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少只道寶釵假,中年方知做人難

智慧女性

心靈讀本

文 | 蕭蕭依凡

來源 | 有書(ID:youshucc)

飲盡滄桑,一池心事被歲月吹皺

紅樓一夢,枉凝眉間點點秋

千古絕唱,葬花吟裡聲聲愁

《紅樓夢》中,薛寶釵與林黛玉並列金陵十二釵之首。顧城說她是天然生性空無的人。但凡“空無”,便不易懂。

美人之皮容易畫,薛寶釵“臉若銀盆,眼同水杏,唇不點而含丹,眉不畫而橫翠”,外在之美躍然紙上。然而,美人之“骨”,卻並非“罕言寡語,人謂裝愚,安分隨時,自雲守拙”能言盡的。

小時候,我讀《紅樓夢》,只覺得她世故。

時隔多年,我再讀《紅樓夢》,卻發現,年少時,從薛寶釵身上沒讀懂的那部分,其實是生活。

01

寶釵出生於“豐年好大雪,珍珠如土金如鐵”的薛家。薛家雖富足,但朝中缺人,富而不貴。

哥哥薛蟠不學無術,而她自小聰慧,父親“令其讀書識字”,盼她光耀門楣。因此,寶釵熟讀經書,對封建禮教參悟得透徹。

父親去世,哥哥又指望不上,她以一人之力扛起家族使命,雖是女兒身,但卻有著“好風憑藉力,送我上青雲”的遠大志向。

這樣的寶釵自然比別人善解人意。

寶釵生日時,賈母讓她點戲,她推讓不過,只得點了一曲《西遊記》。大家依次點了戲之後,又輪到寶釵,她又點了一出《山門》。寶玉道:“你只好點這些戲。”“我從來怕這些熱鬧戲。”

而這些熱鬧戲,正是賈母等長輩喜歡的。寶釵把主賓分得清楚,什麼樣的場合做什麼樣的事情,這遠比個人喜好重要。她待人處事的周全,在紅樓夢中有多處體現。

黛玉身有疾,需要滋補。寶釵理解她不便張口跟賈府要補品的難處,於是讓人風雨夜給她送去燕窩。這惹得黛玉感動落淚,對她敞開了心扉。

邢岫煙迫於生計把冬衣當掉了。寶釵得知後,幫她悄悄地贖了回來。不僅幫了岫煙,還顧及了她的面子。

遇事考慮他人,願意成全別人,懂事的人大抵如此。無怪乎,史湘雲曾發自肺腑地感慨:“我但凡有這樣一個親姐姐,就是沒了父母,也是沒妨礙的。”

02

懂事的人,往往更有包容心。

第二十回中,鶯兒和賈環擲骰子玩。賈環擲了個么,偏偏說是四個點。鶯兒氣得和他爭辯起來:“明明是個么。”寶釵在一旁,也看到了是個么。

可是,她見賈環急了,便瞅了鶯兒一眼,說道:“越大越沒規矩了!難道爺們還賴你?還不放下錢來呢。”鶯兒還想爭辯,卻被寶釵喝住。

賈環哭鬧,覺得大家都看不起他,欺負他不是太太生的。寶釵溫柔地勸道:“好兄弟,快別說這話,人家笑話。”

看到這裡,很多人覺得寶釵對錯不分,是非不明。然而,在寶釵看來,這並非大善大惡、大是大非的事,不值得斤斤計較罷了。

別人眼裡,賈環“渾”,他的生母趙姨娘尖酸刻薄,不受人待見。可是寶釵看賈環“也如寶玉,並沒他意”。對待趙姨娘,寶釵也如對待其他長輩一般,並無明顯的疏遠。薛蟠從南方帶回的禮物,寶釵不忘給趙姨娘和賈環備上一份。

人長大之後就會發現,自己再不是“眼裡揉不得任何沙子”的人。你看不慣的人或者事情,會越來越少。你不會再自以為是正義的化身,整天想著代表正義消滅誰。

寶釵的包容大度,正源於此。

03

寶釵自小熟讀詩書,才華橫溢自是不言而喻。但是,在她身上,你看不到扎眼的鋒芒,因為她的鋒芒被隱藏得恰到好處。

在被寶玉、黛玉嗆聲時,她總是默不作聲,不反駁。其實,以她的才華為自己辯解並非難事。但是,她選擇了“該藏的藏”。

在一次行酒令時,林黛玉脫口而出“良辰美景奈何天”“紗窗也沒有紅娘報”。寶釵心知肚明,這是禁書《牡丹亭》和《西廂記》裡的詩句,但她並沒有當場點破。

私底下,她提醒黛玉,自曝其短:“你當我是誰?我也是個淘氣的,從小兒七八歲上,也夠個人纏的。我們家也算是個讀書人家,祖父手裡也極愛藏書。先時人口多,姐妹弟兄也在一處,都怕看正經書。弟兄們也有愛詩的,也有愛詞的,諸如這些《西廂》《琵琶》以及《元人百種》,無所不有。他們揹著我們偷看,我們也揹著他們偷看。”

若是當場裝作沒聽過這兩句詩詞,追問詩詞的出處,既可以讓黛玉難堪,又可以顯示自己的博學。

然而,她選擇收起“小聰明”,給黛玉臺階,讓她心服口服地聽了勸。能說服人的,從來不是鋒芒,寶釵深知這個道理。

04

最終,連倔強的黛玉都對寶釵服氣了,不得不說,寶釵是大觀園裡最受歡迎的人。然而,不管是被賈母誇,還是眾人捧,她始終有自己的分寸,懂得避嫌。

王熙鳳流產,身體虛弱,探春暫時接管榮府事務,寶釵從旁協助。探春對大觀園進行改革,推行承包責任制。

在談及蘅蕪苑的香草無人接管時,平兒建議道:“跟寶姑娘的鶯兒她媽,就是會弄這個。”寶釵笑道:“我才贊你,你倒來捉弄我了。”

三人都詫異道:“這是為何?”寶釵道:“斷斷使不得。你們這裡多少得用的人,一個個閒著沒事辦,這會子我又弄個人來,叫那起人連我也看小了。”順水推舟,她建議由寶玉的跟班茗煙的娘來接管。

生於富商之家的寶釵,比賈府的姑娘有經商和管理才能,她不是不知道鶯兒孃的才能。但是,她時刻保持清醒,讓自己及自己的人站在“紅線”之外,保持必要的距離。

凡事有分寸感,不逾越,這是一個人成熟的標誌。

羅曼羅蘭說過:世上只有一種英雄主義,就是在認清生活真相之後依然熱愛生活。寶釵早早看清了生活,所以活得有張有弛。

當我們讀懂寶釵時,就會明白,她是生活真正的英雄。

而我們在懂得了生活本身之後,也會慢慢變成寶釵的模樣。我們變得懂事了。開始越來越多地考慮家人,自己的喜怒哀樂變得越來越淡,眼淚不再流在臉上,只往心裡流。

我們的心變大了。從前有看不慣的人和事,我們恨不得指著對方鼻子破口大罵。現在,只要不涉及大是大非,我們會一笑而過。

我們的鋒芒沒了。我們學會了“大智若愚”,不出風頭,不顯擺自己。曾經的鋒利,都變成了鈍鈍的委婉和含蓄。

我們開始進退自如。該進該退,我們清晰無比,極有分寸,既不為難別人也不自輕自賤。

我們失去了黛玉想哭就哭想笑就笑的率性,我們失去了“赤條條來去無牽掛”的灑脫……回想起曾經的年少時光,總有淡淡的懷念縈繞心頭。

可是,有什麼關係呢?斯蒂芬·金在《肖申克的救贖》裡提到,生活可以歸結為一種簡單的選擇:不是忙於真正的生活,就是一步步地走向死亡。

我們只是忙於不同階段的生活而已。生活的巨輪總是從每個人身上一次次碾壓過去。我們總要遇見不一樣的自己,慢慢變成更好的自己。

生活和未來的美妙之處,也在於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