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落凤坡被射死的是诸葛亮,蜀国将会怎么样?


庞统死在了落凤坡,虽然他长得比较丑,但是非常有才华,与诸葛亮并称卧龙凤雏,得到了一个便可得到了天下。两个都是重量级人物,其实庞统一定能够在三国时期有很大一番作为,如果在落凤坡死的不是庞统,而是诸葛亮,蜀国又会有什么样的发展呢。

这个问题换一种思路,那就是益州打下以后没有诸葛亮,只有庞统的蜀汉到底会变成什么样子。诸葛亮可是蜀国后期的顶梁柱,如果诸葛亮在攻打益州的时候就去世了,庞统能够做的比诸葛亮好吗?

庞统在军事上非常有优势,但是在治理国家上就不一定做得比诸葛亮好了。刘备进入四川以后,诸葛亮驻扎在荆州,并且还带上了庞统作为自己的头号军师。说明在刘备的心里,庞统的分量相当重。

在协助刘备击败了张鲁大军以后,庞统也想到了夺取西川的办法。他分析出了上中下三种计谋,其中最好的办法就是趁着夜色杀去成都,逼迫刘璋投降。最坏的打算就是退回白帝城,再慢慢的想办法夺取成都。

但是刘备这两个方法都没有用,而是选择了杀掉刘璋,随后再夺取成都。正是因为这个方法才导致庞统战死在了路上。话说回来,如果庞统没死,发展到最后的话,他可能会成为像曹操那样的人物。这样一来蜀汉可能不用等其他国家来讨伐,内部可能就会像东吴一样也会出现各种混乱,所以庞统会直接带领蜀汉走向灭亡。


侃谈古今


这个问题换一种说法,那就是打下益州以后,没有诸葛亮只有庞统的蜀汉,到底会变得如何?诸葛亮是蜀汉尤其是后期蜀汉的顶梁柱,如果让他在攻打益州的时候,就去世的话,那么蜀汉后来会怎样呢?庞统能够做的比诸葛亮要好吗?

庞统在军事上见长,治国未必就是诸葛亮的对手。

在军事上来说,庞统的确是一把好手,刘备进入四川以后,吩咐诸葛亮驻扎在荆州,而带上了庞统作为自己的头号军师。

所以说庞统在刘备心目中,分量是相当重的。在顺利击败了张鲁大军以后,庞统便为刘备谋划夺取西川的办法。他分析出了上中下三策,其中上策兴夜杀去成都,逼迫刘璋投降。中策杀掉刘璋大将,随后再夺取成都。下策则是退回白帝城,再想办法慢慢夺取成都。

这三个办法刘备选择了中策,下策刘备觉得太慢,而且选择下策的话,那这趟入川就白来了。上策则显得太着急,因为人心未定,就擅自杀掉刘璋,这不利于刘备统治西川。

所以刘备选择了中策,也正是因为中策,庞统才战死在了路上。不过庞统的策略是十分全面的,可见军事上他的眼光十分独到。但是我们看不到庞统的治国能力,反观诸葛亮,在夺取荆州以后,能够迅速稳定荆州局面。

在夺取益州以后,又能够在最短时间内,帮助刘备稳定益州人心。甚至在刘备夺取汉中的时候,诸葛亮这边居然能调动全成都的百姓前往汉中支援。可见诸葛亮的治国能力实在是太强悍了。

所以庞统的治国能力比不上诸葛亮,但是军事能力要优于诸葛亮,以这个作为大前提,我认为刘备集团的未来会是这样的。

庞统带领大军攻打汉中,因为后备不足,多次退回益州。

庞统的领军能力是没有问题的,所以出征汉中的时候,刘备就不会带上法正了,所带的一定是庞统。庞统进入汉中以后,虽然在战场上会有大的突破,可是后援粮草供应不上,这是非常致命的问题。

对于刘备集团来说,刚刚征服益州集团,人家都还不服气呢!你现在让人家无偿贡献粮草给你,这件事并不现实。所以必须要有一个合适的人选坐镇益州,才能调动粮草。

可惜诸葛亮在落凤坡就战死了,所以现在成都能够充当此任的人,或许只有法正。我们知道法正也是以军事见长,对于内勤方面的事务,他并不懂。

这个时候的庞统在多次断粮以后,只能选择撤军。汉中之地,将会再次落入曹操之手,这也是无可奈何的事情。

这件事跟后来诸葛亮北伐的遭遇是一样的,诸葛亮北伐因为常常供应不上粮草,所以总是半途而废。负责供应粮草的李严,显然能力不足,所以贻误了战机。

这个时候刘备和曹操将会因为汉中之地,展开各种殊死争夺。而汉中还没打下的时候,荆州就已经丢了,这对刘备来说是致命的打击。从此刘备就只剩下了益州这一块地盘。

庞统打下汉中,但是蜀汉已经无力北伐。

在多年的辛苦战斗下,恰逢曹操去世的时机,庞统终于打下了汉中郡。从此拥有了汉中的土地和百姓。这个时候汉中的百姓应该不会被曹操迁走,毕竟这里还是曹魏的地盘。

所以这个时候的蜀汉实力得到了一个重要的提升,因为他们得到了汉中的土地和军民。可这个时候五虎上将也相继离世,跟随庞统的将领们都是不怎么出名的将领,战斗能力上要差很多。

所以庞统如果执意要北伐的话,我觉得成功的几率并不大。因为输送粮草是一个问题,没有优秀战将是另外一个问题。蜀汉就是因为缺少人才,所以才会在北伐的时候处处碰壁。

多次北伐无望后,庞统也只能回到朝中。但是他不甘心一直在家吃喝等死,一定还是要想办法北伐。可能导致的结果就是,蜀汉内部被掏空,不用外人来打,蜀汉自己就崩溃了。

这就跟后来姜维一直扬言要北伐是一样的,北伐的确对曹魏有威慑力,但是同时也在大量消耗蜀汉的经济。



总结:庞统北伐失意,可能会走上自立的道路。

天底下之所以只有一个诸葛亮,那就表明诸葛亮的人品是独一无二的。史上那么多有能力的权臣,最后都谋朝篡位了,但是诸葛亮没有,他甚至想都没有想过这件事,从他培养儿子就可以看得出来。

但是庞统不一样,他未必就会有诸葛亮那种赤诚之心。庞统在多次北伐失意以后,如果不打算北伐了,那么就会窝在蜀汉内部,大权独揽之下,庞统会做些什么呢?

很可能会跟东吴的诸葛恪一样,成为架空皇帝的权臣。刘禅就会成为庞统的傀儡,即使庞统不会谋反,但是刘禅也不会拥有权力。

发展到最后的话,庞统会成为曹操那样的人物,这么一来蜀汉不用等到司马昭来讨伐,内部就会像东吴一样,出现各种内乱。

东吴的内乱是他们逐渐衰弱的重要原因,所以庞统可能会直接将蜀汉带向灭亡。如果庞统没有这么做的话,那么自古权臣也是没有好下场的。

刘禅在庞统死后,重新掌握大权,一定会对庞统进行清算,而庞统的党羽大多数都遍布在军中,一旦清算起庞统的党羽,那对蜀汉来说又是一次致命的打击。

毕竟蜀汉内部压根经不起这种折腾,结果很可能会导致像李傕郭汜那种小人物,成为了蜀汉的掌权者,最终再次架空刘禅。

刘备辛苦打下来的天下,从庞统弄权开始逐渐走向衰败,一直到庞统被清算以后,走向了四分五裂的状态。这个时候只要曹魏或者东吴保持稳定,那么蜀汉一定还是第一个灭亡,而且速度比现实中还要快得多。庞统成了蜀汉的刽子手,这也是说不准的事情。

参考资料:《三国演义》、《三国志》。


江湖小晓生



在回答问题之前,末将先为大家简述一下关于真实的庞统之死与演义的几个区别。

庞统并非死于落凤坡,而是葬于落凤坡。该地本不叫落凤坡,只因庞统埋葬于此,才改名为落凤坡。
庞统战死于雒城。也不是因为庞统之死,刘备才调诸葛亮等入川。益州之战打响的时候,诸葛亮、张飞、赵云就已经从川东南地区兵分三路入川。


我们开始正面回答问题,这是个假设性问题,我们各抒己见。末将在这里先抒为敬:

我们首先要了解一下诸葛亮和庞统各自的能力是什么?

演义中的诸葛亮、庞统都是全能型,所以感觉谁死谁活差不多。


真实的诸葛亮真实能力在于政治方面,而庞统在于军事方面【也不代表诸葛亮的军事水平差或者说庞统的政治能力差。只是相对不那么强项】

入川之战,即使是诸葛亮战死。刘备依旧能拿下益州,因为之前相关的问答中为也说过,入川之战的刘备占了大势(士族支持、民心支持)

但是拿下益州之后问题就来了。因为刘备拿下益州之后,但凡大战都是刘备亲自指挥,诸葛亮坐镇后方已稳定后防线以及保障前线补给支援【诸葛亮政治头脑、手段高明】但是换成庞统就不好说了,因为庞统统兵作战肯定没问题,但要他负责政治管理,可能就不能像诸葛亮那样游刃有余了。尤其是刘备死后,那时的蜀国几乎面临崩溃,全靠诸葛亮才能扶起这座即将坍塌的国家。如果换成庞统肯定做不到诸葛亮那么好【要知道,诸葛亮治蜀的策略及手段是很少能与之相提并论的】



所以,入川之战死的若是诸葛亮,那后面的蜀汉会持续面临一个政治局面不稳的情况。政治局面都不稳定,纵使你庞统军事水平再高也难得取得成就。蜀汉极有可能会提前被吞并,这里说的被吞并不仅是受外敌的威胁,还有就是内部的动荡引起。


左将军


这个问题非常有意思,换而言之,就是庞统取代诸葛亮后期主政蜀汉,蜀国的发展如何,可以很直接的说,一定会比诸葛亮主政蜀汉要强。

庞统并不是在入川期间在落凤坡被刘璋埋伏的军士给射杀了,而是在雒城之战战死,并葬于落凤坡(该地因为葬有庞统才改名为落凤坡),并且并不是因为庞统死了,诸葛亮才从荆州调往西川,早在刘备入川之初,就调任了诸葛亮、赵云等人一同前往。

那么如果是诸葛亮战死,庞统继任刘备军师之职,甚至后来白帝城托孤给了庞统,蜀汉的未来会如何?

首先,诸葛亮与庞统两人虽然一个是卧龙,一个是凤雏,都是当时的不世之才,但是两人的才能又各有不同,诸葛亮更精于政务,庞统更精于军事。

其次,诸葛亮与庞统两人的性格和主政方式不同,诸葛亮谨慎有余,开拓不足,庞统更精通战略,为了达到目的,果断决绝,比如他建议刘备入川采取上、中、下三策,他更愿意采用上策:领精兵到成都,直接扑杀刘璋,占领益州,以最小的代价取得最大的成果。只是刘备顾忌到他与刘璋宗亲的关系才没有选择上策,而且循序渐进的入川。

假设诸葛亮死后,庞统继任了他的位置,那么蜀汉会如何,庞统一定会比诸葛亮干得好。

不要以为庞统精于军事,就会像诸葛亮一样穷兵黩武,大肆伐魏,他一定会有军事行动,但是他的军事行动一定比诸葛亮更大胆,战略目的更强,那么庞统精通军事,国家政务交给谁呢?

这就有一个关键人物——李严。

刘备在白帝城托孤并不是只托给了诸葛亮一个人,还有另外一个人尚书令李严,此人是益州集团的首领人物,精于政务,善于治国,虽然性情孤傲,但是非常有能力。

诸葛亮与李严有矛盾,一个是荆州集团的首脑,一个是益州集团的首脑,这两派在蜀汉政权里的斗争从来没有停过,诸葛亮主政蜀汉后,对李严进行了刻意的打击,导致了荆州集团一直坐大。

庞统比诸葛亮要大气,性格更包容,最重要的是庞统与荆州集团成员交往不深,没有过多的党派之争,这一点会让他在未来主政蜀汉大有帮助,他既可以糅合荆州集团与益州集团,又可以充分的放手让有能力的能臣辅助自己。

说白了,诸葛亮与庞统在格局上有不同。解决了政权内部危机问题,庞统肯定不会在四川坐吃等死,他也会伐魏,甚至是伐吴,这是蜀汉政权没有选择的选择。

庞统的战略格局要高于诸葛亮,所有的战争都是为政治服务,这一点亘古不变,庞统是个实用主义者,他选择的伐魏策略一定会与诸葛亮不同。

诸葛亮的伐魏主要是以汉中为基地,逐步推进,但是这样的成效甚微,毕竟曹魏远比蜀汉强大,诸葛亮的进攻如同一只泰迪攻击一只藏獒,对曹魏威胁不大。

庞统的选择可能更大胆,更有布局,他会让魏延一直镇守汉中,防御曹魏的正面进攻,魏延是个非常有能力的将领,但是诸葛亮并不看重他,甚至有些防备魏延。魏延没有正确使用是诸葛亮最大的败笔。

魏延使用是诸葛亮与庞统在军事格局上最大的变数。

庞统可能会采取战略性更强的军事行动,充分利用马超在羌胡地区的影响,领军往更西北的地区进行发展,以现甘肃西北地区为基地,占领金州(今兰州)和河西走廊一带,把蜀汉的势力范围发展到那一带,并以此为根据,对曹魏进行西北、西南的合围,形成夹击之势。

蜀汉的北面部署完成,既可以减轻蜀汉的经济压力(河西走廊是天然的粮仓),又可以将领域扩大,增加人口,强大军队。

在东面对于孙吴的防御,荆州已丢,暂时不可能夺回来,那么庞统会以三峡为天险,屯兵据守,守住了东大门,庞统就可以腾出手来既发展国内经济,又可以逐步蚕食西南少数民族地区。

这样的蜀汉格局形成之后,土地扩大,人口增多,国力加强,蜀汉其实已经处于不败之地,最后的一争天下就看运数了。

历史的一切假设如果其实都毫无意义,庞统与诸葛亮无论谁死谁活,可能对历史的进程有不同的影响,但一统华夏的步骤和结局是谁也无法改变的。


沉墨I方之城


演义中,庞统跟随刘备入川作战,战死于落凤坡,使刘备的军队遭到重创,不得不让荆州诸葛亮支援。诸葛亮入川,辅佐刘备,统一益州,占领汉中,在刘备白帝城病故后,六出祁山。那么,如果落凤坡被射死的不是庞统,而是诸葛亮,蜀汉将会如何呢?这个假设的前提是刘备入川初期诸葛亮入川作战,庞统与关羽留守荆州,即诸葛亮和庞统对调。

个人认为如果庞统活着,蜀汉可能更有前途,依据演义中相关内容,分析如下。

首先,蜀汉仍然会建立。

在刘备与刘璋决裂后,庞统为其提供了上、中、下三个计策。其中上策为刘备轻装简行,率领骑兵,直取成都,一举拿下刘璋,中策为假装回荆州,诱骗刘璋大将,将其斩杀,夺取涪城,随后向成都进发,下策为刘备完全撤出益州,打道回府,回荆州。刘备思考再三后,认为上册太激进,不得民心,下策毫无意义,因此选择了中策。演义中相关描述如下:

玄德曰:“军师上计太促,下计太缓,中计不迟不疾,可以行之。”

在制定战略的庞统死去,刘备也按照这个策略,夺取了刘璋的益州。如果庞统没死,也应该会严格贯彻这个战略方阵,打败刘璋,占领益州。

其次,荆州可能还会丢失。

如果诸葛亮战死在益州,刘备为了夺取益州,就会调荆州的庞统入川。这没什么两样,只是两人互换而已。从中可知,荆州还是由关羽坐镇。刘备不会因为诸葛亮和庞统的不同,而改变荆州的坐镇人选,因为关羽是镇守荆州的最佳人员。

关羽是一个怎么样的人,也不会因此而改变。他还是那么盛气凌人,孤芳自赏。因此,关羽还是可能在公元219年伐魏,同时,他与江东孙权的关系也不会太好。最后,关羽的下场还是和演义中的一样,他丢失荆州,身首异处。

再次,蜀汉刘备可能不会在夷陵之战中惨败。

如果庞统在世,他可能会跟随刘备,讨伐东吴,为关羽报仇雪恨。这是为什么呢?因为庞统军事能力比诸葛亮强。诸葛亮和庞统,都是不世出的能臣,一个是卧龙,另一个是凤雏,两人齐名。可是,诸葛亮的优势是地方治理,而庞统的长处在于军事。因此,如果庞统还活着,刘备是会带着他,讨伐东吴的。一代军事家庞统,是不会犯低级错误的,是不会被小年青陆逊火烧联营七百里的。

因此,如果庞统在世,即使刘备没有在夷陵之战中取得大胜消灭东吴,也不会遭到惨败,血本无归的。最有可能的是,蜀汉与江东势均力敌,刘备粮草不济,最后无奈撤兵,两家握手言和,共同伐魏。这是很有可能的,因为蜀汉和东吴两方势均力敌,如果血拼到底,都会元气大伤,而让曹魏渔翁得利,这是双方谁都不想看到的结果。最后的结果,可能是双方罢兵,握手言和。

最后,蜀汉可能伐魏成功,统一中原。

如果刘备在夷陵之战中没有遭到惨败 ,蜀汉实力还是非常强大。此时的蜀汉,是有实力、有能力和曹魏叫板的。再加上庞统的军事水平比诸葛亮高,伐魏更加顺风顺水,取得的战绩也可能比诸葛亮及姜维六出祁山大。

庞统不像诸葛亮一样谨小慎微,他还可能采取魏延的“子午谷奇谋”,分兵两路,讨伐曹魏。事实证明,像诸葛亮那样,一步一个脚印,一个城池一个城池地攻打,猴年马月也复兴不了汉室,打不到洛阳。蜀汉要想伐魏成功,也只有采用兵出子午谷之类的奇谋。如三国后期邓艾偷渡阴平、韩信明修栈道暗渡陈仓,都是兵行险招、出奇制胜的。

这样的奇谋,生性谨慎的诸葛亮拒绝了,而敢于冒险的庞统,是会欣然接受的。如果庞统活着,他批准魏延的奇谋,让其带领数千精兵,从小路绕道进入长安城下,出其不意,可能一举拿下长安,控制陇右及关中平原,为下一步伐魏奠定基础。

总结:如果落凤坡射死的是诸葛亮,不是庞统,蜀汉将会在军事奇才的庞统指挥下,比诸葛亮六出祁山取得更大的成效。这是最大的不同。庞统善于出奇制胜,在他入川作战,即可看出。他在宴会上,想要让魏延刺杀刘璋,一劳永逸,夺取西川。如果不是仁慈的刘备拦截着,估计那次鸿门宴之后,刘备就是益州的主人了。


魁哥说三国


如果落凤坡死的是诸葛亮,那估计刘备会坐在那里边哭边想,真不该这么做作啊,一开始就打不就完了,自己搞这么多事,你说以后怎么办啊,刚想完,就嚎咆大哭,晕死过去。等他醒过来后,立刻传令,来人,随我杀将进去,呀呀呀,此时的刘备,那是无比的愤怒,无比的厉害,感觉没人能够拦住他,一路奔向了死亡!!!!!!

突然他醒了,原来他在马背上打了个盹!此时,前方传来了军师庞统在落凤坡遇袭的消息,刘备呼出了长长的一口气,过了一会,反应过来,他坐在地上嚎嚎大哭,哭声那是掌声如雷,震得山林鸟兽到处乱撞,听得敌方将领胆战心惊。有的都尿裤子了。哭完之后,右手擦拭了眼泪,晃晃悠悠的站起来,拔出宝剑,大喊一声 ,杀!!!突然,从远处飞来一支箭来,只说那箭速度急快,正中,刘备的胸口,刘备大喊一声,啊!!!

刘备从床上醒来,仿佛什么都没有发生,他在床上大汗淋漓,回想起刚才梦中的一切,慢慢的坐起来,半响说了一句,还是放不下之前的包袱啊!心里发誓到!再也不会发生这种事了!此时门外军士大喊一声,报!!! 关将军在麦城被吕蒙剁了!!!

刘备坐在床上大哭起来!!突然他不哭了!他拿起宝剑,思索了一下!对着自己看了下去,!!!完!!!





灵心梦1


历史不是一两个英雄人物创造的,英雄人物只是顺应了历史发展规律而已。刘备得不到天下是因为当时的力量对比决定的。刘备起家比较晚,当时蜀国只有90万人口,生产力连魏国的1/3都不到。他真的能得天下吗?

庞统不死,刘备保全一个臂膀。诸葛亮若死,刘备失去一心腹。与庞统与诸葛亮当在伯仲之间实则不然。庞统有奇计而无远谋,取西川想法与刘备相同,而上中下三册而失于水准。刘备既有举大义之举。助刘璋、北伐张鲁、解蜀之困又取信于当世。届时取汉中以自固,结马超以援手,西联羌胡,则益州、汉中,雍州,凉州皆以刘备马首是瞻。孙权又怎敢对荆州起觊觎之心?而庞统都没有考虑到这一点。劝刘备奇袭汉中,征战连年,士卒疲敝。身为流失所中壮年殒命。而刘备背负不义之名义,益州士大夫怀不平之心。自有孙权背盟荆州沦陷,先主伐吴,白帝城托孤。此皆庞统无远见之实。

至于诸葛亮,外补先主之失,结好孙权,内平南中之乱已固根本。以法治蜀,法虽苛而民不怨。以公理国,刑虽苛而吏感德。连年动众而士卒争勇,大权独揽而臣主不疑。诸葛亮之后后继者蒋琬、费纬之流。守诸葛亮之成规,经年不易,故所以一州之地,抗衡曹魏数十年。刘禅庸弱之资,为40年太平天子,居三国之冠皆诸葛亮之准绳也。

想知道蜀汉能否一统天下?那必须要看看诸葛亮和庞统两个人的立场。诸葛亮在《隆中对》是曾经说过,想要一统天下必须占据荆州和益州。而且要和孙权处好关系。单单一个荆州就让孙刘两家关系逐渐恶化,可以说彝陵之战是一个必然的结果。就算关羽还活着,夷陵之战不可避免,只是换个地方,有可能是荆州之战。

而庞统的立场就不同了,庞统认为荆州一直是自古以来兵家必争之地。以荆州为根据地,这个想法实在太过危险。因此庞统建议将荆州还给孙权,让两家重修盟好大力发展益州这样才能一统天下。庞统这样偏安一偶的想法绝对不会长久,你都把荆州还给了孙权,至于重修两家的盟好,也没有必要了。你躲到了汉中孙权想打你都够不着。

庞统好战喜欢用计谋追逐利益,这样一个幕僚,如果掌握了蜀国的政权,国力得不到发展,怎么能与占2/3天下的魏国博弈中原,只会加速蜀国的灭亡。


小贤历史解说


司马微曾言:“伏龙凤雏得一人可安天下”,虽然是圈内人所说,有替二人打广告的嫌疑,但至少二人也是很有能力的,从二人出山后的成绩可以证明。如题主所说,如果射死的是孔明而不是庞统,那蜀国将会怎样呢?


三国演义对二人的定位来看,二人在谋略政务方面都不相上下。庞统倾向于谋士出谋划策,出其不意,喜欢弄险。诸葛亮倾向于领军治军,为人谨慎,喜欢稳扎稳打。如果射死的是诸葛亮,庞统估计到不了丞相的位置,毕竟跟随刘备的时日不长,资历威望都不足以震慑其他人。那时蜀国可能会有两种情况。

其一:庞统能成为辅政大臣,和李严一起辅佐阿斗,待阿斗长大后还政于他,蜀国一直偏安一隅,直至灭亡。毕竟庞统不一定有孔明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精神,也没一定要光复大执念。

其二:庞李二人为争夺权力血腥争斗,蜀国亡内乱,直接改朝换代。


无双上将


这是一个脑洞大开的提问,不过在回答这个提问之前,我要先更正一下,庞统不是在落凤坡被射死的,而是在进围雒县时,不幸被流矢击中而亡的。庞统号凤雏,后人就把埋葬他的地方称为落凤坡。



庞统与诸葛亮,都是三国时期著名的谋士、军事家政治家。徐庶离开前,曾对刘备说“卧龙凤雏,得一而可安天下!”这句话足可见庞统与诸葛亮有惊世之才,为当时的士子所推崇,庞统也觉得自己有辅佐帝王的才能。刘备后来果然把庞统和诸葛亮都奉为军师,只是庞统很可惜,在兵进西川的过程中,献上中下奇策,自己还没等到和主公进成都,就在攻打雒县的时候意外身亡。

我们现在做一个大胆的假设,假如落凤坡被射死的是诸葛亮,蜀国将会怎么样呢?



要知道,在庞统死后,诸葛亮肩负起了军师的重担,帮助刘备顺利进入成都,兵不血刃让刘璋交出益州大权,最终建立三分天下有一的蜀汉政权。如果是换成庞统,能达到诸葛亮的水平吗?

以愚之见,卧龙凤雏虽齐名,但庞统比之诸葛亮,差距还是有的。首先,诸葛亮的起点要比庞统高,且更有远见。诸葛亮居南阳时,刘备三顾茅庐才请得他出山,在著名的“隆中对”中,诸葛亮卓有远见的提出了“三分天下有其一”的设想,此后也确实如诸葛亮所料,汉末诸侯林立的时代结束,魏蜀吴三国呈鼎足之势。

而庞统,早年只是家乡襄阳郡的一个小小功曹(功曹是县令下面一个佐吏,官阶很低),后来又转任东吴大都督周瑜的功曹。刘备占据荆州,领荆州牧后,庞统为耒阳县令,在任上不理县务,闲散无度。当时继任东吴大都督的鲁肃还特地给刘备写信,说庞统不是百里之才。由此可见,庞统在一些人眼里,也并非当时罕见的经世之才,又不然不可能长期不受重用,最大的官也不过是做到一个小小的耒阳县令。



庞统投奔刘备后,颇受刘备重用,与诸葛亮同授军师中郎将。当时益州刺史刘璋受到汉中张鲁的侵扰,于是派人请刘备入川抵御张鲁,刘备欣然应许,留诸葛亮关羽守荆州,自己同庞统带着数万军士入川。庞统自跟随刘备,未献一策,所以计取西川庞统献上了上中下三策,刘备取中策,斩杀高沛杨怀迅速进兵成都。但是在雒城之战中,庞统不能智取,盲目攻城,兵士死伤无数,自己也不幸中流矢而亡。庞统的能力受到质疑,这并非空穴来风。

历史上对庞统的评价褒贬不一,与对诸葛亮评价一边倒一致溢美不同。庞统本身好对他人评头论足,但后世人对他的评价却难以一致。明代大儒,建文重臣方孝孺对他的评价就极为中肯:

然徽以孔明、庞统并称,吾窃有疑焉。论者惜统早死,故功业不及孔明;余谓使统不死,终非孔明比也。孔明之学,庶乎王道;而统之言,皆矫诈功利之习。刘璋之迎昭烈,或说昭烈就取益州,昭烈恐失信于天下,统则请就其来迎而袭杀之;昭烈之不即从,所以坚益州之民服从之志,犹有王者之用心也;统独切切焉欲夺璋之位,其器量何浅哉?王者患孚德不弘、道不洽,不患土狭民微也。



庞统才学品行皆不及诸葛亮,如果死在落凤坡的是诸葛亮,实乃蜀汉之大不幸。即便庞统取代诸葛亮成为军师,他的资历威望恐怕都难以服众,蜀汉若在他的领导下,或许会更早灭亡。


大国布衣


那蜀国就完了,三国就不鼎力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