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高铁现在真的赶超日本的新干线了吗?

刺猬44278538


我觉得没必要什么都拿来比较,百花齐放,各有各的优势之处。

先来说说新干线的优点,结合网友们的评论,大概给大家梳理一下。新干线非常的准时,几乎精确到了秒,对比于国内高铁来说,轻松的换乘,大概是新干线的第二大优点,据悉,日本的城市似乎就是专门为车站而生的,CBD并不是城市的核心之处,车站才是。而且换乘也是相当的方便,更加的一体化了,一般来说,出了地铁,过了火车闸机就能够到火车站台了。

关于车上的商品,新干线还是蛮接地气的,一般来说和外面自动贩卖机上的价格差不多,此外,不管是车站还是车上,卫生都保持的相当不错,不过这和日本的文化也有一定的关系,毕竟之前甚至还有人传言日本马桶里的水可以直接拿来喝。

不过新干线的票是真的贵,估计新干线的票要比高铁贵一倍呢!(当然,日本的交通费用本来就蛮高的)可能由于铁轨老旧等原因,日本新干线的速度是没有国内高铁那么快的,而且国内的高铁也是又快又稳的,这绝对算称得上是中国的一个“门面”了。

此外,中国的地形复杂,高原,平原,丘陵,盆地,但却这也难不倒我们的工程师们,照样是铁路通向西藏,在这点上,中国高铁是真的牛!


欧界科技


日本的新干线不算高铁!时速300公里以下的叫动车!中国的叫高铁!时速300公里以上!!!日本新干线没有中国高铁技术先进!


江湖浪荡货


硬件应该已经超越日本了,但是软件和日本天差地别。从已经懒得提的高铁天价便当,到这几天红透整片天的“车霸”,高铁的乘坐体验跟日本没法比。


幺色e望


都世界第一了怎么没超?只不过看起来像是新干线或者是新干线的翻版 没有新干线会有高铁?没有西门子的动力系统会有高铁的今天?


我行我素63762661


人家建了50年了,你跟人家比?你怎么不用你家30年前的大屁股黑白电视机与现在家里的液晶大尺寸超薄电视比技术?


命题更好


大部分来说是的。日本的新干线和我国的高铁是存在代差的,严格意义上来说不能算同一代产品,新干线在出世的那一刻是领先整个时代的产品,对任何国家的高铁项目都有见鉴意义,包括我国的高铁。讲道理,中国的高铁是站在巨人的肩膀上出生,并加入自主研发的技术并赶超。

首先是运行,国内庞大的市场可以比较轻松的支持整个网络的运行,让厂商更好地盈利,有了盈利就能技术升级,有了技术升级和配置代表就能降低成本,降低了成本就能打开国外的市场。这么一来,我国的高铁项目一直在良性循环当中,有人觉得总里程是个占便宜的地方,但忽略了也是个出风险的地方,对于硬件耐久度和安全保证是个大考验,新干线完全不用面对这种问题,即使成本再高…

很多人愿意拿合成材料和先进性作比较,却忽略市场,觉得越科幻就越高端,或者把某一单一技术过分放大。正因为日本极端追求高大上,而很难打开国外市场,只能把国家财政也打包交易,比如用新干线贷款项目来诱惑招标国家、打压竞标国家…

第二就是地缘政治了。将来欧亚大陆肯定会成为一个庞大且无法击溃的经济圈,那么富到欧洲、穷到南亚、用谁的技术和规格?还用日本的?恐怕傻子都愿意用成本无限降低、被大部分贸易伙伴国接纳的技术标准。这么一来,等于把目前还没发展完善的中国高铁再强行推上一个台阶,退一万步讲,即便高铁落后,各国也早就把目光聚焦在中国高铁,政治意义早就盖过高铁本身,包括日本的大哥美国,也不愿意用日本技术.日本把眼光盯在了所谓的盟国和富国身上,而中国人把眼光定在了节点上,比如连接欧洲与中东的点、连接中亚与中国大陆的点、还有横跨欧亚大陆能直接进北欧和东欧的俄罗斯……一看地图就知道这几个点跟我们的关系很好,用了几个点掌控整个面的方法,节骨眼被控制,哪怕日本游说成功了整个欧洲、外加印度和越南,恐怕到时候铁路还得求着我们换……非洲大陆就不谈了。中国高铁和新干线没有可比性,两者不是一个重量级的东西。

大部分人喜欢拿技术去比较,我个人用喜欢升值、保值空间和政治附加值去比较。更何况,技术层面基本持平甚至部分赶超了。


隔离红酒


超与不超在于自己怎么想,新干线还是新干线,磁悬浮还是磁悬浮,日本,法国,德国,永远都是师傅。


头条评论118


这个问题是争论最广泛的问题,但其实想解答很容易,就是按照项目分类讨论!任何一个国家的任何一个系统都是有特色的,更是有具体数据支撑的,所以我们只需要列出来对比即可!目前网上很多信口开河的宣传都不是基于客观项目和数据的对比,还有的涉嫌数据造假和事实的捏造,所以最终结果相当有争议也是正常的。严格来说赶超这个词并不限定是好的方面还是差的方面(比如xx更差的xxx赶超了xx也是成立的),但根据一般人思考习惯和简化篇幅(比如xx更差的xxx赶超了xx),接下来的方面只列举好的方向。

线路运行里程:显然中国是超过日本的,超了大约十倍。这是因为中国地大幅员辽阔总体需求更高,即使扣除乱修的高铁,只考虑最基本的骨干高铁化(也就是京沪,京广,京哈,陇海,西成贵滇,粤广昆)都修下来也会是世界第一。当然不可忽视的一点是中国是非完全市场经济的,高税收低福利环境下,政府有钱,而西方则要看着钱袋子修,修完也要保证经济性。

线路技术标准和最高运营速度:中国是世界最高的。无论是曲线半径标准,顺坡率,竖曲线半径,线路平顺性,线路间距,结构强度,隧道截面积构造速度来说都是最好的级别。其实可以修成这样也是因为政府有钱!要知道中国所谓铁路保护区基本也是世界最大的,换句话说,高速铁路铁路两边不许有东西(路内房屋设施除外)的区域很大,说好听了为了安全说难听了浪费用地,征地和日后维护管理成本等高。

车辆技术综合技术性能和指标:其实前两项特别是第二项的优势很大程度是为了弥补本项目劣势。总体来讲,中国高铁车辆技术目前还是远远落后于新干线的。实际上日本铁道动力分散动车组技术一直是世界最牛的没有之一,想追上,首先 先进复合材料学,高阶冶金工业就不能差,其次是面向乘客面向环境面向用户面向运营的设计精神。我国在这两方面都是有大问题的。前者决定你有没有更好强度但更轻的材料,后者决定你设计路线是不是多快好省廉贯穿从设计制造到运营报废的全部环节,还是图个自己省事完事儿。车辆技术领域比如列车启动加速度,加速度减速度包线,耐雪耐候制动,车外噪音和环境适应性,车内设施人性化效率化,紧急制动距离,列车信号管理模式,列车超载设计量,气动外形优化程度,列车爬坡能力和坡道速度等级等具体落实到数据上就普遍落后新干线。

运营组织:这方面毫无疑问,当然也是受到上面车辆技术的牵制也是全面落后的!主要表现在列车接发组织能力,乘客从出门到坐上高铁为止以及下车开始到到达最终目的地这段的组织方式和体验,接续换乘组织,列车的组合和分解(中国这个就没有),起停附加时间的多少,运行线的饱满程度,列车停车的地点准确性和平顺性,列车出发和每站到达以及出发的时刻准确性(注意在这里和官方公布不同,早点视为不正点,和晚点等同!)等等其实这些方面全面劣于新干线。有些人可能会对正点不服气,这里必须再次强调,早点也算不准点,而且区间停车站的误差也都会被提出来计算而不是到终点准就行,这个和中国官方统计方法有区别!既然高标准来研究那就高标准去对比。

灾害应对和灾害前后的运行效率:显然,这方面中国还有很长道路要走。在中国无论是暴雨强风还是地震洪水,只要没有损坏线路设备,所有列车徐行减速等防护均要来自于调度命令。这是很落后的概念,也很容易因为人为因素相应不及时造成漏警,特别是地震防护。新干线均为先斩后奏,并且列车防护无线会让附近包括既有线列车均自动停车(例如a车收到风速计发出的强风警告停车,通过该列车的防护无线会让附近几公里内的去他线路等列车全部停车)。事实上三一一大地震如此高的强度,运营车也都没事仅一列调试车一个架子脱轨(仙台站内),也说明了灾害防护的方法正确多么重要。另外,如果天气不稳定,自动管制系统能随时调整限速,让系统不至于完全停摆。而中国则是比如来台风,提前全停,停的时间长,影响也大。

票务和一些规则:新干线除月票和一部分电子票全部是非实名,购票方便票量足,(又回到列车技术上)列车超载设计余量足,所以除非极端异常情况外基本不限制站票。盂兰盆节等全国回老家时只要你肯站着也能到了就走。但中国目前还做不到,车辆超员设计不足,无法站很多人(一旦报警全列开不走),实名制和安检导致进出站更慢体验更差。关键是还是传统的候车模式,没有做到地铁公交化运营。同时列车大幅延误也没有退票等补偿。而新干线是可以票不绑定列车且无需签注(中国通票需要签注非常浪费时间),上车就走(席别和方向对了即可),遇到晚点超2h即可退全部加快费,这个规定也包括既有线特快等全部有加快费的列车。而且新干线车站基本都和既有线融合在一起,到达后换乘极其方便,车票也是通票或者圈票,换既有线不需要再买票一直到家,而中国就算地铁引入的,也需要走很远并且二次购票(再刷卡也算二次购票),二次安检,乘客是很麻烦的。此外,中国铁路是以指定席为基础的票务系统而日本和欧洲等绝大部分国家是自由席为基础的票务系统,所以欧日是没有国内常提起的座站票同价不合理的争论的,因为本来就是不同价的!而价格的不同不仅会随着淡季旺季有所浮动(符合经济规律,最通俗的说就是你假日上班要三倍工资,站员售票员就不要吗?),而且座站(指定席和自由席)差价体现的是确保服务的价值!也就是确保有座和自由抢座是两种服务等级有差价,其合理性显然比硬座(确保有座)和站票(也许有座)同价格要好。

车内车站贩卖和价格:饮食牵扯每个人口味的不同,不能直接说日本就好吃中国就不好吃或者反之,但是从车内贩卖食物的精致性(也包括站区售卖带上车)来说国内还很欠缺。此外价格上,新干线基本上是上下平价,车站内车上和居民区便利店价格同商品基本一致,国内则是进站上车显著涨价(主流涨一倍起)。所以整体来看日本通常是现买现吃,我国是什么都往上带,站车环境不受控难以保障。


Hakutaka


怎么说呢~中国最近刚出的复兴号动车组,我们称之为标动,是按照中国自己的标准来设计的一系列动车组,时速可达350,目前是世界上运营速度最快的。中国高铁的运行总里程占了世界的一半以上。从某种角度上来说,我觉得中国高铁不止超赶了日本新干线,而是超赶了世界各国,像日本,法国,德国这些高铁发达国家的高铁发展史已有三四十年了,而中国,08年开通的第一条真正运营高速铁路京津城际直到现在,仅仅十年的时间,我觉得就凭这点,中国已经非常牛逼了。但是😔像高铁上有些关键性技术还是引用的国外技术,尤其是像轴承这些关键零件,包括标动也是。毕竟他们在这些技术上已经是十分成熟了。但相信中国在不久的将来能够真正意义上的拥有属于自己技术的高速动车组。(刚刚入职半年😊,了解的也不是太多,望原谅。)


Human丶


中国的高铁选地点才是一绝,考虑到几百年后的发展了!单凭这一点其他国家就望尘莫及,只能望洋兴叹了!不得不佩服啊!真是前无古人 后无来者的伟大创举!可歌可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