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養」入冬後,胎壓需不需要打高一點?


入冬以來,身邊許多朋友都開始更換一些適合低溫環境的機油,冰點較低的玻璃水等等。而對於胎壓,有一些小夥伴也喜歡稍微調高一些,覺得這樣可以適應低溫環境,保持安全性。

那麼問題就來了,冬季調整胎壓真的有必要嗎?今天蜀黍就跟大家聊聊冬天胎壓的那點事兒。

▼胎壓多少最合適?

首先,廠商對輪胎的胎壓值都會有明確的建議,除了說明書上有以外,車身的標籤銘牌上一般都會刻得清清楚楚,而這個胎壓標籤一般會出現在B柱底部,或者是油箱蓋裡。

值得注意的是,有些車輛會根據用車載重不同,給出兩組參考數值,分別標註前後輪胎壓。通常來講,這個數值介於2.2-2.5bar之間。甚至有的車還有備胎的胎壓建議,備胎胎壓略高,在2.8-3.5bar之間。

事實上,幾乎全部汽車廠商都沒有對季節性的變化做出調整胎壓的建議。因為車輛在正常行駛時,輪胎內氣溫都會大幅升高,這個溫差遠高於一年四季的氣溫變化。所以說,季節性的變化對胎內工作溫度的影是微乎其微的。根據季節調整胎壓意義並不大。

▼胎壓不穩咋回事?

現在很多車都有實時胎壓監測,於是一些細心的車主發現,剛剛還是2.3bar的胎壓,行駛了一段時間咋就變成了2.6bar?車停下了一會後,胎壓又回落到了2.2bar。這是怎麼回事呢?

其實胎壓並非是恆定不變的,在行駛過程中,輪胎溫度的升高,會導致內部胎壓的升高。總體說來就是,低溫狀態下胎壓較低,行駛過程中胎壓會升高。夏季行駛時胎壓接近甚至超過3.0bar也是很正常的,無需多慮。

車主唯一需要考慮的就是冷胎胎壓是否標準,以及四臺輪胎的胎壓是否基本一致,如果有較大差異,則需要進行調整。

▼胎壓不對真爆胎?

一些車主認為,胎壓不合適是導致爆胎的罪魁禍首,這樣的說法不完全對。從一些爆胎的案例來看,輪胎缺乏保養、超期服役、磨損超出限制值等輪胎本身的問題佔大多數。一條健康的輪胎,可承受的胎壓範圍很大,即便在炎炎夏日的高速行駛過程中,輪胎內部壓力達到甚至超過3.0bar也是安全的。

需要指出的是,如果輪胎胎壓嚴重不足,如低於1.5bar,行駛過程中輪胎反覆壓折,導致胎壁溫度過高則有發生爆胎的危險。以一臺建議胎壓2.2bar的車輛來說,胎壓高於標準值1bar是完全沒有安全問題的,但如果低於標準值1bar則是非常危險的。

一些有經驗的車主所認為的“在一定範圍內,胎壓寧高毋低”的觀點不無道理。

▼胎壓與油耗的關係

胎壓在較高的狀態下,油耗是比較低的,反之油耗則會升高。但需要注意的是,較高的胎壓還會換來更多的胎噪和顛簸感,同時還會加速輪胎的磨損。較低的胎壓換來的是行駛的舒適和平穩,當然油耗會提升一些。

這個道理和騎自行車一樣,自行車的胎壓高了,騎行者騎起來會輕鬆一些,但同時也會更顛。

▼胎壓與性能的關係

只有在正常的胎壓範圍內,車輛才可以發揮出好的性能。超出正常的胎壓範圍,無論高低,車輛性能都會下降。有人認為,降低胎壓可以增加輪胎附著面的面積,可以藉此提升抓地力。這是一個非常普遍的誤區。

無論在任何路面上,輪胎只有在正常的胎壓範圍內,輪胎的紋理才能保持在好的工作狀態,提供好的抓地力。此外,在溼滑路面或者是冰雪路面上,也只有正常胎壓才能獲得好的加速剎車性能。

所以,小夥伴們徹底明白了吧?別再糾結了,趕緊把你車的胎壓調到最合適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