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武帝为何屡被术士骗官、骗财、骗色?

汉武帝的文治武功,在中国历史上留下了辉煌的一页,“秦皇汉武”一直作为盛世为被人称颂。然而, 司马迁在《史记•孝武本纪》开篇便说“孝武皇帝初即位,尤敬鬼神之祀。”汉武帝在位五十四年,长期迷信神仙,听信方士之言,耗资巨万,四处封禅祭祀,大兴道观,劳民伤财。直到征和四年,即他去世前两年,已病入膏肓,方才醒悟:“过去我真是愚昧,被方士所欺骗。天下哪有什么神仙?尽是些妖言惑众!只有节食服药 ,才可以少生病。”可惜悔之晚矣!

汉武元光二年,武安侯田蛤请客爆出了一个大新闻:客人中有位叫李少君的,貌似70岁左右,却能指出一位9旬老翁的祖父当年同他一起游猎的地方。该老翁当时曾跟随祖父一道前往,亦记得此地。于是,满座高朋皆惊。朝廷有件铜器,少君说,这铜器是齐桓公十年放在柏寖台的东西,人们看铜器上的字,果然也如其所说。消息不胫而走,皆传这个李少君是神仙,活了几百年了,能役使鬼神万物,有长生不老方术。

这年10月,汉武帝到五畦祭祀,少君主动求见,愿为之祭灶引神仙、寻长生不老之术。武帝大喜,奉为活神仙,不仅言听计从,还亲自祠灶祭祀,派专人按少君指示到海上寻仙境,找蓬莱仙人,进行化丹砂为黄金的活动。

上有所好,下必甚焉。李少君籍此享受皇恩浩荡,无疑是一个强势导向。继少君之后,武帝“尤敬鬼神之祀”可谓掀起了新高潮:擅长“演皮影戏”的少翁、以磁石“表演魔术”的栾大,这对同门兄弟先后粉墨登场,栾大更被封为五利将军,腰佩天士、地士、大通、天道等六枚官印,娶了武帝爱女卫长公主,陪嫁黄金万斤。虽然师兄弟先后遭暗杀和腰斩,但熙熙攘攘利来利往,不怕死的江充又匆匆上场,最终酿出“巫蛊之祸”,被戾太子刺杀。

祭祀是中国古代政治的一大特色,上古有言“国之大事,唯祀与戎”。经过春秋战国的百家争鸣的思想发酵后,祭祀更成为历代帝王执政的重要象征,尤其是到了武帝时期,以董仲舒为代表的新儒学搭造了天人合一的顶层设计理念,将祭祀置于沟通天地人三者重要的桥梁。既然是通天的一种途径,作为替天执政的“天子”自然要掌握这道法门。

同时祭祀往往与古代的天文、历法、阴阳等结合在一起,其思想体系极为繁杂,一般从事这种事的也都是有专业技能的,而且往往其背景都是神乎其神,玄之又玄的。这也就给许多滥竽充数、但有胆量有口才的人提供了便利,他们善于察言观色,观察入微,能够深知对方心理,从而主动进攻,荣华富贵顷刻到手。但又往往绚如昙花,旋刻之间又弃之于市,岂不悲哉!

汉武大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