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清真的很弱?其实不然,至少在西方列强眼中晚清也是列强之一

中国的近代史是从1840年第一次鸦片战争开始的,作为这个时期主政中国的清朝,它已经进入了晚期。被各种列强侵略,签约,赔款,割地,中国也由此变成了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并进入了历史上最虚弱的时期。可是你以为晚清真的很弱吗?

其实不然,在19世纪里,晚清是被西方列强视为亚洲的扛把子,黄种人国家的大哥大,列强当中的一员。那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呢?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当时的西方列强主要有有英国,美国,法国,德国,沙俄,奥地利,意大利,日本)

先从领土来讲:晚清拥有极其庞大的体量,鼎盛时期西跨葱岭,西北达巴尔喀什湖北岸,北接西伯利亚,东北至黑龙江以北的外兴安岭和库页岛,西南包括拉达克,东临太平洋,东南到台湾及其附属岛屿钓鱼岛、赤尾屿等,南包南海诸岛。面积达1316万平方公里。仅次于大英帝国,沙俄,是当时世界第三大国家。即使到了晚清后期,也保持在1000万平方公里以上,名次不变。而且这些领土,也都是清朝一步一步向别人开战打下来的。

说完领土说人口:公元1840年,世界总人口约为12亿,晚清4亿,英帝国2.5亿,沙俄1.2亿,其他列强人口不足1亿,清朝人口占世界的三分之一。到了1900年,晚清经过一系列的内忧外患,人口保持4亿不动,而英帝国的人口上升为3.9亿,沙俄1.5亿,其他列强的人口仍不足1亿,这时世界总人口约为16亿,清朝占了四分之一。统治这么多的人口,占有这么大的人口比例,很难不被他们称为列强。

最后一点,晚清对自己众多藩属国最后的命运有着最终决定权,虽说这种决定只是象征性的,但也说明了西方列强对晚清列强这种身份的一种认可。几乎每次西方列强侵略或者全面占领清朝藩属国后,都要先与晚清商议,逼迫清朝签订条约,再把属于清朝的宗主权通过条约的方式转到列强自己手中,以示自己对清朝藩属国占领,殖民的正当性,合法性。

1855年,英国派驻香港总督鲍林,率领使团乘军舰前往泰国(暹罗)签约。在英国强大压力下,泰国国王拉玛四世向清朝求救,但当时清朝忙于镇压太平天国,加上路途遥远,无暇顾及泰国。清廷命越南相机出兵,然而当时越南自身受法国侵略,自顾不暇,无力出兵。同年4月18日,拉玛四世被迫签订《英暹通商条约》,英国随后将此条约送给清廷过目,清廷无奈同意。

1893年,法国借口法军被杀事件,派军舰封锁曼谷,强迫泰国订立的割地条约——《法暹曼谷条约》,将湄公河东岸领土(今天的老挝大部分)割让给法国。随后法国也将此条约送与清廷过目,象征性的取得清朝的承认。自此,清朝彻底丧失了对泰国的宗主权。

1885年,英国赢得第三次英缅战争,灭亡了缅甸当时的贡榜王朝,占领了整个缅甸。1886年,英国强迫晚清签订《缅甸条约》,条约规定:清朝承认英国与缅甸订立的条约,英国对缅甸也有宗主权和支配权,但缅甸对中国仍照往例,每十年一贡。因为清朝国力弱,所以实际情况是清朝失去了对缅甸的宗主权。

1885年,中法战争中清朝战败,法国吞并越南。同年6月9日,中法两国签订《中法新约》(又称《越南条款》),清朝放弃对越南的宗主权,承认法国吞并越南,和对越南的保护权,并承认法国与越南订立的条约。

19世界70年代,面对日本的侵略,琉球国王和大臣多次向清廷求救未果。日本于1879年4月4日宣布琉球改为冲绳县。5月27日,琉球国王尚泰王被迫抱病前往东京,琉球王国灭亡。1880年3月,日本向清政府提出“分岛、改约”案,即琉球群岛的北部和中部岛屿属日本管理;琉球群岛的南部诸岛如宫古岛、八重山,则归清政府管辖。

1880年10月28日两国草签了《琉球条约》及《酌加条款》。琉球王国官员再三向清廷诉愿表示二岛土地贫瘠,无法生存,万不可接受。随后琉球大臣林世功在北京总理衙门前自杀表示抗议,清政府拒绝在谈判条约上签字,协商破裂。1882年,日本主动与清政府恢复琉球谈判问题,但是没有达成协议。后来甲午战败,清朝作为战败国,在琉球群岛问题上就更没有发言权,只能看着日本把琉球据为已有而无能为力。

1882年,朝鲜发生“壬午兵变”,日本乘机派遣军舰进抵仁川,吴长庆奉命督师支援朝鲜平定叛乱,以阻止日本借机发动侵略战争。从此,中国开始在朝鲜驻军,重申“朝鲜永列藩封”,帮助朝鲜训练新军、开展“洋务运动”,加强了宗主国的权力。1895年,甲午战争中清朝战败,被迫与日本签订《马关条约》,条约规定清朝承认日本与朝鲜签订的条约,承认朝鲜是“独立国”,日本拥有对朝鲜的保护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