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土】寻访老井沙里的老井,追寻准格尔深藏的历史记忆

寻访老井沙里的老井

三十年前有过一个心愿——找到老井沙里的老井,这个心愿在今年三月份终于实现了。

这个心愿源于一个故事。第一次听到老井沙故事的时候,我还是个孩子。当时三姨家在布尔陶亥小学北面的平房里住,到王爷府走路几分种就到。我和三姨邻居家的几个孩子总去王爷府玩,王爷府门口左手边有一个供销社,我们在那里听到人们讲老井沙的故事。人们说:清朝,乾隆只身寻父,在沙里走到第七七四十九天的时候,人困马乏,口渴难耐,所带饮水早已喝完,眼看走不出这片沙漠了。就在危难之时,乾隆坐骑用左前蹄使劲刨,一会儿,沙里便流出一股流泉。皇帝喝了水,恢复了精神,马儿喝了水,长了力气,一鼓作气便下了江南。后人围着这眼泉砌了一口井。

我们几个小黄毛丫头总是商量着要去找找这个神奇的井,看看井里神奇的泉眼。当然,我们没去,几个娃娃连北都找不着,怎么可能找到藏在库布其沙漠里的井呢。

一个故事在心里存上三十年,久了,也信了。

这几年在布尔陶亥工作,有意无意的打听老井的事,听到了更多的版本。“老井是康熙皇帝打猎路过咱这里时发现的水源。”“跟皇帝没关系,就是开荒打的井。”同一个地方,不一样的说法,让我质疑起三十年前听到的故事,老井到底是不是跟乾隆有关,如果无关,那跟哪个皇帝有关?

这个问题一直在脑海中萦绕,我找到了九十高龄的老乡,问他知不知道老井的事,他给我了这样一个答案:“我大(父亲)小时候在沙里头玩就有老井兰,井不是开荒用,那边上就种不成地,它跟皇帝有没有关系我就不知道兰……”这位老乡九十高龄,他父亲小时候就在老井玩,这么推算,老井至少也有一百多年的历史。我还咨询过当地的80多岁的老通讯员、退休的苏木领导、旗档案局的工作人员,答案是老井可能与康熙有关,但没有充分的依据。

当我看到了郭钱乐的文章《康熙第二次亲征噶尔丹时的鄂尔多斯》时,一切疑惑都找到了答案。文中提到“康熙三十五年(1696年)春--康熙三十六年(1697年)夏,在短短1年时间里,康熙皇帝亲率大军三次西征攻打厄鲁特蒙古噶尔丹(新疆境内的漠西蒙古部落),最终取得了胜利。在三次亲征过程中,他两次来到鄂尔多斯地区。”“十一月初三,上午,康熙乘船渡河到达准格尔旗境内。渡河后,骑着鄂尔多斯马,打猎4小时左右,申时(下午3点到5点之间)渡河返回湖摊河朔驻地。此次打猎,是康熙首次进入鄂尔多斯,他说鄂尔多斯‘围猎娴熟,雉兔复多,此地虽有沙岗,然兼平地,草多丛生,驰骋并无可虑。朕自幼闻鄂尔多斯之兔,今请见之。'”“初六,康熙等待大军全部渡过黄河后,率大军前往东斯亥驿站驻扎。东斯亥又名“多素哈”,位于准格尔旗十二连城乡的召粱附近,是康熙三十一年(1692年)为应对准噶尔的战事需要,在鄂尔多斯境内设立的驿站。初七、初八日仍驻扎于此。”史料里明确记载了康熙在准格尔旗境内停留的时间,康熙善骑喜狩猎,军队驻地至老井直线距离也就十几公里。康熙到老井附近打猎是极有可能的,那样的话,这口老井就有三百多年的历史了。

想象一下,三百多年前,一个威武的皇帝骑着毛色油亮的鄂尔多斯马,旁边几个护卫,一路追逐着野生动物从黄河边水草丰美的草场到了一处沙梁。收获颇丰,日头正烈,需要补充水份,低头一看,沙洼处一眼明泉,水清洌洌的。康熙下马,捧起清泉,一饮而尽,那叫一个爽。皇帝喝罢,赏众随从喝,众人兼赞泉水甘甜。蓝天白云下,一行人带着猎物返回营地。

故事里的事说是就是不是也是,故事里的事说不是就不是是也不是。不管你和我相信的是不是一个故事,沙漠里有这样一口老井是事实。

2019年3月的一天,一个临时组织的寻访小队出发了。向导是单位的同事(土生土长的本地人),队员是我和驻村工作队的几位小伙。向导按着曾经的记忆,找到从水泥路往右拐的小路口,我们上了小土路,坑坑洼洼,像是多年不走车了。没成想,拐了几个弯,又绕回了水泥路。继续往前走,再看看。一条新铲出来的沙路挺宽,我们沿着这条新沙路往前走了不到一公里,向导说右手边像是以前去老井的路。像吗?我仔细观察,才在柠条和沙柳中间(这几年绿化效果好,沙都被植物固定住了),看到了一条隐约走过车的路。开车的李书记(驻村第一书记)技术一流,越野车也给力,在这样的路上又行进了差不多一公里。面前没有路了,四周地形差不多,起起伏伏的沙梁沙洼,不远不近的灌木,稀稀疏疏的几棵树。

(所谓的老路)

向导不敢往前走了,我们几个便下了车,爬到沙梁顶上,四周望望,看不出个所以然。向导拿着手机咨询,信号不稳定,我们也拿出手机,试着用导航软件找。没成想,导航软件里真有老井沙,而且离我们不到两公里。太高兴了,没有细想,叫上向导,从这条早已废弃的路撤出来,按着导航指引的线路重新走。半个小时过去了,我们从水泥路往十二连城方向走,发觉不对劲又折回来。现代科技导航技术不能把我们带到老井沙。

那天太阳真晒,北方三月的天,几个人都热出了汗,也许是急出的汗吧。几次尝试几次失败,老井就这么难寻?

向导的咨询电话终于打通了,我们需要顺着那条新铲出来的沙路一直走,走到头有一个沙站工作用房,之后步行找到一些新疆杨然后就能找到老井了。按着这个路线,我们到了一个小沙梁,远远的看见那些自由生长的新疆杨,杨树附近,有一片芦苇。真让人意外,沙里居然有芦苇!我几乎是跑到芦苇边的,早春,芦苇干枯的,但能看得出去年它们是多么得生机盎然、多么得充满活力。

(老井旁的芦苇)

(寻找老井)

老井就在附近,但我们五个人细细找了一遍都没找到。老井呢?一回头,一截老木头吸引了我的目光。走近一看,木头早已腐烂,一处藏在草丛里的井口就在它旁边。人们说的砌井的砖没有了,木质的井涵也没有了。只有一个小坑,落寞地讲述着关于过往的故事。

(光束下的就是老井)

看着这个小坑,我说不出话来。不知道该说什么,也不知道该怎么说。寻访老井,找到它应该就是结束了吧,但心里总觉得应该是开始。井不能只剩下个坑吧?

三十年前的一个心愿只是单纯的想看看老井,如今看到了。我又有了一个心愿——按曾经的模样复原老井,希望这个心愿在不久的将来能实现。

注:

老井:老井在老井沙,老井沙在布尔陶亥苏木,布尔陶亥苏木在准格尔,准格尔在鄂尔多斯,鄂尔多斯在内蒙古,内蒙古在中国。

郭钱乐:中共党员,东胜区幸福街办事处纪工委书记。他写《康熙第二次亲征噶尔丹时的鄂尔多斯》时的参考资料有《清圣祖实录》、《亲征平定朔漠方略》、《蒙古史论文选集第三辑》、《准噶尔蒙古与清朝关系史研究1672-1697》、《康熙第二次亲征噶尔丹所经内蒙古西部地方地名研究》、《康熙帝亲征噶尔丹期间给皇太子胤礽上谕选》、《伊克昭盟地名志》、《准格尔旗志》、《包头地名志》、《土默特右旗志》。

更多新闻

【相约】4月13日—15日,准格尔旗杏花节等你来~

【食味】清明时节,准格尔旗的摊米黄儿了解一下?

【公告】招 租 公 告

【好消息】你的缘分到了!准格尔旗这场青年联谊会等你来~

准格尔,深藏历史记忆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