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马懿这么牛,为何建立的晋朝如此窝囊?

历史真相背后


可能很多人都不相信因果轮回这句话,但是有时候历史上发生的某些事情,却经常能印证这句话,正如我们今天要讲的故事。当初司马懿父子逼迫曹家后人让位,成立了晋朝。但是他们在屠杀的过程中,漏掉了一人,后来正是此人带领大批兵马重新逼迫司马德让出皇位,历史是何其的相似。

司马懿此人心计颇深,做事非常讲究"时机"一词,他趁着曹爽兄弟去拜谒魏明帝陵墓的时候,在京城发动了政变。司马懿进宫之后,直接威逼郭太后,让她下旨说曹爽等人谋反,揭开了高平陵之变的序幕。司马懿父子策划此事已经许久,所以下来的一切进行得非常顺利。原来在曹爽身边出谋划策的桓范见司马懿之人如此行动,就带着自己的儿子和手下的人逃到洛阳城,想向曹爽等人报信儿。

桓范找到曹爽之后,给唐爽出主意,让他到许昌号召全国的兵马一起来征讨司马懿。而且他还保证他有大司马的印信,可以为军队征调粮草,所以如果天下的兵马一起征讨司马懿的话,绝对不会出现粮草短缺的问题。但是曹爽却对他的提议不感兴趣,看来平时是被司马懿给糊弄惯了,他觉得司马懿没有那么大胆,不敢拿他们怎么样。司马懿当时劝降他们,说如果他们自愿交出权力的话,还可以保证他们荣华富贵的生活。曹爽等一种兄弟就这么相信了,桓范见他们轻而易举的就投降了,还痛哭流涕的指责他们说,当年他们父亲曹真是一代英雄,但是没想到却生了他们几个这么不成器的兄弟,还说曹氏一族离灭亡不远了。

事实确实像桓范所说的那样,司马懿见忽悠住了这几个人,将他们送回洛阳之后,直接就将他们全族人给诛杀了,一个不留。司马也没有放过桓范等人,在诛杀桓范一族的时候,他的小儿子桓楷万幸逃脱了。当时司马懿在全国范围内追杀桓楷,桓楷隐姓埋名。但是司马懿怎么也没想到,就是这条漏网之鱼,后来居然直接覆灭了晋朝,让司马家的后人重蹈了当年曹魏的覆辙。

桓范的后辈中出过很多优秀的人才,而其中他的玄孙桓温担任过很多官职,还掌握了长江上游的兵权,多次讨伐蜀地、前燕等政权,权力越来越大,后来东晋的大权基本上就落在他的手里。这个时候,他终于可以大胆的承认自己是桓范的后人了,他模仿曾经的司马懿直接废了司马奕,后来又逼退了司马德。历史仿佛又重演了,这样的结局,还真是引人深思啊!


智在三国


事实上,是司马懿的孙子司马炎建立了晋朝。

司马炎是何许人?

他是司马懿的次子司马昭的长子,他的母亲就是被诸葛亮活活骂死的王司徒王朗的孙女王元姬。

据说这个司马炎和刘备一样,天生一副帝王之相。他在与亲弟司马攸的争夺之中占得了先机,成为了晋朝的开国皇帝。

司马炎并没有像自己的祖父、伯父、父亲那样驰骋过疆场,着实是个官八代,但是确实是个仁德的皇帝。投降来的蜀主刘禅和吴主孙皓,都得以安享晚年。在位期间有人叛乱被镇压后,他也不计前嫌。

他还将州郡的守卫兵撤除,同时实施占田法与课田法,让百姓疗养生息。他深知70余年的战火重创了整个华夏大地,老百姓需要的是安稳的生活。

但是,他的晋朝梦没有维持多久,就破灭了。藩王之乱,五胡乱华,再次让华夏大地战火重燃。

这主要源于两个原因。

一.司马炎传位于白痴儿子司马衷;

晋惠帝司马衷是个白痴。有一年闹灾荒,老百姓没饭吃,到处都有饿死的人。有人把情况报告给晋惠帝,但晋惠帝却说:“没有饭吃,他们为什么不吃肉粥呢?”这个智商也没sei了!

可为什么要立他为太子呢?有人说,司马炎不了解自己的儿子。有一次,司马炎为了测验一下司马衷的思维能力,特意出了几道问题考他,并限他三天之内交卷。司马衷拿到题目以后,不懂作答。他的妻子贾南风是个很聪明的人,有见及此,便立刻请来几位有学问的老先生为司马衷解答难题。答得非常完美,司马炎看了后,以为司马衷完美地继承了司马家族的智商,于是立他为太子。

其实这个说法并不太对,司马炎有更加深远的考虑。司马炎的亲弟弟司马攸被封为齐王,当年与他争夺过皇位,是个很有才干的人,如果不遵正统立嫡子司马衷为太子,恐日后生变。而且,司马衷的长子司马遹自幼聪慧,有其高祖父司马懿之风,这也是司马炎考虑的原因之一。

二.分封制的恶果;

分封制,必然带来亲王之乱。汉朝、晋朝、明朝统统分封了亲王,出事率百分之百,不按历史潮流办事儿,就是作死。

所以,有司马衷这样的白痴皇帝,他的爷爷辈的亲王们都拥兵自重,这样的江山如若不乱,天理不容啊!内乱必然引来外患,整个晋朝真正意义上的大一统,时间甚短。


大唐雷音寺




司马懿这么厉害,西晋为何不长久?

司马懿是三国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战略家,善于隐忍,精通兵法,有远大的政治报复深谙韬略。司马懿也是曹魏三代辅政重臣,曹操、曹丕时司马懿深受猜忌,没有得到重用,到曹睿时候,司马懿才开始掌握军权,曹芳他通过发动高平陵政变,诛杀曹爽,独揽朝政,司马懿韬光养晦几十年才夺得政权,司马懿死后,又经历司马师、司马昭的努力逐步稳定司马家在朝堂上的地位。司马昭的长子司马炎受曹奂禅让称帝,建立西晋王朝,天下终归司马氏。然而西晋并长久,仅仅存在了五十一年,司马懿终生的励精图治,为何晋朝如此窝囊呢,笔者认为有以下原因作为参考。



首先西晋倒行逆施,实行分封制,最终导致八王之乱和五胡乱华。自秦汉以来,再没有实行过分封制,正是为了加强中央集权,统治者们才取消了分封制,然而西晋的司马炎居然又实行分封制,以下做简要分析。

其一司马炎实行分封制的原因。一者司马炎为了防范司马攸,于是就借助皇后扬氏家族的力量,来巩固司马衷的地位,于是司马炎大肆削弱有功之臣的力量以及诸王的实力,重用外戚。外戚干预朝政本来就是东汉以来最大的忌讳,于是杨氏家族便成了皇族、世族百官共同的敌人。

其二后来司马攸因不得志郁郁而终,司马炎又开始担心皇后会不会垂帘听政,与是又加强司马家诸王室的力量,于是开始分封诸位王室,让他们带兵,并且扩大他们拥有郡国的数量。上等国可以领军五千,中等国可以领兵三千,下等国领兵一千五,诸王们所拥有的郡国数量也从四个扩大到八个。



司马炎本来是想借助诸王的势力来制衡外戚,但随着封王的势力越来越大,自晋惠帝死后,便无法控制诸王的势力,他们更是为了争权夺势,相互攻击,最终爆发了八王之乱。八王之乱,大大削弱了晋朝的势力,周围的少数民族却越来越强大,最终导致五胡乱华,公元316年就曜攻克长安,俘获晋怀帝



其次司马炎立智商有问题的司马衷为皇帝。太熙元年(290年),司马衷继位,他就是晋惠帝,他头脑呆滞,不明世事。司马衷的智商究竟如何?有一年闹灾荒,老百姓都没有饭吃,有人如实的禀报给司马衷,司马衷却说:没有饭吃,他们为什么不吃粥呢?司马炎也担心司马衷的智商,有一次出了很多测试题,但司马衷一个都不会写,司马衷的妻子贾南风就请了几个有学问的人,为司马衷作答。司马炎看后,龙颜大悦,也就放心了。司马炎死后,司马衷根本无力掌控朝政,后来司马衷的皇后贾氏发动政变诛杀司马亮哥杨俊,随后贾氏便挟天子以令诸侯,后因杀掉太子司马遹,开启了八王之乱和五胡乱华的百年动荡。




再次司马炎好色,百官拜金,奢侈成风,统治腐朽。司马炎骄奢淫逸,贪恋女色天下文明,蜀吴灭亡时,后宫的妃子们尽归司马炎,仅吴国司马炎就搜刮了五千佳丽。司马炎每年还要选秀,为了选秀,司马炎还禁止天下男女结婚。不仅如此,司马炎还要求百官大臣把自己的女儿送到后宫,有隐瞒的还要降罪。司马炎的后宫有一万多妃子,司马炎不知道该去临幸哪位,于是做着羊拉的车子停到谁门口就临幸谁。百官也纷纷跟风,大多三妻四妾,整个朝廷污秽不堪。

西晋统治者极度拜金,社会的主流是有钱能使鬼推磨,官僚们搜刮民脂民膏,不遗余力的追逐利益,相互之间勾心斗角,见利必夺,杀夺与滥赏最终引起了一场几十年的大混战。西晋灭亡统治腐朽也是一个重要的原因。



最后晋朝沿用了魏的九品中正制,任人唯亲。九品中正制度,是一个等级性的世族门阀制度,平定人好坏的标准是家世、道德、才能。但魏晋时期,能获得二品的人几乎都是门阀世族,他们也就完全把持了选拔官吏的权利,后来,百官们为了扩大影响和建立势力范围,德才标准逐步被忽视,而家世成为了唯一的标准,于是百官大肆培养亲信,任人唯亲,最终形成了“上品无寒门,下品无世族”的局面,大将人才被埋没,严重动摇了晋朝的统治基础。



西晋因延续了曹魏的政权制度,没有革新,社会进步缓慢,统治者不谋其政,骄奢淫逸。司马炎立司马衷为皇帝又是个极大的错误,总之西晋灭亡也在情理之中。你是如何看待西晋王朝的?

欢迎关注,讲述三国故事,了解那段鲜为人知的历史。


三国逐鹿


晋朝不窝囊啊,天下还是晋朝来统一的嘛。

那晋朝为什么灭亡的这么快呢?

这其实都是晋朝在开历史的倒车。

为什么这么讲呢?要说清楚这个,得从东汉说起,东汉立国之后,有一个显著的特点就是门阀士族治国,大地主越来越多,这些大地主在地方有势力,在朝中有高官,而且他们通过跟儒教结合,垄断了道德审判权,垄断道德审判权之后,他们就可以垄断当时的选官制度--举孝廉。所谓举孝廉,就是一个州按人口比例由长官推荐一些道德十分高尚的人。

这个初衷是选出好品德的人。但是,这有两个问题,一是好品德是否就有好的能力。这个问题还好说,最大的问题是,这些推荐权往往被垄断了,比如当时的三公有推荐权,郡守有推荐权,州牧有推荐权,他们推谁呢?当然是推荐跟自己关系好的,而且他们还互推,跟现在的自媒体一样,你推我的儿子,我推你的大爷的。

通过这个,这些士族阀门越来越强大,但到了三国时期,因为黄巾起义,天下开始大洗牌了,这时候,就出现了两股力量,一股是曹操为代表的庶族地主,他们出身比较差,虽然曹操爸也当过三公,但毕竟是太监的后代,这种是上不了台面的。以曹操为首,下面是曹家那帮人,还有夏侯家那帮人。称为谯沛集团,主要集中在安徽省。他们出身不是那么高贵,希望通过换天下来改变命运,他们是最支持曹操的。

另一种就是各士族阀门,这群人以汝颖为密集,许劭的月旦评评的就是他们,史称汝颖多奇士,代表人物有荀彧、荀攸、钟繇、郭嘉。当然,汝颖集团还有一个重要的外部势力,就是河间的司马家族。这些人的特点是东汉既得利益群体,他们的诉求就是保大汉,其实就是保他们自己。

那其间就发生了很多明争暗斗,这些汝颖名门一开始投奔袁绍,后面发现袁绍不行,只有转投曹操,转投曹操的初期,大家目标一致,就是平定天下,但到了曹操能力越来越大,他们发现曹操有点要当皇帝的感觉,而且曹操跟他们其实不太一样。

曹操有一个举措叫唯才是举,就是不看道德,看能力,这个就动了这些阀门的根本了,他们就是把控道德审判权。

这时,曹操掌控权力,他们虽然有些反抗,但终究是没办法,但他们想了一个办法,就是参与曹操立嫡事件,扶持曹丕上位。曹丕上位之后,为了感谢这些阀门,出台了一个九品中正。

就是把察举制更为细分制度化,这个制度其实是利于门阀,而跟曹操那种唯才是举是背离的。

曹丕通过九品中正得到了门阀的支持,等于给这些大豪门吃了定心丸,就是换了朝代,这天下还是有你们一份子的。这样曹丕就当了皇帝。

而当了皇帝之后,他势必要对另一边,就是谯沛集团进行打压,这个谯沛集团其实就是曹家宗室跟夏侯家族嘛。

再到后面,司马家族又发动了高平陵兵变,把屌丝逆袭的谯沛集团的新头目曹爽打倒,这样,以汝颖集团为核心的门阀取得完胜。曹操原本要把历史带到唯才是举的地步,但因为曹二代的背叛,只好回到门阀时代,甚至更强了,形成了上品无寒门,下品无士族。

那这样的情况导致的结果就是社会流动性的冻结,人才上升通道彻底关闭,魏晋为什么清谈,因为人生的脚本一切都写好了,你是好出身,自然有官做,那也不用太辛苦,喝酒撸串就好了。而你要是寒门,那努力也没用。还不如喝酒撸串。

另一个情况,就是晋朝大封宗室,这是吸取曹家没有封曹家人的教训,但又走到了另一个极端。后面晋室不稳,马上就发生了八王之乱。等于重演三国,那这些门阀都有教训了啊,三国还没过去多久呢,血淋淋的教训还鲜活着。

仗一打起来,那是很惨的,怎么办?有绿卡的趁早到南方躲躲吧,有早走的,晚走的,但有能力的都要走。史称衣冠南渡。

这一渡,北方就空了,因为北方基本都是门阀撑起来的,就像韩国,如果LG集团 、三星集团 、现代集团集体搬到朝鲜,那韩国也是要一夜回到解放前的。

这些就是晋朝的情况。

而到了隋朝之时,大家终于知道了,搞垄断是没有前途的,要打开大门,这才有了科举制。


脑洞历史观


谢@Vanness48225946的邀请~

晋朝的开国皇帝是司马炎,司马懿的孙子,所以,将晋朝如此窝囊的原因归结到司马懿身上,有点扯。



司马懿,我们都知道三国时期能够和诸葛亮相提并论的人物,要智谋有智谋,要能力有能力,其孙子司马炎其实也不错,虽说与司马懿,司马昭,司马师比起来,差不少,但至少也说的过去,要不然小时候也不会得到司马懿得的喜爱。

但司马炎开国当皇帝与其他开国皇帝不一样,司马炎这皇帝没怎么经过打打杀杀,司马炎这个皇帝当的有点顺其自然,他爷爷司马懿其实早就为司马家铺好路了,在诛杀曹爽集团后,当时的曹魏政权其实已经归到司马家手下了,只是看司马家谁当皇帝了



所以,司马炎应该是以“官二代”“富二代”的身份当的皇帝,虽说在当皇帝的前期还勉强可以,但后期就开始不行了,在权力和奢靡生活的糟蹋下,逐渐开始享受生活了。更可气的是司马炎在选择接班人上,非常可怜,没有什么人选,我们都知道司马炎最后将皇位传给了司马衷,而司马衷呢,则是出了名的傻子,是个弱智儿,有人会问了,那既然是傻子,为啥还要传给他呢?

这里就插空讲个故事:当时司马炎也听闻司马衷智商这件事了,但他不相信自己的孩子会是个傻子,于是,他就命人出个试卷考考司马衷,可虽说司马衷是个傻子,但司马衷的老婆贾南风可是个厉害人物,她知道这次考试的背后关系后,就自己帮着司马衷将试卷给答了,司马炎看到试卷后,心中大喜:谁说我儿子傻的,这试卷不答的挺好吗?于是将皇位传给了他。



只可惜弱智的司马衷虽说最后爬上了皇位,却无法掌控整个朝局,最终遭来了八王之乱,这次混乱之后,司马家及政权彻底走了下坡路。

这是晋朝如此窝囊的原因之一,也是我个人觉得最大的原因,领导人能力不行,靠手底下的人,一个是这个朝代走不远,第二个是引起的战争也不会少,因为大家都想炒掉你这个领导人。

当然,还有其他原因,例如分藩王制啦,和汉朝,明朝一样,你说明朝的看不见,汉朝就在眼前不远,这个分藩王在汉朝的弊端都看不见吗?还前赴后继的推行,真是纳闷

谢谢大家,我是酒翁,希望我的回答你们会喜欢~


寒舍阅独


司马懿,三国时期能够与诸葛亮相提并论的人物,军事才能和政治才能都属于出类拔萃,一等一的人才。司马懿诛杀曹爽之后,大权独揽,为司马炎建立晋朝奠定了基础。


说起晋朝,可谓是我国历史上最窝囊的朝代,从来都是挨打,却很少打过别人,五胡乱华就发生于这个时期。而这主要和司马家族的接班人素质太差有关。

晋武帝司马炎作为开国皇帝,只能说勉强合格,毕竟父辈留下的雄厚家底还在。然而,司马炎的儿子司马衷,却是个不折不扣的弱智儿。低能的司马衷自然无法掌控朝政,导致贾南风祸乱。从而间接的引发了八王之乱,在这次混乱中,司马家的精英们可谓死伤殆尽。从此司马家再也无法控制政权,西晋为匈奴所灭。

司马睿东渡之后建立东晋,但此时的司马睿只能依靠江南的世族大家,再也无法自己独自掌控局势。整个东晋,政权基本都掌握在江南大地主手中,先是王家兄弟,后是桓温,司马家族只能被牵着鼻子走。

综上,因为司马衷的低能,从而导致了后续的一连串结果发生。


胡史乱翔


其实封建王朝看似很风光很豪华,但是身处帝王家族中的人的不安全系数要大大高于普通人,非正常死亡比例校对较高。而且一个国家的稳定性也是很难说的,普通人失败了最多回家种田去,而皇室一旦被颠覆,很多人都不能保全性命。


封建王朝最重要的一件事就是选好接班人,接班人的能力和水平决定了一个王朝未来的走向。一般雄才伟略的君王都会选定聪明的继承人。但是有些皇帝没有能力掌控权力,选定接班人的时候还要看一下自己的儿子们背后的外戚势力和大臣势力来定夺,有些皇帝本身就是很昏庸的角色,一旦选了一个昏庸无能的继承人,无法控制局面,就会使得帝国权力动荡,各方势力都来觊觎权力,会重创一个原本比较富庶的国家,让帝国走下坡路,甚至整个皇室被彻底绞杀和覆灭。其实皇帝们也是坐在一个热锅上的,非常残酷。


而西晋王朝就是在这一点是犯了巨大的错误,司马懿是个聪明人,他的儿子司马师和司马昭也不是等闲之辈,孙子司马炎一开始也是很精明,逼着魏元帝曹奂退位,直接把曹魏家族经营了多年的硕果给拿走了,他灭了东吴统一了华夏,还进行了太康之治,还颁布了《泰始律》,这是中国历史上很著名的法典,总而言之,司马炎将国家治理得不错。可是干了一段时间司马炎就开始膨胀了,他最热衷的是选美女,生活极度腐化。像司马炎这样的皇帝历史上也有不少,比如唐玄宗,前期文治武功,后期奢华糜烂。最让人头晕的是,选了一个傻子儿子做接班人,而更加可悲的是给儿子娶了一个又丑又坏又凶悍的老婆贾南风,晋朝衰败简直就是板上钉钉的事情。这位老婆家世显赫,背后是西晋背后的权臣贾充。其实司马炎的儿子不少的,他有18个存活的皇子,聪明的不少,但是他特别信奉嫡长子,晚年又很昏庸,稀里糊涂就把皇位给了傻儿子。



司马衷登基后,朝政轻而易举地被皇后贾南风掌控。这个女人把自己婆婆太后杨氏毒死,晋惠帝司马衷其他妃子一旦怀孕,她就要让她们都流产。贾南风还擅权专权,培植自己的党羽,搞得国家一团乱,直接导致了八王之乱和西晋的覆灭。


科坛春秋精选


观秦始皇后2000多年的历史

历朝历代的开国皇帝,农民起义登上皇位也好,篡位,禅让也罢,无一不是金戈铁马,开疆扩土,丰功伟绩与一身。西晋为大一统国家,2000多年封建历史共有“秦汉晋隋唐元明清”8个大一统国家。

秦朝,秦始皇秣马厉兵,开疆扩土,消灭六国,丰功伟绩难有人超越

汉朝,刘邦亲自推翻秦朝暴政,与项羽打了8年,身边能人异士均得重用。东汉刘秀亲自带兵东征西讨,反王莽,灭赤眉,推翻更始,才最终坐稳江山。

隋,隋文帝那是后周八柱国,禅位登基之前,为后周立下汗马功劳,功高震主,就把皇帝给震下了皇位。

唐朝,李渊,李世民,是亲自参加隋末农民起义,一路把诸侯打拍下才能上皇位。

元明清的开国皇帝也大多如此,都是在战火中成长,知道登上皇位的不容易,明白打江山容易,坐江山难的道理。

唯独这个西晋,司马炎登上皇位,虽然也有开疆拓土之功,但是司马懿与司马昭给他留下的家业实在是丰厚了。丰厚到,他只需要勾勾手指,就能让曹魏拱手把皇位让出来。这就像一个富三代。从小到大,没有过过苦日子,奢侈成为了习惯。当司马炎依靠曹魏,司马懿,司马昭数代人积累的家业统一全国,登上皇位之后,虽然还有点雄心壮志,但是奢侈已经深入骨髓。楚王好细腰,宫中多饿死。司马炎生活奢侈,下边的人就更变本加厉。最为著名的王凯与石崇斗富就是出自司马炎在位时。一个开国皇帝都上梁不正的朝代,下梁就会更歪。这样的朝代,即便国内太平,也抵挡不住外族入侵,何况国内也不太平。

西晋之所以如此窝囊,除了司马炎是富三代之外,还有另一个重要原因,司马炎这个富三代在子孙教育方面实在差劲,继承司马炎皇位的晋惠帝,跟个智障差不多。关键是这样的智障,还能被是司马炎认可,最终登上皇位。由此看来,司马炎也是个智商不太够用,完全被糖衣炮弹腐蚀掉了脑子。

历数2000多年的封建皇家,细致的数去,有1000多位皇帝,而能够被广大人民群众记住一言半语的人并不多,即便是秦皇汉武,成吉思汗这样的皇帝,也没有被广大人民群众津津乐道的只言片语。而晋惠帝有,那一年,国内发生天灾饥荒,百姓活活饿死,当消息传至皇宫,此时已经而立之年,甚至已经快40岁的晋惠帝,听完大臣的奏报之后,大为不解。“善良”的晋惠帝很想为他的子民做点事情,经过冥思苦想后终于悟出了一个“解决方案”曰:“百姓无粟米充饥,何不食肉糜?”(百姓肚子饿没米饭吃,为什么不去吃肉粥呢?)。

这就是一个大一统的国家,一个年仅40岁的皇二代,面对饥荒想出的办法“百姓无粟米充饥,何不食肉糜?”

这样的朝代,不垃圾,天理难容。


应作如是观


首先题主要清楚的是晋朝并不是司马懿建立的,而是他的孙子司马炎建立的。


司马炎建立晋朝之后,前期还算是很有作为,因为蜀国和吴国还在,有些动力,所作所为还像个明君,开怀纳谏,用人唯贤,颁布了泰始律,可以说政治还算清明。等到了灭了蜀国和吴国以后,司马炎就开始放纵自己,荒淫骄纵,常乘牛羊车,每到一处便恣意寻欢。可以说刚刚建国就有了亡国之兆。


这还只开始。等司马炎去世以后,立了司马衷为帝,也就是著名的白痴皇帝。可见天要晋亡。后来又发生了八王之乱,晋室内斗,为了争夺皇位杀得天昏地暗,搞的民不聊生。在这以后还有五胡乱华,北方汉人几乎被屠戮一空。简直是汉族史上的噩梦!

究其原因,无非是晋朝皇室不思进取,骄奢淫逸,而且大肆分封宗室,诸王手握天下大权,尾大不掉。废除了曹操的提拔寒门的政策,开历史倒车,又走回了世家执政的时代,阶级矛盾严重。而世家又多是清谈之辈,纸上谈兵,又喜欢斗富,文恬武嬉奢侈无度。最后异族内迁,埋下五胡乱华的祸根。



夜月下鸣蝉


司马懿活了72岁,熬死曹魏三代君王,熬死了刘备,拖死诸葛亮,如果他再活一年,就可以熬死孙权了,不得不佩服司马懿,俗话说:活过你的对手,你就赢了!


司马懿本来不想侍奉曹操的,是曹操以权势胁迫,司马懿不得不为曹操效力,不过曹操看走眼了,给自己找了个白眼狼,也算是自掘坟墓了。

司马懿还是为了曹魏做了重大贡献的,比如屯田政策,使魏无后勤后顾之忧;是他的联吴抗蜀政策让关公大意失荆州兵败身死,引发的一系列事件导致张飞,刘备先后败亡,让蜀对魏的军事压力消除;擒孟达抗蜀拖死诸葛亮,提拔邓艾最终灭了蜀;平辽东等等,这些功劳在魏无人能及,在加上曹丕曹睿早逝,曹氏宗族那些猛将基本上都已不在了,高平陵事件后,魏家江山就姓了司马。


可以说司马懿是晋朝的奠基人,不过晋朝是他的孙子司马炎在他死后14年建立的,再过15年天下都是司马家的了,不过司马炎统一天下之后全国上下开始骄奢淫逸,而且为了永保司马氏江山,也是吸取魏亡无人相救的教训,大封宗氏子弟为藩王,埋下了八王之乱五胡乱华种子。


所谓天下大势,合久必分,分久必合,不过到了晋朝就不灵了,刚刚统一没多久就又分离了,皇帝是一个不如一个,晋朝155年的国运除了司马炎基本上都没有出过像样的皇帝,这是为什么呢?首先就是立长不立贤的原则,他自己立了个傻儿子,必然导致大权旁落;其次,大封宗氏蕃王,权利过大,必然导致野心膨胀。还有一个原因,那一两百年智力估计都被三国时代消耗了,而且中国有富不过三代的说法,谁也解释不清楚富不过三代的规律,也许晋朝皇室刚好是那样。

宿命论者的说法是:“天道好轮回,苍天绕过谁!”司马氏抢的是魏的江山,三代以后开始衰落,而魏抢的是大汉的江山,魏也是过三代开始衰落,这个是为什么谁能说得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