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广久:一个“傻子”却走进历史的人物,他做了什么

农村改革初期,安徽出了个'傻子问题',当时许多人不舒服,说他赚了一百万,主张动他。我说不能动,一动人们就会说政策变了,得不偿失。"这段出自《邓小平文选》第三卷第371页的原话。因邓小平两次在高层提及此人而闻名全国,号称"中国第一商贩"


年广久,年广久从9岁起就跟随父亲肩搭秤杆,叫卖街头。其父病逝,年广久便继承父业,独撑门头。年广久做生意遵循其父"利轻业重,事在人和"的遗训。年广久的"傻子"头衔也是此时落下的:人家买一包,他会另抓一把给人家,人家不要,他会硬往人家身上塞。当"傻子"的结果,"1976年的时候就赚了100万"。那时的100万能抵得上现在的1个亿啊!"也许正是年父这种教导和环境影响成就了如今的傻子瓜子,

看到市场需求的旺盛,年广久想到了扩张。年的扩张计划遭到妻子的反对年广久不动摇,这个大字不识一个的徽商后人看准了一件事,就决定将其做下去。"我相信邓小平,相信十一届三中全会的方针不会变。"年广久说,"但是如果看准了机会不去抓住,不是亏了么?"为什么年在那种情况下不小心一点,商人都是逐利的,年轻和艰难困苦练就了迎难而上的性格.


傻子瓜子走到今天实属不易。在改革开放之初,靠着好政策和敏锐的市场嗅觉,迅速获得成功。

进入新世纪,全国各地炒货企业兴起,家族企业的弊端也随之显现,内忧外患下,“傻子瓜子”发展遇到了瓶颈。2001年,年广久把商标权转给了儿子,自己渐渐淡出管理。


年氏家族的大旗落在了年强身上。年强十几岁就辍学跟着父亲卖货,后来曾在清华大学进修管理学。为了适应市场,他打破了父亲年广久“不向银行贷款”、“傻子瓜子不进超市”等规矩,建立了现代企业管理制度,通过实施股份制改革,提升企业整体素质,转换产品单一的发展格局。

经典语录

商场斗士:想不到的,(他们)还是怕我,还是怕我的本事。(人家买一包,他会另抓一把给人家,人家不要,他会硬往人家身上塞。谁不怕)

商战无父子:您必须要把两个儿子当作敌人,他们才能够进步。(很残酷,很实用)

改革心得:人的命运靠政策,有政策,我的命运还是好的。

荣誉至上:这个命运……傻子瓜子的商标事件还没有一个结果,对于年氏家族来说,这可能是一个永远都不会有结果的争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