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罗斯费心复产安124但困难重重,航空专家逝世使计划搁置

近日,据相关媒体报道,俄军享誉内外的航空专家维克托·托尔马乔夫逝世,享年84岁,他曾是安-124和安-255运输机的设计师,并且担任过多种型号的运输机设计,他的去世使俄航空复产安-124的计划产生变数。

早前,俄航空对安-124进行了新一轮的升级,俄联行副总表示,已具备所需的技术和原料,完全有能力生产安-124。俄罗斯现存的安-124中有16架归属俄空军远航兵,20架归属俄国防航空和“伏尔加-第聂伯”航运公司。虽然性能不差,服役时间也充足,但明显数量不够。

俄罗斯一直尝试复产安-124,但困扰于解决与乌克兰的知识产权纠纷,苏联解体后,设计局归于乌克兰名下,后又经历改组,乌克兰持有其知识产权并不允许俄罗斯私自使用,虽然俄方不予理睬但也无法进行实质行动。

复产在技术上也存在阻碍,俄航星-SP工厂曾生产过36架安-124,但目前还有3架未交付。发动机缺失是其中重要的原因,安-124采用的D-18T发动机是由乌克兰生产,俄方打算改装NK-321发动机虽可行但也无法在5年内实现量产。

俄方大飞机计划由来已久,曾打算启动KR-860计划,这款宽体客机各项能力都优于A380,飞行重量也达到了600吨级,但配套的发动机没有国产的可以使用,目前的技术无法生产。

所说俄方做好了复产安-124的部分准备,但自身技术连达到400吨级都很难,其实即便是250吨级的飞机,俄方也没有恢复全部的技术,因此选择我国CR929足以说明一切,期待安-124最终能遨游天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