鄉村隨手記
我認為很大的原因是西安是古城,而古城牆是西安古城的古最好的體現,另一方面這是古代人民留下的一筆財富,西安沒有了古城牆,就好比失去了一段歷史,一段記憶!只有保留了古建築才能讓西安的古文化氣息更加濃重!其他人工的東西再多也比不上這種真跡!
記得小時候,當時的城牆殘垣斷壁。有貓窩狗窩,有的人死了,棺材都賣到城牆裡。有防空洞。有要飯的在裡頭過日子的。有居家的帶娃的祖孫三代的。城牆都是一小段一小段,有的那城牆都塌方。滑坡。沒有城牆磚。好多城牆磚都被當地居民拿回家蓋房子。我記得東城門裡頭住的,上百戶人家。80年代初陸續搬走,政府動員。如今的西安城牆,大家都說好。西安人的城牆,中國這驕傲。世界的文化遺產。西安城牆,保護的很好。
我覺得應該多學習學習國外人民的做法,看看人家歐洲的很多城市,古建築保留的很多,文化氣息很濃厚的!本身就是一道風景,歷史是要保留的,古建築無時無刻不在述說著這個城市的歷史淵源與美麗故事!中國很多古建築都被為了建築現代居民樓給推平了!本來存留的就很少,如果不去保護那麼古建築將如何生存呢!
我覺得西安的古城牆沒有被拆除,真的是一個非常正確的選擇!它代表了古代人民辛勤的勞動,代表了古代人民的智慧結晶,更是紀錄了一段歷史,如果沒有了這些古建築誰還會說西安是古城呢!所以保存了這些古建築就是保存了西安的標誌!
一顆愛你的心
在上世紀70年代中期,西安市政曾擬仿北京建地鐵,當時的計劃是拆除城牆,可見改革開放前的文物保護意識還較為薄弱,好在這樣的想法擱淺了。當時的情況是殘缺不全,一些市民把磚撬走據為私用,在不富裕甚至溫飽線上下的情況下人們考慮更多的是自己的生活而非文化層面。然而總不乏有識之士憂心忡忡,各方各界對城牆漸頹的態勢給出了修復的提議。城牆是不可多得的珍貴遺產,如果任其在自然和人為的作用下被蠶食,對西安和中國的文明都是巨大的損失。甚至有國外的政要來訪西安後也表示出讚歎。
在多方作用的合力下,加之某屆市長(大概七十年代八十年代之交)的個人強烈帶動作用下,前前後後整個過程一億多投資在了城牆的修復重建上,一時間成為媒體報道的焦點,每天都會更新進度。參與修復的不只是專業人士,更為可貴和不可小覷的力量是市民的主動參與,很多以前拿了城牆磚的人都陸續主動歸還。1985年,基本上完成了整個工程,還在城牆繞城一週建成了環城公園,即西安迄今最大的公園。如果沒有市民的熱情參與,整個修復工作會耗資兩億多,將會是實際花費的近兩倍。
所以,如今完整的城牆離不開八十年代領導的正確決策,也見證了西安市民的愛護文物,尊重歷史的精神靈魂。
陝西身邊事兒
在古代,城市防禦基本是靠高大的城牆,所以自明朝修築如今的西安城到清朝滅亡,這幾百年間裡,除非是腦子秀逗了,否則就不會動拆除西安城牆的念頭的。
民國建立,因為發展交通的原因,西安城牆開始被部分拆除,在最初四座城門的基礎上,又斬斷城牆開闢了4座新城門(中山門、解放門、勿幕門、玉祥門)。而這種斷城牆開新門的做法,也一直延續到了建國之後,西安城開闢的城門數也一口氣增加到了18個(新增尚武門、尚德門、尚樸門、尚勤門、朝陽門、建國門、文昌門、朱雀門、含光門)。只是這些被局部拆除的城牆牆體,並沒有影響到西安城牆整體的完整性。
但在上世紀50年代,有很多人覺得西安城牆即使開通了那麼多城門,還是很影響城市交通,建議徹底拆掉。而且在那個時代,一方面全民文物保護意識不強,另一方面也是出於城市建設的考量,全國範圍已經內掀起了拆除古城牆的風潮,像南京、北京等地的城牆就是在這種風潮下被拆掉的。
不過慶幸的是,西安城牆能夠在那場風潮中被保留了下來,而這完全要感謝時任國務院副總理的習仲勳。1959年的春夏之交,他在收到部分陝西文史專家保留古城牆的電報後,致電陝西省和西安市,要求立即停止拆除城牆。
到了1959年7月,在習仲勳的指示下,文化部向國務院提交了《關於建議保護西安城牆的建議》,認為“西安城牆是我國現存保存最完整而規模較大的一座封建社會城市的城牆,也是研究封建社會城市規劃,軍事歷史的實物例證和研究古代建築工程、建築藝術的重要參考資料。據瞭解,西安城牆在現在都市規劃中,可以不妨礙工業建設的發展。因此我部認為應該保存,並加以保護。”
很快國務院批覆了這個建議,發文稱同意文化部的建議,要求陝西省研究辦理。於是,拆除城牆的念頭,便被扼殺在了萌芽狀態之中。到了1961年,國務院公佈了全國第一批重點文物保護單位,西安古城牆位列其中受到了法律的嚴格保護。也就是從這個時候開始,再也沒有人敢鼓吹拆除西安城牆了。
王朝的廢墟
看過一篇文章提到過此事,當時西安城牆是否保留,當時的陝西領導把這件事彙報給了,以經調到中央的原西北局書記習仲勳同志那裡,經過習老多方掙取才得以保留古城牆,這個事情應該是有歷史根據的。大約在1982年左右,西安市市長張鐵民先生主導下,維修了一次古城牆,把原先被扒掉的城磚補齊,部分城門洞連接起來,疏通護城河,清理淤泥。作為古建築維修也是正常需求,我國古建築一般隔幾十年都會維修的,所以網友說什麼新修的,這是不太瞭解西安城牆,主體全是明代的古城牆體,順便說一下,張鐵民市長就是平凡的世界小說里人物田福軍的人物原型。
古道西風163015708
周建華楊家將王者歸來
因為西安古城牆,是八十年代日本出錢按照明城牆大致位置建的文物。
首先原有明城牆毀於戰亂,和年久失修,清末民國補磚重建過,勉強全是有城牆,但也不能說明代的文物古蹟。
後來又不斷毀壞,到了六七十年代,最後只剩下火車站部分幾百米的殘牆牆基,城牆盡毀,俗稱土圍子。
後來八十年代中國建交關係回暖,鬼子部分人仰慕華夏文明漢唐文化,準備出錢重建古代天堂一般的世界之城,大唐長安。出錢恢復古城輪廓,結果發現唐城太大了而且城市規劃也不允許,只好用明代圖紙延護城河圖紙久跡,燒磚新建,就是現在這個文物古蹟。
為什麼說西安古城牆是假的呢?
一是原來只有幾百米殘牆還大多是夯土牆基,根本就是幾米的土胚圍子,沒有真正的牆了已經,現在13公里幾十米高的城牆從哪裡來可想而知!
二原來沒有一個保存像樣城門,現在18座城門。原本沒有這麼多,在新牆上開了十來個過汽車的馬路的門,明代有汽車就好了,也會設計個“像樣的門”而不是在城牆上開個大洞!
三沒有一座保存城樓,現在碉樓角樓幾十座,城樓上面各種鋼筋支撐樑柱,玻璃窗戶,還有石棉瓦,塑鋼簡易房,這要是古蹟我就吃下去。
四文物保護修繕應該修舊如舊,而西安壓根就是按圖紙新建的,板磚嶄新熠熠放光,500年城牆沒見過這樣的,根本沒有一塊明代的磚。
五城牆是用現代水泥鋼筋現代磚所建,壓根不是古法,本來傳說都是夯土牆基,外覆金磚米湯灌漿,現在完全農村宅基地建設手法,圈樑磚混水泥灌縫。
用戶67724358697
1.歷史上西安在唐代作為國都一共有三道城牆,外城、皇城和宮城。朱溫脅迫唐昭宗遷都洛陽的時候燒燬了長安城,唐代外城、宮城被廢棄,後來修築的城牆是沿用了唐皇城的基礎修建起來的。明代重修西安城的時候,加築王府城,在東門外修建羅城,形成了明初的兩重半城牆格局,但是整體面積已經比唐代大大縮減。明末又對城牆進行了擴建,四方都加築羅城,形成了明末兩重半城牆格局。清代廢除分封制,王府改作他用。清末之後明代羅城逐漸湮滅。以下討論的,就是西安城牆,也就是在唐皇城基礎上修建的西安城牆的存廢。
2.拆城牆這一現象,肇始於民初對城市建設認識的侷限性,當時認為城牆對城市建設的阻礙大於防衛的作用,我猜想和認為城牆象徵封建皇權、以及民國初年公共設施缺乏維護導致城牆衰敗可能也有一定的關係,所以漢口在1907年,上海在1912年至1914年、杭州在1913年,廣州在1917年,泉州在1923年,九江、長沙、梧州均在1924年,重慶在1928年紛紛拆除了城牆。北伐軍攻克武昌之後亦拆除了武昌城牆,當時也有動議拆除西安城牆,甚至陝西省建設廳在民國16年已經擬出了拆除城牆的草案。
3.但是公共經費的缺乏,不但制約了維護城牆,也制約了拆除城牆,加上後來軍方認為在民國時期戰亂頻仍的時代,仍可以將城牆改造為現代防禦設施發揮作用,所以抗戰之後,軍方順應市民在城牆挖防空洞的現象,以西安城牆為依託修築了環城防空工程,築有防空洞625個。對於城牆對交通的限制,西安市建設局認為應以多設城門代替完全拆除城牆,以求得軍事功能與交通障礙的折衷。
4.共和國建立之後,城牆的存廢又成為熱點,而理由與民國並無二致——阻礙交通,後來北京城牆的拆除成為全國效仿的對象,西安城牆則成為爭議的焦點。當時53年做全國城市總體規劃的時候,是預想將西安城牆和護城河建設成為文化景觀和城市骨架,然而蘇聯專家則認為保留城牆不利於在西安開展軍工企業建設,一時間難以決斷,而軍方以民國時期的先例重提城牆的人防作用,得到了中央的支持,西安城牆遂得以保留。5.然而建國後政治空氣不斷左傾,58年西安城牆存廢問題再起,這次拆除意見佔了上風,南城牆西段包磚和垛口全毀,5000多個垛牆、98座敵樓和墩樓、角樓被拆除,城牆牆體被挖斷兩處,近20000平方米的外牆青磚被剝掉。59年陝西省、西安市的某些支持保留城牆的領導和文化部文物局對保留西安城牆做了最大一次的努力,直接上書國務院,這次努力得到了國務院的支持,遂制定了《國務院關於保護西安城牆的通知》,而後西安城牆被列為第一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拆除一事遂寢。
6.最艱難的十年,西安城牆又因要修環城地鐵的原因面臨拆除困境,但是由於經費預算過大和文物部門的反對而作罷。改開以來,社會文物保護意識增強,對西安城牆的態度轉變為以修為主。80年代初期,當時“義務勞動”建設祖國的風氣興起,西安則號召市民進行義務勞動修城牆,當時年久失修的城牆得到了全面的保護,但火車站段原來拆除的部分沒有補築。這一部分是2004年才開始動工,直到2005年才合攏,西安城牆才成為一個完整的全包圍城牆。
今西安城牆一瞥
螺旋真理
事實上,西安的城牆也後來復建的。好像是上個世紀八九十年代的事,別問我?一個瀋陽人是怎麼知道的。西安的城牆我曾經溜達個遍,曾經在西安工作了大半年的時間。城牆?至少去過幾十次,城牆上,城牆下的一環和環城公園幾乎是天天過,200來個日日夜夜,我對於西安的城牆還是比較瞭解的。在上個世紀的六七十年代,也就是,只剩下了幾座大土堆而已現在的城牆?都是八九十年代以後重新修建的。城牆上的城磚上都有刻字,足可以證明重建的時間。不得不承認,西安的城牆以及環城公園,修建很好。環境優美,環城水系大大的改善了西安的環境。這個上天留給西安城的禮物,好好的愛護吧!
愛看愛思考
中國出名的名家也很多,最著名的于右任、劉自櫝,沈鵬,啟功,歐陽中石,田氏兩兄弟,範曾,冷軍,崔如琢,石魯、趙望雲、何海霞。後來是方濟眾、黃胄等人。陝西名家中:劉文西、王西京、吳修、雷珍民、吳三大、鍾明善、江文湛、王金嶺、陳國勇、趙振川、王海力、張之光、馬繼忠、賈平凹,任法融,王有政、崔振寬、郭全忠等有幾位在海外名氣很大。
中國書畫週刊
1935年西安舊照,打打那些為他日本爹虛構功勞人的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