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上刘禅的真实水平如何?

邓赢


有人曾说,刘备不如曹操,因为曹操的儿子比刘备的儿子厉害。这纯属睁眼说瞎话。(1)曹操的25个儿子也只有几个出色的(2)刘禅作为君主和政治家表现得才能远胜曹操的大多数子孙,也不在曹丕之下

(1)曹操的25个儿子也只有几个出色的

史书记载,曹操总共有25个儿子。其中长子曹昂出生较早,可惜在197年死于宛城。曹冲最聪明,但也在208年去世。其余23个儿子中,曹操最后选择的是曹丕继位。曹丕生于187年,到曹操220年死时已经34岁。另外,曹操的另两个儿子曹植善于文学,曹彰善于军事。曹操的25个儿子中有出色表现的也有是这五人,其余20个都是碌碌之辈。

(2)刘备因为早期多吃败仗,导致最后留存的儿子数量少,教育时间也少。

刘备一生有多少儿子,史书没有记载。但从194年入徐州开始,到208年在荆州站稳脚跟,刘备这10多年中,屡次打败仗,抛弃别子。比如在长坂坡,他就有两个女儿被曹纯俘虏。所以,最后老来得子的刘禅反而成为仅剩的长子。除此之外,刘备老年还得了两个儿子,即刘永和刘理。其中最年长的刘禅,生于207年,刘备223年死时,刘禅只有17岁,比曹丕死爹的日子要年轻一半,能够受到的教育也要少得多。

(3)刘禅绝不是窝囊废。他表现的政治才能不弱于曹操任何一个儿子

曹操在他的儿子中最终选择曹丕继位,那么可以认为曹丕是曹操儿子中最适合做君主的(除去早死的曹昂和曹冲)。那么就看看曹丕这位曹门精英治理国家的本领如何:

战略上,曹丕拒绝了刘晔的忠言,不趁刘备东征时候夹击吴国,反而在陆逊火烧连营之后才想去捡便宜,结果被陆逊拍了回来。此后,曹丕热衷于每年一次去江淮武装游行,空耗国力,却让蜀汉得到休养生息的机会。

用人上,曹丕对曹姓宗室万般防备,削弱其权力,却把老爹曹操警惕半生的司马懿提拔到二把手的位置,直接造成了数十年后曹魏被篡权灭亡。

气度上,曹丕刻薄寡恩,对救了老爹性命的曹洪差点逼死,对老爹的另一个恩人鲍信之子鲍勋则是活活害死。

至于逼迫兄弟,害死甄姬之类,咱们就不多说了。

由于曹丕这种性情,造成三国中,实力最强的曹魏,朝廷风气最是轻浮动荡,到249年大权就落入司马懿手中。曹魏皇室最终成为第一个实质灭亡的朝代。

相反,刘禅在17岁的年龄继位后,表现出很强的耐烦心。作为三国中最弱的一国,他能在位42年,没有能耐是不可能的。诸葛亮在位时,他全力支持诸葛亮的北伐,最多发两句牢骚。诸葛亮去世,他就慢慢把权力自己收回来,先后任用蒋琬、费祎。蜀汉朝廷上虽然也有政治斗争,但血腥程度在三国是最轻的。如同曹魏和东吴两国,动不动大臣被杀,国君被废的闹剧,蜀汉是没有的。

刘禅最让人丢脸的是263年面临邓艾兵临城下时投降。你可以说他贪生怕死,但至少他此举和当初刘璋投降一样,也减少了军民伤亡。再说,投降给强大的敌军,总比曹芳、曹奂等被本国权臣废黜掉要稍微好一点点吧……


巴山夜雨涮锅


刘禅被称为“扶不起的刘阿斗”,是后世君主和文人们,为了将诸葛亮塑造成一个“对君主唯命是从,至死方休”的忠臣楷模,同时又要解释诸葛亮为何在生前却大权独揽,并不归权天子,才刻意将刘禅丑化为弱智和白痴。

真实历史中的刘禅,在位四十一年,在诸葛亮去世后,实际执政三十年,他在位的绝大多数时期,具备充分的自知之明,选贤任能,君臣同心,合一州之士民,抗九州之强邦,敢与中原争鼎立,国家安定,百姓乐业。唯一遗憾的,就是没有早死数年,以至于遭受亡国之辱了。

蜀汉皇帝:刘禅(少年)

蜀汉继承了汉朝体制,天子五日一朝,三公坐而论道,事务决于台阁即尚书台。大臣加“录尚书事”头衔者,便可代替君主管理尚书台的相关文书事务,兼有行政权和决策权,尚书令也直接受其管理。

因此,天子只需“垂拱而治”便可,根本无需和明太祖、明成祖皇帝、或清代诸帝那样,天天四更赶早朝,忙到晚上还要批阅无数奏折、举国事无巨细大小皆察,这便是秦汉士人“虚君实相”的政治理想。

比起明清帝王的出口成宪,言出法随,号令天下,莫敢不从,刘禅选择的为君方式,便是选贤任能,充分信任大臣能力,使之为国家尽可能发挥才干。

蜀汉皇帝:刘禅(中年)

蜀汉政权加“录尚书事”头衔者,继丞相诸葛亮之后,还有大司马蒋琬、大将军费祎、大将军姜维、卫将军诸葛瞻等数人。他们要么是诸葛亮生前的亲信,要么是诸葛亮的子侄,都得到了刘禅的信任和重用,执掌军国大权。他们任职期间的军政成绩,皆离不开刘禅的首肯和鼎力支持。

蜀汉四英:诸葛亮、蒋琬、费祎、董允

特别是姜维身为曹魏降将,执掌重兵,连年北伐,屡败屡战,是以“军旅数出,百姓彫瘁”,文武重臣如诸葛瞻、董厥;元老宿将如张翼、廖化,都对其甚为不满,谋划着要削夺他的兵权,正是刘禅为国惜才,才让姜维始终掌握了国家半数以上的精兵。


蜀汉大将军:姜维

刘备给刘禅的遗言是“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惟贤惟德能服于人”,诸葛亮给刘禅的遗言是“约己爱民,存仁心于寰宇,提拔隐逸,以进贤良”,

刘禅在位的绝大部分时期,确实深切秉行两位父辈的遗训,他根本无需乾纲独断,大权独揽,朝乾夕惕,夙兴夜寐,便已经充分履行了自己身为君主的职责。

如果刘禅有幸生逢大一统王朝的两汉治世,做一个太平天子,那么他的历史评价,也未必会低于汉元帝,汉和帝,汉安帝等汉朝先帝。

只可惜刘禅治理的,却偏偏是蜀汉这么一个逆水行舟不进则亡的政权。

蜀汉政权从立国起就先天不足,两汉十三州,曹魏得到了幽州、冀州、并州、青州、凉州、司州(包括雍州)、徐州、兖州、豫州一共九个州,以及荆州和扬州北部的一部分地区,

东吴得到了交州,以及荆州,扬州三州的大部分地区,蜀汉只得益州一州,国力军力相比于魏国,皆处于绝对劣势。

即使以诸葛亮被后世广为赞誉的天人之才,十年北伐之功,也只不过拿下了荒僻的武都、阴平两个边郡,最终耗尽心力,死而后已。

几十年时间推移,随着曹魏政权控制的中原九州,生产力不断恢复和发展,此时的蜀汉无论北伐还是坐守,都无非是早死和等死的不同了。

如魏国内战“淮南三叛”,双方就动员了总计四十余万大军(司马昭26万vs诸葛诞15万),等到司马昭击平国内反对派,整合中枢后,其可动员的常备军已经超过50万人。

而此时蜀国常备军不过10万2千,其盟友东吴常备军也只有23万,两国兵力之和,亦不过只有魏国的六成左右。

当魏国几十万大军如泰山压顶之势来攻,汉中要地失守,大半国土丢失,邓艾的百战精兵长驱直入,兵临成都城下,

魏国名将:邓艾

而益州本地大族都纷纷举起白旗,抛弃了刘禅,一如半个世纪前抛弃刘璋一样,刘禅也不能不以亡国之君的身份,被历史盖棺定论。

他即位后前十年谨遵父教,“政由葛氏、祭则寡人”的自知之明;后三十年萧规曹随的治平政绩,都因此变得不值一提,仅留下屈膝降敌的胆怯懦弱,乐不思蜀的千秋笑柄。

乐不思蜀

晋武帝司马炎给刘禅的谥号是“安乐思公”,到了永嘉之乱,匈奴人的胡汉政权攻破长安洛阳,一边将刘禅的子孙连同司马氏皇族一起杀尽,一边又自称继承了蜀汉法统,给刘禅上了个“孝怀皇帝”的谥号。

谥法习惯中,无论“思”还是“怀”,大都是给被废君主或亡国之君用的。若刘禅死于亡国之前,由蜀汉朝廷来拟他的谥号,就必然不是这两个了。

他的发妻张皇后早逝,被刘禅谥为“敬哀皇后”,“敬”也是两汉诸帝不曾用过的谥号,谥法云,“夙夜警戒曰敬”,“合善典法曰敬”,则刘禅在位的前四十年的治绩,原本是完全当得起“大汉孝敬皇帝”(简称“汉敬帝”)这样的谥号的。

在蜀汉灭亡后的数百年里,西蜀大地成了许多政权的兵戈交锋之所。西晋、成汉、东晋、前秦、谯蜀、刘宋、南齐、南梁、西魏、北周……你方唱罢,我便登场,因此,蜀中百姓愈发怀念刘禅治下的四十年太平光阴,实属必然。

他们自发为这位令四川百姓安居乐业的君主,建立了蜀后主庙,和刘备的蜀先主庙,诸葛亮的丞相祠堂,一并位于成都,享受后人香火祭拜。

这两庙一祠的格局,也从南北朝一直到元末,持续了近千年光阴。北宋时有个益州知州蒋堂,因大兴土木建铜壶阁,所需建材不足,竟拆毁刘禅祠,引发蜀地百姓的普遍不满,被贬官徙职。刘禅祠也得以重建。

【又建铜壶阁,其制宏敞,而材不预具,功既半,乃伐乔木于蜀先主惠陵、江渎祠,又毁后土及刘禅祠,蜀人浸不悦,狱讼滋多。久之,或以为私官妓,徙河中府。】——《宋史·蒋堂传》

可惜随着后世明清时期,君权不断强化,君臣法则从秦汉时的“君臣互择”变成了“君主臣奴”,甚至“君要臣死臣不得不死”,

因此,在元末明初成书小说《三国演义》中,刘禅就变成了诸葛亮在世时,就听信谗言败坏国事、令诸葛亮在大好时机退兵的昏君,“政事无巨细,咸决於亮”的诸葛亮,也因此被贬低成听其乱命而退兵,错失北伐良机的愚忠之臣。

作为中国四大古典名著之一,《三国演义》影响力巨大,关于三国的戏剧、影视、游戏皆以此取材,而非《三国志》正史。《演义》大行于世后,刘阿斗“低能弱智”的形象也就再洗不掉了。

而四川地区经过宋末、元末、明末的三次大规模战乱,每一次都导致人口大幅度减少,新朝建立后从外地的移民迁移,也彻底改变了当地的人口结构,蜀中百姓对刘禅长达千年的怀思,同样被湮没得无影无踪,不但后主庙被废弃,被称为“武侯祠”的刘备和诸葛亮合祀庙中,也再没有了刘禅的容身之所。

——可叹阿斗,何以临难苟且?可惜阿斗,何不早死数年?


狐狸晨曦


在三国时期,各个国家烽火连绵,出现了非常著名令人称赞的人物。因为三国演义这本书,现在很多人对那个时候都非常感兴趣,但是也是因为这本书很多人物呢都变成了脸谱,比如说想到刘备,我们就对他印象是非常重义的正面人物,而想到曹操,大家都认为他是一代奸雄,其实在历史上他是一个非常有才华的人物,可是正是由于在这本书的退化之下,很多人都把他称之为奸诈的人,成为了典型的反面人物。

其时大家知道吗?在那个时期最典型的反面人物并不是曹操,而是其他人,他的名字也非常的响亮,自从这本书出版以来就成了父母教育孩子但是孩子却不争气的典型人物,如果说到这儿的话,大家都应该知道小编所说的人是谁了,没错,他就是刘备的儿子刘禅。

大家对他的评价就是扶不起的人。大家有没有想过这样一个问题,一个人到底差到什么程度才不论别人怎么帮助他,都一点起色都没有呢。

因为当时他有智多星孔明以及后面的许多著名的将军人物的辅佐,但是还是丢了江山。你们知道孔明在著名的出师表中曾经这样对刘禅说到,让他远离小人,他却把这些嘱托都当做了耳旁风。

最典型的一个例子就是当他被带到洛阳的时候,出现了一个非常有名的典故叫做乐不思蜀,这是他在那里非常的开心,都不想念自己的祖国,这几句话简直就像一个非常愚蠢的人塑造了出来

可是没想到最近几年来,大家对他的评价慢慢产生了变化,从以前的负面形象到现在的正面形象,大家现在把它甚至归结于大智若愚的方向发展。有人评价说,她只想好好的活下去。什么所谓的各种表现方式,都是他驾驭臣子,生存下去的表现。

但是在小编看来,一个人他不可能是完全的愚昧或者是完全的聪慧,而是多面的,所以说他有自己致命的元素也是有它反面的表现。我一个人的性格构成一样,那是如此的复杂那么多面,所以说当他的评价发生变化时,也说明了大家能够全面的对待这个问题,这是一个非常好的事情。


智在三国


刘禅原来比诸葛亮更聪明:三国中的第一人生赢家

  【萨沙讲史堂第四百十一期】(历史系列第156讲)

  刘禅,很多人认为这人是低智商,甚至是白痴。萨沙告诉你们,刘禅这家伙绝对高智商加高情商,强过这世上百分之九十九的人,甚至比诸葛亮还厉害。是萨沙瞎掰吗?听萨沙说一说吧。

  

  首先要肯定的是,刘禅虽聪明,不如他老子刘备老谋深算。

  刘备这老家伙绝对牛。可以说,刘备是上下五千年最厉害的几个政治家之一。胡编身世,能够编的像模像样,让你无法追查;假仁假义,能够落下千古美名直到现在;常败将军,竟然能够三分天下,做了皇帝;手下人才众多,竟然能被刘备玩于股掌之上,连诸葛亮都被耍了。

  好了废话少说,来说刘禅。

  还是分几点来说:

  

  第一,刘禅是生活上的高人。

  刘禅是什么身份?皇帝。

  再往上有空间发展吗?没了。已经万人之上了,还怎么发展?

  很多人认为,人的一生很短暂,吃喝玩乐享受才是最真实的。

  至少,刘禅就是这么认为的,这就是他的人生目的。

  蜀国虽小,让刘禅锦衣玉食、三宫六院、娱乐无边还是完全没有问题的。

  既然如此,当一个蜀国皇帝不就够了吗?

  你就算统一了三国,个人生活也无非这样。难道一个人能再吃喝多少?能再娶多少老婆吗?

  刘禅从出生开始就享受美好的生活,最重要的是他还从不担忧,吃喝玩乐一辈子,最终善终。

  可以说,刘禅实现了很多人梦寐以求的生活,是生活上的高人。

  

  第二,刘禅是事业上的高人。

  事业能力强,不见得是好事。

  满清有个著名政客,颇有能力。奇怪的是,他从不揽事,总是能推就推。

  为啥?

  这个政客曾经说:我和李鸿章是好朋友,他的能力强我十倍。能力强揽事多,责任义务就大。我整天看着李鸿章忙碌不堪、硬着头皮周旋各派势力之间,甚至死前还被俄国公使大吼大叫。这种生活,我可不愿意过。

  刘禅的事业能力,肯定是不足的。

  就算足,也强不过诸葛亮。

  那么诸葛亮又是怎么样?累了几十年,最后累吐血死了。

  再说蜀国内部问题也很严重,刘备老臣和四川旧臣明争暗斗,连诸葛亮都很难搞定。

  相比诸葛亮,刘禅自知能力不足,干脆彻底放权不揽事。

  大小事情都交给诸葛亮处理,刘禅自己嘻嘻哈哈、吃喝玩乐,乐得开心。

  关键在于,刘禅交权给的人都不错。

  直到蜀国灭亡,蜀汉政权还是稳固的。国内被常年征战搞成这样,也没有造反。

  从这个角度来说,刘禅最大程度完成了自己的事业,也是个高人。

  

  第三,刘禅是一个高瞻远瞩的高人。

  刘禅的聪明,体现在他的远见。

  刘禅很清楚的知道,以蜀国区区90万人口,是绝对不可能对抗数倍强大的魏国的。

  早也好,晚也好,蜀汉必然会灭亡。

  既然如此,那还拼什么拼呢?

  诸葛亮为了延迟蜀汉灭亡,用尽心力主动进攻,最终还是不能挽回大局。

  甚至,诸葛亮让自己儿孙(诸葛瞻、诸葛尚)也跟着拼命。最终儿孙都被杀,搞的差点绝后,全家下场凄凉。

  诸葛亮都不行,何谈区区刘禅。

  所以,刘禅压根就是做一天和尚撞一天钟,能开心一天就一天,反正国家迟早会完蛋。

  同时,刘禅就假装低智商,甚至骗过了司马昭。

  最终,刘禅不但自己没事,甚至全家也没事,以一个安乐公的贵族身份善终。

  试问,中国历史上这么多被废除的君王,几个有刘禅这种好下场?

  

  第四,刘禅是一个表演高手。

  刘禅演过很多戏,最经典的就是欺骗司马昭那场。

  刘禅说什么此间乐不思蜀,还承认是别人教的,让司马昭哈哈大笑。

  即便略有智商的人,也不可能笨到这种地步。

  刘禅又不是真正的智障。他为什么这么说?显然是演戏。

  关键在于,他的演戏很成功,竟然让司马昭也认为他是笨蛋,根本不加提防。这就不是普通人能够做到的了。

  同时,刘禅下台以后绝对不惹事,让司马昭没有再下毒手。

  相反,那个少帝刘辩明明没能力又被废了,还找了一群无能之辈搞阴谋,结果把自己命送了。

  由此可见,刘禅绝对不简单。

  

  总之,刘禅在自己力所能及的范围内,实现了自己利益最大化。

  他不但自己过了最适合自己的美好人生,还为自己家人后代争取了一个美好的人生。

  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刘禅是明白历史大潮流的运动方向的,他极其聪明的把握了潮流。

  相反,诸葛亮明知道潮流如何,却被刘备忽悠的逆潮流而动,最后自己累死,儿孙也连带倒霉。

  从这个角度来说,刘禅比诸葛亮厉害多了。绝对的人生大赢家。


萨沙


说到刘禅,我们很自然会想到一句话:扶不起的阿斗。在大多数人看来,刘阿斗如果不是智力有问题,那就是典型的软弱无能,尤其是他的那一句“此间乐不思蜀”,更让人觉得这就是传说中的窝囊废。当然,也有不少人说这是刘禅的大智若愚和装疯卖傻。那么,历史上真正的刘禅究竟是个什么样子呢?

首先,刘阿斗的智力肯定没有问题,而他作为一代枭雄刘备的儿子,又是作为接班人来培养的,从小学习的就是帝王之术和权谋欺诈,而且刘备也从来不避讳传授他这一套,因为刘阿斗的课本里,就有《韩非子》一书。

我们知道,《韩非子》的主旨思想,那就是君臣之间,没有什么恩义情感可言,一切只是利益关系,如果想让臣子忠于你,你就要学会法、术、势,制造臣子不得不忠于你的格局,否则,臣子可以随时让君主死得很难看。

《韩非子》这本书,自然把君臣之间的博弈说得非常透彻,对于君主来说,实在是一本必读的课本。但问题是,如果只学了皮毛,没有大智慧消化,那是非常危险的。因为一个人满脑子都是猜忌、杀伐、算计和制衡,然后动不动就是斩草除根、先下手为强,那他身边的人,还会有安全感可言吗?一旦人人自危后,最后的结果恐怕只会聪明反被聪明误。

再回到刘禅身上,在刘备死后,诸葛亮大权在握,可以说是权倾朝野,甚至上朝都是甲仗百人上殿,面对这样强势的诸葛亮,要说刘禅心里不害怕,没有恐惧感,那绝对是不可能的。事实上,不管是谁处于刘阿斗的位置,如果没有足够的自信和勇气,猜忌诸葛亮,赶走诸葛亮,甚至想除掉诸葛亮,都是再正常不过的想法。而且站在刘阿斗的位置上来看,想架空诸葛亮,甚至是火并诸葛亮,从法理上来说,应该也不存在难以克服的困难。

在这种背景下,如果刘阿斗无法克服自己内心的恐惧感,自然会试着学曹爽和建文帝,总而言之,在权力面前,谁也不可信,所以先下手为强,后下手遭殃;削亦反,不削亦反。但问题是,刘禅并没有这种去做,虽然他也有机会这样去做。

事实上,在刘阿斗上位后,内心未必对诸葛亮毫无戒心,但他依然克服了自己内心的恐惧,在充分信任诸葛亮的同时,通过和张飞女儿的联姻,分封自己兄弟儿子为王,提高外戚吴懿、吴班在军中的地位,以实现对诸葛亮的制衡,但自始至终却又充分尊重诸葛亮的权力和地位。

并且在诸葛亮死后,更是分化权力,将军权和政权分别授予蒋琬和费祎,后面又通过加强内廷势力黄皓的权力来制约姜维的军权。这种政治手段和魄力,即便是和曹丕曹睿相比,也丝毫不逊色。想当初,曹丕和曹睿作为强势皇帝上位,在面对还并非权倾朝野的司马懿时,都无法抑制住自己内心的恐惧,以至于一再压制司马懿,如果他们面对的是权倾朝野、带甲上殿的诸葛亮,恐怕早就火并得一塌糊涂了。



我们知道,从三国到两晋南北朝这三百多年里,君臣相互残杀的戏码那是轮番上演,被废、被杀的皇帝,那是数不胜数;全家死于非命的辅政、执政大臣,同样多得数不过来;至于变成乱臣贼子的大臣和将领,同样多如牛毛。

只要这种历史背景,我们自然就会明白,刘备死后,蜀汉能保持四十年的稳定,诸葛亮死后,蜀汉能保持三十年的稳定,绝不是件容易的事情,而刘禅在这四十年里,始终能够稳居皇位,绝不是一个窝囊废所能够做到的,也不可能是蜀汉的执政官员和佣兵大佬个个都品德高尚所能实现的。


我是赵帅锅


人们都说“扶不起的阿斗”,但就是这位阿斗,一共活了64岁,当了41年的皇帝,41年放在中国这个封建社会史上是个什么概念呢?也就是说在整个封建社会史上,其在位时长可以排进历史前十。(欢迎关注我的头条号:历史三日谈)


分别是汉武帝刘彻54年、梁武帝萧衍48年、唐玄宗李隆基43年代、宋仁宗赵桢41年、明神宗朱翊钧47年,清圣祖玄烨康熙帝在位61年、清高宗弘历乾隆帝在位60年。

如果说把阿斗刘禅41年的在位时间放在三国,那么刘禅竟然意外的排在了第一,三国魏蜀吴从220年一直持续到280年,前后不过60年的历史,刘禅作为蜀国皇帝,却罕见的成为了。

如果以胜者为王的话,刘禅的水平已经跃然纸上,当年张学良不就是以寿命长熬赢了与蒋介石的暗战吗?

当皇帝本就是个出力不讨好的活路,就中国的实际情况来说,期间并不在干了多少事,安排了多少活,只要活着,占着茅坑不拉屎的多了去了。

皇帝是一个不以功绩论英雄的职业,如果真要说政敌什么的,就像三国,魏蜀吴谁灭谁都很难短时间内实现,这时候谁命硬往往能起到关键作用。


无疑刘禅在这房间做的不错,而且刘禅极懂得投降的策略,魏军未进城,刘禅力排众议,决定把他爹奋斗一辈子打下的江山卖出去。

哪怕姜维在一夫当关,万夫莫开的剑阁抵死挣扎,哪怕姜维告诉刘禅要假投降,结果安排的事情一件没成,刘禅主动献城给魏。

作为一个人,不管是国君还是平民,低头都是困难的,低头的艺术也是很难掌握的,没有现成的模板可供参考,刘禅硬是将自己打造成了“示弱”的典范。

公元263年魏军入蜀,刘禅被依据洛阳,弄了个安乐公,意思是让他好好享乐,刘禅是个在哪跌那就在那趴着的人,结果还传出了“乐不思蜀”的“佳话”。

要是说刘禅能力不行,他却最懂得四两拨千斤之道,从小在他的周围都是强人,论脑袋瓜他不及诸葛亮,论治军他与魏延、姜维差的不是一个等级,但刘禅却可以让他们围绕在自己身边。

每一个牛逼的团队不都有一个唐僧吗?刘禅的太极术打的高明,估计连他爹刘备都自叹不如!


历史三日谈


提起刘禅,我们就想到了“乐不思蜀”,“扶不起的阿斗”等等不好的词汇和俗语。史书中的刘禅真的是很不堪吗?其实不然,我们今天呢就讲几个,刘禅的一些好名声。

在王隐的《蜀记》中有这样的说法,刘禅之所以背负骂名而没有做任何的辩解,主要是为了当时蜀国的百姓着想。诸葛亮曾经对刘备称赞刘禅十分聪明。《晋书·李密传》中李密更是将刘禅作为与春秋时期第一位霸主齐桓公相比美的国君。李密就是我们都十分熟悉的《陈情表》的作者。

我们翻看史书也会发现,刘禅一直谨遵父命,是诸葛亮如父。诸葛亮平定蜀国蛮族后,一切的要北征,匡扶汉室。刘禅就曾经劝说道,肖父刚刚南征结束,艰难险阻,现在刚刚回到都城,屁股还没有坐安稳就要北伐,会十分劳神的。”诸葛亮当然没有听到他的劝阻,一心北伐,但是刘禅也没有因此而对诸葛亮心生不满,而是全力支持。


诸葛亮错用马谡失败后自贬三级,刘禅却安慰说,胜败乃兵家常事,并且很快恢复了诸葛亮的职位。诸葛亮去世的消息传到蜀国,刘禅劳神伤感,几天不能上朝。可见刘禅也是个用心至深的男儿。魏延因叛乱被杀以后,刘禅也没有对魏延一概否定,而是说“虽然他有罪,但是功劳也很大,要求给魏延厚葬。”


蜀国背灭以后,刘禅投降。他很清楚的知道,蜀地的百姓存亡都是在自己的一念之间。刘禅的装傻充愣可以说是隐藏才能的一种,保全蜀国人民的方式。后人就有替刘禅说话,传闻不能信,不过是以养晦来自全。


红雨说历史



夏有凉风61


历史上刘禅的水平如何呢?

不怎么样?

真真正正的事付不起了的阿斗,为何如此说呢?

刘禅是蜀国灭亡的罪魁祸首,他要对蜀国灭亡负全国责任,就凭这一点,刘禅在历史上水平就不怎么样。

蜀国山险路远,易守难攻,不是内部腐朽,统治阶级无能,蜀国是很难被灭亡的,跟国力什么的关系不大,蜀国的国力进攻问题很大,但自保,绝对没有问题,刘禅不但在军事上无能,政治上也同样无能,最重要的此人不上进。他也就是出身好。。有个好爹,放到穷人的家里,这样不上进的人,早饿死了。。


我是微时代


自从有了三国刘禅这个人物后,一直到现在,人们对那种不能成事,没有个人主见,不思进取,象一滩稀泥样的人,叫作扶不起来的阿斗。对没有气节,为贪图享乐而忘记一切的人,称为乐不思蜀。

刘禅出身在战乱的岁月,童年时,被曹兵围困在长坂坡,被赵云单枪匹马,浴血奋战后才救得性命,少年时,随父亲刘备一路征战,在颠沛流离的军旅生活中,他见识了太多战火带来的凄惨,血腥场面,那时的刘禅,就十分向往一种和平,稳定,安乐的生活。

在刘禅17岁那年,壮志未酬的刘备兵败后病倒在白帝城,弥留之际,无限惆怅地将蜀汉未来和刘禅托付给了诸葛亮。作为父亲,刘备是了解儿子性格和能力的,刘备临终给诸葛亮留下口谕:若嗣子可辅,则辅之,如其不才,君可自为成都之主。

坐上皇位后的刘禅,但凡国家事务,一切都听从诸葛亮裁处,连皇后的人选,都由诸葛亮做主。在刘禅眼里,诸葛亮不仅是一个称职的丞相,更是一个严厉的父亲。而在诸葛亮眼中,刘禅是复兴汉室的希望,又是一个总长不大的小孩。诸葛亮继承先帝刘备遗志,在十一年时间内,六出祁山北伐中原皆无功而返,刘禅从不反对,每一次都十分支持,直到诸葛亮病亡后,朝庭任用的重要大臣,都是诸葛亮生前指定的人选。

刘禅没有匡扶汉室,一统天下的雄心壮志,但他绝不是一个昏庸的皇帝,他知人善用,而且用人不疑,宠信宦官黄皓,是刘禅最大的错误,邓艾偷度阴平,黄皓瞒报实情,鼓惑巫术,被蒙蔽的刘禅,清醒后立刻组织有效的防卸,令诸葛亮儿子诸葛瞻统兵迎敌,诸葛膽兵败身亡后,刘禅六神无主,听不进忠义之言,决定投降,当时成都尚有五万守兵,面对邓艾的几千魏兵,刘禅举起了降旗。

三国鼎立,蜀率先灭亡,刘禅在位41年,在诸葛亮病亡后,把一个充满斗志,团结,和谐的蜀汉,搞得矛盾重重,亲小人而远君子,没有帝王的尊严,贪生怕死,为苟且性命投降,虽得善终,却让人笑骂千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