铃木和昌河分了,长安铃木也不远了,告别合资车的时代 已经开始

看来传言真的也许变成预言,比如铃木退出中国市场这件事已经被纷纷扬扬传了这么久,昨日北汽昌河官网挂出的一条公告终于让传言落地变成事实。公告显示,铃木将正式从江西昌河铃木汽车有限责任公司(简称“昌河铃木”)中完全撤资,昌河汽车将持有原昌河铃木的100%股权。

撤资昌河是铃木修的决定?错,他是被迫的,背后主谋是中国消费市场。

看看数据便知,昌河铃木销量每况日下,进口铃木销售的吉姆尼、英格尼斯以及超级维特拉三款车型,2017年,吉姆尼共销售4380辆,而英格尼斯和超级维特拉则只有153和139辆。截止至2018年4月累计销量达到5301辆,在所有厂商中排位第98。再看看中国自主品牌吉利、长城,哪个不是单月销售数量就超过五位数。这样的成绩实在让铃木修老先生看不过眼选择撤资了吧!看来,铃木的小型车真的已经不适合中国的消费市场了!

你想说铃木为什么不更新产品主动适应中国消费者市场呀?你觉得你都能认识到的问题,一个企业那么多高管能想不到吗?关键是他们对“小”情有独钟,任凭中国消费者如何转型升级大到了SUV,他们依然执着不变,依然在靠十几年前的微型车产品天语、奥拓、北斗星在支撑市场。众所周知,最近几年,中国已经成为了全球最大的汽车市场,在各个品牌都使劲浑身解数,挤破脑袋般的在抢占市场份额的时候,铃木却置市场于不顾,置消费者于不顾,那他面临的必然是适者生存,不适者淘汰的市场生存法则。如今的中国,依然有穷人,可是市场上却不再只有奥拓,吉利、长城、比亚迪都是中国自主品牌的骄傲。

铃木撤资了,以后的发动机怎么办?

众所周知,铃木的发动机技术是相当优秀的,尤其是铃木的冷启动技术名列世界前茅。有网友亲身测试拥有铃木发动机的汽车在零下三十多度的气温下连续放置几天,依然打火一次便可成功。而之前昌河铃木汽车的发动机就全部来自铃木,之前铃木与昌河合资,铃木提供发动机理所当然,但是现在铃木撤资,昌河汽车是否继续使用铃木发动机或者铃木是否会继续供给昌河使用发动机这个核心部件呢?如果是我,当然卖发动机给昌河,一方面有之前的老交情在,毕竟合作了二十多年了;另一方面只作为发动机供应商把发动机卖给昌河,钱赚了,又省得去管理,何乐而不为呢!但是,执着到任性的铃木高层到底怎么想,我们还是看未来的实际发展吧!

新的接盘侠出现了?

铃木撤资对于一腔热情正将汽车行业作为投入重点的宝能集团董事长姚振华而言,绝对是一次绝佳机会。有消息透露,宝能已经派驻工作组联合办公,并正在洽谈未来入股昌河的具体方案。姚振华曾表示,未来宝能集团将连续5年,每年拿出100亿用于研发。姚振华希望用10—15年的时间,把宝能汽车打造成具备强大竞争力和国际影响力的汽车集团。昌河虽然是微型车为主的企业,但是他的价值显而易见,除了车资源不说,今年1月份,原昌河铃木的新建纯电动乘用车生产企业(含现有汽车企业跨类生产纯电动乘用车)已经项目获得发改委审批。而新能源汽车将成为未来国家重点发展对象,宝能汽车必然不会放过。

自主创新是未来之路?

今天铃木撤资昌河,明天也许铃木就撤资长安,总之,最终以彻底退出中国市场宣告结束恐怕是迟早的事。随着中国自主品牌的不断提升,日本二线品牌汽车在中国消费市场的优势已经趋于淡化。最新的汽车销售排行榜显示,中国吉利汽车已经全面领先所有日系品牌,排行前十的车企品牌中也只有日产和一汽丰田两家,而中国自主品牌占据了四席之多。由此可见,未来昌河要想被盘活,走自主创新的道路才是王道。

卫士蓝高端猎头认为,目前国内汽车行业正处于大洗牌阶段,而此次铃木的退出正是昌河改革之机,如果昌河可以趁机引入高端的创新型设计人才,将产品更新换代为适应中国消费者的产品类型;再引入高端营销人才,打造昌品牌形象,相信未来昌河必能重新崛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