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梦里面你最喜欢哪个女主?

常青藤489


《红楼梦》作为四大名著之首,可以说是一部展现古代女性之美的史诗。内中不仅有薛宝钗、林黛玉、贾元春、贾探春、史湘云、妙玉、贾迎春、贾惜春、王熙凤、贾巧姐、李纨、秦可卿正册金陵十二钗,还有香菱、薛宝琴、尤二姐、尤三姐、邢岫烟、李纹、李绮、宝珠、宝蟾、平儿、娇杏、瑞珠副册十二钗。这些女子的美貌自不必说,而且性格各异,泼辣、娇憨、聪慧、善良……堪称是四季百花,各胜千秋。而在这些女子当中,个人更喜欢平儿。原因有几点:

1.品性善良。平儿的性子十分善良,这是毋庸置疑的,而且在红楼里的数次事件也都充分证明了这一点。比如在茯苓霜和玫瑰露事件中,正是因为平儿对王熙凤的相劝,才使柳家母女免去了一场灾难。在尤二姐死后,还是她花银子才能使贾琏的这位姘头得以安葬。王仁和贾环等人要将巧姐卖身的时候,又是平儿将巧姐带出大观园,才改变了巧姐的悲惨结局。

2.聪明能干。贾府内里的事务原来一直是王熙凤在操持的,虽然看起来就是人多了一些的一大家子人,但其事务的繁琐和人情的复杂程度丝毫不下于经营一家企业。王熙凤虽然能干,但是仅凭她一个人绝对是玩不转的。而平儿作为王熙凤的得力助手,在其中发挥了巨大的作用。比如王熙凤病后,探春暂时代理贾府事务的时候,一众下人就想借此兴风作浪,而正是平儿的妥善自如的应对和处置,才使得府中一切事务能够运转有序。

3.不好名利。在辅助王熙凤的过程中,平儿不仅能发挥重要作用,更宝贵的是她还能够丝毫不抢王熙凤的风头,这不仅是她秀外慧中所致,也是她淡薄名利的性格影响。如果说她不抢王熙凤风头是迫于王熙凤的辣手,那么在帮助探春操持府中事务的时候,她仍然没有丝毫表现出这样的苗头,而是很好的维护了探春的面子。

4.忠心可靠。虽然看起来平儿背着王熙凤干了一些事情,但这些事情并未有损王熙凤的切身利益,反而平儿作为王熙凤的心腹助手,在一定程度上就代表了王熙凤本人,她这样干有助于王熙凤声望的树立。比如平儿在发现贾琏与多名女子私通之后,为了维护家中和谐虽然未将此事告知王熙凤,但是在贾琏偷娶了尤二姐之后,平儿就立即将实情告诉了王熙凤。可见,平儿在许多事情上都有着明确的底线和精准的把握。

因此,平儿可以说是集合了彼时社会对女子的一切要求和男人对女子的一切幻想,真正称得上是一位集各种优点为一身的完美的妻子、下属和朋友。但是,虽然平儿看起来在贾府中能够看似游刃有余,但是作为一个地位不高的弱女子,我们能够想象得到她的艰难和悲苦,也必然做了许多努力和付出。甚至夜深人静的时候,或许她也会一个人默默的哭泣。

在《红楼梦》中,虽然贾府最终败落,这些女子们也结局各异,但是我相信,这个善良聪慧的女子一定会有自己的幸福。






围观经济学


在红楼众美中选出最爱的女主,就好比三千弱水只取一瓢,让人难以割舍。如果让我来选,我会选择史湘云。“富贵又何为,襁褓之间父母违,展眼吊斜晖,湘江水逝楚云飞。”从判词中不难看出,史湘云也是一个充满悲情色彩的人物,但与多舛的命运相比,她性格特征更让人印象深刻。



史湘云自幼父母双亡,由叔叔婶婶抚养长大,名为史侯的小姐,家中大小事务竟做不得半点儿主,闲下来还要做一家老小的针线,细算下来,关心她的人也只有远亲贾母和宝玉而已,命运之不幸可谓比黛玉尤甚。但不同于黛玉的敏感脆弱,湘云生就一股大大咧咧的男儿气概。她亲近宝玉,便一口一个“爱哥哥”;她喜欢宝钗,便时刻把宝钗的好处挂在嘴边,还兀自搬去与宝钗同寝;她口无遮拦,无心得罪了黛玉,反不自知,也不以为意;她同袭人亲厚,便不顾主仆身份帮助袭人分担针线;她喜食鹿肉,便大快朵颐;她喜欢喝酒,便“醉卧芍药茵”……



有人分析史湘云的性格颇符合“魏晋风度”,在我看来,相较黛玉的娇俏、宝钗的端庄、凤姐的泼辣,湘云更多了一份乐观豁达的中性之美,她的出现,也给悲情红楼梦平添了一抹惹眼的亮色。


PC客户端




最喜欢睛雯:作者笔下的睛雯,聪明美丽、心灵手巧。她敢爱敢恨,性格如火,是红楼里极有个性的人物之一,反抗意识、人生而平等的意识,在晴雯的形象中得到了充分展现。在金陵十二钗中睛雯排又副册第一,可见睛雯在作者心中也应占有一个很特别的地位。睛雯是美丽的,晶宝剔透。“钗軃鬓松,衫垂带褪,有春睡捧心之遗风。”病中睛雯亦如西子,何况健康乎!睛雯是真实的,像“水”一样。心里怎么想,嘴上怎么说。无所顾忌,毫不掩饰。而书中有一句对晴雯的评价:“使力不使心”。可见,她不是一个爱用心思的人。说的话,大多是不经过大脑的。她不会用心机和智谋,而只会本能地用牙齿和爪子来保护自己。宝玉对她,显然是比较娇纵的。我想,宝玉欣赏晴雯,除了其出众的美貌外,大概就是喜欢晴雯的这种真实吧。 晴雯的致命之处,就是没有学会处世的技巧。对于一个初涉社会的人,尤其像晴雯这样处于比较复杂的环境中,学会处世技巧是很重要的。但是,对于那些饱经世事,比如贾母,或是有着慧根,比如宝玉的人,则可能会更懂得晴雯的可贵。 “撕扇子作千金一笑”,是晴雯一生中的亮点:无忧无虑,阳光灿烂。越是美好的,就越难挽住,终不免风流云散。正所谓“命比纸薄”。晴雯不是宝玉的知己,却也是同路人。因此,宝玉痛惜晴雯,为其作诔。我想,像晴雯这样的人物,是不该在红尘中的。像这样的“芙蓉女儿”,只能生活在一个远离尘嚣的所在。 作为一个丫头,她有着出众的资本:美貌、手巧。其优秀的程度,足以让人嫉妒。而睛雯的一张利嘴,也几乎得罪了所有人,以致于听说晴雯被逐,那些婆子们个个拍手称快。王善保家的是邢夫人那边的人,她居然都得罪了。而睛雯就死于众人的“毁谤”。晴雯在谗言下,以“莫须有”的罪名而被逐。 晴雯是红楼梦中最冤的。金钏儿虽然也是“狐狸精”的罪名,但毕竟自己的行为也有些轻佻。四儿、芳官,也是有心笼络宝玉。独独晴雯,虽然对宝玉有一些朦胧的情感,却也“只说大家横竖是在一处”。她属于被“毁谤”,是无中生有(因为无“密”可告)。而这“心比天高,命比纸薄”的睛雯就担了这勾引宝玉的“虚名”。终是“霁月难逢,彩云易散。” 她的独特价值,不在于美丽风流,而是她的品性高洁――而世人所不容的,正是这一点。她这样的人,注定是要为王善保家的这样的恶俗小人所嫉,正所谓“高标见嫉”、“直烈遭危”。落下个“多情公子空牵念。


雪落梅心2


我最喜欢的红楼女孩是薛宝琴。

薛宝琴集许多优点于一身,既有黛玉的超级才情,又有宝钗的通达性格,还有湘云的活泼个性,还有秦可卿的绝世美貌,还有探春的干练本领。

黛玉的诗才在大观园里是独一无二的,她的《葬花吟》、《秋窗风雨夕》和《题帕三绝》都是不可多得的佳作,可以和这些作品等量齐观的大概只有宝琴的那首《西江月·柳絮词》:汉苑零星有限,隋堤点缀无穷。三春事业付东风,明月梅花一梦。几处落红庭院,谁家香雪帘栊?江南江北一般同,偏是离人恨重。宝琴的《怀古绝句十首》也是非常不错的作品,而且独具特色,令人耳目一新,在此不妨欣赏其中的《梅花观怀古》

不在梅边在柳边,个中谁拾画婵娟?团圆莫忆春香到,一别西风又一年。

宝琴的才情还表现在“芦雪庵争联即景诗”一节,在总共七十条五言诗句中,她占了十三条,仅次于湘云的十八条,高于黛玉的十一条,这说明虽然宝琴的诗才比黛玉略逊一筹,她的才思敏捷是在黛玉之上的。

宝琴的美貌又在她的才情之上,连见多识广、阅人无数的老佛爷贾母见了她都“喜欢的无可不可(不知如何是好)”,立即逼着王夫人认了她做干女儿。那么,宝琴究竟有多美呢?请看第五十回里的侧面描写:贾母笑着,搀了凤姐的手,仍旧上轿,带着众人,说笑出了夹道东门。一看四面粉妆银砌,忽见宝琴披着凫靥裘站在山坡上遥等,身后一个丫鬟抱着一瓶红梅。众人都笑道:“少了两个人,他却在这里等着,也弄梅花去了。”贾母喜的忙笑道:“你们瞧,这山坡上配上他的这个人品,又是这件衣裳,后头又是这梅花,象个什么?”众人都笑道:“就象老太太屋里挂的仇十洲画的《双艳图》。”贾母摇头笑道:“那画的那里有这件衣裳?人也不能这样好!”

因为宝琴钟爱梅花,而她又为贾母所钟爱,贾府大总管赖大的老婆专门送了几盆上好的花卉给她,两盆是水仙,另外两盆就是腊梅。宝琴怕黛玉与湘云(她俩和宝琴一样是贾府的亲戚)脸上过不去,收下后立即借花献佛,把一盆腊梅送给了湘云,把一盆水仙送给了黛玉,这个女孩的通达和干练于此可见一斑。

宝琴踏雪寻梅不但展示了她的美,还体现了她的活泼,同时也与她的才情和身世密切相关,因为她曾写过咏梅诗,而她的未来夫君恰恰以梅为姓。

宝琴和她的梅郎应该是天造地设的一对佳偶,这不由得让人想起了《红楼梦》第四十九回回目中的“琉璃世界白雪红梅”,白雪红梅隐喻着“白薛红梅”,即薛宝琴和梅公子的完美结合,而琉璃世界则代表着他们俩将来的美好生活,此乃《红楼梦》这个大悲剧留给读者们的一抹难得的令人欣慰的亮色。

宝琴的幸运还不仅仅在于她的幸福婚姻,她早年跟随父亲东行西游,走南闯北的经历也让书中人和书外人都欣羡不已的——“我八岁的时节,跟我父亲到西海沿上买洋货。谁知有个真真国的女孩子, 才十五岁,那脸面就和那西洋画上的美人一样,也披着黄头发,打着联垂,满头带着都是玛瑙、珊瑚、猫儿眼、祖母绿,身上穿着金丝织的锁子甲,洋锦袄袖,带着倭刀也是镶金嵌宝的。实在画儿上也没他那么好看。"

既然,那么"不在梅边在柳边"又是何意呢?

"不在梅边在柳边"出自《牡丹亭》女主角杜丽娘的题像诗,原诗如下:近睹分明似俨然,远观自在若飞仙。他年得傍蟾宫客,不在梅边在柳边。对于杜丽娘来说,“在梅边”和“在柳边”是异曲同工,并无不爽的,因为她的心上人名叫柳梦梅,对于薛宝琴来说,如果“在梅边”变成了“在柳边”,她的夫君就是另一个男子了。

现在流行的一百二十回《红楼梦》里,薛宝琴在哥哥薛蝌的安排下,按照父亲的遗命,嫁给了她的梅公子,并且从此过着幸福快乐、无忧无虑的生活,一如当年在大观园中一样。然而,根据相关专家的考证,在曹雪芹的原著中,薛宝琴最后并没有和梅公子走到一起,但我们也不必为她感到遗憾,因为她的归宿是一个和梅公子一样优秀,甚至比梅公子有过之而无不及的好男儿,谁呢?就是《红楼梦》第一帅哥,重情重义、行侠天下的柳湘莲,如此说来,薛宝琴真的是一个幸运得几近完美,令无数人欣羡不已的女子了。

答疑人:今日头条年度历史自媒《夜狼文史工作室》特约撰稿人忆江南

忆江南,历史学者。原名张恒涛。出版作品《历史开卷有疑》、《历史的伤口》、《历史江湖》、《并非“史”无对证》等书。代表作《历史老师没教过的历史》1、2、3部畅销不断,第四部即将出版。


夜狼文史工作室


红楼梦中的女孩子一个个的貌若天仙,才华横溢。如果一定要选一个“最喜欢”的,我首选史湘云!

人都是感官动物,首先关注的就是外貌。原文中没有直接关于史湘云的外貌描写。但是,作为红楼梦中“外貌协会会长”的贾母,对女孩子的容貌是十分在意和挑剔的(喜欢的都是长得好看的女孩子,给宝玉“说亲”也首先要求模样性格难得的好),史湘云能入得了贾母的眼,模样自然是不差的。

红楼梦中的女孩子论才华,自然是薛林居首,但史湘云也不遑多让。海棠社第一次聚会,湘云没赶上,后来补上的,不但一人连做两首,水准也不低。后来湘云做东,十二首菊花诗,林,湘两人各占三首,虽有潇湘妃子林黛玉夺魁,湘云与宝钗也是不相上下。再后来芦雪庵联诗,湘云“吃了鹿肉”,才思格外敏捷,甚至有压倒薛、林的势头。最后一次的中秋夜联诗,湘云和黛玉也是旗鼓相当。

湘云的针线活也是十分出众的。宝玉随身穿戴之物,针线必定是顶尖的,一般的也入不了他的眼。可是,宝玉却随身戴着她做的穗子(被黛玉赌气剪了),袭人也多次烦她帮忙做宝玉的东西。

最难得的是湘云的性格。湘云的处境甚至还不如黛玉,可是并没有养成黛玉那种敏感多心的性格。乐观,开朗,大气,真真惹人喜欢!


逍遥子的书香视界


1、林黛玉:字“颦颦”,名号“潇湘妃子”。林黛玉的美是富有魅力的西施式的清瘦之美,更具有绝世的姿容,红楼梦里各个女儿都精华灵秀独具其魅,却只有黛玉的美让人由衷地心疼和爱怜。然而,使她动人心魄、更具艺术魅力的则是她无与伦比的丰富而优美的精神世界。她才华横溢,有浓郁的诗人气质。曹雪芹胸中笔下的林黛玉,是一个诗化了的才女;她有多方面的才能:博览群书,学识渊博。她爱书,不但读《四书》,而且喜读角本杂剧《西厢记》、《牡丹亭》、《桃花扇》等;对于李、杜、王、孟以及李商隐、陆游等人的作品,不仅熟读成诵,且有研究体会;她不仅善鼓琴,且亦识谱。曹雪芹似乎有意将历代才女如薛涛、李清照、叶琼章、李双卿等的某些特点,融进林黛玉的性格。林黛玉是个秀外慧中的女性,不像薛宝钗那样世故,那样城府甚深,八面玲珑,取悦于人;她对人坦率纯真,见之以诚。她有着脱俗纯真的性格和孤标旷世的才情,她并非没有料事的聪明和洞察时弊的敏锐,探春的“乖”和凤姐的“花胡哨”她一清二楚,贾府的“后手不接”之患她了然在胸。但她可从不管贾府的闲事,这除了精力和体力的原因之外,更主要的是因为她既没有入世的兴趣也不屑处世的心机。林妹妹是为自己的心而活,是大观园中的屈原,且她天性喜散不喜聚,她胸中没有富贵梦,因而也不会像宝钗那样试图扶大厦于将倾,去经营一个不散的筵席。这样的女儿我找不到一个更好的形容词来综合形容这样脱俗的美,或者“秉绝代姿容,具希世俊美”,也或者“此女只应天上有,人间哪得见几回!”,更能生动贴切些吧。


小先生


我喜欢史湘云,湘云!

她个性开朗,知足,人聪明率真、感恩惜福……

她从小父母双亡,很不幸的!从小被接来跟着姑奶奶史太君生活。长大以后寄居在叔叔婶子那里。这一点也跟林黛玉一样。但是她没有黛玉那样的小性子。

她会亲自回贾府给大家带礼物,尤其是从小一起长大的袭人等……


残酷是本来面目



魂系怡红


林黛玉,令贾宝玉一见便忘却自己的颦儿,在宝玉眼里,林妹妹心较比干多一窍,病如西子胜三分,闲静时如姣花照水,行动时似弱柳扶风。假如黛玉穿越到现在,那就是有才华有颜值有气质而且身材还非常好的大美女。在大观园里,黛玉待人真诚大方,除了宝钗这个情敌之外,她与宝琴,迎春,探春,湘云等相处得都很好,和紫娟之间既是主仆又是闺蜜,教香菱写诗,跟湘云中秋联对,与王熙凤,李纨等人也能开开玩笑,这说明黛玉是一个活泼有趣的女子。这样的黛玉当然也是我的最爱。


兰心156691848


湘云和平儿都喜欢。只说湘云吧,论才华,一句传为经典的“寒塘渡鹤影”还不够?那去翻翻她在诗社的作品吧,不输黛玉宝钗。论容貌,好吧,即使不如宝钗黛玉也不丑吧😋。论品性,与黛玉比,同样失去父母的湘云不言悲欢,活得乐观洒脱。与宝钗比,湘云从不伪装掩饰,总是率真可爱。与探春比,湘云少了一份凌厉谨慎,多了一份平和随性。与妙玉比,湘云拒绝故作矜持孤傲,坦然面对人间苦乐。大观园的其他女子,恐怕也没有资格与湘云比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