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清权臣李鸿章到底是“卖国贼”还是“历史英雄”?

随着科技的发达,很多历史证据渐渐浮出水面。对于一个历史人物的评价,终究会有两面性。因为你不可能让任何人喜欢你,相反也不可能任何人都讨厌你,作为晚清一大权臣的李鸿章,世人对他的评价更是如此。有说好的,有说坏的。

小编认为纵观李鸿章一生,李鸿章不算卖国贼,但也不可能是什么英雄人物!

李鸿章照片

一、李鸿章大节有污,一生贪图享受,讲究排场,腐败成性,敛财无数。

他亲笔在自家中堂撰写了一副对联:“享清福不在为官,只要囊有钱,仓有粟,腹有诗书,即是山中宰相;祈大年无须服药,但愿身无病,心无忧,门无债主,便作地上神仙。”对比左宗棠的自撰联“身无半亩,心忧天下;读破万卷,神交古人。” 其境界高下立判,自是无须多说。

清末流行于民间有一副著名对联:“宰相合肥天下瘦,司农常熟世间荒。”上联就是写的李鸿章,李乃安徽合肥人,曾任文华殿大学士(相当于宰相);下联写翁同和,翁乃江苏常熟人,曾任司农(相当于现在的农业部长)。此联一语双关,充分反映了当时民间对吸食民脂民膏的李鸿章、翁同和之类的贪官的愤恨之情。这样一个大发国难财的权臣也配称为英雄?

李鸿章在办洋务的过程中,大肆收受贿赂和回扣,捞了无数的银子这也是有据可查的。

李鸿章故居

二、李鸿章对民族、国家利益,功过各持一半。

李鸿章一生在尽力维护中国的利益,洋务图强。对于不平等条约的签订,他曾据理力争,然而无奈国家羸弱,不得不接受屈辱的要求。他也有外交上维护中国的事迹,如在八国联军攻占北京后独自前往谈判,最终不割地而平息事件;在甲午战争处于不利情况时曾主动用最小代价来达成和解等,都是他卫国有利的一面。

李鸿章也曾作出的错误决策。如过于避战和重视海防而愿意牺牲整个新疆放弃疆防;1885年在完胜日本的情况下签订的《中日天津会议专条》;与日本的中日甲午战争中的指挥失误导致军舰在威海卫被全歼;中法战争胜利后反而签订了不平等条约等。他要为这些事件的误国行为承担很重的责任。另外在早期镇压太平天国运动时,他杀人过多。洋务运动和他的一系列措施并没有改变中国继续沦落。

《辛丑条约》签订时,右二为李鸿章

三、李鸿章一生并没有直接卖国,还算主流向善。

人的一生终会做对做错许多事,但是有些事错即便你只做错一次,也不可原谅。比如一个杀人犯,他可能曾经帮助过很多人。但即便如此,最后他故意杀人了,法院是否可以据此认定其杀人无罪?汪精卫年轻时是一个激进的革命者,曾经深得中山先生赏识,那是否就能以此来掩盖他后来卖国投降的罪孽?

但是在纵观李鸿章一生,可以肯定的是没有直接证据表明他卖国的。在民族,国家利益等大事大非面前,李鸿章还是做出了他尽可能正确的决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