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中國創投行業白皮書


36氪《2018中國創投行業白皮書》發佈!後臺回覆關鍵詞

“創投行業白皮書”或點擊“閱讀原文”即可獲得報告PDF版。

文 | 高詩朦 黃祝熹 張煜培 仇麗傑

剛剛過去的2018上半年,一級市場的現狀可以用“困局”來形容。

募資難從年初開始已成為主題。國家金融戰略嚴控風險、自上而下去槓桿、市場流動性降低。被稱為“史上最嚴的資管新規”出臺,銀行理財資金縮減,高淨值個人LP總量降低;A股大跌,上市公司自身難保削減出資;母基金自身募資堪憂;水斷了源頭,一級市場資金出現斷崖式下跌。最近,一級市場“稅負增加七成”的消息發出,創投市場下半年的情況更加嚴峻。

我們看到的兩組數據:從募資增量來看,2018年上半年私募股權、創業投資基金已備案管理人數量、私募基金數量和基金規模較2017年上半年備案數,環比大幅下降,降幅分別為66.01%、59.51%和43.20%。從募資增速來看,私募股權、創業投資管理基金數量在2017年平均增速5.1%以上,而2018年上半年陡降至2.8%。

另一方面,今年又是頭部項目集體IPO的大年。一級市場項目估值虛高,二級市場大跌,一二級市場價格倒掛。中概股赴美赴港上市,但又接連遭遇破發。

“資管趨緊”、“募資艱難”、“退出艱辛”,種種跡象表明,曾經高舉高打、空前膨脹的一級市場要迎來一次全面的自我審視,我們是否已經到了行業拐點?

36氪認為,GP從淘金時代走進鍊金時代,也進入了行業洗牌的整頓期。未來創投行業會對GP提出更高的要求,包括要求投資機構具備更強的專業能力、投資策略和為被投企業賦能的能力,它不僅僅是低買高賣的生意,而是需要創造價值的行業。

基於此,36氪創投研究院面向全國頭部3700多家投資機構收集調研數據,結合鯨準洞見平臺數據,對一級市場從募資、投資和退出三方面全方位解讀,完成《2018中國創投行業白皮書》。詳細剖析2017到2018年中國創投行業的發展趨勢變化,對一級市場未來發展趨勢作出判斷和展望。

全文還包含三大行業「在線教育」、「企業服務」、「新消費」領域的分析報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