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好的工匠精神呢?日本“苍龙”潜艇工艺细节让人大跌眼镜

不知道各位有没有发现这样一个现象,就是凡是提到“工艺精湛”,人们往往会想到德国、瑞士,而提到所谓的“工匠精神”,人们往往很容易想到日本。而这一现象往深层次延伸我们可以发现“工艺精湛”和“工匠精神”并不能简单的划等号。

“苍龙”级潜艇远距离俯视图

日本“苍龙”级潜艇自诞生以来就一直宣扬其先进的技术和精湛工艺,很多网友甚至将“苍龙”级潜艇总结成为世界上最优秀的常规潜艇。然而近日曝光了一张“苍龙”级潜艇的近距离细节照片,将其一直以来经营出来的“工匠精神”和先进工艺结合的形象击得粉碎。

“苍龙”级潜艇表面细节

初次看到这张照片时,如果不是图中的日语单词,你很难将这些凹凸不平的表面消音瓦和“苍龙”级潜艇联系到一起,正是印证了那句“远看一朵花,近看一脸疤”。从这张近距离细节图可以看到,“苍龙”级潜艇仍然是采用螺栓四角固定消音瓦的技术,这种工艺技术其实在我军“宋”级潜艇上就已经在使用了。

宋级潜艇的表面细节和苍龙属于同一水平

宋级潜艇维修时的照片显示其消音瓦安装方式

而对比我军最新的“元”级潜艇,消音瓦的铺设已经采用了全新工艺,在消音瓦表面看不出任何螺栓固定的痕迹,并且消音瓦之间的接缝极其平整,可能在缝隙之间还加入了某种填缝剂,使得整艘潜艇表面非常光滑,从而大幅降低水下航行的阻力和噪音。

元级潜艇表面细节

元级潜艇舰艏表面细节

由此可见,至少在外部工艺方面,我国潜艇制造已经超越日本,而其多年来一直宣传“苍龙”的所谓”先进工艺”也就不言而喻了。日本多年来一直宣扬“工匠精神”,从螺丝制造到唱片机唱针,各行各业出现了各种各样的“大师”,甚至连蒸饭都有专门的“大师”(来自国产某矿泉水广告),然而却可悲的连潜艇的表面消音瓦都铺设不好。因此,我们不能将工匠精神和先进工艺混为一谈,对一项旧工艺再执着也不可能超过新的技术,(正如再厉害的大师制作弓箭也敌不过普通的步枪),而以小见大,我们也就不难理解“苍龙”潜艇为什么在澳洲军方的采购招标中输给法国的常规动力版“梭鱼”潜艇。

10式坦克的漏油故障

结合10式坦克漏油故障,我们可以发现,日本在军事装备方面其实也同样继承了日本制造的一味追求“账面”性能和夸大宣传的传统,正如去年的“神钢”事件和英国从日本采购的高铁首日故障一样,日本的军事装备很大程度上是通过纸面数据加上“工匠精神”来构建一个美丽的幻象。

英国采购自日本的高铁首秀就出现漏水故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