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中的诸葛亮躬耕地——“困于南阳”指的是南阳郡不是宛城!

裴松之在注《三国志》时引用《汉晋春秋》转载的诸葛亮《后出师表》说“曹操智计殊绝於人,其用兵也,仿佛孙、吴,然困於南阳,险於乌巢,危於祁连……”因曹操曾在南阳郡宛城被张绣偷袭打败过一次,据此有卧龙岗说支持者就想当然的认为《后出师表》中的“困于南阳”就是“困于宛城”!进而由此得出《前出师表》中的“躬耕于南阳”就是“躬耕于宛城”的结论!可以说这一说法是极其荒谬的!

首先,我们看看《三国志》对宛城之战的描述。

“二年春正月,公到宛。张绣降,既而悔之,复反。公与战,军败,为流矢所中,长子昂、弟子安民遇害。公乃引兵还舞阴,绣将骑来钞,公击破之。绣奔穰,与刘表合。公谓诸将曰:“吾降张绣等,失不便取其质,以至于此。吾知所以败。诸卿观之,自今已后不复败矣。”遂还许。”

由以上记载可以看出,这次“宛城之战”共分三阶段,第一个阶段是张绣投降,第二阶段张绣降而复叛打败曹操,第三阶段曹操反击,打败张绣,把张绣从宛城赶到穰城,宛城最后被曹操占据。

卧龙岗说支持者对宛城之战最后结局视而不见,只截取中间一次战斗的失败,就说曹操困于宛城了,这难道不荒谬吗?曹操把张绣从宛城赶到穰城,哪里有困于宛城了?

其次,“困”和“败”是一个意思吗?

《三国志》记载“绣败太祖军於宛”。《后汉书》也记载“操败于张绣”。可见史书关于宛城之战中的这次战斗用的都是“败”字!没有谁用“困”!

“败”和“困”是一个意思吗?查查字典就知道“败”的意思主要指输,失利,不成功。而“困” 是指陷在艰难痛苦或无法摆脱的环境中或者指包围的意思!显然宛城之战的这次战斗曹操是失利了,没有被包围也没有陷入无法摆脱的环境中,因为曹操最终占领宛城!

可见曹操根本就没有“困于宛城”

那么“困于南阳”到底指那里呢?

还是看看《三国志》的记载。

(建安)二年春正月,公到宛。张绣降,既而悔之,复反。公与战,军败,为流矢所中,长子昂、弟子安民遇害。公乃引兵还舞阴,绣将骑来钞,公击破之。绣奔穰,与刘表合。公谓诸将曰:“吾降张绣等,失不便取其质,以至于此。吾知所以败。诸卿观之,自今已后不复败矣。”遂还许。

(建安二年)秋九月,术侵陈,公东征之。术闻公自来,弃军走,留其将桥蕤、李豊、梁纲、乐就;公到,击破蕤等,皆斩之。术走渡淮。公还许。

(建安二年)冬十一月,公自南征,至宛。表将邓济据湖阳。攻拔之,生擒济,湖阳降。攻舞阴,下之。三年春正月,公还许……

(建安三年)三月,公围张绣于穰。夏五月,刘表遣兵救绣,以绝军后。公将引还,绣兵来追,公军不得进……

(建安三年九月)是岁,太祖自宛征吕布……

(建安四年)四年春二月,公还至昌邑。张杨将杨丑杀杨,眭固又杀丑,以其众属袁绍,屯射犬……. 是时袁绍既并公孙瓒,兼四州之地,众十余万,将进军攻许,诸将以为不可敌……秋八月,公进军黎阳,使臧霸等入青州破齐、北海、东安,留于禁屯河上。九月,公还许,分兵守官渡。

(建安四年)冬十一月,张绣率众降,封列侯。

(建安四年)十二月,公军官渡。”

从以上记载可看出从建安二年到建安四年的三年时间里,曹操一直陷于东西两线作战:西线三次亲征张绣都未能解决,而东线曹操先后打败袁术、吕布,显然西线作战远不如东线顺利,西线明显陷入困境。但是随后东线又面临袁绍强大压力。

《三国志》注引魏书曰:“议者云表、绣在后而还袭吕布,其危必也。”

由此,张绣问题的不能解决给曹操带来极大的危险和困境,这正是所谓“陷在艰难痛苦或无法摆脱的环境中”。这种情况直到建安四年十一月张绣率众降,才完全摆脱,曹操才能放心大胆的在建安四年十二月亲率大军到官渡于袁绍决战!

可见所谓的“困于南阳”是指曹操在南阳地区三次征讨张绣未果,而造成的战略困境。这三次征讨张绣除第一次发生在宛城地区外,其余两次都发生在穰城及南阳北部的其它地区。因此《后出师表》“困于南阳”指的就是“南阳郡”无疑!据此可知,诸葛亮《前出师表》中“躬耕于南阳”显然也是指“南阳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