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实的美国生活到底是怎样的?

hh菌


美国人的生活,因为收入的不一样,所在的地区不一样,移民来美国的时间不一样,个人的能力不一样,是有着天壤之别的。

这么说吧,如果你在市郊有一幢自己的房子(独立的建筑物),那么你就属于了中产阶层;有自己的花园,网球场甚至游泳池。年收入10到五十万美元。当然,这里还包括美国早期移民。

如果没有自己的房子,住在公寓楼(apartment building),你就惨了。因城市或者地段的不一样,房租每月从500到1000美元不等。

在美国租房子的往往是新来的移民,或者由于工作从一个城市来到另外一个城市的人群(美国的流动性远远超过国人的想象)。你的工资可能是一千五到三千美元。

富人区没有去过,因为保安严密,老远就设置了禁区,有时候只能够远远的瞅一眼,不得靠近。美国的富人标准是年收入五十万美元以上。

美国的税多,比中国大陆多多了。而且最厉害的是遗产税和房产税;特别是房产税,不是一次性结清,而是每年都要交。

医疗也并非免费,除非你是美国退伍老兵;住院报销也有“起付线”。但是,美国政府救助制度完善,失业登记可以领到多种购物优惠券。

这么说吧,真正有特长,有专业的相对来说比较容易站稳脚跟;而那些只有一把子力气,语言关都没有过的,生活往往不尽如人意。

总体来说,美国的生活当然要比中国大陆强多了,社会保障,慈善救济也比较完善。说白了,如果那里不好,为什么有那么多的人都要移民呢?


闲看秋风999


我来美国🇺🇸20多年了,在好几个州呆过,对美国有点了解!从刚来时的非常不习惯到现在习惯用了二三年时间!从吃,住,行方面和国内比较一下我认为还是美国好,在这里去饭店吃一顿5,60元,好一点的日本料理,一家人三号也就是230元!如果就在家做的话,三口之家一个月菜钱也不要500元!

住房在这里是最大的开销,我现在还是租房住每个月1200元,独立别墅,包水,环境优美,安全夜不闭户!是个好区,美国房价是看地区的好坏,如果是住在黑人区就不安全了!房租还特别便宜!但中国人是不会去住的!

行的方面就比国内便宜很多了!一部普通的日本车,也就是2,3美元,而且是新车,二手车就更便宜了,7,8千已经能买到很好的二手车了、在美国买二手车都会给买车人一个报告,把车的情况说得很清楚,有无事故等,如果做假的情况是违法的!高速公路一般都不收钱,除了各州自己修的高速公路为了收回成本收一点,从纽约到迈阿密一辆六人坐的车,收费不到20元!休息站也不会乱涨价!吃的东西都是一样价!不像国内特价!


海边绅仕佛州之梦


关于租房:我和一个朋友在离斯坦福3英里(到了美国才知道英里和公里的区别)的西Palo Alto区租了一个房子的大套间(里面有洗手间、衣帽间等),和美国房东一起住。房租900美元。和美国人住在一起最不习惯的有两点:一是白种人身上的那种体味,每天回家后都要过段时间才能适应。二是他们喜欢什么都往洗衣机里扔,我亲眼见到小时工把我们浴室的脚垫从洗衣机取出来后,房东把他的内衣也放进去洗,虽然都用烘干机烘干,但心理上还是觉得很别扭。在美国的半年我的内衣全部是手洗的。租的这个房子属于比较好的社区(乔布斯也住在这里)有院子、车库、草坪,大约300万美元吧。不过,租房一定要租美国中产阶级白人家庭的!房租虽然相对贵点,但老美还是比较讲规矩的,经常在学者群里看到租老墨、港台人的房子各种纠纷和不便。

关于买车:买二手车的话最好买日本车,日本车在美国的质量和评价非常好,房东对日本车的评价就是“可靠”,20万英里以内的日本二手车基本都不错。不知道为什么,二手宝马在美国的口碑非常不好,都不建议我买。买二手车也很简单,或者去专卖二手车的店里买,或者直接在网上找,约好了时间地点直接交易。我就是在网上和一个土耳其人联系,约了个超市见面,一手交钱、一手交车,他把一张相当于行驶本的文件交给我,签上他的名字就可以了。当时花了5000美元买了辆2001年的雷克萨斯,然后找个修理厂去作检测去换了四个轮胎、机油和刹车片花了1500美元,离开美国的时候又以5500美元的价格卖了。中国的驾照在美国是可以使用的,不过交警有自由裁量权,所以还是去DMV(车管所)考了一个临时驾照,也很简单,选择中文考题,现场出成绩,不用路考就发个临时驾照管三个月,三个月后还可以再延期2个月。

关于吃饭,老美一般不喜欢你在他们家里做饭,因为中餐的油烟大,所以在美国没有做过饭。但俺又是对吃比较讲究的,喜欢吃中餐,一半在学校吃、一半去中餐馆,所以每个月餐费大约600多美元。斯坦福有个好处就是大部分的讲座都安排在饭点,免费提供午餐或晚餐,可以一边吃一边听讲,像商学院、经济中心的还经常提供红酒、基围虾、烤牛肉等;所在研究中心的中国学者比较多,每周有一次学术午餐会,也是边吃边聊。值得一提的还是硅谷高科技公司的食堂,伙食可是真好啊,可以达到国内四星级以上自助餐的标准,像GOOGLE、Linkin这样的大公司欢迎自己员工带着去参观的朋友去食堂吃饭,“部队是靠胃行军的”确实不假。

关于购物,平时一般去老美开的超市买东西,节假日去奥莱购物。美国人对转基因食品还是非常警惕的,我的房东就坚决不吃转基因食品,据说2013年美国加州的转基因草莓出过食品安全事故,我半年在美国没有吃过草莓。至少在加州,讲中文还是很方便的,懂中文的很多。去商场购物、打电话给4S电修车、乃至去法院交交通罚款,都可以说“I need Chinese service”,然后就会有懂中文的工作人员给你服务。听说过一件事情,两个中国学生在议论老美:这帮老外真笨,考试都考不过我们。然后一个美国学生走过来用中文很严肃地说:请记住,在这里,你们才是老外!我所在的Palo Alto市2014年曾票选过官方语言,中文在候选名单中排在第三位。


关于治安:在美国要分区,有的地方就是安全,有的地方就是危险。我住的西Palo Alto区,就是很安全,不停地有直升机和警车巡逻;往东100米过了一座桥就是东Palo Alto区,那就是很危险,但他们绝对不敢跨区作案,从这里我感觉到了美国社会的分裂。我曾和朋友租了辆据说可以防弹的车去那里转了一圈,感觉像美国西部片的另外一个世界,拍了几张照片居然就被很多人认为太勇敢了,但绝对不敢下车,因为一旦下车就肯定会被抢。在纽约、旧金山的一些地区也是如此。所以,回国以后最大的感觉就是安全感,中国的治安确实要比美国好得多。


云霄飞翼78


作者米叔,这才是美国的创办者,旅美学者,资深媒体人


无论在哪个国家,每个人的活法都不一样。我就分享自身在美国的生活经验吧。个人经验不能代表全部,但也许可以给大家做一美国中西部三线城市参考。


工作和收入。

我和妻子目前生活在美国中西部,生活在一人口四万的小镇,她在大学做助理教授,一年的税前收入加起来在7万美金左右。有浮动是因为妻子在暑期授课和科研经费并不固定。


在扣除联邦税、州税、medicare、social security、养老金和医疗保险后,到手差不多三分之二。去年特朗普减税法案,可以让我们少交一千美金的税。


医疗。

看到一些网友在讨论医疗和保险。我不认为存在免费的医疗(要么是年纪很大或者残疾人,可以拿政府提供的medicare作为医疗保险)。大学对于全职员工都会提供福利,其中就包括了医疗保险。美国的医疗很贵,保险也不便宜。作为家属,我们两个人每个月的保险总价是1200美金,包含了眼睛和牙齿。其中学校出一千,对象出两百。从这点来说学校的福利还是很不错的。


去年底去体检,就是抽了个血,然后和医生聊了一下,医院报价九百多美金(恩,没看错)。最后自己出了几十,余下的保险都包了。


朋友生孩子(读博期间),总共花费了两万多美金,自己出了一千多,余下的保险支付。所以说,虽然保险不便宜,但关键时刻能省大钱。


住房。

目前租房。不买房的原因是最近移民政策变来变去,所以暂时不考虑买房了。我们所在的美国中西部小镇房价相对便宜(农村的好处吧)。目前一室一厅80平米的房租是八百多美金。买房的话价位会应该在20-30万之间(中等偏上房子)。我在的小镇房价比周边地区要高一些,主要是因为学区不错。距离芝加哥4小时,相比之下便宜太多太多。


食。

如果在家里自己做饭,一个月三四百美金足够了。出去吃的话会贵一些。如果是麦当劳赛百味等快餐,一顿6-7个美金(一般会加饮料和薯条,虽然不健康)。中式款餐panda express则在8-10美金一顿。如果去好一点的当地餐馆,加上小费人均可以消费20-40美金。因为是小镇,所以好的中餐馆和亚洲超市是不存在的。如果希望改善下伙食,需要开车一个半小时去附近大一些的城市(实际上人口也就十几万)。


日常生活。

身边当教授的朋友有不少,其好处在于时间比较灵活,一般上课时间和开会时间出现就好。我也发现很多时候,另一半会在家里写科研文章(除去上课、办公室时间)。此外,美国的学校一般都会有很好的健身房。学校健身房的教工价是200一年(家属也可以享受),算是很良心的,因此没课的时候可以去健健身。


总的来说日子过得比较安逸。我和另一半也喜欢个人空间,因此更爱人少的地方。每年寒暑假会外出旅游,一般花费在一千到四千美金之间,能够接受。刚工作第二年,也在不断寻找上升空间,目前任务是过好当下生活,未来仍会回国陪伴父母,出门在外久了,最终发现还是家庭更让人牵挂。


这才是美国


一看这评论就是没有呆过美国,只是听听加上瞎蒙的结果。首先看病不要钱,你知道不要钱的前提是什么吗?那是你要购买基本的家庭医疗保险,在美国拿白卡低收入的买保险可能很便宜,每月几十块,但是那是要年收入只有几千美金的才能申请白卡。很多早期移民的老一辈我们对人都是打工挣现金不存银行,然后自己去申报白卡和免费的养老院。当然以后这种情况会越来越少。

至于普通的家庭,只要有房产和收入必须购买医疗保险后才能享受看病优惠。举个例子,美国医保分几种,通常现在的以家庭为单位的铜计划一家4口需要每月缴850美金左右才能享受超过一年自费6500美元以后的免费,每次预约家庭医生挂号大概50-120美金,自己需要自费30-50%只有,拿药的比例也是,每年自费超过6500以上才不会再掏钱。如果一年前没什么病,保险费都是缴1万美金,除非你得重病算占了便宜吧。银计划每月1000美金,一年缴12000美金,这样自费超过2700美金部分就免费。

其次说车便宜,那是你看的什么车而已。美国人都喜欢日本车,为什么就是省油耐用。即使汽油便宜,美国是车轮上的国家,出门都是车,公共交通跟中国没法比,除纽约之外,连地铁都很少有几个城市有。一家几个人就是几部车,这样下来消耗也不低。你说的2万的法拉利,那就是基本处于报废的车,买来不小心就要修,你修得起吗?洗个车最低40-100美金一次,修个车没重额保险,刮下车都几千美金,车痕险单独算的,每月1000多美元。所以这种豪车有用吗?有钱的都换新车开,没钱的都是丰田日本车。再次,去教堂祷告,除美国人去教堂是真心祷告之外,中国人去教堂都是太寂寞无聊,去交友八卦认识下而已,美国人际关系简单那是因为都比较现实,不讲人情。

真正的朋友真是很少,表面热情和蔼的背后是冷漠的拒绝,算账都是AA清楚的很。最后谈吃饭,说便宜那是因为你去的都是简单的餐馆,美国很多我们的料理餐馆,大家点饭一个快餐也当菜的,正常来说一家4个人4个菜,加小费都要60-100美金的,而69-100美金在超市买菜可以够这一家吃1-2周,所以这样对比,你觉得餐馆相对便宜吗?至于说可以认识很多单身妈妈,那是看你抱什么目的了,部分单身妈妈是有老公在国内挣钱给他们的,如果纯粹是一个女人带孩子在那,那么认识你也是希望你掏掏腰包的。所以没有在美国生活过的不要把美国当天堂,一年缴房产税(100万美金房子)1.3-2万、保险费1万、生活费2-3万,总共至少有5-10万美金才能维持你的家庭,这还不包括孩子上学的课外补课培训开支等...没有这个收入你在美国就是赤贫人群。


李三万的三万里


我在美国生活了快十年。看了不少网友的回答和回复,我说说我的经验。

1. 工作和收入

我的专业心理学比较尴尬。虽然各行各业说起来都用得到心理学,但本质上其找工作和收入并不占优势。此外,国内的心理学其实就是学习美国经验的,所以十年前我决定去美国攻读博士。

十年后,我以及我当年许多国内的同学都做了大学老师。我的职位是助理教授,目前带硕士,去年收入是税前六万七美金(我知道许多网友有各种“亲戚和朋友”在哈佛麻省理工赚大钱,就不要来嘲笑我了)。

和我同期的国内同学,有讲师有副教授,税前年薪普遍在十万到二十万,取决于学校档次和所在城市。我一朋友最近去了深圳大学做副研究员,年薪是税前24万-30万。有浮动是因为业绩考核。不过需要说明,心理学在薪水上并不是强势学科,远不能和计算机和金融比。

我赞同一个网友所回答的,虽然不少新闻说国内高校纷纷开出高新聘请人才,但其实很多就是表面工作,并且要求不切实际。不想得罪人,就不细说了。

总之,从收入来说,虽然我和我的同学工作性质差不多,在收入上我更有优势(特别是考虑到生活成本,下文介绍)。

2. 房价

和国内一样,房价取决于地区。对于做大学老师,一个好处是不需要去大城市。一个很有意思的现象是,我在美国的不少华人教授朋友,如果在人口较少的college town(被许多留学生戏称为大农村)工作,都已经开始买房;而如果在纽约、波士顿或者加州做教授,还处于租房状态。

原因就在于房价的差异。在许多college town,好一点的房子,独门独栋带院子,价位通常是20-40万美金。此外,不少college town的学区和治安是不错的,毕竟整个城镇差不多就是大学校园。说句玩笑话,学生喝醉了乱撒尿是有的,但是恶性治安事件非常少。

反观大城市,房价要高出许多。例如三藩房价的中位数已经超过了130万。需要说明,大城市鱼龙混杂,因此住房的选区要比大农村更重要。而在大城市,如果要住好的区,房价是高于(甚至高出一大截)中位数的。这也是为什么虽然在大城市做教授通常收入会高一些,但是要买房反而更难了。

不过也有例外。我一朋友最近在曼哈顿买了房,因为他把在北京的房子卖了。

3. 生活和文化

看到有网友问,”你们去了美国,又不能融入进去,有什么意义“。这位网友说的没错。我与我的朋友虽然在美国有工作,英语也不是问题,但是我们从来没觉得自己完全融入了美国人的社会。语言容易学,但是文化差异难以克服。

但重点在于,我们并不觉得自己的生活受到了多大影响。其实我很想反问一句,在国内一二线城市的“新某某人“,有几个能真正融入土著的群体?对于这些新某某人,你在当地有房么?有当地亲戚么?会当地的方言么?能娶到当地的媳妇么?家庭优越的同学无所谓。但是那些普通家庭出生的人呢?

而且,许多在国内工作的人,毕业后和同学渐渐疏远,和同事也不可能非常热络,甚至会发生“宫斗“。实际上,现代人及的发展就是人们间的关系越来越淡。

因此,不能完全融入美国人的社会,并不影响在美国的生活。毕竟,大家有wifi啊!所谓的美国大农村,硬件并不缺(当然高铁是不会有的),甚至在清洁度上要好于大城市。

实际上,如果(1)不是一定要吃到正宗的中餐;(2)英语过关;(3)在小镇上能找到工作;(4)不追求人多,美式小镇的生活是安逸舒适的。只不过,由于资讯报道和影视的关系,许多国人对这样的生活方式不了解,以为纽约洛杉矶就能代表美国(大错特错!)。

我看到国内的高档社区都在强调封闭,强调把自己的住户和外人隔开。所以人少一点,不正是很多人追求的吗?


DrJoe应用心理学


美国房价也不低呀,女儿买了套新房將近九十万美金。每个月还贷压力也挺大的,加上地税,差不多每月五千美金,是她家庭收入的三分之一,年轻人又比较注重生活品质,凡买菜买水果都喜欢买有机的,如果我和老公也在的话,每个星期超市买东西基本上三百美金左右,每个星期在外面吃一至二顿饭,一百美金左右,如果是我们没去,他们在外面吃得更多,再加上经常网购东西,加上水电气,宝宝奶粉等,每个月差不多三千美金,如果宝宝二岁内送去她公司的幼儿园,毎个月要二千多,如果送去私人幼儿园的话,每周三百美金,一个月也得一千多美金。所以一年下来也剩不了多少钱,再说说医疗保险吧,女儿生宝宝是用的无疼,费用挺高的,但自费就一百美金,她之前那个公司买的保险更好,不管什么病往院,自费的就五美金。


肥蛋40458686


我12年移民来洛杉矶,刚开始第一年经常为生计发愁,我老公动不动就打退堂鼓,特后悔来洛杉矶,常常闹着回北京。过了第一年慢慢什么事就顺了。也很少闹。第三年生活全安定下来,再也不想回国生活,只想更好的有品质的生活下去。16年我生了老二,现在一家4口,很幸福,比上不足比下有余。在洛杉矶和北京的生活对比:在洛杉矶压力没有那么大,我在北京压力很大。我在北京有房有车无贷款,养一个孩子压力太大,感觉喘不过气(个人感觉哈)



点姐在美国


记得刚到美国留学的第一站是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UCLA),



由于是研究生第一年,学校都容许住校,就入住了学生宿舍。虽然房租全免,却有要求每周一天到学生食堂免费打工。到了暑假以后,由于认识了一对来自中国的夫妇,他们就住在学校附近的西木街(Westwood)上,在他们的劝说下,就搬出学校,在他们家租了一个单房。当时我大概有600美金的奖学金,房租是250美元(那是20年前的事,现在肯定贵很多了!)。后来渐渐认识了先到的留学生,他们为了周末打工,都跑到洛杉矶东区的蒙特利尔公园市(Montery Park)



租房子住,那里是华人扎堆的地方,也叫小台北,因为最初是台湾移民的集中居住地。由此,我也往那里搬。搬到那里虽然生活方便,到处都是华人商店,中国餐饮,日常生活品都有。然而,公共交通非常不方便,特别是住在洛杉矶东区,而上学要往西区去,坐公车要多次接驳才行,没有一个多小时根本到不了,早上五点多就要起床了。当时首先就是想到要买代步车。因为从东区到西区,有高速公路,驾车约半个小时就可以到了,哪怕不走高速公路,经好莱坞区,沿着落日大道(Sunset Bld)驾车,也不到一个小时。想买车,再盘算手中的钱,银行账户里也才有不到一万美金。就只有买二手车了!要驾车,首先要有驾驶执照。就在当地华人大报【世界日报】广告分类栏上找到了一个华人教车师傅。他给出的价码是300美金包考证。自己从来没有驾驶经验,第一天就被他“逼”上高速公路和市中心闹事区。真是胆战心惊,手心都冒汗。还要被他骂!当时同车的一个学车女孩竟然被他骂哭了!不过骂还骂,他教车可真有一套,跟他学了三次,竟然让我考照考过了!考过了驾照,就在住家附近的华人二手车行物色适合自己的车。记得后来在一家柬埔寨华侨的车行里看到了一辆约2000美金,超过10年车龄的丰田,手排挡二手车。就买下来了。问题来了,我从来没开过手排挡的车。只有先在车行让老板教我最基本的开手排挡车的技术。差不多两个小时后,自己才敢把车开出来。在回家的路上,也不记得车子熄火了多少次,被后面的车按了多少次喇叭!最终,还是让我把车开到了家里。

回想在美国的五年多生活,开销大的就是房租和交通费用。因为公共交通不像国内这么方便,出门都离不开车。所以,车是必须的,车子有便宜也有贵,自己可以根据自己的经济状况来选择了。至于日常生活的开销是相对便宜的,比如说吃的东西,日常生活用品,按收入比价来看,会比国内便宜很多。再就是,美国治安并没有想象的这么糟糕。我居住的大洛杉矶地区,是美国犯罪率高发区,也曾是洛杉矶黑人暴动区(当时我也身临其境,正开车经过暴动区,在上学路上),但我并没有感觉到不安全,因为那里的犯罪活动都基本上与帮派有关。似乎并没有影响寻常人的生活。

无论如何,美国的生活已经成为了过去。那里的真实情况如何,只有到了那里才能真正体会到。


颜二哥有言23


但有个事实是,就是在美国混事的同学基本是离婚的,这与在国内的婚姻状态不同,这也说明那里的人际关系法律环境与国内大不同,更讲自由和人性化,所以也促进了人的轻松快乐的发展,客观上是有利于在职场上的发展的,就是一般都有别墅泳池几个孩子同父异母同母异父无所谓,其乐融融,富裕宽松,孩子教育上斯坦福大学,伯克利大学似乎是顺理成章。这是美国中产阶级的基本生活蓝图。我的大学同学基本混到这水平。而我们留在国内的,除了别墅可能没有,其他房车是没问题的,一年有个出国游,孩子高中毕业后留学费用也是足够的。说的是一般情况,我们是80年代名牌复旦大学毕业后分配到北上广深的一批人,现在都是国内各大金融证券机构中坚力量。所以生活质量差别不大,只是中国是在高速发展的路上,而美国是发展后的,论地铁,高速公路,写字楼,家电,只怕还没有中国新晋的基础设施先进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