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午战争后,刺杀李鸿章的日本愤青,后来结局如何?

高敏崇


受了几年牢狱之灾,1907年被释放,一直活到1947年。

19世纪60年代之前,日本的天皇都是没有实权的,1868年日本的改革派发动倒幕运动,使得幕府将军将国家大权归还天皇。

明治夺得大权时日本国内外矛盾重重,急需一场大的改革来拯救,1871年明治派出考察团出访欧美,向西方学习。

小山丰太郎

这次改革使日本走上了工业化道路,使日本跻身于世界强国之列,日本国内虽然得到了快速发展,但是毕竟是一个岛国,国内资源有限,如果仅靠国内的资源日本难以继续发展,明治政府于是把目光投向了身边其他国家,他们投向了亚洲最大的国家,他们也想其他列强那样侵略我国。

在一系列试探行动之后,他们酝酿了一个大行动,于是甲午中日战争爆发。

战争爆发前,清廷内部围绕着打与和进行了激励地争论,当时的直隶总督李鸿章和慈禧太后主张以和为贵,李鸿章是为了自己的淮军与北洋水师,慈禧太后是为了自己的大寿不被打扰。

而以光绪帝、户部尚书翁同龢、礼部尚书李鸿藻等人主张打,他们认为一个东瀛小国居然对给天朝上国开战,无疑是鸡蛋碰石头、螳臂当车,而我王师必先发制人,与之决战,将日本直接打趴,维护我大国颜面。

正在下沉的经远号

当时国内大多数都是主战,毕竟日本世受我们爆锤,突然要打我们,谁敢相信?谁会认为打不赢?

最后双方谈判失败,于是在战场上一决雌雄。

战争的结果我们都知道了,北洋水师全军覆没,陆上的军队也没有打赢东瀛人,最后清廷只好派人向日本求和。

清廷请英美等国从中调和,但是日本人都拒绝了,随着战事的扩大,慈禧太后不顾光绪帝的反对,派张荫桓、邵又濂两人为全权代表,并请了一个美国国务卿为顾问,前往日本议和,日本此时沉浸在胜利的喜悦中,以这两个人的资格不够,将清廷代表羞辱回国。

后来日本人知道自己耗不下去了,毕竟自身资源有限,再耗下去战争的结果就会发生改变了。日本于是召回清廷,要求清廷派李鸿章前来谈判,清廷遂改派李鸿章为全权大臣前往日本谈判,顾问还是原先那个美国人,李鸿章来到日本马关。

谈判的地点是当地的春帆楼,日本选春帆楼是有羞辱的意思的,春帆楼是日本出名的河豚料理店,河豚在春帆楼的厨板上任日本人宰杀,而李鸿章及清廷当时就犹如那砧板上的河豚。

春帆楼

第一轮谈判没有结果,第二轮谈判中,70多岁的李鸿章向比自己小了19岁的伊藤博文哀求,请求他想想办法,将停战条约减小一些。伊藤博文拒绝了李鸿章的请求。

一向气傲的李鸿章如此卑躬屈膝地向别人求情,究竟是因为谁?

第二轮谈判最终也没有结果,3月24日,会谈结束之后李鸿章返回使馆,对于这个曾经的老大哥,日本人纷纷出来一睹芳容,在两旁涌动地人群中,有浓烈的杀气,但是心灰意冷的李鸿章一行人根本无暇顾及这些,他们脑海中想着接下来该怎么谈?或者想着在战场有一场胜利来挽救这个局面。

正在李鸿章沉思的时候,人群中突然窜出一个人,他拿着手枪向李鸿章射击,李鸿章的命大,没有被打死,但是也伤得不轻,“入骨两寸有余”,这个伤对于一个七十多的老人来说,差不多是致命的,李鸿章当即晕了。

闻讯后日方的代表们大发雷霆,陆军大臣大骂道:“该匪罔顾国家大计!”

伊藤博文怒道:“这比在战场一两个师团战败还严重,我宁愿被打的是我!”

刺杀李鸿章的是小山丰太郎,是一个愤青,他不希望与清廷停战,希望日军打到北京去,打到光绪帝、慈禧太后那里去。

由于自己只是一个浪人,无法改变局势,于是想着刺杀李鸿章来中断谈判,激化矛盾,逼着政府与清朝继续作战。

小山丰太郎刺杀后躲在附近的酒馆里,不久便被捉住。

李鸿章醒来之后,看着自己沾满鲜血的黄马褂,欲哭?欲笑?当时的苦只有他们知道,他让人将其保管好,这是日本理亏的罪证。随后又命人给国内发了一封电报,电报的内容是“伤处疼,弹难出。”

马关条约原件

李鸿章被刺的消息传出,西方列强纷纷谴责日本,日本怕西方干涉,急忙派人前去探望李鸿章,还带去了皇后亲自做的绷带。

随后明治宣布停战,当伊藤博文告诉他这个消息时,李鸿章是高兴地,最后日本又将赔款从三亿降到了两亿。

双方在马关签订了条约,条约内容是我们的痛。

双方一直没有谈妥的条约,最后因为李鸿章挨的那一枪峰回路转。而这个小山奉太郎成了日本政客的眼中钉,最后被判了无期徒刑,伊藤博文甚至想杀了他,但是1907年小山丰太郎被假释,1947年8月死去。


司马长史


我是萨沙,我来回答。

刺杀李鸿章的傻鸟叫做小山丰太郎,是100多年前的无脑愤青。

小山丰太郎当时26岁,群马县人,他的家庭是武士家族,明治维新以后他的父亲当过地方的议员,地位很高。

小山丰太郎从小体弱多病,因此辍学。闲着没事,这家伙接受了激进思想,加入日本右翼团体“神刀馆”。

小山丰太郎只是又激进思想的普通老百姓,对于军事、政治和国家大事是一律不知道的。

甲午战争开始以后,日军经过苦战,终于击败满清的海军和陆军,获得大胜。

当时以日本的国力,不具备进行持久战的能力,也不可能吞掉整个中国。

况且,日本是所谓后起之秀,实力相比其他列强还是弱的。

而当时英国、俄国、法国、美国在中国都有很多势力,绝不容许日本自己在中国嚣张,肯定会干涉。而当时日本还没有对抗这些列强的实力。

所以,日本决定见好就收,捞一笔就退兵。

搞笑的是,日本媒体习惯于吹牛,日本老百姓认为皇军是战无不胜,可以轻松打下中国。

小山丰太郎也是这么想的,认为日军应该占领中国

他后来回忆:一路追击毫无骨气的中国兵,铁鞭遥遥北指……用不了半年,就能让四亿中国人在北京城的日章旗下跪倒了!

中国人多半似乎有着大国民神气。视朝鲜为属国,视日本为小国,唯独自夸为世界之大国,就是这样半身不遂的老大国民。显而易见,不彻底地惩戒一下,不晓得什么时候会制造麻烦。

结果日本军政高层在攻占辽宁营口和山东威海卫以后,就停止前进。

这不是日军不想,实在是没这个本事。

日本当时的军队总人数为7个师团,12万多人,加上后备队,不过22万人。为深入中国大陆,日本已实际投入兵力17万多,几乎倾巢出动。更关键的是,作战了大半年,又是在中国领土,日军后勤遇到很大问题。所有物资都必须通过海运到中国,然后再由骡马运到前线。这种后勤补给如果时间不长还行,持续快1年就受不了。

但日本宣布停止军队前进以后,日本国内激进派都极为愤怒。

这些凯子狗屁不通,认为只要再打几个月就会攻陷北京,甚至占领全中国。

所以,这些人用尽全力组织日军停止前进,小山丰太郎就是其中之一。

他们痛恨满清,也痛恨国内的主和派大臣伊藤博文等人。

小山丰太郎听说李鸿章已经来到日本议和,立即决定去刺杀李鸿章或者伊藤博文,破坏日军停战。

小山丰太郎在横滨购买了手枪,可以装5发子弹,带着李鸿章的照片,写下遗书,赶去行刺。

小山丰太郎路过广岛时,一度想去将伊藤博文杀掉,认为他是“好色的老狒狒”。但行刺伊藤博文难度太大,小山丰太郎只能放弃,转而去马关对付李鸿章。

他通过化妆,接近了李鸿章。

资料这么写:当在人群中终于看到李鸿章时,我觉得他比起照片上的形象,眼光更是炯炯射人,的确是伟人的风貌。年龄约有七十,真是老英雄的典范。从眼睛看其人悠扬不迫的态度,不由得佩服这眼睛比照片上还要犀利。真不愧是睥睨东洋的眼睛!

我从人群中挤出,直至轿前,手按轿夫肩膀。趁轿夫惊讶停进之际,我对李鸿章开了1枪。子弹射入李鸿章脸上,我转身就跑,前后只有2分钟。我躲进了一个当铺,但当天就被警察抓住,捆了起来。

李鸿章当时正在和伊藤博文谈判。

日本方面漫天要价,提出:日本军队占领大沽、天津及山海关以及周边所有城池堡垒;上述地区清朝驻军解除武装,武器弹药交日本军队暂时管理;天津至山海关铁路由日本军队接管;停战期间日本军队的的驻扎费用由清朝方面承担。

大沽、天津、山海关都是日军还没有占领的地区,又是平津要隘,李鸿章无论如何不会同意。


就在双方僵持的时候,李鸿章突然遇刺。这一枪正好打在李鸿章左眼下方一寸的位置,子弹虽然留在了体内,但并没有伤及眼睛。虽然生命无忧,但根据国际法李鸿章是外交使节,在日本遇刺显然应该由日本负责。

此时,国际社会也开始同情李鸿章,舆论导向中国。

伊藤博文他们也有些恐惧,怕列强干涉或者李鸿章撂挑子,换一个二杆子来乱谈判。

于是,日本方面一面严惩小山丰太郎,一面不再漫天要价,开始实际性的谈判,并且命令日军停止作战。

小山丰太郎本来被判处死刑,后因民间舆论同情改判为无期徒刑,在北海道监狱服刑。

服刑12年后,小山丰太郎在1907年被天皇特设假释。

搞笑的是,这家伙寿命很长,一直活到1947年日本战败以后。

作为一个狂热分子,小山丰太郎目睹了日本在二战的全面入侵和惨败。

至于有人说李鸿章挨了一枪,为中国省了1亿两白银,这是不存在的。

因为赔款的谈判,是李鸿章挨了枪以后的事。日本从3亿两降到2亿两,和李鸿章中枪无关,完全是谈判的结果。


萨沙


刺杀李鸿章的那个愤青,因为他冲动的举动可是给日本带来了不小的麻烦,最终这个青年被法院判处无期徒刑,值得一提的是到了1907年的时候,该青年被天皇特赦,而这个时候李鸿章早已去世多年,这个小青年名为小山丰太郎,是个无业游民,案发之后,日本首相伊藤博文要求判处小山丰太郎死刑。

法院的法官却不理睬首相的这个要求,将其判为无期徒刑,当然按照该国的律法来说,判处无期是正常的。值得一提的是小山丰太郎的这个举动其实并没有人支持,因为这样做在国际上的影响实在是太大了,日本人以他为耻,所以在当时不仅是该国首相要求判处死刑,社会各界都想要他死。

在李鸿章被刺杀的前四年,俄国皇太子也曾访问日本,在当时俄国和日本可是完全不在一个等级之上,日本人便想方设法招待俄国皇太子,改变他们对日本的看法,万万没想到的是,有一部分日本人却认为这样不对,于是他们便要刺杀俄国皇太子,并且付出了行动,刺杀没有成功,俄国的皇太子说日本人真是一群东方猕猴。

这事可是把日本人吓得不轻,将刺杀者判处终身苦役,并且还写了上万封道歉信,其实哪个国家都不缺愤青,这些人完全没有脑子,思想非常的偏执。杀李鸿章的青年,他就认为日本应该继续进攻,并不应该签订合约,他认为只有刺杀了李鸿章才能停止谈判,这样两国矛盾更深,战争才会继续。

无论哪个国家都很在乎自己在国际上的名声,即便是日本也不例外,他们也知道这样接连出现刺杀事件影响自己的声誉,所以日本人当时高呼判小山丰太郎为死刑,可惜最终法官还是坚持按照律法判其无期徒刑,后来他也幸运的被特赦了。

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以史为镜可以知兴衰 喜欢历史的读者们不妨关注历史杂货铺,如果有不对的地方欢迎指出,请多包涵。


历史杂货铺


甲午战争之后,刺杀李鸿章的日本愤青,后来结局如何?这个问题确实很有意思,是一个很少有人关注的点,首先恐怕这个刺客的名字知道的人就很少,而他为什么刺杀李鸿章,以及他在刺杀之后的命运,恐怕知道的人就更少了。那么今天咱们就来详述一下这个日本愤青的一生。

小山丰太郎为什么要刺杀李鸿章?

首先大家从这个小标题里其实已经知道了,当时刺杀李鸿章的那个日本人名叫小山丰太郎,但这个是他出生时的原名,而在行刺李鸿章时,他已经改名叫小山六之助。他是日本本州岛中部的馆林藩人。虽然在很多人眼里,他可能只是个鲁莽而不计后果的莽撞之人,但其实他的出身可一点都不低。他的父亲是馆林藩当地的门阀士族,曾经是一名高级武士,而且在明治维新之后成功转型成为了一名县议员。

刺杀李鸿章的小山丰太郎

而小山丰太郎本人则是出生于公元1869年,公元1885年,年仅16岁的小山丰太郎就进入了日本著名启蒙思想家福泽谕吉所创立的庆应义塾就读,但第二年他因为脚气病退学。公元1889年他再次进入庆应义塾,但次年再次因病退学。之后他进入政治圈,加入了公元1890年成立的自由党,成为了这个党的活跃分子之一,并加入了其外围组织神刀馆,成为其“壮士”之一。

而也许是因为他在之前两次被迫因病退学,导致他的政治前程受到一定影响,所以这个小山丰太郎很快成为了一个行事极端的激进主义者。在公元1894年甲午战争爆发,日军在战场上不断击败腐朽的清军,不断取得胜利,导致整个日本民间舆论迅速从战前的担忧转变成举国狂喜。而本身就态度极端的小山丰太郎此时更是陷入了一种类似癫狂的状态之中,在他的心里,此时憧憬的已经不只是逼迫中国签订城下之盟了,而是直取北京,完全灭亡中国。他曾公开表示:

放弃占领北京,是日本的耻辱!


甲午战争中日军罪恶滔天

所以在他看来,在日本已经攻克威海卫和旅顺,看似在战场上已经取得绝对优势,而且距离北京只有一步之遥的情况下让李鸿章来到日本进行和谈,简直是不可理喻而且愚蠢至极的举动,因此为了使战争继续,实现其攻克北京,一举灭亡中国的野望,他下定决心要刺杀李鸿章,使战争继续。

行刺之后

李鸿章在日本和谈之时,下榻在当时日本马关的春帆楼。公元1895年3月24日,当李鸿章完成了当天的和谈,从会谈地点返回春帆楼时,早已在此等候的小山丰太郎冲到李鸿章的轿子跟前,对着李鸿章的头部开了一枪。而之后不到两分钟,小山丰太郎就被日本警察制服,并用绳子捆了起来。

李鸿章当时正在日本马关代表清政府议和


而子弹虽然射中李鸿章的左脸,但却并没有造成致命伤。现在有人认为此次事件之后,使日本处境被动,最终使其对中国的赔款要求从三亿两白银减到了两亿两白银,因此将小山丰太郎射出的这发子弹称为史上最昂贵的子弹。但也有人认为,此次事件之后,日本确实在国际舆论上陷入了极大的被动,如果李鸿章在遇刺之后顺势以养伤为名回国,利用国际舆论大哗的机会,让本来就相互戒备的欧美各国介入,可能日本会陷入更大的被动之中,最终可能会不得不对中国做更大让步。

这种观点可能也有一些道理,因为从后来的历史进程看,其实当时的列强对日本的警惕性也还是挺高的。比如在《马关条约》签订之后,俄德法三国不愿意看到中国把辽东割让给日本,联合出面干涉,让日本把在《马关条约》中已经割让给其的辽东半岛又还给了中国。但日本政府在此时的危机公关似乎扭转了被动局面,日本首相伊藤博文在事件发生后立即带着其内阁成员拜访李鸿章,最终使李鸿章留在日本治伤,而且没有中断和谈,其实可能降低了日本可能做出的让步。当然这方面也不可能有定论,所有观点也都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了。

甲午战争时期的日本首相伊藤博文

总之不管怎么样,严惩行刺李鸿章的小山丰太郎都是当时日本政府所必须做出的姿态了。所以小山丰太郎立即被拘押,而且仅仅六天之后就被判刑,但他被判的刑罚却不是死刑,而是无期徒刑。之后他就被囚禁在了日本北海道的网走郡,但仅仅两年之后,日本政府就发布了大赦令,小山也获得了减刑。而在住了不到十二年监狱之后,小山就在1907年2月11日因“狱中表现良好”而被提前释放了。

小山丰太郎出狱之后回到日本首都东京生活。也许是因为刺杀事件使他成为了名人,他竟然在1910年出版了关于牢狱生活的回忆录《活地狱》,不过在其中他只说了自己的狱中生活,而没有提到刺杀李鸿章的相关事宜。1911年,小山丰太郎还结了婚,之后在东京经营一家书法学校和一家围棋道场。

小山丰太郎晚年经历了两颗原子弹以及东京大轰炸,也看到了日本帝国梦的彻底破灭


而到1938年,日本发动全面侵华战争期间,小山甚至还应日本一家日本杂志之邀,发表文章详细回忆了自己行刺李鸿章的过程,虽然其中似有悔意,但考虑到当时的时代背景,其实这种回忆似乎更像是一种炫耀了。不过小山一直活到了1947年才死,所以其实他也看到了日本最后的惨败,以及原子弹等毁灭,也就是看到了日本从甲午战争以后一直持续的帝国梦的破碎。所以这种军国主义的狂热分子虽然没有受到应有的惩罚,但郁郁而终的结果也是可想而知的了。


桃花石杂谈


1895年4月17日,满清最强大的背锅侠李鸿章又与日本签订了一纸丧权辱国条约——《马关条约》,为他汉奸骂名再添功绩。

这不,据说眼瞅着李鸿章如此能背锅,卖国,连别人日本人都看不下去了。就在中日马关谈判中,李鸿章就在日本本土遭到了日本热血青年的刺杀,被教做人。

1894年春,老佛爷钦命李中堂全权代表满清,奉旨乘轮赴日谈判甲午海战后的赔偿问题。



(马关条约签订现场)

3月24日下午3时,李鸿章与日本全权大臣内阁总理大臣伊藤博文和外务大臣陆奥宗光举行第三次会谈结束后,李鸿章乘轿返回下榻的引接寺旅馆途中,突遭日本暴徒枪击,差点成为“酿成国际异变”的重大外交事件。

凶手被捕后,经日本方面查明:此人名小山丰太郎,郡马县大北岛人,26岁,是个无职业的青年。 小山六之助,原名丰太郎,群马县平民,其父孝八郎曾任县议会议员等职。他是家中长子,但因为为人“放荡无赖”,七年前就被父亲废除了嫡子身份。



(李鸿章与伊藤博文)

小学毕业后,丰太郎就只念了几个月中学便即退学,后进入庆应义塾就读,亦中途退学。之后一直没有固定工作,曾为自由党的选举活动卖力,属于所谓的“壮士”(日语“壮士”指充当帮闲的无业游民,当时常被各政治团体用作打手)之流,有两次因打人毁物入狱。

用丰太郎的话说,他是属于抑郁不得志,空有满腔抱负无处施展的有为青年。他总结自己不成功的根本原因在于浪迹无名,所以一鸣惊人是他唯一成功的路。这不,还有什么比刺杀李鸿章更容易出名的呢?再说他自己也颇为看不惯李鸿章奴颜婢膝的模样,看着就来气。



索性不成功便成仁。

嗯,果然后来,不知道日本方面有没有记住他,反正我国人是记住了他的大名。对于满清,丰太郎也是很无奈,想帮都帮不了啊!


不书公子


说到甲午战争,我们就想到了《马关条约》,一想到《马关条约》,自然而然就会想到两亿两白银这笔巨款。

而事实上日本那次其实要价是三亿两,因为事先伊藤博文获悉了清朝的和谈底线,所以直接将赔款数提到了最高。

当时谈判时,李鸿章也不在乎这三亿两,因为李鸿章最在乎的是台湾能不能不割让。

然而对于日本来说,台湾本身的价值远比白银要重要,于是谈判就陷入了僵局。

这个时候东京爆发了抢米风波,这使得伊藤博文不得不考虑要不要让步,毕竟日本的国力实在是难以支持。

而这个时候,李鸿章被刺杀了。当时无论是明治天皇还是伊藤博文,都是大感情况不妙。

按照伊藤博文的说法,非常害怕清政府因此放弃和谈,转而出卖利益请求西方一到两国调停,如此日本能获得的利益将大打折扣。

事实上当时慈禧只要舍得坚持一到两个月,利用外交手段逼迫日本让步是极为可能的,但是慈禧立刻命令李鸿章,赶紧趁着日本理亏的时候,签订和约。

回复李鸿章,若是日本一意要台湾,那么台湾也是可以割让的。

而刺杀李鸿章的那位日本愤青,名叫小山丰太郎,是一个新晋国民,也就是明治维新后诞生的日本人。

小山丰太郎由于接触的思想,都是打败清国,都是称霸亚洲,所以面对李鸿章前来和谈,他认为此时和谈是非常不妥的。

小山丰太郎认为必须攻下北京之后,在进行和谈,如此可以逼迫清政府同意割让更多利益,假如不允许的话,也可以通过洗劫北京城来获取补偿。

当时日本国内看到清军不堪一击,其实就已经诞生过了灭亡中国的言论,扬言十万帝国之师,可以打下长城以北。

更有一种以战养战的奇谈,认为日本军人只要登陆了中国,就可以通过劫掠和缴获来不断作战,直到攻取整个中国。

小山丰太郎最后的结局是在监狱里度过了自己的青春,被关押二十多年之后,才被当时的昭和政府释放。

而出狱之后小山丰太郎便没了消息。


小司马迁论史


甲午中日战争,清政府战败求和,李鸿章在日本求和谈判的时候,有一个日本愤青刺杀了李鸿章,此事一出,世界哗然,李鸿章趁机扭转了完全被动的不利局面。在一定程度上,还要感谢这个日本愤青的这一枪。那么,刺杀李鸿章的这个日本愤青到底是谁,他后来的结局如何呢?

1895年,甲午中日战争,清军一败涂地,日军威胁京师,慈禧太后慌了,急忙派李鸿章去日本求和谈判。李鸿章一行人到了日本后,以伊藤博文为首的日本谈判代表傲慢无礼,对李鸿章等人极尽羞辱之能事,李鸿章为了完成慈禧太后求和大计,只能委曲求全。在前三轮的谈判中,双方就停战、割地赔款等事宜唇枪舌战,一直无法达成共识,谈判一度陷入了僵局。

1895年3月24日在第三轮谈判后,李鸿章回住所的途中突然遭日本人小山丰太郎枪击,造成李鸿章左眼下受伤,74岁的李鸿章血流不止,鲜血染红了他的黄马褂,李鸿章昏迷过去。此事发生后,日本谈判优势锐减,日本人慌了,担心李鸿章会就此结束谈判,也担心其它列强就此干涉,最终竹篮打水一场空。伊藤博文大骂小山丰太郎混蛋,一边天皇、皇后亲遣医生和护士对李鸿章进行治疗并给予慰问,另一边承诺休战21天。



清政府还是个怂蛋,并没有就此结束和谈,拖一下日本,或者再战,而是选择了继续和谈。在接下来的和谈中,李鸿章趁着刺杀事件换来的微弱砝码,与日本人又是一轮唇枪舌战,最后日本人终于妥协了,他们对辽东半岛的割让范围适当收缩,将原来要求的3亿两赔款减为2亿两,通商口岸减为4处。由于日本人事前截获破译了清政府的电报,伊藤完全掌握了清政府决意回避谈判破裂局面的底线,因此日本人态度很是强硬。最后一轮的谈判中,74岁的李鸿章在长达5个多小时的谈判中,费尽唇舌进行辩论,争得一分有一分之益,但最终还是以失败告终,签订了丧权辱国的《马关条约》。



弱国无外交,落后就要挨打,清政府腐朽无能,任由李鸿章这个74岁的老人又如何扭转乾坤呢?不存在所谓的“洗白”,一切扪心自问,谁人愿意落得一个”卖国贼“的名声,遗臭万年呢?在一定程度上,我们还有感谢小山丰太郎这个日本愤青,没有他的话,我们的损失会更大。这个小山丰太郎是当时日本右翼团体“神刀馆”的成员,小山丰太郎为了阻止和谈,使战争继续,又加上对中国人的不满,因此选择了刺杀李鸿章。


小山丰太郎枪击李鸿章后,很快就在附近的小酒馆被日本的警察抓捕。他对刺杀的事情,供认不讳,法院判处小山无期徒刑,禁锢于北海道网走郡。而在1907年,他就被释放了,并且一直活到了1947年。


密探零零发


刺杀李鸿章的人叫做小山丰太郎,刺杀李鸿章未遂之后,被日本逮捕。本来被判处了无期徒刑,关押在了北海道地区,结果在1907年便被日本天皇释放了。



日本自从明治维新之后,走上了资本主义道路,国力逐渐强盛,所以也想着像欧美国家一样侵略中国,甚至还专门制定过侵略清朝的战略计划。

1894年,朝鲜爆发东学党起义,清政府应朝鲜请求派遣中国军队入朝。此时日本有意挑起中日战争,所以也向朝鲜调遣了大量士兵。

面对这一情况,李鸿章为了保存北洋军的实力,所以希望中日双方同时撤兵,并且企图依靠英、美、俄等国调停。同时,慈禧希望战争不要影响自己60岁大寿,所以希望“以和为贵”。



面对日本的咄咄逼人,以及慈禧、李鸿章的苟且,国内主战派群情激愤。在这种骑虎难下的状态下,李鸿章既不敢从朝鲜撤兵,也不敢贸然动手。最终助长了日本人的嚣张气焰,挑起了战争,战争的结果大家都很清楚,中国一败涂地,李鸿章积攒了多年的政治资本被彻底打光。

战争失败后,慈禧派遣了户部侍郎张荫桓、湖南巡抚邵友濂为全权大臣,到日本求和。结果日本为了增加谈判筹码,正在全力进攻辽东、威海卫、台湾等地区,所以说这两个人不够格,给打发了回来,并且指派李鸿章前往谈判。



李鸿章到达日本后,首先要求在议和谈判之前,日本应该停战。而此时的伊藤博文并不着急,故意拉长谈判时间。因为此时的日军正在消化整个辽东半岛,另外还调派了海军入侵我国澎湖列岛,意图切断大陆与台湾的联系。

除了军事行动,伊藤博文还在国内制造舆论,将战争的责任全部推到了清政府的头上。并且说此战完全因清朝而起,现在他们失败了,派遣来和谈的李鸿章傲慢自大,缺乏和谈的诚意,完全没有悔改的态度。因此阻碍的和平的进程,也阻碍了日本士兵回家的进程。

得到伊藤博文指示的日本媒体不断地对日本民众洗脑。使得日本举国上下认为清朝懦弱无能,日本战无不胜,战争不应该结束,应该消灭清朝。这其中被洗脑的便有小山丰太郎,典型的“愤青”。他出身于日本地方上的士族门阀家庭,父亲还做过议员,成年后成为了日本激进的右翼组织“神刀馆”成员。



当他得知伊藤博文准备和清朝派来的官员准备议和时,非常愤怒。他认为日本不应该议和,应该继续作战,拿下整个中国。为此他甚至一度准备刺杀伊藤博文,不过因为伊藤博文防卫过于严密,所以选择了刺杀李鸿章。

1895年3月24日,李鸿章乘轿出行,小山丰太郎突然冲出人群,一枪打中李鸿章左脸,然后迅速跑到附近的一家商铺躲藏,结果当日被抓获。

得知李鸿章遇刺后,伊藤博文佯装震怒,声称要处死小山丰太郎,结果经过法院宣判后,小山丰太郎仅仅被判处了无期徒刑。后来到了1907年,得到了日本天皇的特赦,小山丰太郎提前出狱。后来他一直活到了1947年,可以说亲身经历了日本帝国主义的崛起,以及消亡。



最后说一下所谓李鸿章遇刺后,日本免除了1亿两赔款的事情。

实际上李鸿章遇刺前,中日双方并没有商谈赔款事宜。等到李鸿章遇刺时,日本政府明白事情的严重性,生怕西方列强的干预,所以也确实忙活了一阵。

等到李鸿章伤好以后,再次开始谈判,日本人才亮出了底牌,要求清政府赔款3亿两。李鸿章感觉到数额巨大,所以向清政府征求指示,询问是否罢议回国,整军备战。日本破译了李鸿章电报之后,得知了清政府的底线,又考虑到自身的实际情况,所以降低了一亿两白银。



所以真正减少赔款的原因是日本权衡利弊的问题。如果日本真的有实力,并且铁了心要3亿两,恐怕李鸿章遇刺身亡,日本也不可能会松口。


我是越关


“现在就是彻底征服大清国的最佳时机!伊藤阁下,请您不要和李鸿章签订和战条约!”头山满和手下的玄洋社会众跪在地上恳求道。(玄洋社是黑龙会的前身)

伊藤博文叹息道:“你们先起来。这件事我也没有办法。如今我国的兵力已经使用到了极限。目前只是在和李鸿章的淮系部队作战。现在虽然侥幸取胜。但李鸿章在英法德美这些西方人面前很有影响力。如果有哪一国支持他,清政府再举全国之力来反击,我们日本就要危险了!”

见头山满沉默不语,伊藤博文继续道:“李鸿章这个人热心洋务,影响力巨大。如果由着他扶持清政府发展,早晚我们的军事、经济都会被中国碾压的。”

头山满突然抬起头,目光凶狠的说道:“那请阁下您允许我安排刺杀李鸿章,永绝后患。”

“胡闹!”伊藤博文拍案而起,拂袖而去,边走边大声嚷嚷着:“李鸿章是大清国的一品大员,身上有黄龙罡气护体。身边还有八名大内高手护卫。没有天丛云剑怎么可能伤的了他!”

看到伊藤博文走远,内田良平问道:“社长,伊藤阁下这是什么意思啊?”头山满笑道:“内田君,伊藤阁下这番前来就是要让我们行刺李鸿章。不然来我们这种地方还能干嘛?他这样说只不过是不想把刺杀李鸿章这件事和政府扯上关系罢了。”

内田良平恍然大悟,又接着问道:“伊藤阁下刚才说的黄龙罡气有这么厉害吗?为什么非要用天丛云剑才能破的了?”

“中国人以龙为尊。自古有帝王之相的人身边就会有游龙潜身庇佑。像李鸿章这样已然有帝王之实的人,更是有黄龙护体。身体由内而外的发出罡气,来威吓凡人。所以西方人都觉得他越来越有气势,称呼他为‘东方俾斯麦’,其实就是无形中被黄龙罡气影响到了而已。黄龙罡气护体的人,凡间兵器是伤不了得。上古神兵在我们日本只有天丛云剑这一件。但擅用神兵凡人会被反噬。当年明智光秀用它刺杀织田信长之后,每天痛不欲生,数日后就死在了本能寺。”

“那您的意思就是说刺杀李鸿章必须是武艺超群而且视死如归的人啰?”内田良平问道。

“嗯。”头山满肯定道。

天丛云剑中国古剑样式,是日本三神器之一。日本人信奉武士道,很少有人学习中国剑术。虽然天丛云剑可以从皇宫盗出来。但谁能使用它从八位中国武术高手身边刺杀李鸿章却是个棘手的问题!

小山丰次郎,上野国馆林藩人。从小因家贫被头山满收留。在进行了汉语、谍报等学习后,于12岁潜入中国。在山东沧州伪装成乞丐化名杨小丰,拜入疾风剑程松颢门下。十年时间,打败剑术高手四十三人,剑法已然青出于蓝而胜于蓝。

其次被头山满召回国,小山丰次郎心知有重要任务。船刚一停靠码头,他就被黑布蒙上眼晴塞进马车送到玄洋社的一处秘密据点。

乔八爷,天津杨柳人。内家洪拳高手。李鸿章的贴身护卫之一。

天刚入夜,一枚石子射进窗户。乔八爷飞身撞开窗户冲进院子。

一条黑影正在屋顶飞奔,乔八爷跃上屋顶随后追赶。

大约半个时辰功夫,黑影逃入一处寺庙。乔八爷随后追了进去。

乔八爷脚刚着地,只觉得身后一阵风来,忙弯腰回踢。黑衣人收回拳头,又是一脚踹向乔八爷支撑平衡的左腿。乔八爷双掌撑地,左腿凌空踹向黑衣人头部。黑衣人侧身一躲,伸拳来打乔八爷腰部。

乔八爷见无法躲闪,深吸一口气运于丹田。黑衣人只觉拳头好像打在铁板上一般。一缩手,哎呦了一声。

“多年不见,八爷您还是身手了得啊!”黑衣人揉着手道。

“四宝?你怎么在日本?”乔八爷一听黑衣人开口,知道是霍元甲徒弟张四宝,忙问道。



难得浮生闲半日


回答这个问题之前我要先说一下,拒绝一部分人杜撰历史。

这个事件和现在网友口中的事件完全大相庭径。甚至可以说是完完全全相反的。为什么这么说呢?

(李鸿章照)

中日甲午海战战败后,李鸿章又强令庞大的北洋舰队龟缩在威海卫。采取令人想不通“闭战保舰”的战略。其结果就是导致洋务运动三十余年的成果,倾国之力打造出来亚洲第一水师——北洋水师,成为了日本的活靶子!最后全军覆没!一时间清朝完全没有和日本再战的实力了,立刻向日本求和。当时日本也是伤敌一千自损八百,当然立刻同意和清政府议了。清廷派李鸿章和李经方(李鸿章的侄子也是养子)赴日本马关谈判。



(伊藤博文照)

在第三轮谈判的时候,李鸿章在回住处的图中被日本日本右翼团体神刀馆的激进分子“小山丰太郎”刺杀。李鸿章被击中左脸。我们先解释一下这个小山丰太郎。小山出身地方门阀士族,父亲曾任议员。后来成为激进主义者,加入日本右翼团体“神刀馆”。

现在网上很多洗白李鸿章的人,总是把这件事拿出来,说“李中堂挨了一枪少赔了一亿两白银,年少不只李鸿章,长的方知真中堂啊”!最一开始我看到这就话的时候是感到很气愤了,现在也就一笑了之。因为李鸿章挨的这一枪和少赔一亿两白银没有任何直接关系。为什么这样说呢?前面我说了,李鸿章是在第三轮谈判的时候被刺杀的。而日本提出赔偿白银三亿两是在第四轮谈判中提出的。而李鸿章被刺杀的直接原因就是日本同意停战。


(列强瓜分中国及晚清时局图)

当时清政府采取的方针是“拖”,但不幸的是李鸿章和清廷所有的电报都被日方劫取破译了。如果按这种这个路线发展下去失败的一方必是日本!为什么这样说呢?因为日本虽然经过明治维新后国力飞速上涨,当综合实力远没有二战时期强大,北洋水师是中国举国之力打造的,中国还能再打造一只这样的舰队,当时的中国有这个经济实力,不过是时间问题。而日本不一样,本就是弹丸之地,资源有限。日本的舰队才是完完全全举国之力打造的。他们玩不起!更不敢玩。如果日本真的延江而上,直取京津不管胜利还是失败对日本舰队的损失是日本承受不起的,即使日本这匹刚才能的野狼击垮了中国这头垂暮的大象,它有吃不下去,只能把日本撑死,所以对垂涎已久的中国要一步步来!好吧,我们再退一万步讲,日本对列强和那些老牌殖民帝国来说不过是后起之秀,远东这块蛋糕他们自然不希望日本从中分一杯羹,所以才有了“三国干涉还辽”(俄法德三国)。“三国干涉还辽”对日本来说是飞来横祸。也算是日本考虑不周吧!这件事让日本的“大陆政策”以战养战进一步经朝鲜吞满洲蒙古占领中国的战略被彻底瓦碎。但这件事也刺激了日本,只能速战速决。而李鸿章在谈判时国内也没闲着,清政府清美国方面从中调和,又请德国人在里面搅乱。只要再拖一段时间,日本肯定会松口,虽然因为列强干涉把白银从三亿两降到了两亿。但日本方面就是在漫天要价,清政府只要坐地还钱就可以了!清政府给李鸿章的指令也是拖,还钱。一开始李鸿章一直在照做,但因为清政府和李鸿章往来的电报被日方系数或去。伊藤博文只能采取强硬又能快速解决问题的办法。这时候日本右翼激进分子小山丰太郎登场了!一枪打的李鸿章,肝胆俱裂。那管什么清政府的战略,清廷的全权代表李鸿章大人痛痛快快的签上了自己的大名。各种资源源源不断的流向日本,使日本的军事实力进一步扩大,野心也随之膨胀!为日军侵华打下来雄厚的基础。



(小山丰太郎照)

回归正传,小山丰太郎刺杀被捕后日本方面对外选宣布判处小山丰太郎无期徒刑。可是在1907年就被奉敕恩准假释了!一直到四十年之后才去世!所以这是不是一计我们也不好说,是日本鬼蜮伎俩的可能性较大,即使不是伊藤博文的伎俩,但也歪打正着,恰恰起到了日本在丛丛压力下最想要的结果。


这件事之后,只要是签订合约,列强都指名道姓的要李鸿章去。因为列强太喜欢李鸿章这样的人来。当时讽刺李鸿章为“东方啤麦斯”(现在却成了史盲洗白李鸿章的力争也是可笑)。近代中国正因为有了太多李鸿章这样的人,才被随便一个国家都能挖割中国一块。希望大家能去了解历史,而不是抱着电视剧当历史,拿着一些史盲的观点来哗众取宠。

(致远舰官兵合影)

其实李鸿章能不能洗白我们心里都有数。

(李鸿章晚年照)

不说其他的,北洋水师覆灭,侵贪国库,收受沙俄黄金出卖我国北方疆土,为了淮系北洋一家独大立主放弃新疆,利用洋务运动在江南兵工厂敛财刮银,本是战胜国却主张和法国签订不平等条约等一系列劣迹随便拿出来一条他都洗不白。(关于详细数据我其他文章里有列举就不过多叙述了)

洗白李鸿章时想想自己曾经受苦受难的祖先,想想至今孤悬在北方的故土,想想占中国六分之一领土的新疆,想想甲午海战,威海卫战役的英烈,想想冯子材和那些死于法军强迫下的广西狼兵。再摸摸自己的良心,不要对不起列祖列宗,愧对曾经为中国战死的英魂!


李鸿章后人洗白我不说什么毕竟是他们的先人。李鸿章祖上姓许不姓李,洗白李鸿章的一姓之门可以了解一下。我想问问那坨人是不是了解李鸿章后找到自己的代言人了急于粉饰?我更想问问李鸿章都洗白了下一个是不是不负少年头“曲线救国”的汪精卫了?实在是让人感到可笑,更让我感到悲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