沒有忌口:食物、階級、鄙視鏈

本文刊載於《三聯生活週刊》2020年第36期,原文標題《沒有忌口:食物、階級、鄙視鏈》,嚴禁私自轉載,侵權必究

沒有忌口,可是大忌。

文/黑麥

沒有忌口:食物、階級、鄙視鏈

大概在10年前,我沒有忌口。在附庸風雅的美食圈,這可是大忌。那年夏天,我參加了兩場法國小產區葡萄酒的品酒會,最後一天,銷售公司把晚宴安排在了前門的布魯宮餐廳,我換了三件套準時赴約。上菜前,侍者問起我有什麼忌口和過敏,我沒看菜單隨口答了句“沒有”,余光中看到兩隻眼睛直勾勾地瞪著我。當時的我20來歲,消化、代謝一切正常,沒有吃不下的飯,那家餐廳又是北京當時最奢侈的餐廳之一,更沒理由不遵循主廚的菜單嘗一嘗。

我不知道自己犯了什麼忌,引來了那樣的目光。我有個朋友,叫C君,他在美食圈工作了多年,一開口便點醒了我:“你知道忌口與過敏就像宣揚一種態度嗎?”一言點醒蒙圈人,我直白地問,如何才能裝得一手好腔時,他攤攤手,沒有一本書會告訴你怎麼做,你最好搞明白每一次食物的概念變革與運動(Food Movement)。我疑惑地看著他,心中默唸“這可咋整”,獨自幹掉杯中酒。

第一次聽說“農場到餐桌”的飲食概念大概是在意大利,當時距離他們舉辦世博會還有三四年的時間。在一家老派的豪華餐廳裡,侍應生在我點菜時精準地告知了我每一種食材的產區,正當我疑惑為什麼吃不到意大利特產帕爾馬火腿時,他告訴我,托斯卡納地區有自己的火腿,只吃當地食材已經成為一種潮流。隨後,我嚼著那片類似庫巴的風乾發酵火腿,品嚐著當地的幹烤蔬菜,感到一種拘束和失望。回到北京以後,我常常在點菜時問服務生,咱們家的食材都是本地的嗎?常常得到的回覆是,您點的拍黃瓜肯定是。

“農場到餐桌”運動大概是在上世紀90年代末興起的,對應的是食物運輸過程中的碳排放,並以最大的新鮮程度抵達餐桌。幾年後,我在聖地亞哥見到了“土食運動”(Locavore)的先驅者,“多利松”球場的主廚,他說,從某種角度而言,“農場到餐桌”快把美國的廚師們逼瘋了,這意味著你要想開一家摘(米其林)星的餐廳,就不得不經營一片自己的農場。當我問他如何應對這一頭痛問題時,他的回答是,“放棄米其林”。

比“農場到餐桌”更為高級、苛刻的是“有機”,這個字眼並不陌生。早在上世紀70年代,美國農業便有了有機的標準,直到90年代,法國人成立了有機農業組織,將其規範。2004年,紀錄片《大號的我》(Super Size Me)播出,影片講述了過度食用麥當勞對於身體的影響,於是快餐成為眾矢之的,硅谷那些鍾愛披薩、漢堡的年輕富人們率先接納了這個變革的信號,成為“有機”的擁躉,自此標榜有機人格。

有次我去西雅圖採訪,走進一家全食(Whole Food)超市買果汁,隨便走了一會兒就發現有機的昂貴:2顆獼猴桃8美元,6枚西紅柿10美元,4顆白色的雞蛋被整齊地碼放在一個木盒裡,上面鋪著草屑。我覺得這很不環保,但看起來確實很新鮮,就像是母雞剛剛路過超市下的一樣。這4枚雞蛋的售價是21美元,在Popeyes大概可以買3人份的炸雞。朋友說,有錢的年輕人喜歡花這個錢,他們對沒有有機標籤的產品懷有偏見。我放下那盒雞蛋,幻想著一隻雞得意地看著我。

我想到了脫口秀演員吉米歐陽講過的一個段子,他說:“我現在登上了HBO,可還是買不起全食的有機產品,雞肉的價格8美元一磅,天啊,美國的最低時薪標準可是7.5美元,這太不應該了,最可氣的是,雞肉的標籤上還寫著‘自由散養的雞’,我住在一個廉價的公寓裡,還有兩個室友,我簡直不是一個‘自由散養’的人。你知道商家還會講什麼,最快樂的雞最好吃,簡直胡扯,我只想吃掉那些絕望的雞,這樣我就不會太內疚,我只是幫它們來個痛快。”

沒有忌口:食物、階級、鄙視鏈


回到北京以後,四處打聽有機餐廳,最終在三里屯附近找到一家,這家餐廳的沙拉比同類型餐廳貴上一倍,菜量也少。我嚥下一口羽衣甘藍,嘗試著對自己做出一些鼓勵的信號。過了一陣,我認識了那家餐廳的主廚,他笑著對我說,在北京,幾乎買不到真正意義上的有機蔬菜。我對他的表述很失望,隨後他認真地給我講了“有機”在中國的現狀:產量低,又排擠一般的食材種植;沒有更高的營養價值;難辨真偽云云。我對他的講述深表懷疑,卻發現他說的和維基百科上如出一轍。

“你走進一家標榜有機的餐廳或超市,周圍的人會與你產生身份的認同感,你們這些人會因為相似的理由對其他的食物產生偏見,這就是所謂的有機在餐飲行業的價值”,這位廚師很敢說,但是他不希望自己說的話被我寫在文章裡。

我讀過這位廚師推薦給我的書《烹飪、菜餚與階級》,這書翻譯得太嚴肅,也相當學術。記得其中有一章是在寫“高級和低級”,作者傑克·古迪認為,飲食是一種階級身份的象徵,在過去,吃到珍饈是一種尊貴的表象,在今天,拒絕某類食物,才會拉開差距。我想到了我常在外賣裡備註,“少油鹽,不要雞精、味精”,這可太初級了,沒什麼階級感。在《食物如何改變我們人類和全球歷史》一書中,我似乎找到了一種可以作為參考的答案,社會不平等導致了飲食階級分化和高級烹飪的發展,人類對食物的“社會學”偏見由此產生,飲食的儀式化式微,餐廳的類型、人均消費決定了人群的分類。

又是在一場飯局上,我盆幹碗淨地吃完最後一道主菜,心心念等待著過渡甜品,正當我仰頭喝酒時,透過杯壁,又一次感到了兩隻直勾勾瞪著我空餐盤的眼睛。我心想,完了,一定是我又做錯了什麼。於是再次請教C君,他說,對於真正的老饕來說,遵守“有機”和“農場到餐桌”只算是個基本要求。他直言不諱,要嘗試放棄你的主菜,“在做美食體驗時,你大可不必吃光所有,因為你不是來吃飯的,要輕描淡寫地嘗一嘗、抿一口,做出一些品鑑,至少要裝出不太餓的樣子,那樣餐廳和主廚會對你產生一些敬畏”。話畢,我想直接刪了C君的微信,卻追問道,如何是好?

“太鹹了、肉質不好、配餐不是很搭、醬汁我不是很喜歡……能放棄的理由太多了,你自己發揮好了。”

沒有忌口:食物、階級、鄙視鏈

一名顧客在超市挑選食物


經過長時間的訓練之後,我又參加了一次美食活動,坐在我身邊的女士對我說,她最近有了信仰,開始戒葷了。我擠出微笑替她高興。不多時,上到主菜了,我吸取了經驗和教訓,正掂量剩哪一塊龍蝦尾的時候,突然右邊的女士推了我一下,“能分給我一塊嗎?”我驚訝地問道,咱不都是有信仰的人了嗎?她的回答令我動容,“我剛問了,上師說紅肉不行,吃龍蝦沒事”。我是徹底地服了。

幾個月以後,C君開始素食了,他建議我也嘗試素食,我問他素食以後有什麼感覺,他只回了我兩個字“高級”。素食我當然瞭解,我看過一個演講,在底特律有個叫加里·尤樂夫斯基(Gary Yourofsky)的人,他四處演講,宣揚動物性飲食對世界造成的巨大痛苦,這位素食主義者、動物保護勇士,希望世界善待動物,消滅肉食。C君打斷了我,“和這些其實沒關係,在美食圈做一個素食主義者,是很高級的唷”,這個“唷”字加得很長,也很精準,他補充,“米其林都會高看素食餐廳一眼呢”。

這話不假,我最喜歡的奧斯陸餐廳Maaemo便專門提供素食菜單,除此以外,他們還使用生物動力農法(Biodynamic Agriculture)種植蔬菜。不過挪威並非素食者的核心陣地。在哥本哈根出差的時候,接待我的是一位50歲上下的單身母親,她喜歡美食,遊遍世界各地。當我們聊起居家烹飪時,她有些無奈地告訴我,家裡的女兒是素食主義者,她說:“在丹麥,特別是哥本哈根,有六成的青少年都是素食者,這與信仰毫無關係。素食在20年前成為一種潮流,人們認為它會引起一種社會變革,年輕人極易接受這些信息,於是成為這場飲食運動的追隨者。不過,低碳和素食改變了這個國家和這裡的人,年輕人不再吃熱狗和垃圾食品,他們變得精瘦,骨子裡也越來越接受共享、反壟斷這些概念。”說著,她打開TikTok給我看她女兒在家自拍的宅舞視頻,此時我已經毫不驚訝他們使用抖音,甚至也不驚訝這個北歐女孩對亞洲二次元音樂的興趣,那副身材的扭動讓我覺得像是一種炫耀,合適的比例透出高級的樣子。

沒有忌口:食物、階級、鄙視鏈

再參加美食活動時,我也時常惺惺作態,選擇素食菜單,給人添麻煩,以至於常常有人問我是不是皈了哪種依,我回應以無知的搖頭,但也再不見了那兩隻審視我的眼睛。有天C君發來微信,問我是哪種素食者,Vegetarian還是Vegan,我慌忙作答,我都不是。他回應了一個驚恐的表情包,隨後貼出一個列表。這位朋友把人的飲食分為八級(很可能是從知乎轉發給我的):最低等為雜食者(Omnivore),沒有忌口的人;蛋奶素(Ovo-Lacto Vegetarian)與奶素(Lacto Vegetarian),並列歸為普通素食者(Vegetarian);吃烹飪蔬菜的嚴格素食者(Cooked Vegan)為第五級;不採用烹飪的嚴格素食者(Raw Vegan)為第四級;不食根、莖和葉以及菌類和調味品的,稱為果食者(Fruitarian);最終三級,分別是隻喝果漿的果飲者(Juicearian),只喝水的水食者(Waterian),和只進行光合作用的人。C君說他嘗試了一週第四級,我說你直接跳到第一級吧,試了便可以成仙,他回了個表情給我,無言而終。

這飲食鄙視鏈太難搞了,命中註定我會永久地停駐在這鏈的底端。好在有些書可以拿來消解。在《甜與權力》中,我目睹了糖從一件奢侈品轉變為工業化生產的商品,這個過程普及了快樂,也消除了階級偏見;露絲·雷克爾曾經是《紐約時報》專欄的餐館評論家,也是《美食家》雜誌總編輯,她的書《天生嫩骨》告訴我一個道理,高明的食評家,除了敏感的味蕾,還要具備幽默感;蔡瀾也說過,咀嚼一種食物,就好像是拒絕了一種生活,萬事可以嘗一嘗,試一試;在費雪的《如何煮狼》中,她寫道,既然我們非得吃才能活,索性吃得津津有味,這是飲食對於人類的意義。

總之吧,10年後的今天,我仍舊沒什麼忌口,依舊徘徊在美食圈的邊緣。索性帶著對美食圈的偏見,寫下以上這篇關於食物偏見的文章。


分享到:


相關文章: