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方藝術史:19世紀上半葉俄羅斯美術-浪漫主義與現實主義結合的卡爾·布留洛夫「76」

19世紀歐洲及美國美術

18、19世紀俄羅斯美術

卡爾·帕夫洛維奇·布留洛夫布魯洛夫Karl Bryullov,1799—1852年)是個倍受稱頌的畫家,他的藝術活動雖與學院派藝術相聯,可是他的才能的最優秀部分卻吸取了與學院派對立的潮流——浪漫主義和現實主義學派的手法。布留洛夫創作上的成就,主要表現在肖像畫上。他的整個創作思想和方法是矛盾著的,他的歷史畫和宗教畫多為古典主義學院派式的,而世俗的肖像畫又有洛可可樣式特徵,但在他優秀的肖像畫中又是現實主義的,表現了開朗的空氣感。甚至被A·佐托夫稱之為:“達到現實主義繪畫的頂點,並給俄羅斯藝術指出前途。”可見他在19世紀上半期俄羅斯繪畫中的地位和意義。

《意大利的早晨》1823年

《龐培末日/龐貝城的最後一天》一畫給他帶來聞名世界的聲譽。這是一幅4.5米×6.5米的鉅作,布留洛夫把浪漫主義與現實主義兩種創作方法有機地結合在一起。

《龐貝城的末日》1833年

《龐貝城的末日》局部

人的個性以其多樣性和內在生命的不可預知性一直使浪漫主義時期的畫家感興趣。自畫像風格的發展就是這種興趣的結果。《自畫像》是布留洛夫在一次重病後一揮而就的,因此在其中如此自然地流露出浪漫主義的一個關鍵主題——無力的身體與強大精神的鬥爭。色彩極端地非物質化,紅黑主色調突出了充滿內在激情的蒼白麵容,頭髮則被比作火舌。無力下垂的手、疲憊的面容與畫中的力量公然對抗。批評家對布留洛夫的《自畫像》寫道:“他的一切本質都在您面前;這幅畫一下子表現了靈魂的各個不同面,而這是作者的理智通過無數次的觀察才得到的;因此,越多地凝視布留洛夫的肖像畫,就能越多地在其中發現各方面的真理和深刻。”

《自畫像》1848年

《佩羅夫斯基伯爵的肖像畫》1836年

《佩羅夫茨基伯爵肖像》1837年

《克雷諾斯基公爵的肖像》1846年

《肖爾戈夫的肖像》1840年

《詩人和劇作家內斯特庫科里尼的肖像》1836年

《克雷洛娃的畫像》1839年

《考古學家米開朗基羅蘭奇的肖像》1851年

《軍人和他的僕人肖像》

《斯韋特蘭娜猜測她的未來》

《摘葡萄》

《在那不勒斯郊區收集葡萄的女孩》1827年

《晚會歸來 Portrait of Countess Yu. P. Samoilova and Her Ward Amacilia》1842年

《Portrait of M. A. Beck and Her Daughter M.I. Beck》1840年

《穆克的肖像》1840年

《凱瑟琳·蒂託尼的肖像》

《大公爵夫人伊琳娜·帕夫洛夫娜和瑪麗亞的女兒》1830年

《Portrait of U. M. Smirnova》1840年

《維雷薩維亞》1832年

《沉睡的朱諾》

《騎士的肖像》1849年

《那個期待孩子的意大利人正在看一件襯衫,丈夫正在跳搖籃》1831年

《上帝橡樹之母》1835年

《希什馬里奧夫姐妹肖像》1839年

《Portrait of S. A. Schubert》1830年

《波爾科斯基孩子的肖像》1843年

《中斷的約會》水彩畫,1827年

《母親被她哭哭啼啼的孩子吵醒了》1831年

《歌手佩特洛娃的肖像》1841年

《土耳其女孩》1838年

《藝術天才》1820年

《水仙》1819年

《女騎士》1832年

《騎毛驢的伯爵夫人費爾遜的肖像》1835年

《Portrait of K. A. and M. Ya. Narishkin》水彩畫,1827年

《意大利女人的懺悔》1830年

《波蘭國王斯特凡·巴托勒姆1581年的圍攻》1837年

《根塞裡奇入侵羅馬》1835年

《拉特蘭大教堂入口處朝聖者》1825年

《葡萄收穫慶典》水彩畫,1827年

《君士坦丁堡附近的甜水》1849年

俄羅斯同時期其他代表畫家介紹,詳見本公眾號其他文章

藝術寶庫帶您進入藝術的神聖殿堂,領略藝術的美,生活的美!藝術寶庫是美術愛好者的福地,古今中外藝術的集大成者,美術資料豐富全面,供藝術家們學習研究的交流平臺。有需要請聯繫微信:glailp-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