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广战绩不如卫青霍去病,为什么后世诗人多在诗词中怀念李广而不怎么推崇卫霍呢?

火车头27717902


我们看国共战争片,一定会发现国民党军队有个大问题。凡是蒋介石的嫡系部队,全部美式装备,各种补给都很充足。至于那些杂牌军,不光待遇差、装备差,往往还要充当炮灰。

其实,汉武帝治下,情况有些类似。

卫青、霍去病是汉武帝的近臣嫡系,汉帝国最精锐的士兵、战马任凭他们调度。李广是边境行伍出身的猛将,没有外戚的身份,相当于汉帝国的杂牌军。所以,李广所部,待遇、装备都比较差,出征匈奴时,还要承担最苦、最难出成绩的任务,自然付出伤亡多,看上去收效少。

要深入讨论这个问题,就需要梳理一下汉代的骑兵战法。我们会发现,卫青、霍去病突击战法的成功,需要大量支线部队的辅助。这些支线部队,由点及线,切割草原的活动空间,这样汉庭才能把我匈奴主力方向,由卫霍率领精锐,给予致命打击。至于那些支线部队,兵力、装备有限,他们的生死成败,对于汉帝国来说无关痛痒——对汉武帝来说,作为炮灰的李陵就应该死在那里。

稍稍展开的话,最近李硕有一本新书叫《南北战争三百年》,对两汉至于南北朝的军事技术有比较深入的讨论。

作者指出卫青、霍去病的主力,其实是手持长枪的枪骑兵,这和长于骑射的匈奴骑兵有很大不同。概言之,匈奴人自幼骑马,骑马射箭是其长处;如果要和匈奴人拼骑射,那正好就撞到对方枪口上了。所以卫青霍去病发明出了一种新战术,就是拿着长枪往前冲,然后在白刃战中硬碰硬。在双方都没有马蹬的情况下,汉军在铁制兵器方面有天然的优势,长枪长戟是匈奴所不具备的,这样一来,卫青、霍去病军就可以扬长避短,取得佳绩。这一看法非常精彩,作者进一步列举汉代画像石等出土文物,为读者呈现出汉代枪骑兵的面貌,这里就不剧透了。

但作者对李广的分析就比较薄弱了。

他认为,李广在战法上保守落后,基本上还在走赵武灵王胡服骑射的老路。所以,作者讲:“当卫青、霍去病已经做出表率、几乎所有汉军骑兵都接受了……冲锋肉搏战时,李广仍迷恋着他已经艺术化的骑射本领。”(Kindle版:loc 728)在他看来,既然卫青、霍去病开发出了枪骑兵冲锋肉搏的战法,全军就应该纷纷效仿;李广觉得自己了不起,硬是要和匈奴比骑射,他行他上了,可是他手下人不行啊,这样打能不输掉么?这样一来,他认为李广拒绝先进的、适合汉军的作战方式,走上了个人英雄主义的歧途。

我个人不太认同。我觉得这个说法有点像对国军杂牌军说,你看,人家张灵甫的74师,可以快速突击,集中火力猛攻,你们怎么还在和共军瞎周旋,运动战你能打过共军?(当然,这里有一些不贴切的地方,张灵甫的74师也完蛋了……)

面对以骑射见长的匈奴,枪骑兵有优势,但劣势也很明显:毕竟戈矛枪戟这样的兵器,最多不过2米多,箭怎么也可以射几十米。大家速度差不多快,于是问题就来了:我们一队枪骑兵冲锋寻求肉搏,对方骑射手机动后撤,一边撤一边射箭——速度一样的情况下,永远追不上的……同时,长途奔袭,冲锋突击,对马匹的消耗很大。东亚战马本来身材较小,耐力有限,一旦马匹大批死亡,刀笔吏就要来兴师问罪了……

所以实战中,要实现骑兵冲锋的战法,有一些前提条件。战役准备上,需要有大量马匹,供主将任意使用。战术上要选择狭长地形(作者已经注意到)。更重要的是,在战略上,就需要攻其必救,打击其王庭、后方族帐。所以元朔五年(前124年),卫青需要,直接打击右贤王所部后方,最后俘虏“男女五千余人,畜数千百万。”这里,俘获人口牲畜的数字值得注意,这意味着汉军掌握了匈奴右贤王本部的动向,避开其外围游骑,直接向其男女老弱、牛马资产发起攻击。这样一来,匈奴弓骑不得不回师救援,由此才能迫使匈奴放弃“追逐骑射”,陷入“短兵肉搏”。(Kindle版:loc 666)

攻其必救的战略目标,不是一支军队可以实现的。这多个战斗单位共同推进。这个时候,谁能获得更多的战马、补给?谁能第一时间获得匈奴动向?在掌握有关情报以后,谁可以攻击匈奴薄弱的辎重,获得丰厚战利品?谁必须牵制匈奴精锐骑兵,甚至与其展开苦战?

司马迁告诉我们:这些军事决策背后,是残酷的政治现实。谁能获得皇帝的宠信,谁就能在战场上获得主动;相反,缺少坚实的政治背景,纵然有一身的武艺,也不过是大漠中的孤军,刀笔吏面前的败将。


在野武將


读唐朝人的诗歌,你会发现李广在诗人笔下,基本上只有两种形象。

第一种是赞美:“林暗草惊风,将军夜引弓,平明寻白羽,没在石棱中”——赞美李将军的勇武;“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队山”——赞美李将军守卫边关,功劳赫赫;“君不见沙场征战苦,至今犹忆李将军”——赞美李将军爱惜士卒。

另外一种情绪是同情:“每愤胡兵入,常为汉国羞。何知七十战,白首未封侯”(陈子昂)——讲李将军白首未封侯,可怜;“苦战功不赏,忠诚难可贵。谁怜李飞将,白首没三边”(李白)——李将军白首未封侯,还死在边关,可怜;“卫青不败由天幸,李广不封缘数奇”(王维)——李将军命真不好啊。

所有同情,基本上都围绕“李广难封”这件事情来说。所谓“难封”,指的是李广将军一辈子,从来没有封过侯。李广有才华,可惜不遇赏识。这种反差很容易让失意人形成强烈共鸣。

世界上所有的失意人,都有一种自况:我的本事很大,才华纵横,可惜没有得到施展。这个世界有负于我!于是,他们到处寻找类似悲剧的人物,借他人酒杯,浇心中块垒。屈原是其中一个,只不过屈原的君王楚怀王实在是个昏君,实在难以借来自况。唐朝人在汉朝的历史人物中,一共找到了两位,一位是文人贾谊,另一位是武将李广。他们生活在明君治世,却不受重视,唐朝诗人拿来抒情,恰到好处。

李广一生最大的悲剧无非是:打一辈子仗,名就而功不成,不得封侯。关于他的不封侯,如果仔细辨析,其实并不冤枉。汉朝以军功封侯,李广一生与匈奴作战,严格地说,没有打过胜仗。这和他的作战风格有关,也和他孤傲耿介的性格有关。

唐朝诗人厌恶卫青霍去病,主要原因是:这两人都是皇亲贵戚,仗势抢功,卫青逼死李广,霍去病射死李广的儿子李敢。这样的怪罪其实是没有什么道理的。

卫霍二人出身都很卑贱,他们不过是抓住历史给予的机遇,大放异彩,才到到皇帝垂青。李广是边廷名将,他的机会原本更多,只是时运不佳而已。李广之死事件中,卫青其实是没什么责任的。李广的军队因为迷路,在沙漠时白白逛一圈。卫青身为主帅要追究李广的责任,是职责所在,也在人之情理。李广自觉羞辱,干脆自杀。其实,他自杀的主要原因在于,再也看不到建功封侯的机会。一则李广年纪已经大了,不再有上战场的机会;此外,当时汉匈之间大规模的战役,基本结束了。

霍去病射死李敢,草菅人命,这确实是他的过恶。李敢自身也有问题,他埋怨卫青对父亲之死负有责任,多次轻慢卫青。这种事情在古代官场是很难容忍的。这件事情,卫青基本上没有责任。卫大将军性格温和,待人宽厚,在历史上享有盛名。唐朝诗人抬高李广贬低卫青说来说去只能拿出身说事,其实是很不公道的。

唐朝诗人同情李广,只是舔舐“不才明主弃”的伤口,哀叹自身不遇,希望引起君王的重视,赏个一官半职,以便荫妻封子。至于现实生活中屡屡碰壁的真实原因,恐怕他们自己也不愿真实面对吧。


菁城子


这个问题反映的是历史与文学的不同特质。卫青、霍去病与李的历史评价,在于他们在历史上建立的功业。后世文人对他们的的提及,更多是对他们身世的感怀。而文人们感怀身世的时候,大多抒发的是怀才不遇,命运不公的情感。一个人如果官场得意,平步青云,富贵寿考,自然就不会发牢骚。相比于卫霍,飞将军李广在对匈奴的战争中,也做出了很大的贡献。可是,汉朝时期有许多知名度比李广差了很多的,都封了候,而李广却没有。他在当时,就被认为是“数奇”,也就是命不好。正因为此,他成了命运不好的代名词。后世的文人们,如果有怀才不遇之感的时候,会很自然的想起李广,想到自己的命不好,引起惺惺相惜之感。他们的感慨大多不是为李广鸣不平,而是借李广的杯酒,浇自己胸中的块磊。

唐朝怀念李广的诗很多。比如王维的“卫青不败由天幸,李广无功缘数奇(《老将行》)”;杜甫的“但见文翁能化俗,焉知李广未封候(《将赴荆南,寄别李剑州》)”,王昌龄的“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严武的“更催飞将追骄虏,莫遣沙场匹马还”等等很多。后代诗人对李将军的怀念与追思也很多,可以说是无代无之。比如宋代的方回“万户独难候李广,两生宁肯圣孙能”;及之到了近代,也有念及,比如宁调元的《燕京杂诗》:“灾异江都曾作赋,功名李广不宜候”。

这些提及李广的诗词基本不脱两方面内容,一是赞赏他的飞将军超群的军事能力。二是慨叹他的命运不济,难以封候。这时诗词作品,把每一首全部读完,很容易发现这个问题。李广不过是文人们了发泄内心情感和影射现实的道具。歌颂李将军能力的,大多有现实无能人的讥讽。比如“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其实凭心而论,唐朝时期,特别是盛唐之前,对外战争中,并不是孱弱的。也是可圈可点的。只不过在文人们的心里,大概还有不满意的地方,于是,发发牢骚,是免不了的。除此之外,就是感慨命运不公的。比如王勃《滕王阁序》“冯唐易老,李广难封”,就是对自己怀才不遇的感慨。

李广成为一个怀才不遇的文化符号,所以,他被人提及的频率高于卫青霍去病,也是正常的。看了一些朋友对此问题的回答,把李广难封与他和卫青霍去病的矛盾联系起来,我觉得并没有什么能说服人的地方。李广与卫青、霍去病的性格是不太一样。但他的不封,恐怕与卫霍没有太大关系。

李广的出身,与卫青很不相同。卫青是奴隶出身,而李广是将军世家。在卫青还没有发迹之前的很多年,文景时代,李广就已经是名将了。做为将军世家,他的军事素养是很高的。个人军事素质也很强,一个简单的例子,他居然能在被匈奴俘虏之后,凭个人能力逃回来。这决不是一般人所能办到的。但这同时也证明了他人生的另一方面,“命不好”,做为名将,居然被俘过,确实够倒霉的。所以,在汉武帝的时代,连皇帝都相信他“命不好”。有了重要的任务不敢交给他。在当时的情况下,你不能埋怨汉武帝迷信。命不好的印象,是李将军自己造成的。现代心理学有个观点,当你周围的人和你自己都觉得你是一个什么样的人时,你就会变成这样的人。李广也是这样,别人都认为他命不好的时候,他的命就真的不好了。同样的分路出击,别人没有迷路,他却迷了。我觉得,汉武帝时期封候的标准其实挺公平的。也就是说,无论是什么样的名将,一律按成绩说话,打仗的时候,你砍下多少敌人的脑袋,就可以封候。达不到标准,一切都没用。这与今天的高考一样,平时再好也没有用,考场一次定终身,分数不够,谁也没办法。所以,就是后世为李广鸣不平的,也只能说,他是命运不济。

我个人觉得,命运的背后,应该还是有个人的原因的。李广做为军人世家子弟,个人军事素质很强。而且也知道爱护士卒。如果是身先士卒的带领战士们打冲锋,他是一把好手。可是,在战略规划,或是在大的战役中,相互配合,协调指挥,统筹全局的能力,恐怕比卫青差不少。这是我做为一个一般读者在读过《李将军列传》《卫将军骠骑列传》后的感觉。可能未必对。毕竟我们没有古代战争方面的专业知识做支撑。只能谈点个人感觉。


七月流火140400643


不谈谁更厉害,就谈一谈历史书写对于人们观念的影响。

想要了解卫青与霍去病两位历史人物,司马迁和《史记》是必不可少的。首先,司马迁充分肯定卫青和霍去病的功绩,对于两人的战功写的十分细致,但是,司马迁秉笔直书,也是揭露了两个人的缺点。

《史记》在《佞幸列传》谈到了两人“自是之後,内宠嬖臣大底外戚之家,然不足数也。卫青、霍去病亦以外戚贵幸,然颇用材能自进。”而两人的传记《卫将军骠骑列传》也有一段话“太史公曰:苏建语余曰:“吾尝责大将军至尊重,而天下之贤大夫毋称焉,原将军观古名将所招选择贤者,勉之哉。大将军谢曰:‘自魏其、武安之厚宾客,天子常切齿。彼亲附士大夫,招贤绌不肖者,人主之柄也。人臣奉法遵职而已,何与招士!’”骠骑亦放此意,其为将如此。主”从这些文献记载里,我们能看出卫青和霍去病凭借外戚身份和汉武帝宠幸出将入相,这一点不为当人所齿。

而司马迁还有其他记载“(霍去病)其从军,天子为遣太官赍数十乘,既还,重车馀弃粱肉,而士有饥者。其在塞外,卒乏粮,或不能自振,而骠骑尚穿域蹋鞠。 事多此类。大将军为人仁善退让,以和柔自媚於上,然天下未有称也。”霍去病的不体恤士兵,卫青的媚上都秉笔直书于《史记》。

班固的《汉书》也是继承了不少司马迁的观点,可见汉代人眼中卫青与霍去病功过都很明显。所以,后世阅读了解卫青与霍去病,他们必须阅读《史记》,那么卫青与霍去病毁誉参半也是情理之中了。宋人黄震云:“使武帝志在见民,专任李广足矣。看《卫霍传》须合此传看,卫霍声振华裔,今看其传,不值一钱。”苏轼也在《东坡林志》里记载“武帝踞厕见卫青”写到——汉武帝无道,无足观者,惟踞厕见卫青,不冠不见汲长孺,为可佳耳。若青奴才,雅宜舐痔,踞厕见之,正其宜也。”苏轼所诟病的也是卫青的媚上。

你要是说司马迁一点点也没有拿卫青、霍去病对比的意思,我是不信的,因为他两的传记和李广传记中间就隔着一个传,还是跟他三人有关的《匈奴列传》。

最有趣的是,唐宋的武庙里有他三的身影。李广缺少战功依然和卫青、霍去病被官方钦定为被祭祀的名将,这是不得不发人深思的一件事。





半卷


冯唐易老,李广难封。这是后人评说汉代名将李广時,认为李广一生镇守云中边关,战功卓著,没有功劳有苦劳,却至死都没有得到封侯的不平慨叹。李广之为将,上能忠君尽职,下能爱惜士兵。一生清廉,武艺高强,从汉文帝,汉景帝到汉武帝执政,圴为边庭守将,多次大败匈奴于塞外。文帝時就称李广功劳之大,可封万户侯。可是文景之治時期,国家对匈奴的政策尚处守势,匈奴在山西云中郡一带的动作,因有守将李广的名气震慑,亦不过小打小闹的袭扰而已。大规模的战争始终没有发生。所以文帝称赞李广将军功劳可封万户侯,不过是于国家和平局面而言,李广将军确实有一定贡献而已。汉朝的万户侯,可是要有周亚夫平定七王之乱那样的重大军事功绩才能受封的。李广还不具备这样大的军功,文帝的称赞,仅仅是对李广守卫边彊历年辛苦的口头褒奖。到了武帝時期,征伐匈奴的战事才提高到国家反侵略战争层面。但是这時的李广,已经进入老年,不能再担任全局性对匈战争的指挥官了,这既是年岁的原因,也是武帝对老将军的体恤和爱护。所以卫靑任攻伐匈奴主将,武帝一再叮嘱卫靑照顾好李广。可李广偏不服老,非向卫靑要求担当重大战役责任,卫青惧于皇上的叮嘱,不敢委泒李广担当克敌战役重任是情有可原的。然而作为三朝武将,李广认为,自己从青年時代起就立志要为国家建功立业,和匈奴小打小闹几十年,一直没有机会显露身手。现在机会来了,立功机会到了,你们却嫌我老不中用了,什么意思啊。我读西汉演义和司马迁史记,的确曾在字里行间发现卫靑将军要按武帝叮嘱照顾老将李广,而老将军李广则不对这种照应领情。于是可想而知,矛盾是会产生的,一个怕老将有闪失不敢向上交待,一个不服老要执拗建功。卫青怎么办?只好派李广任务,让他自领一军绕道参与夹击匈奴的大会战。而这绕道的用意再明白不过了,尽量让老将军多走些冕枉路,不要赶上残酷凶狠的两军逐鹿大决战,以免有失。于是李广要急于赶赴战场立功,便想不按行军路线抄近道,却不料孤军冒进,偏师在大沙丘里遇风沙阻隔迷路,还中了匈奴的埋伏。不但全军不还,李广还被敌踦俘虏。匈奴兵抓住李广,想用他向单于请功,李广先是装病,继而装死,匈奴兵便用两匹战马做成担架驮了李广行军,却不料半途上李广从担架上飞身跃起,夺取敌兵箭矢,抢马逃脫了性命。你想想,这样的将军,战后还能封侯吗?后来论功行赏,全军都有功劳,唯独李广不但身无寸功,自己还兵败被俘,没追究他的责任算是好的结局了。于是李广羞愤之下自杀身死。司马迁并末将李广之死归咎于武帝或卫青,说明卫青从根本上说,没什么愧对李广的地方,李广之无功,自己也感觉非是皇上或卫大将军对他有什么不满的待见,而是自已生不逢時,自已青年時代没有赶上卫靑,霍去病这样建立万世功名的机会罢了。乃至羞愤自杀后,人们对李广之死寄以深深的同情,也是情理之中的事。不能胡乱编泽的是,后来有人竞把卫青,李广,霍去病的关系对立化,说什么卫靑有意排挤李广,不让他立功,然后李广自杀,李广的小儿子李敢便把卫靑痛打一顿,而卫靑的外甥霍去病为了替舅舅报仇,又在上林苑蓄意射死了李敢,云云。真是可笑之极。这些人们解读历史,不去读時人司马迁所修《史记》和班固著述的《汉书》,却去相信关羽是项羽投生的,曹操是韩信托胎转世来结果汉室江山的冯梦龙似的大乌龙。哪是那么回事?卫青是大将军,相当于现在的国防部长,李广的儿子李敢是汉武帝的宮庭卫队长。岂是一个执戟之人想打就能打到的角色?还有,李广作战的边彊在山西云中一带,霍去病征伐匈奴的主战场是甘肃河西走廊的西北地区。古匈奴的地盘应是今天的蒙古和内蒙古。霍去病十七岁随同舅父从军征战,一显露才能便被汉武帝重用为骠踦大将军,连舅舅卫青都赶紧让贤,退居二线,让霍去病担起扫荡匈奴的全责。后来霍去病大破匈奴五路单于,直接把匈奴的残兵败将穷追猛打追击到遥远的俄罗斯境内。连汉武帝专门为他修建的官衙都不领受,说是匈奴不灭,何以家为。这样一个勇冠三军的良将之人,会为舅舅的一点私人恩怨,把曾经同朝为官的李广之子,而且还是皇室卫队长的李敢用冷箭射死?太不知国家法度和心胸偏狭了吧?何况霍去病少年時期就知道李广的赫赫威名乃国家边庭宿将,后起之人且不知道礼让三分?再者,二十三岁去世前,一直重任在肩,五年的平匈之战,他哪里有机会囬到朝庭来为舅舅报私仇,泄私忩啊。抹黑英雄人物,古代有之,现代亦有之。但可信度在哪里?就可有的说了。因此用功劳比,当時的李广,确实没有卫靑,霍去病的不世之功。可是凭长期为国家守边的功劳,卫靑,霍去病就不及李广了。李广在文帝,景帝执政時期就是国家一级上将,那時卫靑还是小小的宫庭家奴,霍去病更是小毛孩子,正与同是少年人的刘彻皇子在宫庭里玩过家家呢。后来卫靑,霍去病因汉武帝刘彻继位而发迹了,算是后起之秀。一生功过自不可埋没。然而人们同情李广,深知世道对他不公,表明李广苦劳大于功过,便替他老抱不平。加上后人李陵也在元帝時期与匈奴打仗,走了父亲的弓背路,被俘投了匈奴,被单于王泒去遂降苏武,遭致李广全族被朝庭杀害。一代名将的命运归宿竞如此不堪,难免引来诗词文人们的慨叹,便不足为奇了。至于说到霍去病二十三岁英年早死,是他射杀李广之子李敢的天道循环,因果报应,更荒诞可笑了。如若是说,卫靑,李广,霍去病,包括武帝,岂不成了人渣和垃圾,哪还有什么君臣名将的君子之风和名将风流气度啊。


李老根2017


人称霍嫖姚,卫青也不少

谁说写霍去病的诗句不多,无论李白、杜甫、王维等等大诗人都写过霍去病的诗句,而且很多都是以霍嫖姚的形式出现。

不过个人最喜欢的还是匈奴人写的那首:

失我祁连山,使我六畜不蕃息。 失我焉支山,使我嫁妇无颜色。 失我今神人,使我不得祭于天。


而且关于赞美卫青的诗句也不少,所以并不是说没有什么人去赞美卫青霍去病。

名篇的效应

首先不否认李广这个人,只是可惜他没有像张骞和霍去病那样自带GPS的大脑,在进军匈奴的过程中迷路最后自杀,实在是可惜了这三朝名将了。
不过李广能在诗句中出名,还是在一定程度上是名篇的效应,像是王昌龄的《出塞》这等千古名篇就给后世记住李广这个名将加了一定的分数。(注:龙城到底指匈奴的祭天之处,还是指卢龙城即汉代右北平所在地,这里存疑不过后一种解释合理一些)


都是杰出的将领

其实无论李广亦或是卫青、霍去病都是西汉将领中的代表性人物之一,而流传下来的诗词虽然多,但是名篇相比这些诗词总量还是少的,但是我们大多数人如今学的却又基本上都是名篇,恰好赞美李广的诗词又是名篇中的一篇。

这样就造成了一定的错觉,认为只大力赞美了李广一人而已。所以说并不是没有去推崇卫青霍去病二人的功绩,而只是自己没有怎么去了解造成的误解。不过这也算后世为李广讨回了一个公道,毕竟我们的飞将军“李广难封”啊!


淡看天上月


你好,李广是中国古代的一个现象,也是每个中国人心里的一个遗憾,就像诸葛亮一样。本来诸葛亮在三国时期地位没有这么高,只是后人一句“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让诸葛亮的在后世粉丝狂涨,力压孙权和司马懿。

李广难封,是中国人对于英雄迟暮、有志难全的一个总结,这一点,李广似乎是不幸的。在很多人心里,李广无论是军功还是资历,都完全够得上封侯的条件,无论是驰骋草原,还是镇守燕云,都可圈可点。



但是,事实上,在李广的军事生涯中,从来没有获得过一次像样的重大胜利。这一点,李广和卫青、霍去病是没法比的,这也是汉武帝对他又爱又恨的原因。正是这个原因,李广对汉武帝不封侯也是没有什么意见的。


汉武帝识人用人的水平不会比后世的马后炮文人低,实际上他作为当事人,是最了解他的这些将帅。他看得出李广是一员难得的将才,而不是一个统帅千军的帅才,更何况有卫青、霍去病这样的人可堪大用,他不需要在李广身上去冒险。

但是李广是执着的,他一直被卫青霍去病两人压着,一直想证明自己的能力。每次有征伐,他都会竭力去争取先锋的机会,但是事与愿违,每次都表现不好,直到最后一次征伐匈奴,面对属下部队的配合不力,这位为战争而生的倔强老头以自杀来表达了自己的心有不甘。



李广是生不逢时,如果没有出生在汉武帝时代,也许他会成长为一代名帅,但是在那个英雄辈出的时代,他只能做一个配角,没有机会超越卫青霍去病,只能做一代名将。其实,李广能位列卫青霍去病这俩军事奇才之下,从另一个方面看,相比他的孙子李陵,他也是幸运的。


风云说收藏


我是“脑洞大开的历史”,关于李广的事儿写过万字长文在《历史学家茶座》发表,回答这个问题应该够格。李广当时的战绩小,今天的名气大,之所以出这种反差,主要原因就是历代文人的“接力宣传”。咱扳指头算一算,为李广鸣冤呐喊的都有哪些文人大咖,好长一个名单:

骆宾王

王勃

陈子昂

王昌龄

高适

王维

李白

杜甫

岑参

李商隐

……

再来两首关于李广的名诗(不要告诉我你没读过):

其一:“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

其二:“林深草惊风,将军夜引弓。平明寻白羽,没在石陵中。”(这一首的作者你知道不?)

这么多著名诗人为什么对李广“情有独钟”?因为李广胸前有个标签,他们觉得挂自己胸前也挺合适——“怀才不遇”。中国古代文人往往自视甚高,志气高远,但眼高手低,结果得不到重用。他们要发泄这种怀才不遇的情绪,又不能直接对当朝抱怨,只好借助历史上相似命运的人物来“代表”一下,李广就是这样的“代表”。

李广不仅是诗人热情讴歌的对象,还是普通百姓眼里的悲剧英雄。当时信息传播方式有限,没有流行歌曲之类,而文人的诗歌就是当时的流行歌曲,传唱很广。因此,李广在民间的名气越来越大。

卫青与霍去病的官儿比李广大,战绩也比李广强太多,为什么文人们不去写诗称颂呢?

因为这两人春风得意是靠裙带关系,文人在嫉妒他们成就的同时,又认为他们得势不够硬气(靠关系得位置有施展平台),有酸葡萄心理作怪。值得注意的是,诗人们虽然尽说李广好话,不为卫青与霍去病鼓吹,但历代兵家却推崇卫青与霍去病,认为李广无论治军还是打仗,都不行。

如果我是老大,也会重用卫青与霍去病,而不是李广。


脑洞大开的历史


李广比卫青、霍去病出名,有两个方面的原因,第一方面的原因是由于李广自身的原因,李广抗击匈奴,有比较突出的贡献,而且为官清廉;第二个方面的原因,是由于唐太宗李世民的建庙追封,李广得以名扬后世。而李广和卫青、霍去病有一段私人恩怨,卫青造成了老年李广的自杀,霍去病则为私仇,故意射杀李广的幼子李敢,所以卫青、霍去病后世褒贬不一,这里我详细的介绍下。

首先,李广出名的原因是,一生鞠躬尽瘁,抗击匈奴,是汉朝的民族英雄,而且李广个人在汉朝和匈奴的影响力都比较大,李广善于射箭,也成为流传后世的一个佳话,比如《水浒传》中花荣因为箭法准,就有了“小李广”的绰号,但历史上的李广是死于自杀,《水浒传》中的“小李广”花荣,最后也是自杀而死。

其次,李广为官清廉,为军事百姓爱戴,李广常把自己的俸禄分赏给部下,与士兵同吃同饮,做了四十多年的官,两袖清风,也没购置自己的家产,为官清廉,为百姓所追忆。

最后,唐太宗李世民追认李广为自己的先祖,后来唐德宗追封古代名将六十四人时,就安排了李广,为李广建庙,一直到宋代,设古代名将庙,安排七十二名将时,里面依然有李广,所以李广的名声由于李世民的推动,在后世流传的更长远。

李广和卫青、霍去病之间有一段恩怨,因为李广晚年抗击匈奴时,汉武帝担心李广年老不能取胜,让卫青不要安排李广做前锋,于是卫青在与匈奴的战争中,故意安排李广进攻时绕远路,而又没有很好的与老将军协调好私人关系,导致李广为了抗击匈奴,率军进入沙漠后,因绕远路没有向导,而迷路,没能赶上大战。卫青自己与匈奴大战,又没捉住匈奴军的首领单于,因为李广没能加入战斗,卫青回来后又找李广对质,最后李广愤愧自尽。

卫青作为全军的统帅,由于管理上的失误,和下属在战前和战后,没有充分和谐的沟通,导致老将军李广自杀,卫青这个统帅有管理失当的责任,是难辞其咎的。李广自杀后,幼子李敢把卫青打了一顿,卫青因为心中有愧,把这事压了下来,也没向皇帝告状,但霍去病为了帮舅舅卫青报仇,在后来的甘泉宫狩猎中故意射死李广的幼子李敢,这是因私怨,蓄意杀害英雄后人呀,所以霍去病最后的下惨也不是太好,二十三岁号称因病去世,是因果循环,还是有内幕原因,真相只有历史自己才知道。


导演林增荣


回答这个问题前,我们有必要先来了解一下李广的身世:


李广,西汉名将,身怀绝技,武功超常,被匈奴人尊称为“飞将军”,并避而走之。


李广出身于一个戍边的武将世家,乃是秦国统一天下的大功臣——战国名将李信之后。


北方多战事,李广自幼习武,弓马娴熟,长大后身高臂长,力大无穷。


据《史记·李将军列传》记载,李广将军夜间看到草里的石头,误将石头当做老虎,引弓射之,竟然一箭射入石头里拔不出来了。



这段细节,经由诗人卢纶那首著名的《塞下曲》中传神的描述成为怀念李广的诗词中的经典之作。


林暗草惊风,将军夜引弓。

平明寻白羽,没在石棱中。


武功盖世,这是李广在后世诗词中被传颂的最响亮的原因之一。


此类诗句还有王昌龄的《出塞》:


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

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


相信大家一定也不陌生。


受儒家思想影响,我国古人对于历史人物的评价大多要求德才兼备,且德大于才。


所以有能力有品行的人多会被追捧。


虽然李广战绩与他同时代的卫青,霍去病相比,都不算厉害。


但司马迁一句“桃李不言,下自成蹊”,对李广的一生做了盖棺定论式的最高的评价,也是后世诗人称颂他的另一个原因。



人们传说,他不仅英勇善战,战功赫赫,而且对部下非常谦虚和蔼。


《史记·李将军列传》中记载了一个小片段:当时李广和一个叫程不识的将军齐名,但两人带兵的方法差别很大。


程不识带兵纪律很严明,每天操练不说,一旦出征安营扎寨,必力求稳妥。但李广不一样,他出征后很少约束部下,安营扎寨也没有一定之规。


住下来之后,士兵们想怎么玩就怎么玩,因此,士兵们都很爱戴他。


这样的带兵方式,上级那儿当然不会讨喜,因为会让别的将军不好带兵,但李将军在士兵中的口碑肯定是好的很。


诗人高适的《燕歌行》正是反映了后世诗人对李广的这种称颂。


《燕歌行》是首叙事诗,前面用简洁的语言描述了一场战役的过程。最后四句,是全诗点睛之笔:


相看白刃血纷纷,死节从来岂顾勋。

君不见沙场征战苦,至今犹忆李将军。


意思是说,将军为功名利禄而来,骄横轻敌乃至战败。小兵卒们战场厮杀,何曾是为了个人功勋?沙场征战自古是苦,什么时候才能遇到指挥有方,爱护士兵的“飞将军”李广那样的好将领呢?



可见,李广爱护士兵。


在那种白刃相接,血肉相搏,动辄断肢掉头的冷兵器时代,爱护士兵的好将军毕竟少之又少。


除去称颂的,另有一类,是对李广的命运表示叹惋的诗句。


比较有名的当属王维的《老将行》,“卫青不败由天幸,李广无功缘数奇”。


还有“初唐四杰”之一的王勃在《秋日登洪府滕王阁饯别序》里面感叹的:“冯唐易老,李广难封”。


我们且来看看“二王”的写作背景。《老将行》描述了一位老将军,一生东征西战,功勋卓著,老来却落个“无功”被弃的下场。


揭露了统治者的赏罚蒙昧,冷酷无情。


王维创作这首诗于公元737年唐玄宗开元年间,当时他被降职监察御史,奉命出塞,得以深入士兵中,看到了很多不合理的现象,顺便借着写诗,吐槽一下对时政的不满。


而王勃的感叹,则是因为“檄英王鸡”得罪了唐高宗而被放逐。


他到交趾探望父亲,路经洪州,恰逢重阳节,洪州都督闫伯屿大宴宾客。


王勃在席上即兴作《秋日登洪福滕王阁饯别序》感慨自己:“时运不济,命运多舛;冯唐易老,李广难封”。


中国文人,自古以来仕途坎坷,怀才不遇者众多。


而李广,一身绝技,戎马一生,到头来,非但难封侯,还落个自杀的下场,那简直就是“悲情”英雄的代表啊。



再加上卫青,霍去病一家子皇亲国戚,后台硬,自己又年轻有作为。李广当时已经四五十了,反而屈居人下,这又给他的悲情英雄形象重重描上一笔。


李广作为战场上的英雄,是一块金字招牌,但作为帅才却有失稳妥。


他一生郁郁不得志,很适合历代文人仕途不顺,怀才不遇之时,把自己带入其中,借古喻今,抒发情怀之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