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朝平定准格尔叛乱后,为什么不对哈萨克汗国下手?

清朝初年,在中亚有两大强国,哈萨克汗国和准格尔汗国。乾隆帝在位期间,彻底平定了准噶尔叛乱,将新疆地区纳入清朝的版图,从而与哈萨克汗国接壤。


随后大清也和哈萨克汗国在中哈边境发生多次小规模冲突,双方均有胜负。可大清却并没有继续对哈萨克汗国用兵,反而让沙俄捡了便宜,这是怎么回事?

清朝平定准格尔叛乱后,为什么不对哈萨克汗国下手?


清朝是少数民族政权,所以入关后的清朝绝大部分精力都放在巩固对中原的统治上。而中原地区反抗清朝统治的斗争也从未停止过,所以清政府面临的压力不小。
客观的说能在这当中解决准格尔汗国这个问题已属不易,指望大清再去涉及中亚吞并哈萨克汗国显然不可能。

清朝平定准格尔叛乱后,为什么不对哈萨克汗国下手?


如果清朝有这样的野心,恐怕西伯利亚根本不会成为沙俄的嘴边肉。
另外,清朝和准格尔之间的战争持续时间太久,虽然葛尔丹是被康熙解决的,但准噶尔和清朝的战事并没有结束。直到乾隆时期,准噶尔汗国内乱,又遭遇罕见的天灾,乾隆皇帝果断出兵,才算是彻底消灭了准噶尔汗国。

清朝平定准格尔叛乱后,为什么不对哈萨克汗国下手?


清朝和准格尔前后进行了70年的拉锯战,清朝三代帝王才终于彻底消灭准噶尔汗国。
要知道大清和准格尔的战争之所以持续70年,很大原因是因为太远。而在这70年中,清王朝财力、人力已经消耗很大,击败准格尔已经非常不容易,要想再占领哈萨克汗国非常困难。

清朝平定准格尔叛乱后,为什么不对哈萨克汗国下手?


而我们知道这三代帝王是清朝最有能力的三代皇帝,当时也是大清最鼎盛的时期。


清朝从乾隆末年有了衰落的现象,开始走下坡路,更不可能一鼓作气继续对哈萨克用兵,如果这场战争再打几十年,恐怕双方的消耗都不会少。
在乾隆眼里,哈萨克汗国和准格尔完全不是一个概念,准格尔是一定要解决的,这也是大清北部安全的问题。

清朝平定准格尔叛乱后,为什么不对哈萨克汗国下手?


而哈萨克却不一样,一个十分荒凉的地方,本身就没有多少吸引力,况且消灭准格尔后,哈萨克根本不可能威胁大清。


所以乾隆并不想管这个蛮荒之地,只要求哈萨克能像越南、琉球这些国家一样做个臣服的藩属国就行了。
另一个不容忽视的就是沙俄这个变数。那个时候大清已经不再是周边最强大的国家,虽然大清自认为天朝上国,但不得不说,面对沙俄的入侵已经表现出力不从心,能够在鸦片战争前,不落下风已属不易。

清朝平定准格尔叛乱后,为什么不对哈萨克汗国下手?


况且沙俄对中亚觊觎已久甚至也想征服大清,所以乾隆朝面对沙俄的入侵虽然是坚决给予抵制,但还是有点顾此失彼。
所以乾隆更主要的是消化准格尔内部,毕竟虽然政权没有了,但是反对的声音还是有,甚至还有和沙俄勾结的势力,乾隆不得不重视。
结果哈萨克汗国被沙俄侵占,成为了沙俄的一部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