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说“一日本田,终身本田”?

猫粮不便宜了


“一日本田,终生本田”那是因为挂了…

“一日本田,终身本田”,这是对本田发动机技术的认可与膜拜。

“一日本田,终身维权”,这是因为本田的机油门事件,影响太大了。

如果对比大众和本田,就好像两个学生,大众就像一个成绩不太好的学生,每次考试,总有一两门功课不及格。

而本田同学,平时表现非常优秀,每次考试都能拿到非常好的成绩,尤其是在重点科目上,一直是老师和家长们称赞的对象,差生们学习的榜样。可是在这一次考试中,大众同学还是那个表现,马马虎虎过得去,本田同学呢,出现了挂科的情况,而且还是最强科目上,家长们和老师们都跌破了眼镜,粉丝们对它也失望之极…

其实抛开机油门事件,本田过往的表现和发动机的性能确实值得称赞,而且红头发动机也是碾压别家的存在,正如粉丝们的铁杆劲头,本田在F1赛事上的表现也是摧枯拉朽,冠军拿到手软,不得已,国际联赛要专门出台政策限制本田的发动机参赛…


本田发动机还有一个牛逼的地方就在于较低的故障率,相比于经常出毛病的大众,本田以及丰田,它们的表现确实算的上优秀,所以也有“买发动机送车壳”的说法。同样,也暴露出本田以及其它日系车皮薄的缺点,而且噪音比较大。在其他方面的配置比较低。同样的15万元预算,买韩系车,配置就要比买本田配置丰富,30万的车,买德系,就要比本田的车感觉更扎实。


日系车的皮薄,框架钢梁却很结实,比如说遇到小的刮蹭,车壳几乎会面目全非,惨不忍睹,但人却没事,所谓的吸能效果…

选不选本田,是每位车主的自由,本田机油门的冬天又要来临,能否抗住严寒过冬?

一4S店售后服务给一思域车主哥们发来短信,内容大致是他的车子,属于缺陷批次内的车子,要召回,这哥们直接给怼回去了:滚!我还要靠机油发家致富呢!休想断我财路!!!

这哥们之所以这么嚣张,最主要的原因就是他在南方,最低气温也就2-3度,还有一个原因就是召回后的车辆,无论是刷ECU还是更换活塞环,具体效果并不怎么样,该增多的还是增多,把喷油量给降低了,动力同样有一定的下降,思域动力不行了,怎么去秒天秒地秒空气?

思域界还流行着这样一句话:买思域不改,不如推下大海。

本田车,拥有着良好的改造条件,比如说买菜神车GK5,就是一款非常适合改装的车,对于改装爱好者,飞度就是一个非常好的样板。



不论买什么车,都要理性一些,根据自己的需求,哪怕本田再牛逼,也要过完冬天再看吧。

请点个关注,给个赞吧


丞相说车


哈哈,我本人有两台本田,都是14年买的,所以我想我还是有资格来公正,客观的评价一下。一台2.4四驱的crv,一台1.5自动低配的飞度,

现在说是说优点,

1,省油,crv市区不到7毛。高速不到5毛

2,维修保养便宜 本人从来不去4s.机油三滤不到300元

3,省心,从来没坏过,质量过硬,开了三年,现在已经换车。

缺点

1,隔音 隔音极差特别是飞度,跑起来的噪音简直让人不能接受,好像开飞机一样。

2,内饰做工全是硬塑料,偷工减料,车内有异响,很烦,crv25万落地,中控全是硬塑料,优点奸商的味道,14款以后就是软塑料了,我的是13款。车子不值这么多钱。

最后总结,选择性较多,个人出于隔音部分无法接受。以后不会再买本田汽车,除非隔音做好了!


友乐科技


抛开别的不谈,爱国不爱国也不去说,我自己开一个奥德赛一个宝马谈谈我的感受,就看车子本身的质量和可靠性而言,的确日系的本田丰田而言确实可靠,耐用,返修率很少,日系车一般正常保养开个30万公里基本不会大修,也不得不承认小日本的发动机确实牛逼,据了解,他们的发动机都是在零下温度组装,然后通过热胀冷缩原理拿到正常温度下,这样紧密性非常好,导致的好处就是不会漏油,我开的奥德赛7年了,没换过一个发动机上的零件,而德系的车子,奔驰,宝马,奥迪不是说不好,但是小毛病太多,开个三年小毛病不断,一会烧机油,一会漏油,反正很烦躁,而且维修费用也很贵,扛不住,总结吧,平民买车还是选择日系吧,有钱的土豪么必须奔驰之类的,面子才是第一选择,平民的话是耐用,稳定才首选,有点啰嗦了……大家就当看着玩玩吧


嘿咻嘿咻86541292


家里一辆思域1.8顶配,一辆标致308,我还是喜欢308的行驶质感,高速车身稳,变道有信心,低速舒适,而且高速和低速的滤震性能特别好。

思域对比308,我先说比308强的地方,动力比1.6的要好,加速快,但是也别指望有多猛,40迈转弯一点侧倾没有,这个还确实不错。

下面要说不如308的地方了,顶配办齐了17万多的车竟然全是硬塑料,升降玻璃车门内饰板总是往里动一下,低速滤振太差,有一点小颠簸,我感觉我身体就上下晃一下,过减速带我感觉被抛起来然后在摔到椅子上,不夸张。高速行驶车身稳定性差,路面不新的柏油路70迈基本上车身在上下哆嗦,我开车时手扶在方向盘上会揍动,出立交桥匝道308 我开到70多能感觉底盘问问的抓住地面虽然车身侧倾比较严重,但是车身感觉可控,寻迹感比较强。但是思域我开到快80车身是没有侧倾,但是感觉底盘抓不住地面,寻迹性差,感觉要滑了,赶快轻点刹车减速。 高速行驶变道100左右,思域也是没有308变道感觉稳。

总结吧,思域的独立悬挂感受不如308行驶质感好,思域是运动型的车,但是在高速变道没有给我更多的信心,思域这车是媳妇儿的陪嫁,只能凑合开了,再买车肯定买欧系车,法系,德系,日系的底盘真心不如欧系开起来有质感


白天触不到夜的黑


总结一下喷日系车的人的说法:

1。日系车皮薄,撞车稀烂。

碰撞试验日系车均比较靠前,特别是马自达。如果非说合资车做不到,请问国人是什么原因。还有,皮薄皮厚和碰撞安全与否没有关系,反而过硬的引擎盖还有可能在碰撞的时候顶破车挡风玻璃伤到人。

2。本田产机油

从来没人说这不是技术缺陷,都承认。但不像某些品牌,汽油机油混合动力多少年不改。号称烧机油是减缓磨损的方式,那你为什么前三年不烧?为什么日系车几十万公里也照样跑?出现技术缺陷就大做文章,佩服大众公关。

3。买日本车就是卖国。

他妈的国家都没禁止日本贸易,工业对日本产品需求更甚,政府部门官方用车丰田考斯特。你叫骂不休,笑死个人。

下图honda产nsxGT3赛车,看一眼就爱上



隔夜的刷锅水


现在发生了“机油门”等事件之后,看到这个问题我觉得还是有些讽刺的。

本田一直以来最为人称道的是什么?是发动机。之前本田都被国内消费者戏称为买发动机送车,足以可见对于其发动机质量的放心。并且本田也一直潜心研究、做好发动机,在众人印象中是妥妥的“技术宅”一枚。旗下的VTEC技术是王牌,升功率惊人且燃油经济性又相当不错。本田的“地球梦”技术相信不少老司机也多少听说过。

也正是如此,加上日系车靠谱光环的加成,包括我身边不少人都买本田的汽车。身边有小伙伴,她家之前的汽车用的是本田,后来换车也换了本田雅阁。忠实程度可以说是相当高了。

但是,到现在“机油门”爆发之后,我不知道还有没有人买本田?可以说,机油门之后,给当家主打车型CR-V、思域带来的打击无疑是相当巨大的。而前几天,因为刹车系统问题,本田的冠道以及本田UR-V也进行了召回。本田可以说今年在国内的市场,有种车型“全面扑街”的感觉。所以我才在开头说,看到这样的问题,觉得是相当讽刺了。

也希望本田找回自己的位置吧。我觉得短期内影响还是会比较大的,只能慢慢修复信任的裂痕了。


鲸车评


一日本田,终身本田,这句话广为流传,为什么这么说,这是因为本田的车品质好,无论是舒适性,耐用度都很高,这也符合“本田宗一郎”的理念,下面让我们细谈一谈本田究竟好在哪里。对于一些车迷而言,有种动听的声音叫VTEC开启,有种信仰叫“一日本田、终身本田”、更有种品牌分类方法叫本田与非本田。出身贫寒、学历不高、战乱破坏、政治“迫害”,这是公司创始人的人生经历,也是这间颇有性格,被叫做本田技研的公司成功背景。这间公司的创始人性格鲜明,对员工他是毫不留情却又奖惩分明的“老爹”;对对手,他是不按常理出牌的狡猾家伙;在赛场上,这个以他名字命名的品牌曾经但求一败。斯人已逝,精神长存。

首先说一下,本田创始人本田宗一郎。本田宗一郎是一个执着而又极富挑战精神的人物。他带领着本田克服重重困难参加了曼岛TT赛,F1等赛事并且取得了骄人的成绩。这位执着无畏的本田创始人被人们尊重敬仰。

再来说一下本田发动机,本田最吸引本田粉的无疑是本田发动机。本田发动机不仅有稳定的质量还有非常好的性能表现,尤其是本田的红头发动机。本田发动机采用vtec技术,是世界上第一个能够同时控制气门开闭时间和升程的发动机技术系统。本田红头机在赛事上为本田立下汗马功劳,给本田带来诸多荣誉,给本田圈了很多粉丝。本田发动机质量稳定,发动机故障率全球最低。再来说说本田车子的黑科技,红头机,就说说本田的红头机K20A,要知道一个2.0自吸的发动机最大马力可达225匹,对,2.0自吸的机子,如此强劲的动力输出,成为了本田迷心中的信仰,也是不惜花重金来实现的梦想。

很多人都拼命顺着这个荒唐的结论去总结,结果还是不得要领,“一日本田,终身本田”这本身就是一个广告宣传和潜意识诱导,一般能被这样明显的伪命题迷惑的大多数都是固执迷信之辈,但凡有一个稍微有判断力的,都会都这个荒唐说法提出质疑,本田还不是最好的车企,也不是最牛的车企,更不是最具影响力和品牌号召力的车企,那凭什么要别人“一日乃至终身”呢,就凭一个出色的发动机吗?光就发动机而言,本田也不是最出色的,因为各个排量各个品牌都有自己赖以称雄的发动机,本田只是在某个局部排量上有非常出色的发动机产品而已,就整个车企系统性工程而言,本田并非做得最好,这里面牵涉了底盘及悬架系统、发动机及变速箱搭配、动力组合及制动系统、外观及内饰系统、材质及应用系统、配置及安全系统、人身安全及车辆安全系统(含主被动安全系统)、整体调教及智能交互反馈系统,本田相对个别优秀品牌车企尚有差距,因此我们没必要相信这种荒唐的结论和说法,作为购车人,我们要综合考虑自己所需、自己所处的市场人文大环境、实际应用、综合安全型等多方面加以考虑,不要盲从网络流言,做自己的判断。


车来车罔


老王曾经写过一篇关于雷克萨斯的文章。这里也算是回答了“一日本田,终身本田”的一部分原因吧

在豪华车领域像德系车的奔驰宝马奥迪,RR宾利迈巴赫等等属于那种你看到就会觉得是好车的品牌。自然有过人之处,比如奔驰S系的很多专利技术。

然而日系车,撇开讴歌和英菲尼迪(SUV前脸不忍直视)不说,销量最高的凌志/雷克萨斯,究竟有什么吸引人的地方?从IS、ES到LS,460,600,外观上毫无特点可言,前脸一眼扫过去和丰田Reiz一个样,让人不得不想起它的另一个落难兄弟W12的辉腾。然而大众起码有个特点,那就是多,因为车实在是太多了,保养起来维修起来都非常容易。

那雷克萨斯到底有什么好?

一张图告诉你答案

哈哈哈小编只是跟大家开了一个小玩笑,现在来看看雷克萨斯究竟好在哪里吧

玩车的人都知道,日系车的理念非常的鲜明:省油、安全、可靠

雷克萨斯也不例外,正是因为雷克萨斯的车子跑个十几万公里都可以不出问题的可靠性,让雷克萨斯在汽车界慢慢地攒出了自己的特色和固定的用户群,我们再来看一个有意思的东西

小编知道肯定有很多人又要说,0问题不可能,肯定是雷克萨斯官方动了手脚(这点小编也不敢保证),但是从一个长期从事拖车的老司机的经验来说,雷克萨斯的质量真的是没得说的。

下面是一个拖车老师傅的经验之谈

“之前做过两年的道路救援,拖过很多车,从几万到几百万的都有,其中陆虎最多,而且动不动就自动锁死,只能用辅助轮拉上拖车,最新款揽胜刚出来的时候一个土豪去省城买了一辆行政版,据说包括加价一起三百多万,那土豪下午把车开回来,晚上请朋友吃饭庆祝,结果吃完饭去开车,打不着火了,土豪很是尴尬,打电话叫熟悉的师傅过来看,师傅来看了下说弄不好,去4s店吧,结果晚上我们给他又拖回了省城,我们圈里流行一句话:买路虎,买痛苦。拖过第二多的是宝马,也是动不动就锁死,然后就是小问题超多,多到什么程度?一个5系车主,我一年见他四回,当然我不是说所有宝马都这样,也可能这位运气不大好,但我们这个圈子里面公认的排第二的,非宝马莫属。再说雷克萨斯,两年里我只拖过三辆,一台交通事故,两台泡水了(我们开公司的地方在广西,每年都会涨水)。而且貌似,开雷克萨斯的出事故都少很多,个中原因,可以自己体会一下。 最后总结一下,在我这个圈子干我们这行的,如果买车,30万以下买丰田,30万以上大部分都买雷克萨斯(家庭自用车)。”


只是一个90后


谢谢提问:

我自己的1998年生产的,本田24期AF24两冲程50cc,俗称本田龟,迈速表60到头,随便地板油爆表,推背感十足,是灯就亮,20年没换过灯泡,没换过齿轮油,日常擦拭打蜡抛光,换机油,提速快,避震软,没有一点毛病,20年新车一样。

包括汽车也一样,本田的发动机稳定性很好,但是整车装配不如丰田,但也差不了多少,日系车可以说是回归汽车的本质,代步,舒适,稳定,省心,经济。

这就完全足够了……





炊事连长


首先 你得有个“赛车控”的老板

与那个时代大部分汽车品牌类似的是,本田的起步也源于本田宗一郎对于机械与汽车运动的热爱。

1906年,本田宗一郎在日本滨松出生,他仅仅接受了10年正规教育,就在16岁时去到东京开始了汽修学徒生涯。工作期间,宗一郎对汽车机械和赛车产生了浓厚兴趣,他不仅打造赛车,还当起了车手。可惜的是,到了1936年,宗一郎在一次赛车事故中受伤,就此结束了自己的车手生涯,并全身心投入到公司业务中。类似的故事也发生在后来的柯林·查普曼以及他的路特斯身上。

于此同时,本田宗一郎在那个时候还展现出了在机械工程方面的创造天赋,他发明了替代木制轮毂的金属轮毂,并在1931年获得了专利。拿着大笔的专利费,宗一郎在1934年创办了制造活塞环的东海精机公司,并且向丰田公司提供活塞环。不过,在接连经历了二战和日本中部地震后,东海精机蒙受了重大的损失,于是本田宗一郎决定将公司卖给了丰田。

此后,年近40的本田宗一郎看到了战后的日本资源紧缺,汽车没有燃油上路,火车被迫超载运行并且经常停车,而崎岖不平的山路又使骑车人感到十分费力,他收购了一批军方剩下的发电机,并将其改装成辅助发动机安装在自行车上。这种助动车能让出行变得更加轻松,因此很快就成为了热销品。在随后的1947年,宗一郎与河岛喜好成功研制出了A型自行车用辅助发动机,这也是第一款带有本田LOGO的发动机。1948年,宗一郎成立了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至此,我们熟悉的本田正式登上了历史舞台。

扬名曼岛 运动天性于此扎根

作为一家以摩托车起步的公司,自然摩托车也成了本田涉足赛车运动的起点,最初的成功也来自摩托车运动,而曼岛TT赛事正是本田成名之地。在曼岛之后,本田还参加了诸如世界摩托车大奖赛等各种赛事。

本田参加曼岛赛事始于1959年,而在1961年参加曼岛TT比赛的本田RC143赛车刷新了当年赛事的排名,一举包揽前五。英国一家报纸用整整一版报道本田的胜利,“像手表一样精细的发动机充满创意,不久的将来,日本会带给世界摩托产业一股新风。”

本田RC166首次亮相于1966年的GP250中,其彻底贯彻了当时本田依靠多气缸高转速的思路,最大功率44kw,红线转速18000rpm。而为了满足这样的超高转速,这台RC166安装了当时罕见的双顶置凸轮轴(DOHC),而且由齿轮而非链条驱动气门。除此之外这台RC166还有着异乎寻常轻盈的112kg的车重,几乎和一台125cc级的车重相当。在RC166横空出世的1966年,本田车手Mike Hailwood驾驶RC166则夺得了全部的10个分站冠军。

由于优势太过明显,在RC166连续霸占两届GP250之后,FIM(国际摩联)不得不修改比赛规则,禁止了增加缸数来增加动力的行为,本田RC166赛车由此终结使命。最后提一下,不止是十连冠,在当年世界摩托车大奖赛上本田其实囊括了所有级别(50cc、125cc、250cc、350cc、500cc)的制造商冠军。

直到今日,本田仍旧是MotoGP赛场上一股强劲的力量,在2017赛季,本田车手马奎斯成功卫冕年度车手总冠军,同时,车队和制造商也相继夺冠,再一次成就了本田三冠王的称号。

F1赛场上的“麦田怪圈”

在摩托车赛场上的成功当然不会让这家日本公司感到满足,于是在上世纪60年代中旬,本田决定自行组建F1车队征战比赛。而自从本田第一次参加F1到现在的50多年间,却不由自主地拥有着自己的麦田怪圈,这就是本田的“自组车队失败怪圈”,这个怪圈,犹如烙印一般深深印刻在本田的血脉中而无法更改。

在当年打造一支完全属于自己的赛车并非是本田当时所可以达到的水准,也可以说本田并没有做好完全适应作为一个厂商车队的准备。因此,1964年到1968年的这5年只是Honda初步对F1的尝试,本田可能从一开始就发现了作为完整厂商车队的难度,要比想像中要来得更难。

经历了一番坎坷之后的本田并没有因此放弃,本田决定于1977年重返F1赛场,而这一次是作为引擎提供商来投入的角色转换。这其中最为人津津乐道的当属麦克拉伦车队1988赛季的红白风暴。

在那个赛季的16场比赛中,麦克拉伦赢下了其中的15场,唯一没有获胜的意大利蒙扎站则显得莫名其妙,当时塞纳已经稳夺冠军,但当他开始套圈威廉姆斯车队新手Jean-Louis Schlesser的时候,后者发生了认知上的错误,导致塞纳在第一弯意外的撞上了威廉姆斯赛车而遗憾退出,这次本不该发生的事故断送了本田和麦克拉伦车队获得前无古人的垄断性赛季胜利的机会。但是,本田1.5升涡轮增压引擎的强劲表现,却成为F1历史上最值得回味的一部引擎之一。

不过,回到21世纪初期,本田在收购BAR车队后重新以制造商的身份回到F1赛场后的表现却有些让人大跌眼镜。由于技术人员储备的不足导致的赛车设计缺陷,让本田车队在绝大部分时间里都只能混迹在二流车队里。最终,随着2008年金融危机的爆发,本田又一次选择退出F1。

而现在,本田再一次以引擎提供商的身份回归,在被车手和车迷诟病了两年之后本田引擎能否回归正轨,还得拭目以待。

公路性能车 项目代号:NSX

随着80年代本田正式回归F1,本田研究中心的工程师欢欣鼓舞,人们都希望真正地设计一台性能车。巧合的是,本田的董事会也在考虑这个问题。于是200位在本田工作超过十年的工程师被调遣到栃木县本田总部的NSX的工厂,隶属于F1合作伙伴迈凯伦车队旗下的塞纳也被邀来参与NSX的开发计划。

“我认为公司想要一台能够连接F1赛车和前置前驱的量产车的车型”,NSX的设计师上原繁回忆道。“他们需要一台能够代表本田新面孔的车。同时,在北美准备筹建讴歌的人也在反复联系我们,要求我们推出类似的车。”

到了1989年,首代车型正式发布,成为了当时首款全铝合金打造的车身,3.0L V6 VTEC发动机(VTEC技术一直沿用至今),最大马力274ps。而同时期的法拉利328采用的是一台3.2L V8发动机,最大马力268ps,同时,纽北圈速8分16秒01的成绩,也完爆法拉利328。1992年NSX TYPE-R出现,车身减轻81公斤,纽北跑出8分03秒9。作为一部街车而非原型赛车的NSX最抢眼的表现莫过于参加1955年的勒芒24小时耐力赛,并取得了GT2组别的冠军。

时至今日, NSX已经迎来了全新的一代,更大的马力,更先进的电子系统,一样的中置发动机四轮驱动。然而,NSX发展到今天,性能的数据已经不是最重要的了,重要的是法拉利还是那个法拉利,而NSX却成为了某种精神的象征,某种可以被追思的情怀。

写在最后

本田在赛车运动上的步伐仍在前进;全新一代的思域TYPE-R也赢得了国内外车迷的一致好评;作为图腾版存在的NSX也即将推出全新的敞篷版车型。流淌在本田血液中的运动基因依旧激励着现在的本田。R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