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國”的開國君主,無賴居多,但多數愛民

唐朝,很牛很贊很輝煌,不過老李家這個超強帝國自打安史之亂後就越混越衰,最終鹽販子黃巢造反、大流氓朱溫篡唐,天下又分裂得一塌糊塗,變成了"五代十國"時代。

中原的後梁、後唐、後晉、後漢、後周,是所謂的"五代",而和"五代"同時,還有十個實力比較小的政權,九個在南方,一個在北方,他們的歷史,大夥並不熟悉,但相當有趣。開創這"十國"的君主們,雖然名氣不大,折騰不出"唐宗宋祖"那樣的高水平,但也皆非凡俗之輩,而且個個都稱得上"亂世奇葩"。

咱先說說最早發跡的南吳王國的建立者——吳太祖楊行密。這傢伙是廬州合肥(今安徽合肥)人,貧農出身,但力氣大、跑得快,是個運動健將。唐朝末年,他當了兵,有一個軍官欺負他,他直接把這傢伙腦袋給割了。後來他拉扯出一支隊伍,混成了刺史,好多人都挺服他,他也搶佔了不少地盤。902年,楊行密升級為號令一方的"吳王"。他有兩個總部,都在今天的江蘇,即揚州和南京,而今天的安徽合肥、湖北武漢、江西贛州等地,也都歸他管。楊行密活了54歲,而他建立的"吳"只存在了35年。取代"南吳"的,是"十國"中名氣最大的"南唐"。

楊行密

這楊行密身邊有個鹽販子出身的得力手下,叫徐溫,海州(今江蘇連雲港)人。楊行密掛了後,南吳的軍政大權都落到了徐溫手裡。徐溫不識字,但智商高,主掌大權期間,老百姓都挺支持他。徐溫有個養子,叫李昪,江蘇徐州人,原來是個流浪兒童,還當過和尚,但氣質很贊,而且文武雙全,徐溫特喜歡他,把他認為養子,改名徐知誥。徐溫掛了後,他就繼續掌握南吳大權。937年,他野心爆發,終結了"南吳",稱帝了,國號先叫"齊",後叫"唐",都城在今天的南京。他的這個"唐",被稱為"南唐",李昪即"唐烈祖"。李昪在位時,勤政愛民,把南唐發展得特別富強,南唐的地盤在"十國"中也算比較大的。別看李昪挺聰明的,但晚年他腦子進水了,總幻想長生不老,結果吃"仙丹"吃死了,終年56歲。他的孫子比他人氣旺,即那位"問君能有幾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東流"的南唐後主李煜,才氣爆棚的大詞人也!後來宋朝滅的,就是他。南唐共存在了39年。

李煜

位置緊挨著南唐的,是杭州人錢鏐在浙江建立的"吳越",今天的上海也歸他管。這傢伙早年是個鄉下無賴,但學得一身武藝,還總研究那些神神道道的"巫術"。唐末,他當了兵,打仗夠猛,腦子也活泛,很快就把今天的浙江一帶給包圓了,907年成為"吳越王"。總部杭州。錢鏐最牛的壯舉就是興修水利,搞了好多如錢塘江石堤、浙江水閘等水利工程,長江中間妨礙船隻航行的巨石,也被他給鑿平了。他的這些舉措,使得莊稼連年大豐收,老百姓都稱讚他是"海龍王"。但是,錢鏐的奢華和嚴酷也挺像"海龍王"的——他大造宮殿,狂搞稅賦,甚至老百姓的母雞下蛋也得給朝廷交稅,拖欠就暴揍!這也把老百姓坑得很慘。錢鏐挺長壽的,活了81歲,諡號"武肅王"。他建立"吳越國"到他孫子錢弘俶當王時,自動取消了國號,"幸福"地投入了宋朝的懷抱。吳越共存在了72年,在"十國"中算是最"長壽"的。

錢鏐

說完江浙,再說湖南。當時湖南有個政權,是河南鄢陵人馬殷建立的"楚"。這位老兄原來是個木匠,後來當兵,玩命夠猛,腦子夠快,越混越牛,帶著一支部隊把湖南地區的各路老大都給滅了,他成了湖南的唯一老大。907年,他升級為"楚王",總部設在長沙。馬殷執政時也挺不錯,湖南的桑蠶絲織業被他發展的特別牛。馬殷活了78歲,諡號"武穆王"。他死後沒多久,幾個敗家兒子互毆,史稱"眾駒爭槽",結果這個"楚"被南唐給吞併了,它共存在了45年。

同樣被南唐吞掉的,還有福建的"閩",其建立者是河南固始人王審知。老王是農民出身,但特愛讀書,唐末,他和他的倆哥哥在亂世中摸爬滾打,投奔過多位老大,最終在福州站穩了腳跟。王審知打仗夠狠,喜歡裝酷,總騎著一匹白馬衝鋒陷陣,輔佐他哥打下了整個福建,人送綽號"白馬三郎"。他哥死後,他成了福建的主宰。909年升級為"閩王"。王審知主政福建期間,對老百姓很不錯,又是減賦稅、又是辦學校、又是開海港,福州城也被他搞得相當牛。他65歲時病逝,史稱"閩太祖"。沒多久,閩國就內亂了,終被南唐滅掉,共存在了37年。

咱再轉移到四川看看。當時四川有兩個"蜀國",即"前蜀"和"後蜀"。"前蜀"的建立者是蜀高祖王建,這傢伙是河南沈丘人,少年時是村裡的無賴,偷個驢、販個鹽,挺在行,綽號很難聽——"賊王八"。不過,他可不是一般的"賊王八",而是一個胸懷雄才壯志的"賊王八"。唐末,他當了兵,以自己的本事混成了唐僖宗的保鏢(禁軍"神策軍"的統領),不但拼死保護玉璽,還讓皇上枕著他的大腿入眠。這下可了不得,昔日的"賊王八"成了主政一方的刺史和節度使。當王建的勢力變大後,他直接拿下了成都,901年升級為"蜀王",佔據了整個四川。907年,王建直接在成都稱了帝。王建雖是個文盲,但在位時特愛和文人交往,唐朝詩人韋莊就被他封為宰相,前蜀的經濟文化都被他搞得相當發達。王建72歲時病逝,他兒子王衍是個敗家玩意兒,繼位沒幾年就被中原的後唐莊宗李存勖給滅了。前蜀只存在了23年。

李存勖滅了前蜀後,讓手下孟知祥管理成都。沒想到這孟知祥在四川搞得風生水起,又是反腐倡廉,又是廢除苛政,大得民心。這孟知祥是河北邢臺人,年輕時就很受晉王李克用(李存勖的爹)的賞識和重用,李克用還把侄女嫁給他了。孟知祥精得很,他當初被派到成都時,就覺得蜀地特適合自立,後唐離他太遠了,根本管不著。當時四川地區還有個想搞獨立的傢伙,即東川節度使董璋,可這傢伙的腦子和手腕比孟知祥差遠了。932年,孟知祥幹掉董璋,吞了他的地盤,第二年升級為"蜀王"。934年,老孟正式稱帝,建立了十國中的第二個"蜀",即"後蜀",不過屁股下的皇位還沒做熱乎呢,孟知祥就突然病逝,終年61歲,他和王建一樣,廟號都是"蜀高祖"'。他的兒子孟昶是個文學青年,不懂軍事,還喜歡亂打仗,最終被宋太祖趙匡胤給滅了。孟昶有個漂亮的妃子挺著名,即擅長寫詩的花蕊夫人,後蜀滅亡後,她落到了趙匡胤的手裡,據說後來又被趙匡胤的弟弟宋太宗趙光義給射死了。後蜀比前蜀"活"得長一些,共32年。

李存勖

同樣被宋朝滅掉的,還有兩廣一帶的"南漢"。這個國家的開創者叫劉隱,祖籍河南上蔡,是富三代,也是官二代,他爺爺是在廣州經商的有錢人,爸爸是狠揍盜匪的軍官,他們全家在廣州都混得挺牛。劉隱他爸死的時候,有一幫人造反,劉隱發飆,一口氣把這一百多人都給殺光了,從此聲威大震,當上了刺史。唐末,劉隱力挺篡唐的朱溫,朱溫覺得這傢伙不錯,就總給他升官。劉隱先後升級為南平王和南海王,成為廣州地區的唯一老大。當時內地好多文人士子為躲避戰亂都跑到廣州這片兒,劉隱對他們特別好,可謂禮賢下士,後來南漢的治理,也多虧這幫文化人。劉隱38歲就病死了,他弟劉龑接班,又使勁擴展勢力,把嶺南那些不服的人都給滅了,地盤越來越大(除廣東一帶,還包括廣西和越南北邊好多地方),最終於917年稱帝,國號"大越",次年又改為"漢",其總部依舊設在廣州,並追尊他哥劉隱為"烈宗"。劉龑這人吧,對南漢經濟的發展貢獻蠻大,把國家搞得很富裕。不過他性格有些變態,一殺人,或一看酷刑,就覺得很爽。而且他總覺得當官的拖家帶口是不肯盡心效力朝廷的,只有宦官最好,就這樣,南漢被他變成了"閹人王國"——有才能、想當官,那先閹割!於是乎,朝堂之上,遍佈閹人!劉龔54歲時病死,非常諷刺的是,他的廟號,和劉邦一樣,也是"漢高祖"。劉龑死後,南漢的皇帝一個比一個混蛋,最終在971年徹底作死——被宋朝滅掉。而率軍攻滅南漢的宋朝名將,就是那位在小說和戲曲裡被醜化的潘美(即潘仁美)。南漢總共存在了55年。

南方九個政權中,地盤最小的是"南平",也叫"荊南",僅有江陵(今湖北荊州)這一塊地兒。它的建立者叫高季興,陝州硤石(今河南三門峽南)人。這傢伙和前蜀的王建一樣,有個很不好聽的綽號,叫"高癩子"(他兒子高從誨也是這綽號)。因為他一輩子都特無賴。高季興原來是一富豪家的小奴僕,挺喜歡練武,而且膽兒大。後來他的主子成了朱溫的乾兒子,極會察言觀色的他也跟著慢慢發達了。當時唐昭宗落到軍閥李茂貞手裡,朱溫攻打李茂貞,高季興成功忽悠了李茂貞,把皇上弄到了朱溫手裡,從此朱溫越看他越喜歡。朱溫稱帝建立後梁後,封高季興為荊南節度使,後來又升級成渤海王,成為實際上割據江陵的獨立老大。後唐取代後梁後,高季興立馬投入後唐的懷抱,924年被封為南平王。可當他聽說後唐內亂時,就特興奮地去搶劫後唐運送財寶的船隊。後唐很生氣,高季興又趕緊給南吳當了小弟。"高癩子"名不虛傳!高季興71歲時病逝,諡號"武信王"。他的後代們和他一樣,在南北群雄中瞎混,誰牛就給誰當小弟,經常玩搶劫,別人要揍他們,就立馬認慫。不過宋太祖趙匡胤可不這套,於963年徹底滅掉了這個無賴國家。南平共存在了40年。

高季興

最後說說十國裡唯一在北方的國家——北漢。這個國家的建立者叫劉旻,也叫劉崇。是少數民族沙陀人。他哥是另一個王朝的開國君主——後漢高祖劉知遠。劉崇年輕時是個嗜賭成性的混子,但他哥劉知遠厲害,猛將一個,智商又高,最終得勢,建立了後漢王朝,而劉崇呢,被他的皇帝哥哥封為太原尹(太原最高長官)。劉知遠死後,大將郭威掌控了後漢的大權,劉崇和郭威互不待見,當郭威於951年取代後漢稱帝、建立了後周後,劉崇乾脆也在太原稱帝,國號依舊叫"漢",史稱"北漢"。後周比較強大,劉崇怕打不過,就認了個靠山,即契丹,也就是日後的遼國,他總是給契丹送錢。不過他依舊被後周暴揍多次,尤其是高平一戰,被後周世宗柴榮打得滿地找牙,他好不容易騎著一匹黃馬才逃回老窩,他一激動,把這匹黃馬封為將軍。劉崇60歲時病死,廟號"世祖"。二十多年後,北漢就被宋朝給滅了,只存在了29年。北漢的君主們都不咋地,不過北漢有個武將,超厲害,號稱"無敵",後來他也歸了宋,成了北宋的名將,他就是大名鼎鼎的楊家將第一代掌門人——楊業。

縱觀"十國"的這些開國君主們,大多數都是沒啥文化但腦子很好使的傢伙,基本都屬於屌絲逆襲型。雖然好多都比較無賴、得勢靠的都是些流氓手段,但他們中的好多人對老百姓是真不錯,在他們割據的地盤確實促進了當地經濟和文化的發展,相比於當時中原五代的混殺,十國中好多屬於南方的地方,百姓過得安穩太平,這也算是這些小國君主們對歷史的貢獻。最後,咱再把這些君主們的姓名、廟號(或諡號)、生卒年和都城重新列個簡表,給大夥加強一下印象吧——

1. 吳太祖 楊行密(853—906),都城揚州、南京

2. 南唐烈祖 李昪(888—943),都城南京

3. 吳越武肅王 錢鏐(852—932),都城杭州

4. 楚武穆王 馬殷(854—931),都城長沙

5. 閩太祖 王審知(861—925),都城福州

6. 前蜀高祖 王建(847—918),都城成都

7. 後蜀高祖 孟知祥(874—934),都城成都

8. 南漢烈宗 劉隱(876—913),都城廣州(雖南漢正式稱帝者是劉龑,但實際建立者是劉隱)

9. 南平武信王 高季興(858—929),都城荊州

10. 北漢世祖 劉崇(895—954),都城太原

本文為李萌獨家撰寫,喜歡的,記得訂閱本頭條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