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代布衣投筆從戎,到被封「定遠侯」

班超一家都是享有盛名的文學家,他們都清正廉明,淡泊名利。由於漢朝官員的俸祿很低,他們家經常出現衣食不周的窘迫局面。班超沒有做官,也就沒有俸祿,只好跑到洛陽去投奔哥哥班固。

經人介紹,他終於找到一個在官府中抄抄寫寫的文書工作。日子久了,他覺得抄書非常乏味辛苦,而且沒有前途。有一天,眾人還在抄書,他忽然將筆擲在地上,仰天長嘆道:“身為大丈夫,雖沒有什麼突出的計謀才略,總應該學學在邊疆建功立業的傅介子和張騫,以封侯晉爵,怎麼能夠老是幹抄書這種筆墨營生呢?”周圍的同事們聽了這話都紛紛取笑他。班超便說道:“凡夫俗子又怎能理解志士仁人的襟懷呢?”

當班超41歲時,匈奴控制了西域。興盛多時的絲綢之路為之中斷,沿途貿易凋敝,嚴重影響了當時的社會經濟發展。漢明帝劉莊詔令大軍西征。早已對整天抄寫官報文牘感到很厭煩的班超非常驚喜,立即加入到西征的隊伍裡,被任命為代司馬,跟隨都尉竇固西征。

班超到漢軍後,充分顯示了他遠大的抱負和卓越的軍事才能。自公元74年班超抵達西域到公元92年的18年時間,班超帶著36位壯士,以疏勒為根據地,歷經無數戰役,以三十六騎蕩平西域,終於完成了統一西域的宏偉事業,確定了漢王朝在西域的統治地位,確保了絲綢之路的暢通。在他65歲時,被封為“定遠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