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时候换挡省油——理论+实践分析给你看

新手司机和老司机开车,我们坐到车上感觉肯定不一样。就换挡来说 ,新手司机开车就有顿挫感,老司机就很平顺。今天就来和大家一起聊聊档位的问题。

首先我们先来了解下什么是传动比

传动比定义

一般为主动轮转速与从动轮转速之比。在汽车上,总传动比等于发动机转速/驱动轮转速,也等于驱动轮扭矩/发动机扭矩,更等于变速箱传动比*主减速器传动比(终传动比),车速=驱动轮转速*60*2π*驱动轮半径/1000,发动机功率等于发动机扭矩*发动机转速/9550

图二

举个例子,如上A车和B车,他们的功率是一样的,但扭矩不一样。

图二中的档位总传动比分别是1档20、2档15、3档10、4档5、5档2.5

根据以上公式计算1档车速=(6000/20)*60*2π/1000,约等于56

由于空气阻力与车速成二次方比、车速越高,与外界的阻力越大。

因此,B车一档的极速会接近理想速度,可能是50,A车可能只有40

B车的优势在于低档提速快,在低档换挡不需要担心动力问题,在城市交通中油耗极好。如果扭矩再大或者配合适当的车重,B车就完美了

但在高档位是,B车仅仅150扭矩,可能5挡传动比提供的扭矩已经不能克服阻力了。

因此,我们生活中就会出现这样的问题,明明两个车功率都是一样的,为什么有的车上坡就费劲感觉很肉。

功率平衡图

下面我们来说说各个档位的燃油性是什么原理。

如上功率平衡图,横坐标是速度,纵坐标是功率,红线为每档位的功率变化曲线,罗马数字代表档位,绿线为阻力功率曲线。

后备功率数值上为红色对应纵坐标减去绿线对应纵坐标,可以理解为汽车能够发出的净功率,

每个档位都可以达到峰值功率,但档位高对应的速度范围宽。而阻力曲线随着速度的增加变得越来越陡,说明在高速行驶时,汽车主要克服的阻力是空气阻力。

燃油经济性,很明显,档位越高,对应的后备功率就越小。我们可以设想下,如果在非加速爬坡状态下全油门加速,后备功率越大说明浪费的功率越多,因为后备功率在不必要加速爬坡的时候对克服阻力没有起到任何帮助,这样的发动机燃油经济性自然不佳,一般出租车司机开车后会尽快把档位升到高档,以获得较佳的油耗就是这个道理。

货车、四驱车或者跑车他们不追求低油耗,反而大后备功率

经济型会牺牲掉一部分爬坡和突加速能力,追求低油耗。

现在我们应该明白为什么每次驾校练车的时候,老师经常说换挡,换挡。。。。

汽车换挡时刻选择图

我们在什么时候换挡合适呢?

如上汽车换挡时刻选择图,横坐标是车速,纵坐标是汽车驱动力,红线是阻力线路走势,黄线由高到低分别是1.2.3.4挡的驱动力曲线

换挡顿挫现象,除了变速箱设计问题,另一个方面则要归咎于驾驶员的换挡时刻。

如果讲究竞技,一般是全油门开,然后选择在两个档位驱动力最接近的时刻换挡。这样就可以最大限度地利用驱动力换入高档。

如果讲求油耗的话,低油耗时换挡要提早一些,在该档位的峰值扭矩附近就可以换落下一档,讲究的是尽可能快地换入高档位中低速行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