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全國範圍內,首屈一指的第一大地方劇種,非豫劇莫屬。在近千年的發展過程中,豫劇以唱腔鏗鏘大氣、抑揚有度、行腔酣暢、吐字清晰、韻味醇美、生動活潑,深受百姓喜愛,還被西方國家稱為“中國歌劇”“東方詠歎調”;產生了許多豫劇陳素真、常香玉、馬金鳳等大師、名師、名旦。據統計,全國範圍內的豫劇劇團有1600多個,從業者達10多萬人。
豫劇起源於古都開封及周邊地區。宋代《東京夢華錄》裡記載,當時,開封勾欄瓦舍(相當於現代的戲院)遍佈全城。明代中後期,吸收秦腔等藝術形式得以進一步發展。清朝時期,梆子戲(豫劇)在河南尤其開封地區非常流行,並逐步形成了以開封為中心的祥符調、以商丘為中心的豫東調、以洛陽為中心的豫西調、以漯河為中心的沙河調四大唱腔。
民國時期,開封、鄭州、洛陽、商丘等地陸續出現演唱河南綁子的茶社、戲園、戲院,深受百姓的喜愛,也為喜歡戲曲的觀眾提供了欣賞的場所。1927年,馮玉祥主政河南時,成立河南曲藝訓練班,對演員開始有了系統培養訓練,被譽為“河南綁子改革第一聲”。隨後,河南綁子進入了大繁榮時期。1934年、1935年,被後人稱為“現代豫劇之父”的樊粹庭創辦豫聲劇院,豫聲戲劇學社,開始對豫劇進行唱腔等方面的改革、劇目的整理等,使一向被稱為粗俗的河南綁子面目一新,也吸引了知識分子的關注。
抗日戰爭時期,樊粹庭和陳素真等綁子演員們護身於抗戰中,為抗戰鼓與呼,為抗戰進行義演募捐,編寫抗戰劇目《滌恥血》、《伉儷箭》、《克敵榮歸》,激發全民抗戰的熱情,被稱為愛國之模範。解放戰爭期間,如常香玉、崔蘭田等大師分別成立自己的劇社,到全國各地演出,使河南綁子有了向其他戲曲流派學習交流的機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