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清首富盛宣怀的巨额遗产是怎么分配的?方法用心良苦,结果很糟

1916年4月27日,创造晚清中国11项第一(第一个民用股份制企业轮船招商局、第一个电报局中国电报总局、第一个内河小火轮公司、第一家银行中国通商银行、第一条铁路干线京汉铁路、第一个钢铁联合企业汉冶萍公司、第一所高等师范学堂南洋公学、第一个勘矿公司、第一座公共图书馆、第一所近代大学北洋大学堂以及中国红十字会),被晚清名臣张之洞称为“可联南北,可联中外,可联官商”,在民间有晚清首富之誉的盛宣怀,走完了他或荣或衰,毁誉参半的一生,终年72岁。

靠官商发迹,手握巨额财富,在那个改朝换代的年代,盛宣怀能够得到善终,并且守住了金山银海,实属不易,也算奇迹。

去世之前,盛宣怀为能最大限度地保全盛氏家族的产业家财,防止不孝子孙毁家败业,他煞费苦心地设计了一套遗产分配方案——动利不动本。具体而言,盛氏产业不准动,不准分,交给专门机构打理,各产业所产生的利益分成两股,一股均分给五房子孙,另一股作为义庄,照现在的说法,也就是家族慈善基金。

然而,在盛宣怀去世的那个年代,他的遗嘱还是难出家门,用法律形式确定下来的,简而言之,他的这套遗产分配方案能不能得到贯彻执行,归根到底还要看盛家富二代是否尊重他的遗愿。

盛宣怀被称为晚清中国的“高等教育之父”,但因为过于热衷实业,他对儿子们的传统教育并不严格,也不成功,加之盛氏家族的公子、小姐们从小就浸泡在上海滩这个十里洋场中,所以盛家富二代身上,要么奢靡纨绔气很重,要么追利的铜臭气很浓。

因为尽是这样的货色,盛宣怀刚死一年多,1917年6月1日,盛家富二代们便彻底推翻了他的遗产主张,他们一直要求,最低限度,盛家所有产业财产应一分为二,一份分给五房,另一份由义庄打理。

当时上海滩有人评价,若不是盛家老太太庄夫人还在世,还能镇得住一些场面,盛家的巨额遗产恐怕在那个时候就要被五房子孙瓜分干净了。

盛宣怀一辈子不仅多金,而且多子,他有八儿八女。除开过继出去的次子盛和颐、六子盛泰颐、早夭的八子盛钧颐,以及嫁出去的六个女儿,当时有资格来分遗产的一是盛宣怀遗孀,二是五房儿孙,三是尚未出嫁且大名鼎鼎的七小姐盛爱颐、八小姐盛方颐。

下面咱们就来看看,1920年1月,上海滩的巨富之家具体是怎么分遗产的?

先说盛宣怀到底留下了多少遗产?

盛宣怀的遗产当时被分成了五大类。第一类,上海滩租界内的各处地产,当时估计价值约668万6千两白银;第二类,内地各处地产,当时估计价值约98万4千两白银;第三类,各类股票,有市价的总价值约在510万2千两白银;第四类,公典股本加存款,总价值约在35万5千两白银;第五类,截止1920年1月,结存现款约有35万5千两白银。

那35万多结存现款就摆在“桌面”上,五房子孙伸手就给瓜分了,因此遗产的分配重点,颇要费一些心机的是前四类不动产。

为了分的公平合理,不生异议,盛家当时成立了遗产清理处,阵容很豪华——领头的是盛家世交,李鸿章之子李经方,李经方之下依次还有盛宣怀亲家,前国务总理李宝琦;盛宣怀亲信,上海通商银行董事长傅筱庵;盛宣怀之弟盛善怀;盛宣怀妻弟庄亮华等。

遗产分配是从盛宣怀遗孀先拿一份开头的。正室庄夫人分得的地产,总价值约在70万两白银,每月可得利息4154两白银;姨太太萧氏分得的地产,总价值约30万两白银,每月可得利息1848两白银。

七小姐盛爱颐、八小姐盛方颐,各分得嫁妆费6万两白银,考虑到盛宣怀孙女盛毓蓉在盛宣怀病重时悉心伺候,深得盛的欢心,所以援照七小姐、八小姐的出阁费,减半给嫁妆费3万两。上千万两银子的遗产,两位大小姐一人最终才拿到手3万两,这为几年后盛七小姐大战盛老四,争夺遗产埋下了一个伏笔。

盛家女眷各得各利,各自退场后,剩下的就是盛家五房儿孙来瓜分那主要部分,共计1160万两的遗产了。

因为这一部分遗产主要是地产、股票,为了防止盛家那五房子孙都来挑三拣四,遗产清算处那几位大佬最终想了一个挺“绝”的分配办法。

什么办法呢?

你们五位都别挑。把这些地产、股票按当下的价值尽量均分成五个阄,你们五位来抓阄,抓到哪份算哪份。

颇有意味的是,遗产清理处的那几位大佬,还特意给这五个阄起了名字——仁、义、礼、智、信。

几位大佬这么做,大概是希望盛家五房儿孙能用这五个字来守住盛宣怀留下的家业吧。

按照一半分掉,一半由义庄打理的分配原则,五房各自抓走一个价值160万两白银的阄后,归到盛氏义庄的遗产价值大约在580万两白银。

如果盛氏五房子孙不那么败家,又或者他们能遵守这一半对一半的分配原则,盛家败的兴许不会那么快,快到让世人感到“触目惊心”。

盛毓邮

说到这里,就该来说说盛家的五房子孙了。

分遗产时,老大盛昌颐已经死了,160万遗产是由他长子继承的,但盛老大遗孀不乐意,很想从长子手里夺走遗产继承权,家不和,怎能万事兴!

老三盛同颐无子且死得早,160万遗产是由他过继来的九岁儿子盛毓邮(老四盛恩颐的亲生儿子)继承的,九岁孩子百万财,怎能守得住!

老四盛恩颐,这位是民国上海滩最著名的败家子。盛宣怀前三个儿子都早死,老四盛恩颐又是庄夫人生的唯一活下来的儿子,所以他是盛府事实上的嫡长子、命根子。据说,当年慈禧太后知道盛宣怀最宠这个儿子,还特意给他取了“恩颐”这个名字。

含着金汤匙出生的盛恩颐,在父亲的安排下,走的是顶级富二代的路子。早早地就留学英美,回国后就娶了民国总理孙宝琦的女儿,事业上继承的也是盛家最重要的产业汉冶萍公司。

盛恩颐

然而,富贵之家很多时候只出奢腐之木,盛恩颐就是其中极品。

这家伙仿佛就是为败家而生,其在上海滩扬名靠的不是事业有成,而是挥霍无度、奢侈成性。上海滩第一部进口奔驰轿车是他买的,为了显示他是上海滩第一豪门贵公子,他的这辆奔驰车,租界牌照是4444,华界牌照是0004,而且还特意把车把换成银质的,上面刻着他的大名。

古往今来都一样,富豪公子爱豪车,必好美女。

盛恩颐正式娶回家的姨太太就有11个之多,而且还给每个姨太太配一幢花园洋房、一部进口轿车,外加一群男仆女佣。

除了这一些,盛恩颐还有更败家的嗜好——豪赌。关于盛老四在上海滩豪赌的轶事就太多了,其中最有名的便是他和浙江督军卢永祥的儿子卢筱嘉豪赌,一夜之间,竟然输掉了一整条弄堂,一百多幢房子。

如此挥金如土,他分到手的那160万自然不够他败的,钱越败越少了,他便打起了亲生儿子盛毓邮继承到的那一份。据盛毓敏后来回忆说,那时候,他最怕的就是他这亲爹来请他吃饭,给他做西装,因为吃了饭,做了西装,他这亲爹肯定要掏他的钱。

这等于是盛老四一人败了两份160万。

盛爱颐

还有更败家毁基业的,1927年盛家庄夫人去世,盛恩颐联合盛家义庄的一个董事,里应外合,具状向上海临时法院提出要求,要将早已归入盛家“愚斋义庄”价值580万两白银那部分遗产,也拿出来由五房分掉。

这时,此前只分得三万嫁妆费的盛七小姐盛爱颐头一个站出来表示了反对,归于义庄的遗产是公产,盛老四凭什么说讨回就讨回?即便讨回,按照民国当时的法律,未出嫁的女子也有继承权,那么这部分遗产就应该分成七份,她和盛八小姐都应该分得一份。

于是,由盛老四和盛七小姐领衔的遗产争夺大战在上海滩轰轰烈烈地打响了。

在当时的民国,盛七小姐来打这场官司,其尊重女权的社会意义远远超过盛氏家族内部的矛盾,加之盛七小姐有昔日恋人宋子文以及宋氏三姐妹从旁相帮,最终盛七小姐获得这场遗产大战的胜利,她个人分得了五十万。

但从盛氏家族内部来讲,这一场围绕遗产的内斗却是彻底毁了盛宣怀苦心埋下的家族根基。

从此,盛家无根基。

盛七小姐拿到这笔钱后,领上海滩时代风潮,开出了风靡一时的百乐门舞厅,但因为观念太超前,盛七又不善打理具体生意,不久之后,百乐门转手,这等于是盛七砸下几十万真金白银,最后给别人做了嫁衣裳。

再说回盛老四盛恩颐,他的日子依旧是黑白颠倒,醉生梦死,要么在烟榻上抽大烟,要么在赌桌上豪赌,到抗战胜利后,他继承来的金山银海已经被他吃空了。

期间,有一幕十分地讽刺,一次,他和李鸿章的败家孙子李厚甫在街上溜达,路过襄阳公园门口,两位昔日的豪门子弟想进去看看景,结果你看我,我看你,谁也掏不出一张门票钱。

最后,盛老四在穷困潦倒中死在了盛家祖屋的房门里,十分凄惨,也十分正常。

盛老五盛重颐和盛老七盛升颐,严格意义上不像他们的四哥那样,是个败家子。这两位貌似继承了盛宣怀注重实业,善于官商联合的“优良基因”,跟孔宋两家走的很近,做过一些生意,也挣过一些钱。

但是,他们有盛宣怀的作风,却再也没有盛宣怀那样的时代运势。随着红太阳升起,他们也就迅速没落,成了落魄之人。

粗线条地将盛家二代这五房的情况逐一说完,盛世家族二代而败的景象就很鲜明了,他们败在了不孝、不贤、不再拥有运势上。

总之,天时地利人和,几乎都远离了盛世家族。

然而,一个昔日富贵的庞大家族,也是有韧劲的。近乎被打成原形后,盛家第三代通过白手起家,倒是出了几个像样的,其中以当初继承了160万的盛毓敏最为世人津津乐道。

1960年,他到日本赤手空拳打天下,干餐饮,最终创出了七层楼面的新亚饭店。

豪门大家族,沉浮之间,先享富贵,再知不易,终究是要回到原点,从头再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