘表恰如其分的评价了。

刘表在入主荆州之后,采取了很多措施来应付来自其他割据势力的各种挑战。首先在政治上,刘表采用了“内不失贡职”的策略。尊奉献帝,与东汉政权保持比较密切的联系,从而取得对荆州的合法统治地位,不让其他割据势力找到讨伐的借口,从而达到荆州地区稳定的外部环境。刘表的这个策略还是比较成功的,相对于其他割据势力,刘表一直没有受到多路诸侯的围攻,内部也没有发生里应外合的反叛,这说明刘表在政治上的策略还是卓有成效的。其次是在外交上,刘表采取的是“外不背盟主”的策略,尽量避免与实力强大的割据势力发生直接的冲突。再次是在军事上,刘表积极发展自己的军事力量,时刻准备应付外敌的挑战。刘表在荆州近20年,其间出现了张济、曹操、孙权、刘璋等多个割据势力的进攻,但他们都没能讨得什么便宜,这也说明了刘表的军事力量和军事准备做得是十分充分、有效的。

对于寄寓荆州的刘备,刘表的态度也不像《三国演义》中所说的那么放心。这一点笔者在“反诗与反心”一文中已经提过,这里就不再赘述了。在此需要重点进行说明的是,《三国演义中所说的“刘表托孤”在历史记载中也是确有其事的,不过刘表的目的与小说中的介绍却是








历史盟友


要评价,刘表,我们就得来看看刘表是怎么样的一个人。

刘表年轻的时候,是八俊之一,也是八顾之一,八及之一,就说明刘表的学问和名气还是不大的,后来受了党锢的影响。

公元184年,党锢解除,刘表就被大将军何进征召,出任北军中候。

公元190年,荆州刺史王叡被孙坚所杀,刘表就被朝廷派往继任,而一路上都是袁术的地盘,所以刘表只能单身一人前往荆州。

刘表进入荆州后,先到入宜城,与蒯氏兄弟和蔡瑁先取得联系,一起商量如何拿下荆州,最后在三人的帮助下,请荆州宗贼五十五人吃饭,然后在席间将其全部斩杀,然后收编了他们的部队,其他人,刘表又派人单独云劝降。

荆州的很多郡守县长都听到了刘表的大名,都纷纷投降了,就这样,刘表控制了除南阳郡之下的荆州七郡,治所在襄阳。

南阳郡这时候属于袁术,刘表就上表袁术为南阳太守,向袁术示好。

公元191年,袁术派孙坚攻打刘表,刘表派江夏太守黄祖迎战,孙坚将黄祖击败,黄祖败退,逃入岘山,孙坚想乘胜追击,不料被黄祖躲在树林里的部将用暗箭射死,刘表也趁机将袁术赶出了荆州南阳地带,至此刘表完全控制了荆州。

刘表的荆州在东汉末年是一个相对稳定安全的地方割据势力,所以很多中原人为了避战乱,纷纷逃到荆州来,比如司马徽,还有诸葛亮一家人。

骠骑将军张济从关中引军向南阳,因为粮尽就攻打南阳郡的穰城,但不幸中箭而亡,其部众由其侄张绣率领,很多人劝刘表趁胜追击,刘表认为张济是因为没办法才攻打南阳的,现在他死了,我们不应该去攻打他。

刘表还派人去招降张绣的部队,张绣也在贾诩的劝说下,投奔了张绣,帮刘表抵御曹操。

建安二年,曹操征荆州,张绣投降,但是曹操纳了张济的遗孀邹夫人,让张绣十分的不满,于是张绣袭击曹操,曹操长子曹昂,侄子曹安民,爱将典韦战死。张绣又与刘表联合。

刘表没来之时,荆州是比较乱的,刘表来了之后,恩威并济,让荆州的很多豪强都心悦臣服,所以整个荆州十分的安宁,老百姓乐业。

从北方中原来了很多学者,刘表对他们十分的礼遇,刘表还在荆州建了很多学堂,请了很多的儒生教学,规模甚至能比得上洛阳城。


历史简单说


公元190年,袁术部将孙坚杀死荆州太守王壑,刘表只身赴任,政治上取得蔡,棚两大家族的拥护,短短几年迅速荡平荆州境内盗贼,土匪,社会秩序恢复正常,农业经济生产得到发展。对外多次打击孙坚,袁术,曹操的并吞,设计除掉孙坚使袁术不敢有觊觎之心。屈服张绣为其镇守宛城。取了江东六郡的小霸王孙策,虽有并吞荆州之意,但刘表军事部署,让他没讨到什么便宜。刘表和袁绍结盟,使曹操的军事行动,常有后顾之忧。

晚年的刘表体弱多病,为以后继承人选,烦恼忧虑,大公子刘琦体弱多病,酒色无度,不堪大任。二公子刘琮聪颍过人年幼,权力必将落入蔡瑁之手。刘备投靠刘表后,刘表想用刘备制衡蔡瑁势力,但没有成功。刘表死后,蔡氏家族拥立刘琮为荆州之主,时曹操南征,蔡瑁等人力主投降曹操。降后刘琮被任命为青城太守,赴任途中被杀害。


厚土高天识君


问题问的好!

大家都知道,号称“荆襄八骏”之一的他,无论才学还是才干都是上上之选。

党锢清流、单骑入荆、跨蹈汉南、连战交州。

从以上来看刘表都是当时的英杰!

最初,荆州之地,人情好扰,加上四周因战乱而骇震,贼众又互相煽动生事,使得荆州处处沸荡动乱。及至刘表作为荆州牧,却能招诱有方,威怀兼洽,令境内的贼党豪强亦可以为其效用。荆州从此万里肃清,群民悦服。另一方面,从关西、兖州、豫州来投靠荆州的学者又有上千人之多,刘表对他们都能加以安抚赈赡,学者们受到资助,亦能得到保护。由于荆州境内界群寇已被肃清,刘表于是开立学官,博求儒士,又命綦毋闿、宋忠等学者撰写《五经章句》,并称之为后定。刘表在任内,爱民养士,从容自保。[30] 盛况如《荆州文学记官志》(见《艺文类聚》卷38)所记:“乃命五业从事宋衷新作文学,延朋徒焉……五载之间,道化大行。耆德故老綦毋闓等,负书荷器,自远而至者,三百有余人。”唐长孺在《汉末学术中心的南移与荆州学派》说:“荆州学校的规模和制度远远逸出郡国学的范畴,不妨说是洛阳太学的南迁。”

试想恰逢乱世,避祸者纷纷到了荆州,为什么,就是因为当时的荆州给大家以安定,以祥和!谁做到的?刘表!

但是一个人恰逢乱世,你想偏安一隅?怎么可能!

所以注定了悲剧下场!

先是在曹操与袁绍之战中观望,错失良机!

再就是没有野心,并使外戚坐大!

最后就是废长立幼,功亏于溃!


玛雅娱乐


刘表,字景升,身高八尺多,东汉末期名士,外貌温厚伟壮,年少的时候就知名于世,和当时其他的七位贤者同称为“八俊”。

刘表,绝非庸碌无能之人,他为荆州刺史的时候,治理地方恩威并用,招诱有度,使得万里肃清无盗寇、境内民众悦服。同时他开经立学,广招贤才,爱民如子,使荆州在东汉末年能够从容自保。



在外交方面,刘表远交近邻,纳刘备,使他管辖的地方发展到数千里,兵甲也有十余万,称雄荆江之地,先杀孙坚,后又常抗枭雄曹操。

至此,你还敢说刘表是庸碌之辈嘛?遗憾的是,刘表生不逢时,生在东汉末年这个诸侯混战的年代。早中期,天下诸侯惧怕荆州刘表,后来部分诸侯做大,而荆楚之地历来是兵家常争之地,因此曹操等想方设法想一口吃掉荆楚。



而刘表,生性多疑,说多做少,最大的抱负是守住荆州之地,而无雄心争天下。晚期刘表宠溺后妻蔡氏,使妻族蔡瑁等得权,后来妻族打压长子刘琦,扶持刘琮,于是内部顿生矛盾,给曹操、东吴可乘之机。刘表死,蔡瑁等废长立幼,以刘琮为荆州之主,扶持刘琦为主的人和蔡瑁等开始生出裂痕。

内政不稳,人心向背,而荆州又是历来兵家常争之地,后来曹操举兵南征,刘琮举州投降,荆州遂没。

刘表一生,无志逐鹿中原,只立志做守土之主,一生为此远交近邻。可叹晚年,妻族做大,废长立幼,断送了其精心经营的荆州之地。


司马P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