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懂这些神秘的“3”字,你也许会更了解华为

所有的伟大后面都是不懈的坚持和行动

1987年,44岁,身负巨债的任正非,用东拼西凑的21000块钱,在一间小小的传达室里,创立了华为。

从做交换机代理到自主研发,从几个人的小公司发展成为全球通信业第一大巨头

这一路,筚路褴褛,惊心动魄,到底有多少艰辛,多少危机,只有华为的人才能知道。

读懂这些神秘的“3”字,你也许会更了解华为

虽然现在有关华为的报道越来越多,一向低调的任正非也经常出来接受媒体的采访,但是华为对于公众来说,依然神秘。

红蚂蚁以前住在华为深圳坂田总部旁边,基本上每天晚上,都要绕着华为公司外面的马路跑步,看到不断上班下班的华为人,却对围墙里面那个世界的一草一木,一无所知。

相信在很多年以后,华为这个神秘而庞大的公司,都会是许多人研究的对象。红蚂蚁在对华为的逐步了解中,发现有一个神秘的数字“3”,从这个“3”开始,也许会对华为有一些更深的了解。

下面就请跟着红蚂蚁的思路,一起来解读华为这个神秘的“3”字

一、华为的三次危机

要了解一个企业,首先得了解他的历史,华为历史上,一共经历了三次危机

1、任正非跳楼之誓

上个世纪,1989年,“巴黎统筹委员会”对我国实施大型程控交换机禁运制裁,这对于做交换机代理的华为,影响很大,任正非意识到,国外技术的垄断和设备高昂的价格,将会成为公司发展上最大的“拦路虎”,而随着国内经济的发展,对通信设备的需求将会迎来很大的增长,反复思考之后,任正非做了一个改写华为命运的决定:与其做代理,不如自己做研发!

1992年,任正非拿出当时华为所有的资金,把公司搬到深圳南山的深意工业大厦,租了两层办公室,和几十位工程师一起,开始艰苦的研发历程。

读懂这些神秘的“3”字,你也许会更了解华为

首先上马的叫JK1000局用机项目,由于刚开始,缺乏品控经验,生产出来的这一款产品因为不防雷,经常起火,花了大量心血才卖了200多套,前面所有的研发资金都打了水漂,到了员工工资都要打白条的地步。

不过,任正非没有死心,依旧要坚持自己做研发,没有资金,就四处借钱,甚至高利贷都借上了。

在内部动员会议上,任正非站在五楼,面对窗外,对全体干部说:"如果这次研发失败了,你们离开另谋出路,我只有从这楼上跳下去。“

皇天不负有心人,任正非跳楼的决心,点燃了所有华为员工的激情,下一个项目C&C08”数字交换机大获成功,仅94年一年,销售额就达到8亿,此后每年都成倍数增长,成为全球销量最大的交换机。这个项目的负责人,是一个才22岁的小伙子,他叫李一男。

读懂这些神秘的“3”字,你也许会更了解华为

经些一役,更加坚定了任正非重视研发的决心,后来的几十年间,每年都会拿出销售额的10%以上的资金做为研发经费,投入比例之高,为全球罕见,正在这种高投入研发,才让华为一直走在世界科技的前列。

2、与思科专利之战

华为在全球通信领域的迅速壮大,让当时号称”永远也不会倒下“的通信制造商思科,嗅到了危险的味道。于是在2003年,思科对华为提起诉讼,称华为盗取了思科的代码。

一个世界级巨头对一家“低端”企业的诉讼,似乎输赢己经注定,成了全世界通信行业关注的焦点,如果在这场诉讼中,华为败诉,就将是灭顶之灾。

读懂这些神秘的“3”字,你也许会更了解华为

任正非带领着华为,没有被巨头的恐吓所吓到,而是坦然应诉。通过大量的证据呈现和大胆邀请西方相关专家来华为参观,让所有人对华为的看法有了一个360度的转弯,相信华为能赢利市场,是靠自身的技术研发能力,而不是因为盗窍思科技术。

2004年,华为和思科达成和解,虽然成了和局,但是对于华为来说,却是赢了,可以平安度过这段难受的日子。后来,和思科的战争持续了10年,以华为彻底打败思科,登上世界通信业第一完胜。

在某个角度上来看,华为和思科的较量,是两种利益的较量,一种是华为以客户利益为导向的发展之路,一种是思科以股东利益为主的生存之道,俗话说:得民心者得天下。华为能赢,是本身实力的体现,也是市场选择的结果。

3、美国断供之困

华为通过三十多年的努力奋斗,终于登上了世界通信业的顶端,标志就是5G技术在全球的绝对领先地位,美国感觉到,华为的崛起,己经会影响到它对全球的信息控制。于是在2019年5月16日凌晨,美国商务部发表声明:将华为及其70多个分支机构列入“实体名单”,不仅限制华为产品进入美国,还禁止美国的上游供应商给华为提供各种软硬件和服务

接着,高通表示将停止向华为供应手机芯片。

读懂这些神秘的“3”字,你也许会更了解华为

芯片是现在科技的大脑,没有芯片,一切通信设备都将瘫痪,这个危急时候,全世界都注视着华为,等着看华为的好戏。

于是,这时,海思总裁何庭波发表那封著名的致员工信,正式宣布备胎转正,也是给全世界的一份宣言。

在这里,把这封信再展现一次,再次感受那种不屈的精神,和发自内心的震撼。

尊敬的海思全体同事们:

此刻,估计您已得知华为被列入美国商务部工业和安全局(BIS)的实体名单(entity list)。

多年前,还是云淡风轻的季节,公司做出了极限生存的假设,预计有一天,所有美国的先进芯片和技术将不可获得,而华为仍将持续为客户服务。为了这个以为永远不会发生的假设,数千海思儿女,走上了科技史上最为悲壮的长征,为公司的生存打造“备胎”。数千个日夜中,我们星夜兼程,艰苦前行。华为的产品领域是如此广阔,所用技术与器件是如此多元,面对数以千计的科技难题,我们无数次失败过,困惑过,但是从来没有放弃过。

后来的年头里,当我们逐步走出迷茫,看到希望,又难免一丝丝失落和不甘,担心许多芯片永远不会被启用,成为一直压在保密柜里面的备胎。

今天,命运的年轮转到这个极限而黑暗的时刻,超级大国毫不留情地中断全球合作的技术与产业体系,做出了最疯狂的决定,在毫无依据的条件下,把华为公司放入了实体名单。

今天,是历史的选择,所有我们曾经打造的备胎,一夜之间全部转“正”!多年心血,在一夜之间兑现为公司对于客户持续服务的承诺。是的,这些努力,已经连成一片,挽狂澜于既倒,确保了公司大部分产品的战略安全,大部分产品的连续供应!今天,这个至暗的日子,是每一位海思的平凡儿女成为时代英雄的日子!

华为立志,将数字世界带给每个人、每个家庭、每个组织,构建万物互联的智能世界,我们仍将如此。今后,为实现这一理想,我们不仅要保持开放创新,更要实现科技自立!今后的路,不会再有另一个十年来打造备胎然后再换胎了,缓冲区已经消失,每一个新产品一出生,将必须同步“科技自立"的方案。

前路更为艰辛,我们将以勇气、智慧和毅力,在极限施压下挺直脊梁,奋力前行!滔天巨浪方显英雄本色,艰难困苦铸造诺亚方舟。

何庭波

2019年5月17日凌晨

这场危机一直持续现在,而且在不断的恶化当中,华为凭借自己的实力和用户的支持,正在拿大嘴巴抽美国政府的脸。

二、华为狼性文化的三大特点:

狼性,是华为企业文化的内核

华为的所有员工,正是靠着这种狼性,在全世界范围内攻城拔寨,跑马圈地,打开170多个国家的市场,走向世界第一。

狼的三大特性:

1、良好的嗅觉

如果对华为有过仔细的观察,你会发现,华为对未来市场的判断非常灵敏

当年,任正非判断通信设备将会迎来大需求的时候,果断抛弃国外品牌的代理,而选择艰难的自主研发。正是这个选择才为今天的华为打开坚实的根基,可是有些不重研发只重销售的大品牌,己经日落西山,看着现在比自己强大百倍的华为,会不会后悔当初没有投入研发呢?

读懂这些神秘的“3”字,你也许会更了解华为

早在2008年,阿勒坎教授刚公布了用于5G技术的极化码,华为就与阿勒坎取得了联系,并在这项技术的基础上申请了一批专利,并且以极化码为基础封锁了一批专利,要知道2008年,还是3G的年代,华为就看到了5G的未来,这种灵敏的商业嗅觉,是令人惊叹的。

2、灵活应变和快速响应

华为这么巨大的一个组织,能够高效运作,主要是有一套灵活应变和快速响应的机制,用任正非的话说,就是“让听得见炮火的人呼叫炮火”。

为了达到这个目的,华为有一套打造超级流动性组织的秘诀,就是“自毁”和“重建”,完成目标后,自动解散,然后重建另一个组织,执行下一个目标。

读懂这些神秘的“3”字,你也许会更了解华为

华为的每一个项目小组,都有一个“铁三角”团队,而且这个团队的成员,由项目经理从华为海量的人才库里直接征用,项目经理虽然在华为的组织体系里职位很低,但是却有很大的决策权,任正非称之为“少将班长”,”班长的战争“。有这样反应机制,就会有比竞争对手更高的效率,在商业竞争中才能抢尽先机。

3、发现猎物之后集体攻击

也就是群狼战术,华为对待每一个项目,都是采用”多专业团队运作模式“,具体表现为:有负责客户关系的客户线,有负责技术研发的产品线,有负责供应链与服务的交付线,三条线进行团队化做战,目标一致,高度协作,术业有专攻,分工有合作。

读懂这些神秘的“3”字,你也许会更了解华为

在与华为的竞争中,很多竞争对手都防不胜防,总会在一个点上被华为攻陷,一旦攻破一个点,整个团队一起上,就能攻占一个面,拿下整个项目。

华为三大核心技术:通讯,芯片,手机

读懂这些神秘的“3”字,你也许会更了解华为


华为的通讯技术世界第一,特别是5G技术更是远超高通,诺基亚等通信业巨头,华为拥有世界最多的5G专利,总共多达1554件,位列世界第一。目前华为的5G订单也是居于首位,共拿下了46个商用5G合同,5G基站发货量超越10万台,

也许是见多了商业竞争的残酷,华为在10多年前,就开始研发自己的芯片,但是没有启用,用一种”备胎“的形式锁在保险箱里,直到2019年高通对华为断供芯片,才把所有的备胎启用,这一启用,就不可阻档。

读懂这些神秘的“3”字,你也许会更了解华为

现在华为的芯片总共有五大系列,分别是:

  • 麒麟系列:专为华为手机开发,现在所有的华为手机都使用了麒麟芯片,性能己经和高通的骁龙系列不相上下,在5G集成技术方面,比骁龙更好。


  • 鲲鹏系列:2019年1月,华为在深圳发布了第一款鲲鹏芯片——鲲鹏920,主要用于华为的泰山服务器,对标Intel和AMD,打破了全球PC芯片被这两家企业垄断的格局


  • 昇腾系列:2018年10月,华为发布了昇腾芯片,主要用于人工智能领域,高端有910,低端有310,昇腾芯片的发布,代表华为在未来人工智能领域占据了重要的一席。


  • 巴龙系列:2019年1月,华为发布了第一款5G基带芯片巴龙5000,没有基带就没有网络,巴龙5000完全处于世界领先水平,而且是集成度最高,性能最强的5G终端基带。


  • 凌霄系列:2018年12月在深圳发布,凌霄芯片主要用于华为路由器,路由器做为物联网的连接中心,掌握核心技术也非常重要。以前这一块市场由博通,高通和联发科三家占领,随着华为全家桶的生态越来越完整,华为投资2亿来做入凌霄芯片的研片,足见其在这个领域的发展决心。

华为三大业务群:运营商业务,消费者业务,企业业务

华为的业务群分为三大业务群,华为称之为BG(Bussiness Group),BG是独立运作的。

1、运营商BG:

主要负责全球的运营商业务,这也是华为的根本,华为就是依靠和全球的运营商合作起家的,主要客户有沃达丰,DT,中国移动,中国联通和中国电信,是华为最大的BG,销售业绩占到全公司的70%,不过后来者消费者BG,因为手机的巨大销量,大有赶超之势 。

读懂这些神秘的“3”字,你也许会更了解华为

现在的运营商BG,由丁耘任总裁,通过多年的奋斗,让华为的通信设备和基端,遍布全球170多个国家,为数十亿人口提供通信服务。

2、消费者BG:

主要业务就是手机,和智能穿载设备,在华为内部称之为终端,这个部门的总裁就有”大嘴哥“之称的余承东,这个部门在华为整个体系中,是增长最快的。

读懂这些神秘的“3”字,你也许会更了解华为

当初余承东接任消费者BG,可以说是“奉命于危难之间”,当时华为的手机,在中国都摆不上号,都是倒数几名,专业做运营商的定制机,充话费用来送的,在余承东的带领下,数年时间,完成了从定制机到高端机的转变,成为全球第二大手机厂商,有一句是这样形容的:以前没钱买华为,现在没钱买华为。

余承东当年吹过的牛都实现了,在中国还有一个这样把牛皮变成现实的人,就是马云。

3、企业BG:

负责除运营和终端之外的企业用户,这一块的市场也很大,但是比较零散,主要是包括政府行业,公共安全行业,电力,教育,医疗,交通和大企业用户等。

现在企业BG的掌门人是阎大力,华为企业BG的未来方向是企业上云,主要发力公有云,完成企业的数字化转型,现在的华为云己经向全社会开放,最近推出的云手机功能更是云技术的一大创新。

读懂这些神秘的“3”字,你也许会更了解华为


三大转折点,三大狼性特点,三大事业群,三大核心技术,都是华为整个发展过程的神秘铁三角。

正是这些神秘的铁三角,才使华为这座科技大厦虽历尽狂风暴雨,也一直屹立不倒。

这些永不变形的铁三角,撑起了整个华为大厦,是巧合?还是任正非这位伟大操盘手的匠心之作?

读懂这些神秘的“3”字,你也许会更了解华为

没有谁能够解释清楚,但是可以肯定的是:通过几十年磨砺和整合,华为的整个生态己经形成一套非常完美高效的运作机制,守护着华为这艘科技航母,劈波斩浪,继续远航!

我是红蚂蚁,一个有思想的斜杠青年,关注我,每天分享不同的原创内容

读懂这些神秘的“3”字,你也许会更了解华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