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操到底姓曹还是夏侯?陈寿的这个字坐实了他本名夏侯操

相比刘备和孙权,曹操的出身其实是最差的,因为他的父亲是宦官的养子,在一个讲究门第出身的年代,这个家庭背景简直是耻辱。

而且,曹操的血统问题也一直是迷雾重重,很多人都怀疑他本来姓夏侯,由于父亲的原因才姓了曹。但是,这个说法对于那些以曹操为荣的曹氏后人来说是难以接受的。

《三国志》的作者陈寿对于这个问题也是无比的纠结,《武帝纪》的第一段话就自相矛盾、模棱两可。不妨先来看看这段文字:

太祖武皇帝,沛国谯人也,姓曹,讳操,字孟德,汉相国参之后。桓帝世,曹腾为中常侍大长秋,封费亭侯。养子嵩嗣,官至太尉,莫能审其生出本末。嵩生太祖。

这段话一共四句,说了四件事情。第一句,简要介绍曹操的籍贯和名讳、表字,最后堂而皇之的宣称曹操是西汉相国曹参之后。

第二句,陈寿宕开一笔,说到曹操的爷爷曹腾。曹腾是个宦官,因为拥立汉桓帝之功,被封为费亭侯,官至中常侍大长秋,是宦官中的实力派。

第三句说到曹操的父亲曹嵩,由于曹腾是个宦官,无法生育,只能抱养,曹嵩得以继承爵位,官至太尉。最耐人寻味的一句话是“莫能审其生出本末”,也就是说谁也不知道曹腾从哪里抱来的这个孩子。

第四句说到曹操是曹嵩的儿子,这应该是确凿无疑的。

由于曹嵩来历不明,似乎曹嵩可能本就姓曹,但陈寿用到的“养”字彻底真相了。古人极为重视礼法,如果曹嵩本来就姓曹,就应该表述为“嗣子嵩”。

请注意,“养子嵩嗣”中的“嗣”和“嗣子嵩”中的“嗣”意思完全不同,前面的嗣是继承的意思,后面的嗣则是宗法制中的血统定性。

简单来说,养子和养父是没有血缘关系的,嗣子则是本家族内过继而来,一般都是近房兄弟之子。陈寿既然用养字,就说明曹嵩本来绝不姓曹。

那么,曹嵩本来姓啥呢?裴松之在注里说得十分明白,他引用吴人作的《曹瞒传》说道:嵩,夏侯氏之子,夏侯惇之叔父。太祖于惇为从父兄弟。

原来,曹嵩是夏侯氏之子,那么曹操也就是夏侯操。

熟悉三国的都知道,曹操除了曹仁、曹洪外,最为信任的就是夏侯家族,陈寿在《三国志》中更是将诸曹和夏侯氏放在一起,也间接默认了他们本来是一家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