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投降的真正原因是什么?

Blood_puppet



首先我们来看军事。

在太平洋战场上,日本已经被美国打得节节败退。美国的飞机已经展开了对日本本土的轮流轰炸,甚至日本的首都东京也不能幸免。

凭借强大的武器火力,日本人除了发起神风敢死队,组织一些人去当人肉炸弹,和美军同归于尽之外,根本找不到什么好的办法。

1945年8月6日和9日,日本本土的广岛和长崎分别被美国扔了原子弹。原子弹的威力,彻底震慑了日本人的抵抗意志,让日本皇室和军部不得不重新评估战场上的形势。

1945年8月9日,苏联百万红军向东北的70万日本关东军发起了最后一击。俘虏了五十几万,伤亡十几万。

从军事上来看,日本人已经打不下去了。



其次,从后勤保障来看。

日本不过是一个岛国,资源严重匮乏,根本不足以支持一场现代化的战争。

张学良放弃东北,实际上是一种投降行为。把东北丰富的资源和工业体系全部奉送给了日本人。包括二百六十架飞机,中国最好的兵工厂,丰富的煤炭石油资源。

正是日本人占领了东北,获取了大量资源,才拥有支持一场长期战争的物资,才敢于叫嚣三个月内灭亡中国。


尽管如此,战争进入到1941年后,日本的资源依然匮乏。日本海军开始向东南亚发展,在珍珠港事件发生后,日本基本上占领了整个东南亚,抢到了大量丰富的石油和橡胶资源,有力的支持了日本后几年的战争的物质需要。

美国加入太平洋战争后,迅速利用自己海军和空军的优势,切断了日本从东南亚获取补给的生命线。

美军对日本本土进行大规模轮番轰炸,导致日本国内经济频临崩溃,工农业生产基本陷于瘫痪状态。

不管是武器弹药还是粮食补给,都很难支持日本继续打下去。



最后我们来看一下日本的政治权力体系。

自从日本明治维新后,日本就变成了一个君主立宪的国家。日本的内阁掌握了日本的政治,天皇就变成了名义上的国家领袖。

但日本天皇不甘心做一个傀儡,从大正天皇开始,就不断向日本内阁施加压力,希望能够夺回一些权力。

裕仁天皇上任后,加强了对日本军部的控制,掌握了日本的陆军和空海军。

日本的军队本来就对比较保守的内阁不满意,他们借助日本天皇的支持,以下犯上,私自发动了对中国的战争。

后来日本军队有多次推翻内阁,组建军人政府,发动对亚洲的全面战争。


1945年,麦克阿瑟将军要求日本天皇必须宣布停战,否则将予消灭。经过谈判,最终决定保留日本天皇,但日本必须无条件投降。

负隅顽抗的日本军队,听到日本天皇的投降书后,象全家人都死光了一样。有的人精神崩溃到处乱跑乱叫,有的人剖腹自杀,更多的人痛哭流涕。

只有日本天皇才能最终决定结束战争,日本天皇在得到美国的保证下,也只能结束战争。


新知传习阁

日本除了刚开始一段时间被胜利冲昏了头脑,在战争中后期,日本大本营就不再奢望打败美英苏,最大的期望也不过就是保住西太平洋和中国大陆以及日本本部势力,对于苏联,出于诺门坎战役的恐惧,日本一直希望德国人把苏联干翻,自己再乘火打劫为好。

到1945年,除了被蒙蔽和蛊惑的日本民众,掌握充分信息的日本高层心里都明白,这场战争输定了,现在只是拖着,当希特勒死了,德国投降了,日本已经成了全世界围殴的孤儿,这时候从天皇到政府官员,想的更多的是自己的出路了,总不能像德意法西斯那边一样,本土被占领,责任人被枪毙或吊死吧。

在这个时候,日本政府一直坚持的底线是有条件投降,至少能保证本土不受外军侵扰,一度还幻想着保留满洲国等既得利益,也算天真的,日本高层这时候整体进入了“自我精神麻醉”期,幻想着和盟国媾和,继续自己的统治的春秋大梦。

结果8月苏联军队发起进攻了,几天就全歼关东军,这让日本政府很崩溃,除了日本陆军还叫嚣着本土决战,天皇和已经彻底残废的海军已经不想再打了,这时候日本海空军反正都没气了,倒是日本陆军很嗨皮,想着一亿人民玉碎,怎么的都能好好打一场本土决战,但是最后传来的关于美军核弹的消息彻底把陆军整的没了脾气。

在挨了两颗原子弹之后,当时日本大本营一心想知道美国还有多少原子弹,最后找了兵器行政本部第八研究所专家山本洋一来测算,他根据美国能获得的铀235数量,最后算出来美国至少有250至500颗之间原子弹。

知道这个消息,陆军高层全部崩溃了,谁也不敢再提一亿玉碎这种天方夜谭的事情了,最后在御前会议的时候,天皇稍微发了脾气,陆军也就顺水推舟同意投降了。

其实这些日本军国主义分子最怕死,德国败亡之后纳粹高层戈培尔、戈林等许多都自灭了,日本败亡之后,日本的君主和大臣将军们还死皮赖脸的活着,甚至有的还装疯装病来保命,东条更是连自杀都没死成贻笑大方。可叹日本民众,被日本高层用“武士道”忽悠着去给法西斯送人头。


云中史记

日本帝国是整个世界历史上都少见的凶残成性的帝国,法西斯日本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肆虐整个亚洲和太平洋地区,那么日本帝国是如何投降的呢?


一些常见的说法是,因为苏联红军出兵中国东北,一战摧垮关东军主力,日本再也无精兵可用才造成了日本的彻底崩盘,日本政府才宣布投降。


其实这种说法并不准确,日本帝国的投降是有多方面因素构成的。



首先,中国战场的反攻给日军造成了巨大压力,所谓日本皇军的不可战胜神话早已经是昨日黄花。在抗战胜利前夜,日本集中大军还曾经在中国内地取得较大战果,获得所谓“打通大陆交通线战役”的胜利,但是随着远征军回师中国,国民革命军实力的加强,日军在湘西会战中遭到失败。在湖北,湖南,日军的所谓“芷江攻略”战役大败而归。国军趁此机会展开大规模反攻,1945年5月27日收复南宁。1945年6月29日收复柳州。之后,盟军的空军也开始助战,随后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发出对日本的最后通牒,命令日本无条件投降,中国军队的反攻在更广阔的战场上展开。而敌后的八路军和新四军在收到《对日寇最后一战》命令之后,纷纷奋勇向前,对日军发动反攻,将抗日革命根据地连成一片。


再者,盟军的反攻已经打到了日本的家门口,从1944年开始,美军就开始对日本进行大规模战略空袭,到了1945年,大规模的空袭作战随着日本海空军的衰弱变得越来越频繁。日本的工业城市、兵工厂、重要的军事设施纷纷受到轰炸。到了后来,美国人在“李梅将军”的指导下更是动用大量凝固汽油弹对日本本土实施轰炸。日本地震多发,所以房子多是木质建筑,点火就着,见风更旺,日本各大著名城市都受到美国人的重点照顾。想不烧干净都难,日本的军事生产就不用说了,正常的工业生产都没法维持,大轰炸让日本人尝到了苦果。


在国内外形势日益紧张的情况下,日本国内的主和派重新上台。在二二六兵变中差点被打死的铃木贯太郎组阁,海军大臣是主和派米内光政,陆军是天皇指定的主战派阿南惟几。铃木在组阁演讲中说,我要为亿民以身奉公,诸君要踏过我的尸身,重开国运,迈步向前。这一届内阁的上台实际上为日本政府接受投降奠定了一个小小的契机,日本除了跟着一帮愣头青的军阀打到底之外有了新的选择。


在铃木当首相的几乎同时,日本海军的象征大和号被击沉,随后德国宣布投降,欧洲战场结束纷争。铃木首相眼看着日本不可能在独立支撑战争,他甚至说出了类似求和声名的契机:


“日本人民是爱好和平的民族,日美之间没有理由发生战争,太平洋作为和平的海洋,是上天赐给美日之间贸易交流的通道,用她来运兵作战,是要受到天谴的。从那以后20年过去了,两国的战争已经发展到日本国体不存国民灭绝的地步,帝国必须找到一条和平道路。”


除此之外,更重要的是,美国人在冲绳战役中的惨重损失让他们不得不重新思考对美国的政策。想来想去,我们美国人太爱惜士兵生命了,打一个冲绳死了那么多人,算了让日本人尝试下最新的军事科技成果吧,原子弹打包送出。


1945年8月6日,美军在日本广岛投下第一枚原子弹,3天后又在长崎投下第二枚原子弹。同时,美军又出动了200多架轰炸机前往日本对大城市进行重点轰炸,这下除了挨了原子弹的城市还波及了十几个城市,日本人在这一波袭击中死亡了几十万人,受伤的更是不计其数,人民都没有家了,只能睡在防空洞里。



8月9日,苏联红军突然对日本宣战,百万苏联红军挥师中国东北。仅仅一周多的时间,关东军70万人便兵败如山倒,被打死打伤8万多人,俘虏抓了六十万。


至此,日本再也没有可以抵抗下去的条件。在这些因素的综合作用下,清醒的日本人们越发清醒,他们选择无条件投降,当然还是有死硬的军国主义分子叫嚣着要”一亿国民总玉碎“,他们都是等着挨枪子儿的。



历史风云录

是因为美国不追究天皇战争责任了,不然小日本是真的会一亿玉碎。

裕仁天皇投降的唯一条件就是保留天皇地位,隐含条件也就是不追究天皇战争责任。

在日本投降之前,裕仁天皇就通过各种渠道知会过美国政府,总的来说就是问美国人到底能不能不追究他的责任,双方围绕这个问题进行过多次谈判。最开始当然是拒绝的。美国高层确实是想把天皇抓来吊死然后按照西方价值观对日本进行深度改造。然后投了两枚原子弹下去,天皇仍然坚持不投降,除非不追究其战争责任。

于是就有了一句很有名的话:“天皇的去留将最终由日本人民根据自己的选择决定。”

在得到这个消息之后,裕仁就带领日本投降了,所以实际上日本的投降是附带条件的,而非无条件投降。

“小日本(Japs)”是残忍的,无仁慈的,狂热的野人

出处是杜鲁门的日记,由此可见杜鲁门是很讨厌日本人的。实际上哪怕是日本投降了,杜鲁门为代表的强硬派还是想把天皇给摁死。

但是麦克阿瑟,胡佛为代表的一派却不允许这样做。因为裕仁天皇的统治根基太牢固了,要使日本投降必须要保留天皇地位。冲绳岛一战堪称美国建国以来打过的最恶心的仗,按照冲绳战役的尿性美国高层很难对登陆九州岛的任务持乐观态度,就更不要说登陆本州岛了。

麦克阿瑟带着4000士兵去日本时,实际上是有种壮士一去兮不复还的味道的,因为没人敢保证麦克阿瑟的安全。麦克阿瑟去日本后直接给杜鲁门这样汇报情况:“如果要追究天皇战争责任,我们需要在日本至少有100万驻军。”

得,最后还是得把天皇为代表的日本皇室放过。

顺带一提,南京大屠杀的策划者,日本细菌战部队最高指挥官朝香宫鸠彦王也没有受到追究,活到了战后。


贞观防务

第一个原因,在中国是越陷越深,之前夸下海口说三个月占领全中国,结果深陷泥潭,在中国侵略一开始是比较顺风顺水,慢慢的各地反抗,一波接一波的抗日力量起来,慢慢的从攻势,变成相持。优势越来越小,消耗越来越大,有心无力。

第二个原因,日本惹了不该惹的美国,美国给予日本最致命的打击,攻占日本最后防线,逼近本土。还给了两颗原子弹让日本成为唯一一个被原子弹炸过的国家。

第三个原因,苏联在中国东北围剿了日本残余势力,导致日本在东北消耗更大。

第四个原因,日本在东南亚其他地方也是遭到逆转,慢慢的从优势变成弱势。

四面楚歌,无力回天,如果在拼下去整个日本可能会惨烈十倍。


Judas2011

欧美学界通常认为导致日本最终投降的原因在于美国两颗原子弹的作用。7月27日,日本政府曾经就是否接受盟军的《波茨坦公告》举行过一次会议,在会议上面,铃木首相和东乡外相打算接受《波茨坦公告》,而陆军大臣阿难惟几和海军幕僚长丰田都表示反对,最终首先还是屈从了军方的看法。但是在8月6号和8月9号,美国在日本的广岛和长崎投下两颗原子弹后,日本在8月14日也宣布了接受《波茨坦公告》。

实际上在日本接受《波茨坦公告》前,日本曾经向苏联进行过乞和活动,日本希望借助《日苏中立条约》,由苏联出面进行调停,以使日本达到和平停战、体面停战的目的,日本参谋本部所编的《日苏谈判要领》中曾经这样记载:“我方不仅防止苏联参战,更进而争取其善意中立,甚而使之在结束战争方面成为有利于我方的调停者。”日本也希望利用美苏之间的日益凸显的矛盾来实现它自身的目的。

因此近几年来有学者认为,导致日本最终宣布投降的原因是苏联对日宣战,而不是美国的原子弹的作用。


青年史学家

日本投降真正原因,裕仁天皇亲口说的:如仍继续作战,我大和民族必招灭亡之灾!

1945年的春夏,可谓极不寻常的季节。对中国和广大受侵略的反法西斯国家来说,忍受着难以想象的苦难和牺牲,好不容易走过了第二次世界大战的艰苦历程,终于开始以秋风扫落叶之势,迅猛展开反攻作战,逐步接近全面胜利。

1945年4月,准备进攻日本本土的美军将源源不断的物资运往冲绳岛。

对日本军国王义来说,1945年的春夏,可以说是不折不扣的黑色春夏。在中美英和亚洲各国人民的沉重打击下,特别是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中国人民艰苦卓绝的14年抗战,日本帝国主义已明显陷入山穷水尽的窘境。

5月7日,德寇无条件投降的消息传到东京,对日本不啻是晴天霹雳,日本朝野受到天崩地裂般的震动。军政当局惊慌失措,社会上谣言四起,上上下下惊恐不安。

图为二战时,美国的太平洋舰队。

更使日本侵略者不寒而栗的是,美国军队刚刚以雷霆万钧之力占领硫黄岛,东京和日本各大都市便遭到连续数月的大轰炸,放眼看去,昔日灯红酒绿的闹市区,转瞬间大火四起,瓦砾遍地,片片绿树烧成根根枯枝,幢幢高楼变为堆堆废墟,到处是冒着黑烟的火场,到处是慌乱奔逃的人群。

美国无规律轰炸的飞机未去,美军又以不可阻挡之势在日本投降内幕冲绳岛登陆,打开了通向日本本土的门户,消除了日本固守东瀛四岛的第一道屏障;中国战场的猛烈反攻,又打破了日本本岛防御、负隅顽抗的另一道屏障。

图为美军飞机在日本上空撒警告传单。

冲绳岛被占不久,又从波茨坦无愁宫传来敦促日本无条件投降的消息,裕仁天皇亲自主持的御前会议立刻吵翻了天。8月6日、8日,美国将新发明的原子弹抛向广岛、长崎。刹时间火焰翻腾,发出无数条令人头晕目眩的红绿色闪光,接着传来天崩地裂般的爆炸声,两座城市立时变成人间地狱。

8月8日,苏联对日本宣战,百万红军在一片暴雨和雷电的交响轰鸣声中,以雷霆万钧之势越过中苏边境,向盘据在中国东北的关东军发起强大攻势,将80万关东军分割包围。不可一世的关东军负隅顽抗,但却不堪一击,全线崩溃。

1945年10月在北平日本投降仪式,人山人海。

8月15日正午,收听接受《终战诏书》的天皇广播,在皇居前伏地哭泣的民众。

在此情况下,日本帝国主义走投无路,只得决定投降。裕仁天皇竭力睁大由于连日睡眠不足而明显发红的眼睛,发出“神鹤的天声”,宣读无条件投降诏书:“朕鉴于世界形势和帝国现状,欲以非常措施来收拾局面,故此告谕尔等忠臣良民。朕已命令帝国政府接受美、英、中、苏4国的共同宣言……如仍继续作战,我大和民族必招灭亡之灾。如此,朕何以面对皇祖皇宗之灵……尔等臣民幸体朕意!”


图文绘历史

日本这个民族有一个特点:服力不服理。你如果征服它,它就服你;你如果打不过它,它就欺负你。

比较贱。

二战后,日本虽然是战败国,中国虽然是战胜国,但日本根本瞧不起中国。为何?因为他们认为自己在中国的战败,并非败于中国,所以不服。

作为中国人,我当然不愿意接受这一点。但事实上,又难以否认。

抗战中,中国人付出了艰苦卓绝的努力和巨大的牺牲,并将最终击败日本人。但是,如果没有其他因素,肯定不会在1945年,肯定会更晚。

其实,日本战败是在一个大环境下的必然结果:轴心国的失败,让日本注定难以独活。

中国的抗战不是孤立的,要放到一个大的格局中去看,那是美苏中英等同盟国与德、日等轴心国的对决。同盟国胜,中国必胜;同盟国若败,中国也难以独胜。

1941年12月的珍珠港事件爆发后,美国被彻底拉进了二战这盘大棋之中。第二年,同盟国正式形成。

据说,当时希特勒听到珍珠港事件的消息后,对于日本人的愚蠢行径特别恼怒,大发雷霆。因为此前的美国凭借地利,得以独保,尚未进入战局。以美国当时的实力,一旦对轴心国开战,对德、日来说绝对是灾难。

果然,美国加入后的盟军节节胜利。1945年5月,德国首先投降。

德国投降后,同盟军就可以集中力量对付日本了。小小的日本怎么可能经得住同盟国的集中攻击呢?

8月,苏军进入中国东北,把关东军杀得七零八落;与此同时,美国用原子弹轰炸了日本本土。

在这种情况下,日本除了投降,没有第二种选择了。于是,8月14日,日本天皇正式宣布无条件投降。

综上,日本投降的真正原因是败于同盟国,并不是单纯地败于中国。当然,中国也是同盟国中重要的一部分。


趣谈秘史

1945年8月15日日本天皇向全日本广播发布《终战诏书》,日本无条件投降。那么曾经不可一世的日本法西斯,号称“全体国民总玉碎”的皇军到底是为什么投降了呢?

1、日本一直是一个缺少粮食的国家,靠本土的农业根本养不活所有人,要靠从海外进口。1944年以后美国在太平洋战场已经取得优势,基本上完全切断了日本和其海外占领地的海上交通联系及物资运输,而日本本土的农业早已经毁于轰炸。可以这么说在日本投降前夕整个日本数千万民众已经处在饥荒边缘,不用打仗只要封锁继续,日本人都会饿死。

2、从1944年开始美国开始对日本进行大规模战略轰炸,1944年11月至1945年8月日本98座城市被炸,23万人死亡,35万人受伤,全日本24%的房屋变成废墟,上千万人无家可归。特别是1945年3月9日的东京大轰炸,燃烧弹使得四分之一的东京被夷为平地,近10万人死亡,隅田河漂满尸体。可以说经过美国持续数月的轰炸,日本明治维新以来的工业成果基本全毁,已经没法支持战争的进行了。

3、原子弹的威力使得日本天皇等高层意识到藏在防空洞也没法保命。实际上1944年7月的时候日本就已经意识到败局已定,只不过天皇等人想要有条件投降,而盟国只接受无条件投降才没谈下去。丧心病狂的的日本高层寄希望于让军队、国民的自杀式攻击造成盟军更多伤亡,逼迫盟国接受自己的条件,但长崎、广岛两颗原子弹打破了他们的一切幻想。天皇明白在原子弹之下自己无处可逃,只能立马投降保命。

4、日本原本寄希望于挑起美苏矛盾好让自己得利,但1945年8月8日苏联对日本宣战,八月风暴行动摧枯拉朽一般击败了日本陆军王牌关东军,打破了日本的一切外交幻想。

可以说日本投降根本不是什么和平派压倒了好战派,而是天皇等高层为了保住自己的性命,为了保证大和民族不亡国灭种而做出的选择。


当狗容易做人难

在整个二战期间,日本一共征集了1200万军队,伤亡不到300万,因此,在1945年8月6日和9日,美国向日本本土的广岛和长崎分别投掷了原子弹时,日本并没有投降的意思,还准备动员一亿人口在日本本土跟美国军队决战。

1945年8月9日,苏联百万红军向东北的70万日本关东军发起了最后一击,苏联红军俘虏了五十多万关东军,伤亡十几万,这才使得日本政府改变了以前顽抗到底的想法。

毕竟美国搞的是资本主义,苏联搞的是社会主义,如果日本不马上投降,而是继续抵抗的话,不但需要付出巨大的伤亡,日本也还会象德国那样,被美苏分裂,形成南北日本,一个资本主义,一个社会主义,两个国家。

为了避免那样的情况出现,日本政府就首先跟美国政府达成妥协,在苏联军队还没有在日本本土登陆的时候,就宣布接受《开罗宣言》,《波斯坦公告》,《雅尔塔协定》,在保留天皇和资本主义制度的前提下,才有条件的选择终止战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