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马迁犯的本是死罪,按律当斩,朝廷为什么给他改成了宫刑?

1、司马迁犯的“死罪”本来定的就很牵强,是受李陵牵连的罪

2、按当时法律来说,死罪是可以用钱财或者腐刑来抵消的。

我们先来看看司马迁为什么会被定罪。

这还得从李陵出兵打击匈奴开始说起。话说李陵请求汉武帝出兵匈奴,汉武帝以骑兵不足为理由拒绝了李陵,但是李陵不是吃素的,于是便说道,只要5000步兵就能干翻匈奴。

汉武帝一听,不错啊,年轻人有理想,对其期望值满满的,于是便拨给了李陵5000步兵。

其实李陵也不错,5000的兵力打的有声有色,痛击了匈奴,奈何最终寡不敌众,被俘虏投降了。

这还了得,汉武帝这么看重的一个人竟然投降了,在汉武帝认为,哪怕你打不过也应该殉国,而不应该叛国投降,于是便火冒三丈,要杀李陵全家。

上欲陵死战,召陵母及妇,使相者视之,无死丧色。后闻陵降,上怒甚,责问陈步乐,步乐自杀——《汉书》

责问步乐,步乐都经受不住这压力,直接自杀了。所以在当时朝堂之上,只要有点情商的人,都知道,在汉武帝发火的时候,附和附和汉武帝,讨伐下李陵。

但是!但是!

本来是小官,无法参与朝廷大事的司马迁,恰好在给汉武帝讲历史,于是便多嘴求情了。

群臣皆罪陵,上以问太史令司马迁,迁盛言:。。。。。。

“盛言”两个字很妙啊,群臣皆罪陵,唯独司马迁盛言。

其实求情这事,也很正常,一代汉武大帝不至于就判司马迁死罪。

但是!但是!

司马迁老哥不会说话,把李陵跟李广利做比较,说李广利这么多兵都失败了,说李广利这不好那里不好,李陵与其一比较李陵还是很不错的等等。以李广利失败作为反面教材来为李陵求情。

这一下就刺激到汉武帝的怒火,为什么?李广利是谁?

李广利,女弟李夫人有宠于上,产昌邑哀王——《汉书·张骞李广利传》

李广利是汉武帝的亲戚,你这么说话,典型的就是说,我汉武帝贪恋女色,任人唯亲,是非不分,赏罚失当!在这件事的表现上是相当糊涂!

一怒之下,便判了死刑。

判了死刑怎么办?司马迁着急啊,当然着急的不是自己要被杀了,是着急自己的《史记》没写完。

司马迁在《报任安书》中写到,如果伏法,便不能完成先人交代的史记。

按照当时刑法规定:

有两种方法可以减刑,第一是“入赎钱五十万减死一等”,第二是“死罪欲腐者,许之”。

但是司马迁很背,没有有钱的朋友,自己也凑不齐,无奈!司马迁只能申请宫刑以保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