楚国君主与黄帝到底有没有血缘关系,如果有具体该是怎么连缀的?

楚国是先秦时期位于长江流域的诸侯国。

国君为芈姓、熊氏。

早在周成王时期,周王朝赐封楚人首领熊绎为子爵,建立楚国。

楚国最终存在了800多年,这让现代的后人对它特感兴趣,央视播放了专题片。

熊铎,这一位楚国君主,被认为是楚国最早的开国者。

在熊铎之前,最早与周朝搭上线,最先开始与之友好往来的是鬻熊。

【鬻熊】

鬻熊是楚国开国君主熊绎的曾祖父,他大约生活于公元前11世纪,那个时候还是商朝末年,鬻熊审时度势,敏锐的看出天下可能要变,于是主动投奔周文王,并成为周文王的火师(祭祀时持火的一个角色),《史记》记载:“鬻熊子事文王”,意思是说“鬻熊如同儿子般侍奉文王”。那个时候,鬻熊已经是七八十岁的老者,能够如此虔诚和仰视的做法,足以见楚国鬻熊对周文王的恭敬,当然也是对周国的信任。后来的发展,正如鬻熊期待的那样,周国夺取商的天下,建立了赫赫有名的周王朝,鬻熊的恭敬和努力得到了回报。到了周文王孙子周成王时,成王感念鬻熊的功劳,所以才赐封鬻熊的曾孙熊绎承袭鬻熊的子爵,并且另外开恩,赐封了土地,纳入到了分封的名单之中。此时,楚部族开始正式建立诸侯国。

那么,在鬻熊之前,也就是楚国建国之前,楚部族来自何方呢?

据说,楚部族出自黄帝孙子(或曾孙)颛顼,当然也就出自黄帝的血脉了。

于是,我们有兴趣问一问:黄帝如何与楚部族连缀上血缘关系的呢?

这个渊源还得从黄帝的正妃螺祖说起——

司马迁在《史记》里记载说:黄帝的正妃嫘祖生下了两个儿子,一名是:玄嚣(又名:青阳),另外一名是:昌意。另外有一部古籍《索引》,有比较详细的记录:“元妃西陵氏女,曰嫘祖,生昌意。次妃方雷氏女,曰女节,生青阳。次妃彤鱼氏女,生夷鼓,一名苍林。”

【黄帝石坐像】

不同的古籍,在记载同一件事情时,有时候会有出入的。即便如此,记录昌意母亲情况的古籍,统一的都说是黄帝的正妃嫘祖产下的昌意。只是有一部古籍记载说昌意是大儿子,另外一古籍记载说是小儿子。无论是长子或次子,昌意都是黄帝正妃的儿子。这在讲究正统观念的史家眼中,昌意的地位很高大尚,因为他有继承帝位的资格。但是,昌意病没坐上帝位。

古籍记载到这儿的时候,对于昌意的下一辈的记载出现了分歧。具体的说有两种意见。第一种意见认为,昌意生了个儿子名字叫做颛顼;第二种意见认为,颛顼并不是昌意的儿子,而是昌意的孙子。这么一来,颛顼的辈分出了点问题,一派说他是黄帝的孙子,另外一派说他是黄帝的曾孙。

《大戴礼记·帝系》、《史记·五帝本纪》认为颛顼是黄帝的孙子,其记载的辈分顺序是:黄帝生昌意,昌意生颛顼,其辈分由高往低是:黄帝——昌意——颛顼。

《山海经》的记载则认为,颛顼应该是黄帝的曾孙(昌意的孙子),并且指出了颛顼父亲的名字叫韩流,说韩流才是昌意的儿子,颛顼是韩流的儿子。

韩流的血脉关系,最早记载于古籍《山海经》的之中。原文的内容曰:“流沙之东,黑水之西,有朝云之国、司彘之国。黄帝妻雷祖(也就是嫘祖)生昌意,昌意降处若水,生韩流。韩流擢首、谨耳、人面、豖喙、鳞身、渠股、豚止,取淖(nao)子曰阿女,生帝颛顼。”白话的意思是:在流沙的东边,黑水的西边,有两个国家,一个叫朝云,一个叫司彘。黄帝的妻子嫘祖生了昌意,昌意从天上下降到若水这个地方,生下了韩流。韩流长着长长的脑袋,小小的耳朵,人一样的面孔,猪一样的嘴巴,全身长着鳞,两条腿并生在一起,其脚像猪蹄子。他娶了淖氏的女子阿女为妻,生下了颛顼。这个记载非常清楚:颛顼是韩流的儿子。

按照颛顼是黄帝曾孙的说法,其辈分顺序是:

黄帝——昌意——韩流——颛顼

颛顼帝

古籍中还记录了每一代的女子名字:黄帝的妻子是螺祖,她生下儿子昌意;昌意的妻子昌仆,她生下儿子韩流;韩流的妻子阿女,她生下儿子颛顼。颛顼,最后做了黄帝的接班人成为天下的大帝,成为五帝时代的第二位大帝。

颛顼娶了两个妃子,一个名邹屠氏,一个名胜濆氏。后者又叫女禄。

颛顼的这两个妻子,一共生育了26个儿子

颛顼的儿子们:

01称、

02伯服(伯偁)、

03 □□【略1】、

04驩头、

05淑士、

06三面、

07季禺、

08魑魅

09东夷

10虐鬼、

11小儿鬼、

12穷鬼、

13梼杌、

14穷蝉、

15苍舒、

16□□【略2】

17梼戭、

18大临、

19□□【略3】、

20庭坚、

21仲容、

22叔达、

23苗民

24鲧

25禹祖

26卷章

其中,邹屠氏所生的儿子:禹祖、苍舒、□□(略2)、梼戭、□□、大临、庭坚、仲容、叔达——这9人为嫡子;胜奔氏(女娽)所生的3个儿子:伯偁(又名伯服)、卷章、季禺。这两人有名字的儿子加起来共计12个。

其余的14个儿子是谁所生,目前还没有考证出是谁来?

胜奔氏(女娽)所生的3个儿子,其中一个叫做“伯服”。伯服在前面儿子列表中,与儿子称排列在一起的;不过,较多的观点认为,伯服的另外一个称谓是“称”,颛顼和胜奔氏(女娽)所生下的孩子中,没有叫做卷章的,只有叫做伯服(称)的儿子。

与后来楚国发展有血缘联系的人,就出生在胜濆氏(女禄)的儿子伯服以降。

也就是说:颛顼的儿子:伯服(又名:称)。

不过,颛顼+女禄,产下的儿子是伯服(称),还是直接产下的卷章呢?

这个有争议。争议的原因是《山海经》的记录有点混乱。1、《山海经·大荒南经》:“有国曰颛顼。生伯服,食黍;”2、《山海经.大荒东经》“颛顼有子为服,服至东海外,自立颛顼国。”

南经、东经的记载,颛顼的儿子是伯服。

可是,到了西经又有这样的记载:3、《山海经·大荒西经》:“颛顼生老童,老童生祝融,祝融生太子长琴。.4、《山海经·大荒西经》:“颛顼生老童,老童生重及黎,帝令重献上天,令黎邛下地。”

司马迁的记载没有这样的自相矛盾。《史记·楚世家》中有记载:“楚之先祖出自帝颛顼高阳。高阳者,黄帝之孙,昌意之子也。高阳生称,称生卷章,卷章生重黎……”所以,本文依照司马迁的说。

结论出来了:

(1)颛顼+女禄(胜濆氏),生儿子:伯服(又名:称)。

(2)伯服(称)长大后娶亲,生下了儿子卷章(又名:老童)。

(3)卷章(老童)生了两个儿子:大儿子重黎,小儿子吴回。

吴回的哥哥重黎,担任了高辛氏的火官,叫做祝融,后因办事不力被帝喾杀掉。接着,吴回接替重黎担任帝喾的管火之官,任祝融之职。祝融之官的职责,一是观测天空的火星火宿,另外掌管部落用以照明、取暖、熟食的大火,这是蒙昧时代和野蛮时代一件极神圣的事情。正因为如此,吴回担任祝融后,声威远振,死后被尊为祝融神。

重黎的儿子有三个

1、长子:长琴(他的后人建立了黎部族)。

2、噎(没有后人)

3、?(名字没有记录下来,他的后人建立了程部族)

吴回有儿子一个:陆终

陆终往下,有儿子六个

——

1、昆吾(又名:樊)

2、参胡(又名:惠连)

3、彭祖(又名:篯坚)

4、会人(又名:求言)

5、曹姓(名:安)

6、季连

在《史记·楚世家》中有记载:“楚之先祖出自帝颛顼高阳。高阳者,黄帝之孙,昌意之子也。高阳生称,称生卷章,卷章生重黎。重黎为帝喾高辛居火正,甚有功,能光融天下,帝喾命曰祝融。共工氏作乱,帝喾使重黎诛之而不尽。帝乃以庚寅日诛重黎,而以其弟吴回为重黎后,复居火正,为祝融……”

司马迁所写的辈分是:

黄帝——昌意——颛顼——伯服——卷章——重黎/吴回

重黎和吴回是由帝喾将他们封为“祝融”(火正)官职的。

司马迁继续写道:“吴回生陆终。陆终生子六人,坼剖而产焉。其长一曰昆吾,二曰参胡,三曰彭祖,四曰会人,五曰曹姓,六曰季连,芈姓,楚其后也!”

司马迁的意思是说,陆终的老婆剖腹产,生下了六个儿子。

根据其他古籍记载,陆终的6个儿子,每一个都获得了一个姓。

他们是:

1、昆吾(又名:樊)———己姓

2、参胡(又名:惠连)——董姓

3、彭祖(又名:篯坚)——彭姓

4、会人(又名:求言)——妘姓

5、曹姓(名:安)————曹姓

6、季连 ————————芈姓

归纳前面的血脉发展,从黄帝到陆终6个儿子,具体连缀如下——

黄帝+嫘祖(黄帝正妃)〖第一代〗

昌意+昌仆(昌意的妻子)〖第二代〗

韩流+阿女(韩流的妻子)〖第三代〗(韩流又名乾荒)

颛顼+女禄(颛顼的次妃)〖第四代〗(颛顼又名高阳)

伯服+□□(??)〖第五代〗(伯服又名“称”)

卷章+□□(??)〖第六代〗(卷章又名老童)

┣━━━━━━━━━━━━┳━━━━━━━━┓

黎(祝融氏)+□□(? ?) 吴回(祝融氏)+?〖第七代〗

…… ┃

陆终+?〖第八代〗

┣━━━━━━━━━━━━━━━━━━┳━━━━━━━━━━━┓

1樊(昆吾),2惠连(参胡),3篯(彭祖), 4求言(会人),5安, 6季连〖第九代〗

【己姓】 【董姓】 【彭姓】 【姓】 【曹姓】【芈姓】

楚部族

发展成楚国

最后结论——

问:楚国君主与黄帝到底有没有血缘关系?

答:有!

问:具体该是怎么连缀?

答:见上面图表!

《夜狼文史工作室》特邀撰稿人:悬疑大师/文(原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