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6.01 鄂尔多斯伊金霍洛镇一个特殊群体“成吉思汗”八白室“的守护者”

在内蒙古鄂尔多斯伊金霍洛镇,一支原本由当年军中勇士和王朝重臣组成的守陵队,世代传承地780年从未间断地守护着已故君王的灵帐。这位君王就是“一代天骄”成吉思汗。这支队伍被人称作“达尔扈特”(汉语意思为“担负神圣使命者”)。


鄂尔多斯伊金霍洛镇一个特殊群体“成吉思汗”八白室“的守护者”​​

成吉思汗陵的前身叫“成吉思汗八白宫”,在守护成吉思汗八白宫及诸多奉祀之神的鄂尔多斯部当中,有个叫“达尔扈特”的群体。“达尔扈特”这一名称来自“达尔汗”一词,“达尔汗”意为“神圣”,“达尔扈特”是“达尔汗”的复数,有“担负神圣使命者”之意。

从成吉思汗八白宫建立开始,鄂尔多斯部中就有部分成员代表各氏族,一直集中在八白宫跟前,从事守护、祭祀、管理、迁移等具体事务,这部分人当时被大蒙古国授予“不服兵役、不纳税赋”的特权,专门看守成吉思汗奉祀之神。后来,这个群体便演化成守灵人——达尔扈特。

鄂尔多斯达尔扈特部的祖先原是成吉思汗的警卫部队。成吉思汗死了以后,由原来的五百户警卫部队守卫成吉思汗陵寝。他们的任务是专门管理成吉思汗的陵寝和有关祭奠工作。达尔扈特部遵照成吉思汗的遗训,永不担任任何官职,也不负担官差徭役。
鄂尔多斯伊金霍洛镇一个特殊群体“成吉思汗”八白室“的守护者”

达尔扈特的男人,一生只能做有关守卫成陵和祭祀的事情。父亲教给儿子关于祭祀和管理的各种仪式和方法,学会《伊金颂》、《苏勒定颂》、《窝奇特经》。这是他们的专门事业,这项事业代代相传。

成吉思汗陵寝公元1227年,成吉思汗在西征途中病逝六盘山下。按其秘嘱遗体随即秘葬,下葬地点至今仍然是迷雾一团。

成吉思汗弥留之际,守护在身旁的部将遵照传统习俗,从白骆驼额头上取下一绺绒毛放在他的嘴上,吸收了他最后一口气,留下他的灵魂。这绺绒毛连同成吉思汗画像和部分遗物一起,被安放在白色宫帐内进行供奉,从此,这座白色宫帐成为象征成吉思汗的“奉祀之神”。之后,随着成吉思汗四位夫人相继过世,供奉的神物逐渐增多,白色宫帐也随之增加。
鄂尔多斯伊金霍洛镇一个特殊群体“成吉思汗”八白室“的守护者”

元朝时,忽必烈在元大都建太庙祭祀成吉思汗等先祖,将太庙定为八室,同时在上都(今内蒙古正蓝旗闪电河北岸)也建立了八座祭祀成吉思汗的宫帐,史称“八白宫”,也叫“八白室”。

八座宫帐将成吉思汗及夫人的遗物分别安置,各自独立供奉,成吉思汗陵寝开始初具规模。

从成吉思汗归天之日起,一支精锐之师便从战功卓著、最最忠诚于成吉思汗的部将及其后代中选拔出来,担负起守护和祭奠“奉祀之神”的使命,这支特殊部队就是后来被称为“达尔扈特”的成吉思汗的守陵人。队伍从1000余人到1700余户近6000人。
鄂尔多斯伊金霍洛镇一个特殊群体“成吉思汗”八白室“的守护者”

《里藩院则例》记载

清宣宗道光十九年(公元1839年)定,伊克昭盟境内,向有成吉思汗园寝,其鄂尔多斯七旗,向设有看守园寝承办祭祀之达尔扈特五百户。此项人户,不作为旗王爷所属,于该盟内择贤能札萨克一员,专司经理。达尔扈特不属于鄂尔多斯的七旗管辖,他们是盟旗之内的一个特殊集团,他们叫“爱马克”(部)。达尔扈特的行政机构、组织状况、成员的生产方式等,都和盟旗所属的旗民有明显的区别。

达尔扈特部的最高首领叫济农,是成陵大祭的主祭官。济农的官职是明代设置的,一直延续到清朝。
鄂尔多斯伊金霍洛镇一个特殊群体“成吉思汗”八白室“的守护者”

鄂尔多斯部的额璘臣率部落归顺清朝,顺治皇帝承认了额璘臣的济农地位。

清世祖顺治六年(公元1649年),鄂尔多斯部划分为六旗时,额璘臣被封为多罗郡王。济农仍由郡王旗的札萨克担任,直到清德宗光绪三十年(公元1904年,即额尔肯毕力格承袭郡王旗札萨克时期)改为由伊克昭盟盟长兼任达尔扈特部济农。济农以下设正达尔古1人,副达尔古1人,由他们两人协助济农统率整个达尔扈特部,正、副达尔古以下有大达玛勒6人,小达玛勒18人。18个小达玛勒分属6个大达玛勒,平均每个大达玛勒统辖3个小达玛勒。每个小达玛勒管理一个“格西克”的达尔扈特人。

达尔扈特的行政体制和蒙旗制度下的旗制相比,济农相当于一个旗的札萨克。但是,这个札萨克的职务、爵位却特别高,必须由盟长一级的札萨克才能担任济农职务。开始设济农的时候,济农除负责成吉思汗的祭祀等各种事情外,还有管辖他的所有部属的权力。
鄂尔多斯伊金霍洛镇一个特殊群体“成吉思汗”八白室“的守护者”

后来,在一段历史时期内,济农成了管理成吉思汗陵寝祭奠的专门官职。清德宗光绪三十一年(公元1905年)以后,济农由伊克昭盟盟长兼任,使济农这个官职又成了既是统辖伊克昭盟的实权职务,又是负责祭奠成吉思汗陵寝的官职。

达尔扈特部济农、达尔古、大达玛勒、小达玛勒等官职,都各有自己的印章,在他们各自的职权范围内,行使各方面的权力;达尔扈特的正达尔古、副达尔古、大达玛勒、小达玛勒的职务不是世袭的,是由济农挑选达尔扈特部中有威望、有能力的人任命。他们平时办理调查属下的户口人丁,分配轮流守陵的人员,筹备成吉思汗大祭的各种工作,分配祭奠时所需用的马、羊。

达尔扈特部分为大达尔扈特和小达尔扈特两个部分;大、小两部中,又各分成9个格西克(相当于盟旗中的佐领或苏木)。两部相加,共有18个格西克。格西克的首领是小达玛勒。在达尔扈特部里,大达尔扈特的9个格西克是蛮乃格西克、太西格西克,太保格西克、乌素斑格西克、窝路惕格西克、哈达格西克、佐磨纳格西克、贺尔奇纳尔格西克、小营盘格西克;小达尔扈特部9个格西克是蛮乃格西克、阿鲁托钦格西克、塔布格西克、拖勒格西克、唐秦格西克、上吉劳庆格西克、下吉劳庆格西克、大布利雅庆格西克、小布利雅庆格西克。


鄂尔多斯伊金霍洛镇一个特殊群体“成吉思汗”八白室“的守护者”

专门祭奠成吉思汗的组织是:大达尔扈特掌管祭祀的礼乐,其中有库呼克(司仪)1人,哈斯卡(副司仪)1人,昏真(司乐)1人,奇尔必(副司乐)1人;小达尔扈特部掌管祭祀的事务性工作,其中有台锡(总管,他的主要任务是管理成吉思汗的遗物)、栽桑(副总管)、太傅(祭奠时的总指挥)、图拉(副指挥)。

在各种祭奠活动中,负责各项专门职务工作的人,都要按照传统的格式和程序做好自己份内的事。平时还要经常向长者求教,接受老一辈和不外传的古典礼仪,还要负责向后代传授这方面的专门知识。与成吉思汗陵寝有关的霍洛(宫殿),在鄂尔多斯共有6个,即大伊金霍洛、小伊金霍洛、额西夫人霍洛、苏勒定霍洛、上吉劳庆霍洛、下吉劳庆霍洛。大伊金霍洛、小伊金霍洛和额西夫人霍洛,属于大达尔扈特部守护管理;苏勒定霍洛、上吉劳庆霍洛和下吉劳庆霍洛,属于小达尔扈特部守护管理。伊金霍洛的亚门特达(祭祀官员)是世袭职务,他们代代相传。有关成陵祭奠的各种事宜及程序,对外绝对保密。这里的亚门特达共有8人,其专有名称为奇尔必(斟酒人),库呼克(念“窝奇特”经的人),太保(点燃火堆的人),哈斯卡(念“额拉格乐”经的人),太师(管理成吉思汗灵柩上的钥匙的人),栽桑(负责在祭奠时拉马头琴的人),昏真(在祭奠时呼号的人),图拉(献祭者,在祭奠结束后,手拿银刀割马背子、羊背子的人)。另外,还有1名达柱玛,这是专门供应祭奠时用的酸奶子和奶酒的人。达尔扈特部的生产方式和鄂尔多斯七旗蒙古人有很大差异。


鄂尔多斯伊金霍洛镇一个特殊群体“成吉思汗”八白室“的守护者”

一般蒙古人是以传统的畜牧业进行生产,到清末和民国年间,由于草原放垦迅速,迫使一部分牧民(特别是东部准格尔旗、达拉特旗一带)放弃了传统的畜牧业生产,从事农业。但是,绝大多数蒙古族劳动人民都是自食其力的劳动者。达尔扈特人除了在成陵周围的草场上进行一部分畜牧业生产外,他们的一部分生活来源是来自到成陵祭奠成吉思汗的人的施舍。因为成陵是祭奠成吉思汗的圣地,到伊金霍洛来祭奠成吉思汗,几乎是所有蒙古人的共同愿望。凡来祭奠成吉思汗的人,都是尽可能带足金银。这些金银除购置祭品外,一般要全部施舍给成陵。这些金银的最后归宿都到了达尔扈特人的手里。

另外,在成吉思汗的遗物中,有五枚苏勒定,都藏在郡王旗王府东南23公里的苏勒定霍洛。苏勒定霍洛的定例是:每逢“辰年”(每经十二年一次)都由达尔扈特护卫着出巡。出巡地区是:郡王旗、杭锦旗一枚;乌审旗、札萨克旗一枚;准格尔旗、达拉特旗一枚;鄂托克旗一枚。苏勒定出巡区域是“不过黄河,不越长城”。苏勒定所到之处,蒙古人必须拿出牛羊、金银作为对圣祖成吉思汗遗物的悼念,以示对圣祖的忠诚。
鄂尔多斯伊金霍洛镇一个特殊群体“成吉思汗”八白室“的守护者”

牧民为悼念苏勒定而交纳的牛羊、金银,当然成了达尔扈特的收获。达尔扈特人为了增加自己的经济收入,常常以祭奠成吉思汗募化祭品的名义到大漠南北的草原去募捐。募捐人动身前要经过济农的允许,带上经济农批准的护照注册,再带上成吉思汗的画像或成吉思汗的宝剑、成陵上的一件祭器,便可以到蒙古人聚居的草原进行募捐。牧民们见到这种募捐的达尔扈特人,都要尽力拿出自己的牛羊、金银交给达尔扈特,以表示自己对圣主的虔诚。蒙古人向达尔扈特交的这些牛羊、金银,除用一小部分给成陵增添一些祭品外,其余的部分均由达尔扈特按照职位等级分配。达尔扈特部虽然属于鄂尔多斯的组成部分,但与盟旗组织不同,为盟旗制度中的一种特殊情况。
鄂尔多斯伊金霍洛镇一个特殊群体“成吉思汗”八白室“的守护者”

达尔扈特人的风俗,来源于原始萨满教。

萨满教把九十九天分为左四十四天和右五十五天。信徒们认为,凶猛的赤天为左四十四天的首领,只要供奉它,就会救助人间。

信仰萨满教的蒙古人,相信天及其宇宙、大地和一切自然现象都具有神灵,他们时刻祭祀至高无上的九十九天以及日、月、星、山川河流。

同时,他们把成吉思汗看作是受长生天命而降生的圣人,与天共存,并且将他的灵柩、旗徽和遗物作为神物, 就此形成了以信仰成吉思汗为主的独特的风俗习惯。

达尔扈特人一直把自己看作是“圣主的卫士”,只要生了儿子,便挂上弓箭在家门口进行祝福,在家门口竖立“黑幕热”(天马旗)时,往往竖立两根杆,右边象征成吉思汗苏勒德,而左边代表着守护成吉思汗的“卫士”。另外,妇女们挤奶,要先向苍天和圣主献祭;人们制做新毛毡,也要为成吉思汗祝福;遇到美食佳肴,也总是要说一声“托圣主的福”,然后才用餐;遇到敬酒时,还要用食指向苍天和成吉思汗弹祭后才能品尝;而咳嗽或打喷嚏时也要说声“请圣主保佑”。


鄂尔多斯伊金霍洛镇一个特殊群体“成吉思汗”八白室“的守护者”

此外,赛马时举行“万群之首,千马之冠”公马赛时,马鞍要朝北放置,因为守护者们认为,在北方有成吉思汗和鄂尔多斯人的故土。

  • 参考资料
  • 世上最尽忠的部落达尔扈特人
  • 神秘达尔扈特守灵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